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48节

  “你说这四皇子殿下何苦自误呢。”

  说到这里的时候,曹微的牙齿轻轻磨着,有时候话是怎么说的,心里却未必是这样想的。

  楚世昭这份贺表呈奏上来,他倒是在贺表里面把自己所想的东西,阐述了一个清清楚楚。

  可是念完这份贺表的人却是曹微。

  当时的曹微,冷汗涔涔,几乎大半个袍子都已经是汗水,他不敢想象永晋帝的内心到底是在想些什么,完全不敢揣摩。

  所以他对楚世昭当真是恨极了。

  另一边随行的武德司左司指挥使郭谦到现在为止都没有理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永晋帝的意思.就是命他遣武德司的司众前往晋王府,将楚世昭带到宫里去。

  前些日子,郭谦象征性地借了楚世昭一些银子,转眼之间闹出了这样的事情,他这心里也是打着嘀咕,想要弄清楚其中的缘由。

  当他让武德司的兵士们推开晋王府的时候。

  府邸内空无一人,这种架势多半是被晋王所遣散,而楚世昭一人独自坐在庭院中,在他的正后方已然摆好了一幅棺材。

  曹微的神色悄然变化。

  他入宫侍君已经有多年的时间,在朝堂上,也是左右政局的一员,耳濡目染下,也知道不少隐秘之事。

  楚世昭这份贺表,方方正正,浩然正气,言之有物,前后又有论证举例,对朝堂的时局和认知还是有极深的见解。

  故此,曹微一开始就不认为这份贺表是楚世昭亲自所写的,在这贺表之后,必定是另有其人。

  这种事情想要达成的目的有很多种。

  可是,这一幅棺材摆在这里,却让曹微心下一沉。

  “殿下,陛下过目了你的贺表,还请殿下跟我走一趟。”曹微的言语之中多了些恭顺。

  跟先前直呼四皇子的态度截然相反。

  楚世昭在模拟推演里见过这位曹公公几次面,此人是常伴永晋帝二十余年的幸进之臣。

  后来永晋帝驾崩以后,曹微多数是下落不明的,还有几次则是被群臣抬出来清算,总而言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还请公公将我身后的这副棺材抬进宫里去。”楚世昭拍了拍身后的棺材,开口道。

  “殿下,这不合规矩。”曹微断然拒绝。

  “这有哪里不合规矩的地方。”楚世昭开口问道。

  “那是天子居所,不可抬棺而入。”曹微又道,“要是惹来邪祟,那可就不好了。”

  “太极宫是我大周列祖列宗世代居住的地方,先祖庇佑,何惧之有。”楚世昭直视着曹微道。

  “陛下会震怒。”曹微冷着脸道。

  “我若不去,父亲同样会震怒。”楚世昭继而道:“而且这是父亲让你请我去宫里。”

  “这是你应尽之务。”

  “可我想怎么入宫,却是我的想法。”

  “这是天子之命,你这是抗旨不遵。”曹微默了一下,显然不想和楚世昭继续在这种是非上过于纠缠,只能抬出圣旨来。

  “我抗旨不遵,那你也办事不利,事情闹得不好看,你以为父亲只会拿我是问吗?”楚世昭忽然笑了笑。

  曹微这时候才意识到一个问题。

  一个抬着棺材的人,一个遣散王府下人的人,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现在哪里还会怕一道圣旨。

  曹微脸色一沉。

  这楚世昭真是来给他添堵的是吧。

  “曹公公,是我让你把棺材抬进去的,到时候我的父亲就算是下罪了,您也大可把罪过推在我的身上。”

  “但现在,你没办法请我入宫的话,那无论怎么样,你都要背上办事不利的过失。”

  曹微向着郭谦使了使眼色。

  郭谦这会儿却一声不吭起来了,他知道曹微的意思是想要直接动粗,但他郭谦凭什么给曹微办事。

  曹微望向武德司的其他兵士道:“这里有圣旨,诸位将士们,速速请晋王殿下入宫。”

  楚世昭目光凝视前方。

  “我乃大周皇室,高祖之后。”

  “我看谁敢刀剑相向?”楚世昭立刻将自己腰间的佩剑拔了出来,说话不急不缓,满是毋庸置疑的威武。

  这寒芒乍现,一言一行之下,竟无一人敢动。

  到了这个时候,郭谦沉声道:“殿下,陛下召你入宫,下官不知所为何事,但是抬棺入宫实在不合乎情理,我命甲士,将棺材放在宫外的东周门,那却是可行的。”

  楚世昭将佩剑收入剑鞘之中。

  “请——”郭谦立刻伸手,躬身道,旋即朝着其他人示意道:“将它运到东周门去。”

  而楚世昭踱步走入武德司甲士们的簇拥内,他闲庭信步,极是优雅。

  与此同时,在入皇城的正门东周门前,桓盛正手持银印密疏,决定尝试‘入宫面圣’。

  银印密疏,是‘亲近’的大臣可以单独向天子进言,书写密奏。

  桓氏是凉州的豪强,桓节是凉州的节度使,桓盛手上是有这个银印密疏的,但是按照永晋帝的规矩,这样的银印密疏像他这种级别的官员,每年只能用一次。

  桓盛现在就是想用这个奏折,决定利用脑海里得到的那些记忆,来进言去说一说朝堂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想看看有没有机会入宫面圣,再帮自己的妹妹去提亲。

  

  不过,桓盛想见.陛下愿不愿意见他却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就在这个刹那间。

  武德司的甲士们正拥着一个人漫步朝着东周门走来,那是一个高大而身形飒爽的男子,他右手耷拉在佩剑上,如高贵王侯般抬步走来。

  人群中,他好像是注意到了在东周门前的桓盛。

  目光轻轻落在了桓盛的身上。

  “晋王.晋王?”桓盛的目光同样是顿足在了对方的身上,但他的目光很快又被紧随其后的一幅棺材所吸引。

  不多时,楚世昭的身影已步入皇宫,而楚世昭也将自己的目光从桓盛的身上收回。

  此刻站在东周门前的桓盛立刻开口向那些甲士们问道:“这是出了何事,怎么怎么抬棺而来,这是.文死谏的象征啊。”

  曹微看了一眼桓盛,发现自己居然认识此人,先前桓盛是给他是送过礼的。

  “四皇子殿下送了一份不合时宜的贺表呈献给了陛下。”曹微冷笑道:“区区小儿,妄议朝堂之事,竟学先贤死谏,取死之道罢了。”

  桓盛闻言,脸色愠怒。

  他一想到记忆里楚世昭的所作所为。

  又看到眼前这个小人得志的东西,不由是怒意上涌。

  你个只晓得利弊的无后之物,能懂些什么?

  你才是真正的妄议朝堂之事!

  现在的桓盛顿时意识到了眼前发生了一件预料之外的事情,而且极其事关晋王的生死。

  “我要面圣——”桓盛拱手朝着曹微道:“曹公公。”

  “现在你想面圣?”曹微有些不可思议道:“陛下正在气头之上,你要面圣,不怕陛下迁怒于你?”

  “有机会的话,我倒是能帮你跟陛下提一声,但是陛下愿不愿意见你,那就是另一说了。”

  曹微满口答应,但实际上也只是答应,就现在这个情况,谁敢冒着天子之怒说这些话。

  人情世故,随口一说尔。

  而桓盛看着身影渐行渐远的曹微,又想起了刚才昂首入宫的楚世昭。

  本是对宦官不屑的目光,在想到楚世昭的顷刻间发生了变化。

  不知道是脑海深处的那些记忆所带来的感觉,还是其他缘故。

  如今只是初见一面。

  桓盛大感如此轩昂气度,这晋王果真非凡人也。

  不过,事发突然。

  桓盛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但,楚世昭毕竟是他的妹夫。

  他定然是要设法搭救的,只是于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64章 既天下无人敢言,则由我言之。

  乾清宫内。

  楚世昭第一次见到了自己这位深居宫中,执掌朝政二十余年的父皇陛下。

  大周王朝当今的圣天子。

  模拟推演里的楚世昭,也见过几次,但在现实中,这还是他和永晋帝的第一次见面。

  其实,模拟推演里的楚世昭,在外放的操作路线上,也没有几次见到永晋帝的机会,至少永晋帝驾崩的时候,楚世昭是见不到这位父皇陛下,大周君父的。

  永晋帝随性地靠在了龙椅边。

  他只是很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楚世昭。

  而楚世昭同样很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永晋帝。

  这一刻的气氛很是沉默。

  像是父子,又像是君臣。

  “这贺表是你写的?”永晋帝沙哑地开口,他指了指地上那张已经掀开数页的折子道。

  “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是谁教你的。”永晋帝说到这里,忍不住咳嗽了起来,他的脸上慢慢泛起病态的红晕。

  楚世昭下意识地想要站起身来。

  虽然楚世昭和永晋帝之间的感情很淡,但至少楚世昭在幼年时期,他还是跟着母妃一同在宫里居住的。

  他们之间并非毫无感情,只是这些年从未相见,意识上是出现了疏远,可是再度见面的时候,那股子血脉相连的亲切还是不可能轻易‘割舍’的。

  永晋帝微微伸手,阻止了楚世昭的动作。

  “朕无碍。”他冷声道:“朕现在在问你,这个贺表,是你写的吗?”

  “这不是份贺表。”楚世昭坦然而言。

  “这确实不是一份贺表。”永晋帝哼了一声道:“这是份怪罪天子的奏折。”

  “说吧,是谁指使你这么干的,朕会赦你无罪。”永晋帝猛然发力道,他语气骤然之间变得激烈,言辞锋锐。

  “究竟是谁——指使朕的儿子来指名道姓地斥责朕!”

  永晋帝起身,走在楚世昭的跟前。

  “是儿臣不孝。”楚世昭跪拜在地上。

首节 上一节 48/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