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 第161节

  “如果任由他们倒买倒卖货物,最后得利的只有商人,而不是国家和平民,若国家想要追究,他们也可以携带家产,逃去其他国家。”

  “何况商人的私欲,比起其他人来说,要大上许多,一旦他们认为卖国也可以谋利,那对国家来说,就是巨大的灾难了!”

  “现在秦国通过西域商路所取得的利益并不小,总体上来说,有利于秦国的发展。毕竟打仗练兵,都要花钱,而且用这些利益,也可以换取国中封君显贵的支持。”

  “但是我担心时间一久,这些人就会认为,自己之所以可以享有商路的利益,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国家的支持和许可,从而利欲熏心,对秦国不利。”

  “因此,商路既要维持,但也需要对组建商队的显贵们进行打压威慑,以免他们忘记了国家开辟商路的初衷。”

  东出,

  争夺天命,

  这才是秦国真正的未来!

  不能因此而舍本逐末!

  孝公听从了他的意见,下令对贵人们组建商队的行为,做了规定,提高了税率,并且不忘记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太子。

  因此,当甘龙他们发起对商鞅的清算时,这些涉及商路的贵人们,也暗中表示了支持。

  秦君驷继位后,面对国内守旧派的反扑,也是对其狠狠整顿了一番,杀了不少人。

  如今,

  那些控制商队的贵人们被吓住了,

  也不敢用这样的小事,去影响国家东出的大计划。

  而这,

  也使得商路上的小股劫匪,如同这草场上的牧草一样,割了一茬,又长出来一茬。

  伤害不一定很高,

  但绝对很恶心人!

  现在能够通过鬼神的力量,

  绕过这些劫匪,

  张仪心里也能安稳一些。

  只是一想到这是自己学了不知道多久外语的奖励,张仪就忍不住嘬了嘬牙根,觉得满是酸涩。

  在他身边,

  使团的人还在不断称赞张仪的能力。

  一到这里,

  就能有鬼神相助,

  这就说明了,张使节是个绝对的人才啊!

  这次出使,

  肯定不辱使命,一定会让国君满意!

  看着身边不断倒流的河水,使团众人心中,满是信心,觉得有鬼神庇佑,这事还能失败?

  而当岸边放牧的人看到这一幕后,也是惊奇不已,呼喊着草原上的话,对着张仪他们叩拜,拉着调子,唱起了赞扬天神的歌谣。

  只有何博在暗中想着:

  可惜自己现在还没有拿下浩门川,不然趁机跟着张仪他们一块过去,也是好的,而且溯流起来,一点法力都不用消耗。

  唉,

  浩门川。

  唉,

  南山。

  你们得快点变成自己的形状啊!

  鬼神可有点迫不及待,顺着河流翻越山岭,跑去西域,开拓眼界了!

  ……

  交南城,

  位于西域交河之南,秉持着通俗易懂的命名思想,孝公分封公子望的时候,就把这块地方称之为“交南”。

  公子望因此也被称为交南君。

  而当张仪等人率领使团到来之时,交南君亲自出城迎接,对张仪表现的极为热情。

  他特意取出西域盛产的葡萄酒,用来招待贵客。

  张仪第一次尝到这样的酒水,略微一品,便眼睛一亮,觉得口味不错。

  交南君见他喜欢,先是得意的将自己受封于此后的种种辛苦收获摆了出来,以显示自己的艰苦奋斗,然后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

  “这样的美酒,我都不知道还能享用多久!”

  “这样的美人,我也不知道还能拥有多久!”

  他举着酒杯,躺在身边的胡姬怀里,非常悲伤。

  张仪于是问他,“交南君为何如此情态?”

  “以我之见,交南城建立数年,便有如此繁华,都在于您的才能和努力。”

  “有这样的能力,难道还有什么忧虑吗?”

  交南君“碰”的一下扔下酒杯,立马就说来话长了。

  “张使有所不知!”

  “我在交南,过得实在艰辛,每日每夜,都想着返回秦国啊!”

  张仪看了看他身边的胡姬,又看了看他那明显因为伙食问题,而无比圆润的身材,没有说话。

  交南君继续叹息抹泪: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

  “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接受这个分封!”

  “如果我不接受先君的分封,我就不会待在西域吃这么多沙子,受蛮夷的欺负!”

  “如果我不受蛮夷的欺负,我就不会变得现在这样消瘦……”

  他越说越动情,让身边的胡姬也感动了起来。

  胡姬不能完全听懂诸夏的雅音,但交南君时不时就爱说这些话,因此她明白:

  这是夫君又在思念家乡了!

  于是胡姬就温柔的抱住胖胖的交南君,用磕磕绊绊的诸夏雅音说,“如果你不来,我就要嫁给别人了!”

  交南君赶紧摸上爱姬的脸说,“那不行!”

  “为了你,我还是愿意受这个苦的!”

  他回抱爱姬,两个人缠缠绵绵的,忘乎所以起来。

  “……”

  旁边的张仪慢慢嘬着酒,决定大家在这一室之内,各过各的。

  没注意到打错了字,

  现在的大通河,这时候还被叫做浩门川,已经修正了(*^@^*)

  另外,因为西域资料太少了,只能尽量根据资料推断加自我发挥了。

  目前时间线(公元前333年)上:月氏还没有完全兴起(在河西走廊中部),乌孙还没有建立(在河西走廊北部,原本占据此地的西王母国无了),婼羌正在被保护商路的秦国打击(河西走廊偏南部),西域诸国部分会写到(但自由发挥可能比较多)

  唉,资料越少越难写!

  一边找资料还要一边出差加班,头发都掉没了

第143章 交南(下)

  交南城。

  张仪饮罢宴席,

  就开始参观起这座由诸夏君子们,建立在蛮荒之地的新城。

  毕竟来都来了,总得游玩一下,不然情况都不清楚,之后如何去游说西域的国主们?

  考虑到交南君的身份,

  张仪也忍不住觉得:

  这城的建立发展,只怕是七百年前,初代诸侯们的行动复刻。

  只是比起当时被周天子分封到燕、齐这些地方的召公奭和太公望,交南好歹距离秦国较近,遇到问题了,也能联系到国君,请求支援。

  而不是沉没在戎山狄海之间,不知所踪。

  “不过,这里如此之多的秦人,哪里来的?”

  张仪逛了逛,然后询问交南君派来的导游,“当年孝公分封,不是只给了交南君一千二百士兵吗?”

  孝公给交南君的饼,

  那可是绝对的原汁原味,

  也就比当年周平王把已经被犬戎攻占的宗周之地名义上分封给秦人,让秦人想要就自己去拿,差了一点。

  问罢,

  张仪就给了导游一些钱财,好让他为自己解惑,而不是敷衍的回话。

  导游收了钱,原本客气的笑容顿时热切起来。

  他便解释道:“初时人不多。”

  “但后面有赖于商君革新,来西域的人便多了。”

  因为西域商路的开通,

  商鞅对犯罪之人的惩罚措施,也有了一定改变。

  最典型的一项,

  就是把罪人流放到西域,让他们用血肉,铸成秦国不断西进,开拓财源的地基——

  毕竟为了确保财富来源的稳定,

  西域这边,

  总要有更多的诸夏人活动,才能让人放心。

  等用足够多的诸夏君子把西域狠狠地透一顿,让西域打上诸夏的印记,后面再来“吊民伐罪”,或者征讨不服王化的蛮夷,理由说出来,也能更加的理直气壮了。

  而这些流放过来的秦人,自然而然的会聚拢在交南这边。

首节 上一节 161/3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