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6节

  “既然天地这么大,我真想去看看!”

  公子朝撑着膝盖,跪坐在河边憧憬着。

  “不想着当国君了?”

  何博仍旧泡在水里。

  香火已经快消耗完了,所以今天的互相学习,也就快结束了。

  公子朝迟疑起来,“其实,还是挺想的。”

  “如果可以学穆王就好了,我想去西方,看那里的人是不是比鬼还白,有没有西王母这样的鬼神存在。”

  关于周穆王的传说,此时已经有了一定流传。

  公子朝在国都的老师,平时就跟他多讲这些东西,不和他讲典籍道德。

  因此,

  公子朝只知道,周穆王是个很潇洒的人,是自己崇拜的先贤。

  “那等你回来,赵国恐怕已经灭亡了。”何博对他说道。

  “啊?”

  “我这么重要?”

  公子朝震惊,一想到赵国没了自己就要毁灭,再次为自己感到感动。

  在这一刻,

  他觉得自己仿佛成了背负成王的周公、辅佐商汤的伊尹……无数人等着他发号施令,一旦公子朝不说话,整个国家便要偏瘫了。

  可是,

  如果因为国家事务而滞留一地,他周游天下的梦想又该如何呢?

  公子朝纠结起来。

  最后,他露出一副艰难选择的样子,呲着牙说,“……那算了,大不了不和太子章争了!”

  “只要他给我足够的钱财,能让我周游天下,若我遇到危险,他能派兵救我就好了!”

  想做旅行公子,也是需要钱财和力量支持的。

  “你这可想的真美!”

  何博因此笑话了他两句,随后消散身形,不再停留在关河之中。

  而鬼神一离开,公子朝也在侍从的帮助,将书简收好,坐在马车上,返回涅城。

  趴在车栻上看着身边草木不断随着车马的前进而后退,公子朝忽然对侍从说道,“我能不能把神龟说的东西,写成书呢?”

  侍从顺着他的话道,“公子这样的年纪,就有著书的志向,实在是大贤!”

  但公子朝想了想,又说,“罢了!”

  “神龟跟我讲的东西还有些少,等祂讲的多了,我再去把它们编成书。”

  “不过,如今天下流传的各地传说,还是有很多的。”

  “我要把它们都整理起来,然后再找父亲和太子章要来一些钱,就按着它们的话,去对应的地方看看,验证真假!”

  他向后仰去,躺在车上的一堆竹简上,也不觉得被硌得慌,心里激动着。

  也许是因为有了正经的志向,

  公子朝心中,那因被父亲扔到皋狼之地的酸涩埋怨,也逐渐消散了。

  感谢书友让我悔一次、看看h书也好、枯树与凤、姬飞浩、天降大米、访问者占位符、艾蕾什asuka、20200129150947220、20220331071429680的月票!(*︶*)

第56章 西门豹归来

  一月时间转瞬即逝,

  天气越发炎热起来。

  虽然何博住在水里,没有太多感触,但在这样的时节,他比起之前,还是要更多的做些事的。

  毕竟夏日期间,暴雨狂风总是来的很突然,会压倒田地中的庄稼,也会提升漳河的水位,引发夏汛。

  而此时下雨的雨云,很多都是从海上飘过来的,不源于漳河,因此不受何博控制。

  它们要按照天地间的法则落下,何博不能阻拦。

  雨水落到漳水支流中,最后汇入主干,使得本就高涨的水位,再次窜升。

  而且何博也能感觉到,随着夏汛逐渐到来,无数洪流涌入漳水中,他也慢慢变得有些易怒起来,时常坐立不安。

  “这是天地的法则。”

  “我现在还无法完全摆脱。”

  何博克制着心中那莫名的,企图横扫一切,化身洪流的怒意,坐在自己的府邸中,观看因夏季漳水中的狂浪,而不断卷起的漩涡。

  “还好我还能约束住自己,不然这洪水,只怕要祸害不少地方。”

  何博感受了下最近同样暴涨的香火,心想:自己的付出,到底是有收获的。

  邺县的地势高些,即便没有何博调控,也不用担心会被暴涨的漳水淹过。

  但建于漳水中下游平坦处的城邑,就需要何博的额外帮助了。

  虽然,何博可以控制水流,狂奔向下,汇入黄河之中。

  但猛涨的流水,总是免不了溢出一些。

  对于夏季的漳水来说,

  原来流淌的河道,变得狭小拥挤。

  就像一只体型硕大的肥猫,硬是要把自己挤到小巧的纸箱子中。

  虽然力道控制的巧妙,没有挤破纸箱,但身上的肥肉,难免会“淌”出一层来。

  对于这些免不去的问题,何博会引导水流,尽量流向地下,或者流去人少偏僻之处。

  当然,

  这么辛苦的自我克制,何博也是要“昭告天下”,彰显自己威能,以换取更多香火的。

  于是,

  就在某地夏汛来临之前,便会有不少人,同时被“河伯托梦”,言说某时某刻,会下多少雨水,河水增加多少,如果有被波及的可能,尽快的向着高处躲避。

  虽然在何博的控制下,不会出现淹没一城的事,但洪水之中,也不知道潜藏了多少脏东西。

  人如果泡在洪水里,不小心沾染上了,就难免出现伤病,在这样的时代,随后就会病的一命呜呼了。

  因为这样的事太过神异,被托梦的乡民们,基本都信了,趁着时间还有些,携带着家里的财物,跑上附近的高地,从而躲过一劫,保全了大半身家。

  由此,

  河伯的神名大为传播。

  虽然之后涌现的狂热祭祀,又被鬼神托梦阻止了,但各地的河伯庙宇,却不断的修建起来,庙宇前用来传递祈愿的火焰,也仿佛燃烧不尽。

  “这样一来,关河也能快些入手了。”

  何博看了眼这几天才成功刷新出来的关河进度条,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想起,“西门豹也快回来了呢!”

  虽然最近认识了公子朝,但何博并非喜新厌旧之人。

  他还是记得,西门豹之前提到过的大致返回日子的。

  他留在邺县的妻子,也时常去庙宇中询问鬼神:我的良人何时回来?

  “就是不知道走的是哪条路。”

  这样的时节,从黄河乘船的话,只怕有不少危险。

  西门豹返回时可不会有使者跟着,应该会选择乘车,穿过韩国,回到邺县的。

  而等过了两日,

  西门豹应着何博的猜测,来到了铜鞮。

  何博在“看”到他出现在自己流域内的第一时间,便来到铜鞮,以示迎接。

  但西门豹身形消瘦,神色萎靡,并没有太多的喜悦。

  他下车,站在铜鞮水边落泪,见到何博出现,只是对他说,“国君的确是老了。”

  “我这次去见他,他听信了其他臣子的话,想要收回我的印信。”

  西门豹还在安邑的时候,

  便生活的十分简朴,对待魏侯身边的人,也没什么亲近,恪守君子的礼节。

  这让很多近侍对西门豹没有好感。

  我是国君身边的人,

  你怎么不来讨好我呢?

  而邺令的地位,也有他人觊觎着。

  毕竟邺县在魏国的布置中,有着重要作用。

  有些自认有能力的贵族和官吏,觉得自己也有能力治理邺县,这样可以更好的获得魏侯赏识,宣扬自己的名声。

  至于西门豹?

  他只是侥幸获得了这个机会罢了。

  于是,便有人贿赂起了国君身边的近侍,希望他们可以在国君面前说西门豹的坏话,让国君放弃他而改任自己。

  等到西门豹离开安邑,去了邺县,距离遥远且消息传递的缓慢,近侍们收了钱财,便开始办事。

  魏侯年迈,也不像年轻时那样意志坚定,用人不疑。

  不断有人在他面前说着西门豹的坏话,初时不觉得如何,久了便有些动摇。

  而等到西门豹和使者回到安邑后,也让魏侯惊疑不定起来——

  他派出去的使者,都是可用可信之人,身体也足够健壮。

  毕竟若是身体虚弱,又如何能走过那么长的路程,去魏国各地检查官员政绩呢?

  怎么去得时候好好的?

  从邺县回来,就变成了哑巴?

  近侍因此更加污蔑西门豹。

  于是魏侯在接见了西门豹后,对他呈现上的政绩文书,并不全然相信,并想着换一个自己更加信任的人去。

  西门豹因此伏地谢罪,流着泪说,“辜负了国君的信任,我实在该死!”

  “我过去不知道如何治理邺县,现在知道了,请国君再给我一次机会,如果再治不好,愿意接受死刑。”

首节 上一节 56/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