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55节

  等到交代完了自己的遗言,他们也就没有遗憾了。

  何博因此,到现在也没有再给自己增添劳力。

  有些事情,

  还是等完全掌握了“土伯”权柄再仔细的做为好。

  喜点点头,“我知道的!”

  于是何博将在关河的事放到脑后,去了铜鞮山中,重新捏起了罐子,争取通过献祭更多的鬼魂,好早日取得完整的“土伯”权柄。

  但关河那边,却也不能落下。

  关河是浊漳水的北源,如果拿下这里,那漳水的三源流,便尽入何博掌控,之后也有利于他再去冲一冲发鸠山。

  而且关河那边的水系也十分复杂。

  关河源流出太岳山系的八赋岭,而后者又同为清漳水西源流出之地。

  且关河流长,从八赋岭流出来后,又会途径虎头山——

  这山不仅险要,是军事重地,还同时是漳水、汾水和沁水的分水岭。

  何博如果能够利用关河,将水流经过的周边山岭都收了……那到时候,统合黄河各大支流,裹挟附近群山,再一齐向着母亲河造反,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所以,

  何博还是排除万难,在关河那边刷着存在感,让这条支流早日接受自己,弄出独属于关河的进度条来。

  而了解到公子朝的本质只是个清澈愚蠢的公族后,何博偶尔会显露身形,同他玩耍。

  反正西门豹还没有回来,

  何博决定选择另一位有缘人,成为自己的日常伙伴。

  只是在关河那边,何博是打算将“神龟”形态一用到底的,很多事情用爪子也不方便做了。

  但有时候,既然选择了要脸,就要牺牲其他的东西。

  不过神龟不方便,公子朝却是手脚麻利。

  他和何博熟悉后,便命人用马车,装满了竹简,又来到关河边上。

  “我反思了一下,我在读书上,的确不太用心,连你都比不过,也不如你好学。”

  公子朝对何博说道,“所以,我打算当着你的面,多读一些典籍,让你做我的老师!”

  感谢书友的支持!加更!

  (*︶*)卫国小记:

  卫宣公通淫后母,新台纳媳(此女先和卫宣公生两子,后又嫁卫宣公庶子)

  卫惠公攻打周天子

  卫懿公宠爱仙鹤

第55章 公子朝的志向

  浓夏,

  关河旁边有一棵枝叶茂密的树矗立着。

  树下阴凉处,

  公子朝让自己的侍从将成车的竹简搬下来,然后打开《诗》中的某篇,开始念诵。

  何博仍旧趴在水里,清澈的河水和某人清澈的愚蠢,相互呼应。

  他问公子朝,“为什么先读《诗》?”

  公子朝理直气壮,“《诗》简单。”

  一首诗也就那么几句,而理解其中含义,对公子朝来说也较为简单。

  毕竟后世距离春秋战国太远了,读起这个时代的典籍,难免觉得诘屈聱牙。

  但何博道,“《诗》哪里简单了?”

  “不读《诗》,无以言呐!”

  《诗》,是西周时便编纂而成的典籍,后经过孔仲尼的删减重修,以为三百篇。

  而在春秋战国之时,《诗》的存在感,简直无处不在。

  因为要合乎周礼,

  又因为诸夏之间多为姻亲,偏偏又多有政治纠葛,

  所以使者往来间,言辞不能太过激烈,也无法太过直白,于是常常对颂《诗》中的篇章,来表明自己的心意,或是亲近,或是疏离。

  在这个时代,如果想要做个合格的使者,不读《诗》,不懂《诗》,是绝对不行的。

  公子朝“哦”了一下,说道,“我以前的老师,没有跟我说过这样的话!”

  “这是你的老师不尽心。”

  “但我觉得他挺好啊,从来不要求我做什么。”

  何博抬头看他,“父母为子女尽心,喜欢聘用严格的老师,为什么你的是这样?”

  公子朝于是解释,“我的生母很早就去世了,父亲迎娶继母不久,又去齐国做了质子,所以我是由继母扶养长大的。”

  何博扒拉了一下水,“你母亲如今多大?有满三十吗?”

  “没有,她年轻貌美。”

  赵怀在赵氏之中,是颇有地位的,但他的继室,并没有显赫的家族,嫁给赵怀的时候还十分年少。

  继夫人只比公子朝大了十岁,但因为赵怀随后去了齐国,年纪轻轻的,又做了几年实际上的“寡妇”。

  何博听了,觉得自己有点明白,为什么公子朝会这么清澈愚蠢了。

  他心里为公子朝叹息了一声,然后道:“我学的东西也不是很多,只能尽量和你说一些事迹和道理。”

  “你先将《诗》背下吧。”

  何博向西门豹学了许久,以他的学习能力,《诗三百》早已背完,西门豹也为其解释了,每首诗的背景、含义,为何孔子当年删减了其他篇章,却将着三百首保留。

  除此之外,还有《礼》、《春秋》、《左传》等,儒门弟子的必修典籍。

  再加上后世各种信息,何博要想伪装成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是十分简单的。

  但何博也知道,

  聪明人到哪里都是聪明人,

  特别是马上就要到来的“百家争鸣”时代。

  诸子百家和自己的差距,也只是差了那两千多年的经验罢了。

  何博只是有后发优势,又怎么好因此真的认为,自己“智慧无双”了呢?

  他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不过,

  让他指点一下在继母有意无意的溺爱放纵下,一事无成且娇横的公子朝,还是可以做到的。

  于是,涅城那边在热火朝天的扩修,涅城的主人“涅公”赵朝,却每天都要去关河边上,对着空无一人的河流念诵各种典籍——

  为了不让太多人来骚扰,

  何博特意让自己只能被公子朝,以及他当初带着的侍从看见。

  涅城的乡民们因此深感公子朝的“好学”,纷纷赞扬其“为了不被修城的动静干扰,特意跑到河边读书”的高雅做派。

  原本,公子朝在初时的激情过去后又起了些怠惰的心思,但听到乡民们对自己朴素的赞扬后,又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我在中牟的时候,并没有人这样称赞过我。”

  公子朝就着此事,坐在关河边的大石头上,一边用清凉的河水冲脚,一边对何博说道。

  他刚刚背了几首诗,吃了两块肉干,又趴在树阴下睡了一会,此时已经累了。

  于是他自己宣布,现在应该休息了!

  “我的老师,还有我的母亲,都只让我想学就学,夸赞我活泼可爱。”

  “父亲从齐国回来后,初时还会考校我,后面便不再提此事,说话也和我母亲一样了。”

  公子朝摆动了一下腿,在河面上踩出一个大大的水花。

  何博对他说,“我还以为,你会因为乡民是山野鄙人,所以讨厌他们的话呢!”

  公子朝尴尬起来,想起自己之前在神龟面前的得意做派,“既然他们真心夸赞我,我又怎么能嫌弃呢?”

  然后,他又有了新计划,“他们今天夸了我,以后等我学到了智慧,就将其传授给他们,让他们也能被其他城邑的人夸赞,这样可以吗?”

  何博说,“你这是要学孔子有教无类啊!”

  “这是圣贤的志向!”

  公子朝激动起来,“你说我可以做圣贤?”

  “父亲都没有说过我可以做这个!”

  突然被神龟夸赞到这种程度,他看上去感动的都快落泪了。

  “……”

  何博再次滋了他一脸水,让他冷静点,不要只挑着自己喜欢听的话去听。

  公子朝被喷倒在石头上,差点滚到河水里,冷静了。

  “你既然这么想了,那还不抓紧时间,多读一些书?”

  “你也不想今天没有故事听吧?”何博探出神龟的脑袋,眯着眼睛看公子朝。

  “那等我读完今天的份,你该跟接着跟我讲,海里的大鱼了!”

  公子朝顶着神龟刚刚喷他的一身水,湿身在石头上躺了一会,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翻身起来,光着脚踩到地上,取来马车上的竹简。

  “行行行,今天给你讲黑白两色的大鱼!”

  何博还做人的时候,从来没有做过别人的老师。

  对于教导公子朝的事,他心中也是有些拿捏不准的。

  好在公子朝本质不坏,只是多年以来的习惯,让他忍不住的摆出一副贵人的架子,还有明显的好逸恶劳。

  何博于是和他做交换,让公子朝取来赵氏公族才能接触到的珍贵典籍,念给自己听,然后凭借记忆再整理到河伯府邸的书库之中。

  而何博则会和从来没有走出过赵国范围的公子朝,讲些天地四方的奇妙景象。

  虽然何博至今,还只能在漳水流域润来润去,但天下有些东西,可没有多大变化。

  比如“天地浑圆如鸡子”,“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大河流入的大海之中,又有何等的大鱼”等等。

  公子朝听得津津有味,成功被何博钓成了一百斤的陆生翘嘴。

  ……

首节 上一节 55/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