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38节

  【而杨方所统帅的部队,则是长安朝廷的中央军,这里面的将领不乏一些世家子弟出身的将军。】

  【对于此战,有的人是跃跃欲试,想要建功立业,有的人却只想应付了事。】

  【这一路的推进反而最为缓慢。】

  【最出乎预料的是自凉州发兵的段琦、桓盛部,他们二人几乎是在得令以后,就迅速急军。】

  【对于段琦而言,这是他洗清政治污名的最好时机。】

  【长安之乱,是桓节主导的政治兵乱,段琦可以作为半个事件的参与者,哪怕后续有所补救,但仍然没有办法挽回名誉,如果没有碰上北伐匈奴的事情,他恐怕一辈子只能戍卫凉州,再也不能光复昔日先祖的名望。】

  【甚至还要背上恶名。】

  【最为重要的是,楚世昭和桓节之间,其实隐藏了一丝联姻关系,段琦并不能确定这种关系的深远浅近,但是他必须要向楚世昭表示出自己的忠心,在他看来,不管楚世昭有没有自立为帝的野心,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朝堂,是楚世昭说了算。】

  【桓盛能和段琦摒弃前嫌,同样是考虑到了凉州对楚世昭的重要性,眼下桓氏还有一息可存的情况,都是楚世昭硬撑换来的。】

  【段琦急于立功表态,桓盛为了稳固楚世昭的基业,两人都有自身需求的想法,于是进军极快。】

  【贞平三年五月,段琦率部最先发生了一场急行军下的遭遇战。】

  【胜在段琦常年与羌人作战的经验,精通骑术,在他看来,匈奴人与羌人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只是匈奴人更加不要命一些。】

  【不凑巧的是,这支匈奴人要是遇到其他路的大军,可能还有机会,偏偏段琦是杀出来的将军,而不是世袭的将军。】

  【这支凉州军人最少,却最勇猛。】

  【这就让段琦直接大破这支匈奴部。】

  【周军大胜,以秃骨台为首的匈奴军仅带领几位亲卫逃走。】

  【“就这样的本事,也敢轻进来犯?当我凉州无人吗?”】

  在楚世昭的模拟视角上。

  段琦军直接就击碎了这支名为【秃骨台】的匈奴部队。

  楚世昭想过李瑾这边会旗开得胜,取得较大的战果,绝然没有想到率先打开阵势的是这支以段琦、桓盛为首的凉州军团。当然,也不是说段琦、桓盛的卡面比较差。

  是楚世昭没有想过段琦会这样卖命。

  除开楚世昭自己领的军队、窦戾和杨柱庭带的部众,其他人带的军队,楚世昭是没有全面指挥权的。

  只有一个大局上的命令权。

  其他人的部队,想怎么打,还是要看主将的意思。

  更直接点,段琦和李瑾所带的兵,都可以算是自己的私人部曲。

  杨方的更尴尬,他就是一个明面上的将军,中央军是直接听令于太后的。

  而楚世昭看到桓盛还有段琦的模拟信息,甚至还在揣摩楚世昭的心思,就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他现在知道为什么历史往往是由果返因的过程了。

  因为真正做出决策的人,实际上往往一开始都没有想得太过于深远,但是架不住后人太能脑补,决策下方的执行者又太有想法。

  楚世昭打匈奴。

  单纯只是他气不过这些匈奴人趁火打劫,想打就打了。

  他难道不知道这样的行为不够理智吗?

  楚世昭知道啊。

  可是他不爽啊。

  上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憋了二十年的火都没有打匈奴人,权衡利弊了一辈子,就为了守这个狗屁的江山社稷,想着自己好不容易粘起来的大周山河,不能一时上头,把大好山河送出去,到时候楚济民,他的这个儿子也不好继承这个天下。

  他上头一次,送出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这一次,他憋不住了。

  因为模拟推演里的记忆都是真实的。

  但凡一个看到过那种场面的人,恐怕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子民受到这样的残忍对待。

  何况,第一次模拟推演结束,带给楚世昭的最大认知是——往往最没本事的人,才会去权衡利弊。

  真正有本事的人,是他想要干什么,然后就干了,最后还干成了。

  怂他妈,就是干。

  模拟推演都不杀,你现实还敢动手吗?

  是不是也得要权衡一下这个行不行那个行不行?

  你不敢做,那就永远做不了。

  上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没能北伐匈奴!

  现在楚世昭是彻底想明白了这一点。

  人活一世。

  要当就当最狂的!

  要打就往死里打!

  不然不就是空留遗憾吗?

第53章 天人下凡,威不可视!这人猛的就不像话!

  桓奕双手撑着自己的面容。

  脸色已经微微发烫了。

  模拟画面里的楚世昭,一身戎装,所说之话,激昂坚决,在他下令处死来使的时候,桓奕整个人都沸腾了。

  这个人!

  真的是在发光啊!

  娘!

  为什么有人能那么英姿勃发啊!

  一开始桓奕选择楚世昭,就是毋庸置疑有她的目的性。

  被自己两个兄长坑惨了,几乎没有一次是好结局,直接跟着两个兄长一起被清算。

  于是就想到了和楚世昭联姻,看看能不能混个好结局。

  只是单纯地不想再死了。

  而现在,桓奕认为她的联姻已经变质。

  是真喜欢。

  不过,桓奕也不完全是因为楚世昭表现出来的强所以才喜欢,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楚世昭没有在二兄‘谋反’之后,因为朝廷清算,把她和大兄一起交出去。

  从那个时候,桓奕就对楚世昭抱有一定的好感了。

  关键时刻,一个人靠不靠得住就得看这里。

  现在桓奕不知道怎么形容她的心情,反正是一点都平复不下来,她一门心思都在楚世昭的身上。

  这一次模拟推演能嫁给晋王,桓奕感觉实在是太值了。

  李凤宁?

  你没机会了!

  晋王殿下必须是我的!

  而画面再度推动。

  【贞平三年五月中旬,楚世昭率领的军队同样入境草原,而他将亲自率领玄甲骑驰骋草原。】

  【楚世昭面对匈奴王庭各个部落混乱的情况,决定孤军深入。】

  【只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楚世昭在深入草原过后,由于不熟悉地形,导致他迷失了方向。】

  【这让征伐匈奴王庭的四路军出现了临时上的调度混乱。】

  【桓盛最为着急,一旦楚世昭在草原迷失方向,导致身死,时局必然陷入万劫不复的余地。】

  【他要求段琦立刻突入草原,前往寻找楚世昭的动向。】

  【段琦作为凉州军的统帅大将,极其清楚这种不明地形下,轻骑突进的下场是什么。】

  【要是率着大军,无论是闯到对方的包围圈里,还是迷失方向断了粮,都会损失惨重。】

  【段琦不是一个愿意几次三番都尝试风险的人。】

  【但问题在于他已经取得了极好的战果,若是不冲进去的话,楚世昭身死,他这个战绩还算不算,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更何况,他本意是想向楚世昭表露自己的态度,如此一来,不就功亏一篑了吗?】

  【此刻,段琦要么继续拼一把,谋求更大的功绩,要么就停下步伐,就当前面的仗白打了。】

  【桓盛对段琦进行了不断劝说,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分析下,经过初步的判定,桓盛凭借高人一等的才识、政治远见说服了段琦尝试冒险的做法。】

  【贞平三年五月末,段琦带着自己最精锐的凉州铁骑接近五千人众,冲入漠北寻找楚世昭的踪迹。】

  跌宕起伏的局势。

  立刻是让桓奕的脸色微变。

  就连李凤宁也是心里一揪,顾虑楚世昭这么一去,直接葬在了漠北不再复返。

  不管是情理上,还是局势上,她们两个都是不愿意看到楚世昭在漠北出事的。

  【贞平三年六月,楚世昭因为一时迷路,不得不在漠北之中转战千里,凭借着刚刚添员到三千人的玄甲骑,他一人转战匈奴五部,急行军一千多里,最终在皋兰山下与穆库老单于的主力部队遭遇。】

  【楚世昭重创匈奴,杀死匈奴兰乡王、卢定王并且歼灭其精锐,生擒了穆库单于。】

  【阿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

  【此役,玄甲骑共斩首一万三千六百九十级,然而自身亦颇有折损。】【楚世昭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意识到自己迷路,处于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于是果断沿用了游击的战术。】

  【他先攻打匈奴小的部族,通过这些部族的人口中得知匈奴的情况也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牢固。】

  【大的部族欺负小的部族,富庶的贵族欺压卑贱的牧人,很多人都吃不起饭。】

  【而攻打大周王朝的决定,往往都是那些大的部族做出来的决定。】

  【小的部族其实没有那么强大的远行能力,特别是出了远路,要是没能回来的话,对于一个人口比较少的部族是沉重的打击,他的女人孩子也会归别人所有,故此像一些难以生存的小部落是不可能冒那么风险去侵扰大周的边境。】

  【楚世昭当然不能完全相信这些匈奴人的话,但是他很需要一些匈奴人提供地形上的帮助。】

  【有的匈奴人为了活路,果断选择了投奔楚世昭,愿意为楚世昭带路。】

  【楚世昭并不忌讳这样的人,他为了安抚这些人,也为了得到这些人忠实的效力,表示他们所打下的匈奴部落,里面的财富、女人、孩子都能给予他们。】

  【匈奴人只是为了活命,没有轻信楚世昭答应他们的事情。】

  【可是随后的楚世昭言出必行,几乎每每攻下一个部落,都会分出东西,给予这些匈奴穷人。】

  【以至于有些穷困潦倒的匈奴人听到消息后,自己送上门来,愿意为楚世昭带路,前去讨伐那不知尊卑的匈奴王庭。】

首节 上一节 38/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