贾迎春看探春问起了自己的生日礼物。
附近一大堆的东西也才两百两,若是被人知道自己这两盒棋子三千两的话,肯定会很不好。
贾迎春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是老爷送我的生日礼物,多少钱我就忘记了,没记清楚。”
众人听到后就笑了。
史湘云喊道:“怪不得第一个带迎春出去,原来是迎春要过生日了!”
林黛玉笑道:“还不是你先泼了迎春一身奶!”
史湘云辩解说:“我那又不是故意的,就算是我没有那样,肯定也是先带迎春出去,接下来是谁?”
薛宝琴没好气的说:“谁先去都一样,争什么争?”
贾元春不想姐妹们吵起来伤了和气。
“明天就让探春出去吧,探春帮我们好好谈谈,接下来其余妹妹们想去哪里买什么东西也都好些。”
其余人听到后,都认同了这个提议。
探春比迎春性子好很多,做事情也有计划,又不像是薛宝琴和史湘云那样胡闹,出门探路这种事情确实是探春更适合一些。
贾元春的决定一直都能得到众女的支持。
作为妻子,虽然目前和林黛玉算是平起平坐,但是林黛玉的性格也不像是愿意管事的性格。
王府里很多事情,还是贾元春在管理和做决定。
当然大家也都清楚这不代表王府离了贾元春就不能维持了。
贾蓉才是这个家的根本。
晚上贾蓉吃完饭在书房查看手下人送上来的行业报告时,听到外面的声音。
“老爷,探春和湘云询问老爷您今晚有空吗?”
贾蓉露出疑惑的表情,这两个人怎么那么主动?
“好,你也一起吧,先去我卧室里等我,我一个小时后过去。”
贾蓉让晴雯也一起。
“是,谢谢老爷!”晴雯果然高兴的应下。
贾蓉对着书房里站着的小红询问。
“怎么今天探春和湘云那么主动了?”
林红玉笑着说:“是想生个儿子了。”
贾蓉听到是这种理由,就无奈说:“生男生女都一样。”
林红玉反驳说:“可不一样,儿子越早生越好,没几年就能跑腿帮忙干活,帮姑娘们买点外面的东西,姑娘还是晚点生才好呢。”
贾蓉这才明白更深层次的原因。
对管家的探春来说,有个儿子帮忙做事情会省事很多。
对爱玩的湘云来说,有个儿子同样可以小时候玩,大一点帮忙跑腿,再大一些就是孝顺亲娘,给自己亲娘零花钱的时候了。
而且生了孩子之后,不论是丫鬟奶妈名额还是各种补助都会多一些。
克扣儿子零花钱和上学钱,也是她们很乐意做的事情之一。
第241章 名人名句
江南,杭州
皇上在江南行宫已经住了快半年了,这里冬天也还好,没有北方那么冷。
不过离家这么久,皇上也开始思念家乡了。
这天,皇上正在江南百官一起上朝商议春耕事情时,负责管禁军消息的吴太监站出来汇报消息。
太监也是官,朝廷里有不少高品级的太监内官。
尤其是这次没有带几个一品二品大员之后,上朝的就多是主管各个部门的主要官员。
虽然官品不大,但都是干事情的人。
“启禀皇上,今早京城送来八百里加急,京城再发伙食,黑衣刺客于元宵节时从午门直闯慈宁宫,于宴会之上杀死蜀王、辽王等二十余人。”
原本因为无聊事情而觉得无聊的皇上,此时可不无聊了,又回忆起了被那个刺客支配的恐惧。
那个笼罩在紫禁城上方的幽灵,就像是一把利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
皇上迅速询问:“忠孝王可好?”
吴太监回答说:“回禀皇上,忠孝王自皇上离开后,鲜少入宫,也不参加宫内的庆典,一直都不参与政事,出事后皇后娘娘急召忠孝王入宫,处理蜀王辽王丧事。”
皇上此时很难受,又死了两个王爷……
不过此时更重要的还是不能让贾蓉闲着了。
皇上很清楚朝廷那帮人的想法,如今出了事情肯定要人回去坐镇,可自己哪里能回去?
“立刻拟旨,让我皇叔忠孝王进宫协理公务,不可再在家里荒废懈怠了!”
“遵旨。”
吴太监老实的答应。
其余官员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如今皇上在江南住了好几个月都没打算走,明显是打算迁都了。
而且这一次根本没有带多少大官,直接就是从本地选拔贤良直接用。
从龙之功?
对江南士人来说,能把皇帝留在身边肯定是大好事情!
若是能送女儿过去生下龙种,那就直接飞黄腾达了!
尤其是对地方官员来说就更好了,直接成了京官。
对本地百姓也好处多多,直接成了京城户口。
大量的财富不用再往北方运送,直接就可以留下来吃喝花销。
权力地位还有身份,都跟着提升。
对不当皇帝的江南士族来说,皇上这次迁都简直就是等于换了个皇帝,等于江南人造反成功了!
大家都想留下皇帝。
留下皇帝,就等于留住了权力。
很快到了晚上,贾蓉的信送到了。
皇上看了贾蓉的信后,直接丢到火盆里烧了。
贾蓉让皇上回去,皇上可不会听。
“一定是那些大臣逼着皇叔写了这份信,而且盖的还是留在御书房的章!”
皇上很生气,但就是不想回去。
江南好,才刚二月不到就开始化冻了,不像是北方那么寒冷,最重要的是这里过得太轻松了!
富庶的江南才是皇上的最爱,至于荒凉光秃秃的京城?
真不熟!
“传朕旨意!造船!攻克倭岛!”
为了不被那群混蛋叫回去送死,皇上决定给自己找点事情,派人攻打扶桑和南越诸国,弘扬国威!
很快这边消息又被快马加鞭的传到了京城。
贾蓉坐在金銮殿上很无语的看着下面一群狗官。
“皇上说了南方在打仗,让我们送一千万两银子过去当军费,你们说是我过去,还是你们来个人去护送官银南下。”
左丞相立即喊道:“不可!万万不可!扶桑和南越早就派来使臣求和,这两个地方又都是弹丸之地的穷国,打它们做什么?!这是胡闹!!”
左丞相刚喊完,右丞相也跟着说:“臣附议!如今应该立刻把皇上请回来,不能再这样胡闹下去了!!”
贾蓉翘着二郎腿坐在皇上的宝座上,这明显是不合规,甚至是有些造反的意思了。
可下面人谁还在乎这个啊!
是皇帝自己让贾蓉代为处理国务的,手续合法。
贾蓉又是如今京城唯一的王爷,皇上不在就是他来处理事情,而且不论是官员还是皇上的亲戚也都不反对这个事情。
贾蓉一手杵着脸颊,歪着身子坐在黄椅子上。
“那我过去江南吧,正好我也去过一趟。”
“不可!”左丞相再次反对。
贾蓉皱起眉头,“为何不可?”
宗正喊道:“王爷若是去了江南不回来,那到时候京城怎么办?”
贾蓉笑道:“我怎么可能不回来,我家人都在这里。”
其余人一时之间没有说话。
态度却在沉默中表达了出来。
他们不信。
如今贾蓉是京城唯一的王爷,其余王爷死活不肯过来,就连皇上也不肯回来。
贾蓉若是跑了,这京城就一个能管事的都没有了。
左右丞相是文官,被提拔上来也没多久,而且不掌军权,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贾蓉是功勋贵族出身,家里又在军中盘根错节,天然就能统合军部力量。
其次是宗室成员,深受太上皇和现在皇上的信任,又和皇上亲属的几个军营关系密切,能够指挥那些太监头子和军头。
军队支持,宗室支持,本身又得民心,京城很多人也认这个总是在危难关头出来力挽狂澜的男人。
虽然风风雨雨和大风大浪都是贾蓉掀起来的,但是别人不知道啊。
若是知道了的话……知道了后反而会更加支持他当皇上!
贾蓉除了和文官集团不熟悉之外,基本上就是目前唯一能整合各方势力的镇龙石了。
内阁大学士站出来拱手说道:“如今京城必须要有人坐镇,忠孝王若是也一走了之,京城必定会乱起来,况且皇上命忠孝王摄政代掌国事,忠孝王不在,岂不是违背了皇上的旨意?”
贾蓉没好气的说:“皇上只说了让我进宫协理公务,又没说多久,我干一天回去就行了,况且皇上没事找事要打仗,不去个人劝皇上,胡乱折腾下去怎么办?”
皇上的师傅站出来说:“请忠孝王在京,劝说皇上的事情,老臣自会去做!!”
贾蓉随意道:“那行吧,我派军队护送官银南下,打仗也不算是坏事情,历朝历代都有开疆拓土的事情,南方几个地方打完了就是大海了,到时候皇上也该回来了。”
“至于朝廷事情还是你们自己管着就行,大事情就等皇后娘娘做决定,我明天请皇后娘娘三天上一次朝,垂帘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