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锦衣卫临时工,咋成权臣了 第47节

  杨博为首的疆臣党则是坚定的塞防派。

  他们的想法是将大明军费倾斜至九边。打造完备的九边防线。彻底解决北方、西北草原部族百年来屡屡入寇的问题。

  塞防派的想法同样没错。

  这一个多月来,朝廷把军费倾斜东南,缩减北方九边军费,杨博气愤之下才装病住进了香山永安禅寺。

  兵部尚书称病静养,是塞防派对海防派无声的抗议。

  方祥见杨博面露愠色,连忙解释:“杨部堂明鉴。严阁老的意思是,先扫清东南,开辟海上财源。再将财源用于九边。”

  杨博正色道:“废话就不要说了。屯堡最多减一百座,户部最少要拨二百万两建屯堡。”

  方祥道:“户部那边银根吃紧,二百万两的数目.”

  杨博霸气的挥手打断方祥:“让严家的财神爷鄢懋卿在东南少贪些盐税,国库随便就能多出二百万两进项。”

  “倭患至多阻断大明海上通路,让百姓受些苦。”

  “鞑患,不光会让百姓受苦,还会让大明亡国!”

  “我们的京师离草原有多近,难道你不晓得?”

  方祥咬了咬牙:“是,下官僭越一回,替阁老做主,就二百万两。屯堡数量只减少一百座。”

  杨博似乎早有预料。他拿出了一张《西北屯堡兴建图》:“我早就猜到皇上和内阁要减屯堡数量。这是减了一百座之后的兴建图。你拿回去给内阁看。”

  方祥接了图,离开了客堂。

  杨博的亲家王崇古劝他:“亲家翁,你跟皇上已经闹了一个多月的脾气。差不多也该下山回京了。”

  杨博颔首:“是啊,天天在永安禅寺喂野猴,兵部都快成他方祥的了!”

  “戚继光是赵锦老夏官苦心栽培、锻打的一柄镇守蓟辽的利剑。利剑刚磨砺好,便被他们调到了东南。”

  王崇古插话:“还好职方司的唐顺之没被他们调往东南。筹划九边防务可少不了唐顺之啊。”

  杨博皱眉:“迟早是要调走的。国策已变。皇上好了伤疤,忘了庚戍之变的疼。今后海防压倒塞防是大势所趋。能打仗的人才,都会优先东南。”

  “咱们只能拼尽全力,用有限的军费御草原部族于国门之外。”

  王崇古问:“那你何时离开香山?”

  杨博想了想,答:“后天吧。我在庙里再喂一天野猴。”

  翌日清晨,狗瘠薄胡同。

  林十三已将一众弟兄聚齐,分派出去打探孙悟空下落。两个时辰后,众人无功而返。

  林十三跟孙越商议:“以狗瘠薄胡同为起点,方圆两里内已经打听遍了。无人见过孙悟空。”

  “想寻他,就得扩大范围。”

  孙越问:“扩大到哪儿?”

  林十三答:“整个南城。”

  孙越皱眉:“我的师父啊,您老可别开玩笑了。咱就十一个人,十一张嘴。就算用上三年五载,也没办法打听遍整个南城啊。”

  林十三却道:“咱们只有十一个人。有个人在京城中有三万手下。他可以帮咱们。”

  孙越一头雾水:“那人有三万手下?是京营的哪位帅爷?人家也不会听您一个小旗的啊。”

  林十三却道:“不,那人不是带兵的帅爷。你随我来。”

  孙越问:“去哪儿?”

  林十三答:“怡红楼。”

  孙越一脸涎笑:“去找几个姐儿,舒缓下心情再办差?这个时辰,那些夜里出了大力的姐儿们恐还未起。”

  林十三骂道:“你个腌臜泼才。想什么呢!我是去求我师父。我师父认识那个拥有三万手下的大人物。”

  

  林十三跟孙越来到了怡红楼,找到了大茶壶张伯。他将自己所遇难处说给了张伯听。

  张伯一挥手:“什么黄公公、李部堂的。我听不明白。你只告诉我,需要我做什么。”

  林十三答:“我记的您老曾说跟京城丐帮总瓢把子黄胡子有交情?”

  张伯颔首:“有几分交情。你想让丐帮的人帮你寻猴?”

  京城丐帮分为四门、八堂、十六香。人数三万以上。

  这些乞丐几乎遍布京城的每一条街、每一个胡同。

  三万人当中,保不齐有几个见过逃跑的孙悟空。

  乞丐们什么都吃。也有可能孙悟空已被哪个馋坏了的乞丐开了脑壳,吃了猴脑,烤了猴肉。

  孙越帮着林十三苦劝张伯:“师公,您老也不想看到我师父因抗旨掉了脑袋吧。您就帮帮忙,去求求那个黄胡子。”

  张伯道:“成。我去帮你们求黄胡子。你们先准备一只拔好毛的生鸡,两斤豆腐。这是求丐帮人办事必备的‘叩门礼’。”

  “无论求的是总瓢把子还是寻常帮众,都要备这‘叩门礼’。”

  林十三连忙吩咐孙越到街面上买了一只生鸡、两斤豆腐。

  张伯道:“走吧,随我去杨梅竹斜街。黄胡子的宝宅在那里。”

  在林十三的想象中,丐帮总瓢把子的住所应该是个破烂的土地庙。庙外站着衣衫褴褛但浑身腱子肉的乞丐护卫。总瓢把子安坐土地庙中央,旁边几个小乞丐帮他捉虱子

  林十三想错了。

  杨梅竹斜街上有一座体面的三进院落,门口站着的不是乞丐,而是两个听差的小厮。

  张伯让小厮通禀。不多时,小厮让他们三人进了院。

  院中净是十几二十岁的美貌侍女。大冬天穿得清清凉凉,勾勒出美妙的身形。

  三人进了一间暖阁之中。只见一个十七八岁的俊美少年郎身穿绫罗,敞胸露怀,半躺在一个四十岁半老徐娘的腿上。

  另一个三十来岁的老美人,正在给少年郎掏着耳朵。

  张伯看了一眼林十三,又朝着少年郎努了努嘴:“这位就是名震京华的丐帮总瓢把子,黄胡子。”

  林十三惊愕不已,脱口而出:“可他没胡子。”

  黄胡子睁开了眼:“怎么,你家的老婆饼里有老婆?鱼香肉丝里有鱼?广东有一道名菜煲仔饭。难不成里面能吃出小孩来?”

第71章 值三千两银子的人情

  人们更愿意相信丐帮总瓢把子是个一脸络腮黄胡子、穿着破烂、满身虱子的中年汉子。

  谁能想到,他竟是如此俊美的一个少年郎?

  黄胡子瞥了一眼林十三。

  张伯解释:“他是我玩宠的徒弟。”

  黄胡子交叉双手,比了个奇怪的手势,问林十三:“天上几颗星?”

  林十三知道黄胡子说的是江湖切口。他答道:“我没走过江湖,不会春典。您就别费心了。”

  黄胡子低头瞥见了林十三脚上穿的官靴:“哦,官面上的啊。顺天府的?五城兵马司的?刑部的?大理寺的?还是锦衣卫的?”

  林十三答:“在下锦衣卫驯象所小旗,林十三。”

  黄胡子似乎见惯了官家人:“说吧,让丐帮替你打听什么事。有多少好处。”

  说这话的时候,黄胡子狠狠拍了下刚才给他掏耳朵的三十多岁美妇的腚片。

  美妇心领神会,给黄胡子端来一碗八宝茶。

  林十三开口道:“我想打听丐帮弟兄是否见过一只猕猴。”

  黄胡子“呲溜”喝了一口八宝茶:“不管打听猴还是打听人,都得有好处。”

  一旁的孙越挺了挺胸膛:“我们可是锦衣卫,锦衣卫!”

  黄胡子“噗嗤”笑出了声:“锦衣卫?我好怕啊!告诉你胖厮,别说你们只是驯象所的,就算你们是镇抚司的我也照样要好处。”

  “呵,我丐帮的三万帮众里,光是北镇抚司暗鱼就有四个。暗旗有十几个。”

  “他们见了我都得老老实实尊称一声把子。你俩算是哪根葱?”

  黄胡子说的是事实。

  丐帮三万帮众遍布京城各个角落,打探消息、盯梢、跟踪再便当不过。

  故而锦衣卫跟丐帮达成了某种合作。在丐帮内派驻了四条暗鱼,十六暗旗。

  黄胡子虽是个下贱的乞丐头儿。但人家对锦衣卫有用。

  就凭着“有用”二字,北镇抚司的那些暗鱼、暗旗都要敬黄胡子三分。

  林十三有些奇怪,丐帮是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郎,是如何当上总瓢把子的?他驾驭得动下面的人嘛?

  林十三朝着黄胡子拱了拱手:“敢问黄爷,若让您发话,替我们打听您手下三万帮众一件事,需要多少银子?”

  黄胡子伸出了三根手指。

  林十三试探着问:“三百两?”

  黄胡子冷哼一声:“哼,这年头,要饭的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三千两!”

  林十三若想拿出三千两,恐怕得倾家荡产。

  还有一个法子,那便是去跟斗虫徒弟罗龙文借钱。

  但林十三又怕节外生枝。谁知道老罗的督捕司会不会搅合进此事。

  张伯竟直接坐到黄胡子的床榻沿儿上。他拍了下美妇的肩膀:“美人儿,挪过去点,赏我一腚之地。”

  随后张伯端起了黄胡子的八宝茶,“沌沌沌”灌了个干净。

  黄胡子骂道:“老棺材瓤子。我那是陕甘巷的八宝茶。你这么喝跟饮牛饮驴有何区别?”

  “你也不怕烫烂了喉咙?”

  张伯一抹嘴:“嘉靖三十二年春天,你欠我的那个人情值不值三千两银子?”

  黄胡子愕然:“你让我还那个人情?还了可就没有下次了。”

  张伯道:“你这小白脸怎么话这么多。就说那人情值不值三千两银子吧。”

  黄胡子颔首:“当然值。”

  这下轮到林十三惊诧了。

  在林十三看来,自己的玩宠师父就是怡红楼里的一个大茶壶而已。仗着鸨母关照他,可以在怡红楼尽情做个老醉猫、老风流鬼。

  堂堂丐帮总瓢把子,怎么会欠下他的人情?

  林十三不是算命先生,自然不晓得,后世每一本武侠小说里总有一个深藏不漏的扫地僧。

  张伯从床沿儿上站起身:“十三,告诉他如何帮你。他会伸出援手的。”

  林十三拱手:“黄爷。我丢了一只猕猴。那猕猴雷公嘴、短尾,手腕上系着一根青布条。”

  林十三捕捉孙悟空时,皮套子伤了它的手腕。林十三用青布条裹着膏药给它系了上去。

首节 上一节 47/1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