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秦国能不能给联军迎头一击,在这样的压力下坚持长久。”
“只要强硬起来,磕掉联军的牙齿,秦国的忧虑很快就会消失!”
一家之内,
尚且有兄弟不和的例子,
何况五个国家?
商鞅活着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这个问题,知道想要做大事,必须将五根手指捏成一个拳头,把力气汇聚于一处,服从一个号令,然后才能狠狠出拳,打痛敌人,取得胜利!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会牺牲组成者的部分利益。
五国舍得割自己的肉,铸就他国的辉煌吗?
现在联军刚刚组建,士气还很雄壮,但时间一久,还可以维持原状吗?
秦孝公恍然大悟。
他拍着手大笑起来,“唉呀,统一政令、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商君你教导我的道理!”
“结果因为事关秦国,我却是焦虑的忘了你的教诲!”
“既然如此,商君你且去同杨朱弟子论道吧!”
秦孝公退走,目送带着刀剑武器的商鞅出门辩经去了。
而在阳世,
张仪也用如此言论,安抚住了秦王。
对比起商鞅,
他还有出使西域的经验,更加清楚这多国联军中的龌龊,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秦王很是得用。
他抚膝长叹一声,“以张相的才能,魏王嗣竟然不能用你,把你给赶了回来,真是可惜!”
魏王嗣继位后,
虽然因为父辞子笑,做了很多离谱的事情。
但他比起老糊涂到忽左忽右的亲爹还是要清醒一点的——
一继位,
他就把张仪赶走了,
并重新任用公孙衍担任魏相。
于是,
张仪再次背起行囊离开了家乡,又回秦国当相国了。
基本上就是明牌表示:
我一直都是秦国的人,我来魏国就是当间谍的!
而这次五国攻秦,
则是由当今之世,最为著名的三位纵横家弟子主导。
张仪所在的秦国,
能够抵挡苏秦、公孙衍联手推动的合纵吗?
……
天子定三年秋,
五国联军来到函谷关,
秦国派公子疾率军对抗,张仪随行在侧。
二人站在城关之上眺望远处的联军,通过高举的旗帜,去辨别驻扎在城外敌军属于哪个国家。
三晋已经到来,
而燕楚还在赶来的路上。
张仪就说,“步调不一,各怀鬼胎,将军可以分化瓦解他们,逐个击破!”
公子疾说,“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
“但行军打仗,不能不小心。”
“我先派兵去试探一下,对方是否故布疑阵。”
然后,
秦军便试探性的进攻了一下,发现三晋士卒作战的意志颇为坚定,敢和被誉为“虎狼之师”的秦军作战。
但之后燕楚的军队赶过来,却有些瑟缩,不敢直面秦军锋芒,生怕自己被对方扭头就走,换成军功升职加薪去了。
于是公子疾就对张仪说,“现在可以按照你的主意去做了!”
张仪拱手道,“还请将军辛苦!”
“不论能否得胜,但只要拖延一段时间,我就前去楚国,保证可以说服楚王!”
公子疾点点头说,“你的口舌之利,我是很信任的!”
随后,
公子疾指挥军队,跟五国联军在函谷关下进行了数次交锋。
函谷关所在的谷道,非常的狭隘,所能通行的,不过一驾车的宽度。
秦国在这样的地方组建了厚实坚固的关城,完全可以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因此,
即便五国联军数量超过秦国,但受限于内外的各种缘故,仍旧没办法啃下函谷关。
时间长了,
士气便逐渐低迷起来。
张仪观察了下城外大军的情况,拍着手就说,“好了,现在该我出场了!”
第180章 五国攻秦(终)
在联军士气低迷,军容散乱之时,张仪出使楚国。
楚王认为这是秦国派人来求饶的,因此带着炫耀自得的心态,接见了张仪。
而当看见张仪第一眼的时候,
楚王心中忍不住浮现出一丝欢喜亲近来,觉得这个人十分合自己的眼。
“秦国的张相,你在这个时候到来,想要对寡人说些什么呢?”
楚王熊心斜靠在扶手上,眼神戏谑的对张仪说道。
张仪对他叩首,露出惶恐的神色。
“秦国在函谷关下受到五国的进攻,心里非常畏惧!”
“而楚国身为合纵的长者,更加让秦国觉得强大,即便倾尽全力,也无法战胜!”
“所以,秦王特意派我过来表达诚意,愿意退还之前因冒犯楚国而得到的土地,希望祈求您的宽恕。”
楚王哈哈大笑,对张仪的态度十分满意。
张仪于是再接再励,不断的吹捧起楚国的强大和楚王的英明神武来。
等到楚王被他夸的飘飘然,忘记了秦楚正在交战,对张仪施以贵宾之礼时,张仪突然放下酒杯,停止了进食,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楚王关心的看向他。
只见张仪拱手道,“我不理解。”
楚王听了,眼睛里缓缓浮现出疑问来。
于是张仪继续说,“我不理解,以楚国的强大,为什么要为其他诸侯奔波劳累呢?”
“赵魏韩燕推举您为纵长,这自然是因为楚国强大,自己无法与之相比。”
“但是楚国真的有必要和他国合纵吗?”
张仪抬起头,用清澈的双眼直视楚王。
他说:
“楚国的土地,是诸侯中最辽阔的。”
“楚国的人口,是诸侯中最庞大的。”
“楚国的力量,也足以吞并越国,威慑秦国!”
“现在楚国派出大军北上,攻打秦国的函谷关,途中的消耗有多少?最后得到厚利的国家又会是谁呢?”
张仪两手一拍,皱眉沉思起来。
“三晋和秦国接壤的土地最多,因此对秦国也最是畏惧!”
“一旦秦国被击退,疆域退缩,那么这些吐出来的土地,又会被谁占有呢?”
张仪讲出当年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让楚王自己思考。
楚王想了想,觉得的确是这样!
秦楚之间,因为长期被中原诸侯鄙夷,所有很多时候抱团取暖,互相联姻,关系深厚。
而双方领土虽然有所接壤,但终究比不上三晋。
如果秦国退缩回河西之地,三晋又壮大起来,那岂不是要退回百年前魏文侯的版本?
“何况楚国身为纵长,犹如一家长兄,一旦他国有了困难,兄长难道可以对弟弟置之不理吗?”
张仪又补充了一句。
楚王更觉得有道理了:
自己成为纵长以后,表面上很受恭敬,但实际上吃的亏一点都没少!
其他四国如果缺少了粮草武器,都是伸手向楚国讨要的!
消耗这么多,
但最后大口吃肉的却不是自己!
张仪继续煽风点火,“所以明明是魏国大力推动的合纵,却不自己做纵长,推举您来担任,这实在是……”
“实在是无耻!”
楚王震怒,拍了拍桌案。
他迅速起身,来到张仪身前,拉住他的手深情说道,“如果没有你点醒寡人,寡人只怕还要被魏国坑害啊!”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