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85节

  一边就着灯光,一边随口说道,“这关你什么事呢?”

  “左右国君现在不听你的了。”

  西门豹因此又叹了口气,“这么多年了,你说话总能这么伤我的心。”

  老妻呵呵笑了两声,“伤心只是你的感觉,但你的牙齿被豆子给打掉了,却是真的伤害!”

  前天的时候,

  西门豹吃着粟豆混合的饭,结果却咬到了一颗没有煮熟的,硬邦邦的豆子。

  旁边陪同的孙儿,都明显听到了“咔”的一声,然后抬起头,就看到祖父张开嘴,轻轻一吐,豆子跟着老牙,就一块滚了出来。

  年幼的几个孙儿因此争辩起来,“祖父这样的年纪,还会换牙吗?”

  西门豹听得又羞又恼,随即绝食一天,以悼念自己越发稀疏的牙齿和头发。

  此时听到妻子又提起这件事,西门豹还心有余悸,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

  感觉到发髻有些松动了,他又让妻子帮忙重新梳理一下。

  老妻不肯干,“快睡觉了,梳头发干什么?”

  “能多梳就多梳吧,我总觉得再过几年,这头发就少的束不起来了。”

  西门豹叹了口气,又说,“明天,你记得让我早点起来,我要去拜见河西郡守吴起。”

  “劝不动国君,所以想要劝他吗?”

  “是啊。”西门豹用舌头感觉了下松动许多的牙齿,看着镜子里越来越苍老的脸说,“我受文侯的恩赐,也同吴起有些关系。”

  “希望君臣一场,可以善始善终吧。”

  吴起其人,

  心高气傲,

  是一个很倔强的,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的人。

  魏侯怀疑他,吴起就不会嫌弃魏侯击,不配做自己的君主吗?

  凭借他吴起的才能,难道就只能待在魏国?

  哪天气性上来了,吴起扭头就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西门豹觉得,能挽留一下,还是要挽留的。

  于是第二天一早,

  西门豹和吴起见了面。

第82章 上架感言

  (*^@^*)

  已经和编辑递交了上架申请,大概就是这两天了

  这本书能够写到上架,每个读者老爷都有功劳,

  在此必须感谢!

  关于这本书的开端,

  其实起源于我去亲戚家里玩的时候,听到亲戚给儿子讲的抽象故事:

  前面明明是在讲西门豹治邺,扔了巫婆到水里,然后话头一转,就震惊的听到亲戚跟他还没上幼儿园的儿子讲——

  “河伯从水里出来,问西门豹丢的是这个金巫婆?是银巫婆?还是这个半死不活的老巫婆?”

  我当时的表情,

  和他三岁的儿子差不多,

  然后一拍脑袋,灵感来了,怒码八千字,邮箱甩给编辑内投了。

  因为是一时兴起,最开始也没琢磨着能被捞,所以被拒了两次后,随手又内投了一次,中标了。

  但因为被拒了两次,时间过去了半个多月,心态已经变了,前面一时兴起的感觉找不回来,就开始整新的活。

  关于前三章的问题,

  我后续有空会改的,

  现在就是先码字屯稿,把新的写出来,然后再修改前面的,毕竟每天上班,时间有些不够,只能先把要紧的办了。

  总而言之,

  感谢支持!(*^@^*)

  这本书绝对不会太监的,大家放心!

  作者本人可以指密西西比河发誓!

第83章 吴起

  两个魏文侯时期的老臣相对跪坐,头发都是花白的,脸上皱纹也多。

  但西门豹这几年被国君排斥,神色有些颓唐。

  吴起凭借战功,虽然被国君怀疑,但朝野上下,没有人敢忽视他,因此仍旧精神饱满,看上去还可以继续奋斗几十年的样子。

  “如果你是来劝导我的,那就不必多说了。”

  吴起起手就是一招拒绝,差点让西门豹刚来就走。

  “我知道以你的才能和志气,不能忍受君主的怀疑。”

  “只是诸侯之中,又有几人可以做你的君主,发挥你的能力呢?”

  西门豹开始给他举例子,“上个月,齐相田和派使者过来,送给国君许多财宝,应该是想要取代姜齐了。”

  “他如今有求于魏,是不可能接受你的。”

  “三晋如今还是盟友,魏侯要求,赵韩也不会接纳你。”

  “卫、郑、鲁等国弱小,而且内乱频繁,君主自己尚且难以保全,何况于臣子呢?”

  “这个我知道。”

  吴起将自己的宝剑拔出来,轻轻擦拭着,神色很是自信,“我已经有了决断。”

  “楚王前些日子派人联系我,说想要请我去为楚国变法,并愿意在宗庙立誓,全力支持我。”

  “可楚国大臣过重,分封过众,即便楚王支持,你一时之间,也可以跃居于上位吗?”

  “顶多一两年而已!”

  吴起将宝剑收好,佩挂在自己的腰间,随后起身,对着西门豹挥手,“我知道你的来意,但今天也向你表明了我的决心!”

  “魏侯既然听信公叔痤的话而排斥我,那我就不必强留于魏了!”

  “我知道你是忠诚守分的臣子,和我并不相同,所以也不与你为难。”

  “还是请离开,不要再劝说我了!”

  于是,西门豹只能怀着忧愁离开了。

  没多久,

  吴起就向魏侯请求辞去河西郡守的职务。

  魏侯没有犹豫,直接答应了下来。

  他甚至还拿着吴起的请辞文书对其他的臣子说,“寡人的怀疑没有错!”

  “吴起果然和他国有勾结!”

  吴起听说了这件事,只是冷笑两声,连两代魏侯曾经赐给他的财物都不带了,只带上一些卫士,轻装简行,要南下去楚国。

  反正到了楚国,

  官职,会有的,

  财物,也会有的。

  ……

  在河边,

  吴起看到了一名渔人,正慢悠悠的摇着桨,沿着河水缓缓而行。

  他的船十分宽大,躺在上面睡觉都足够了,也足以承载吴起他们。

  于是吴起让人对着渔夫大喊,“过来!过来!”

  何博抓着船桨,转过头,“啊,我?”

  “你们喊我有什么事情吗?”

  他这段时间,终于将汾河水系全部拿下,并且沿着支流弯弯绕绕,润到涑水之中。

  而涑水,便是流经安邑的河流。

  虽然才被何博染指,还没有变成他的形状,但何博此时携带三水之力,也是今非昔比,完全可以顶着排斥,一路突破,任由涑水哭着喊着,也无法阻止他的深入。

  何博因此来到安邑,正打算去探望一下多年不见得老朋友西门豹,看他近来是不是要死了。

  但又不小心因为安邑这边的繁华,让他迷了眼,觉得西门豹即便要死,也不会一下子就咽气,于是便在安邑这边逛街游玩起来。

  就像喜说的那样,

  人终究是要死的,

  而在何博的地盘上死去的人,也终究会来到鬼神的身边。

  涑水并非什么大河,比不上汾、沁、漳三水,因此沦为何博的玩物,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所以他不用着急。

  何博甚至恶趣味的想着,哪天西门豹出门,在安邑看到了自己,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

  因此,

  何博闲适的从旁边的山中捡来木料,将之变化成船只,想要先享受一把“渔舟唱晚”的乐趣。

  结果才划着船从岸边离开,就有人把何博又喊回了岸边。

  这一来一回,

  力气用了,

  但位置却是一点没变。

  好在吴起出手阔绰,直接让人给何博塞了许多钱,“我们要乘船过河。”

  反正魏国的货币现在不用,以后去了楚国,就要浪费了。

  何博面不改色的把钱收下,问他们,“打算去哪里呢?”

  “去大河那边。”

首节 上一节 8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