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我现在只不过是一阶下之囚。”你坦然面对如今的险情。】
【桓盛一剑斩断了你身上的锁链。】
【“阿奕早已备好车马,我等可从偏门离京,桓节毕竟是臣的弟弟,他绝然不敢追杀。”】
【你深吸一口气,伸手轻抚桓盛的右手道:“信君如信我,终我一生,若能兴复天下,绝不负君。”】
【“君如青山,我如松柏,粉身碎骨,永不相负。”桓盛流露出意外的神色,旋即感动道:“此刻不是我等闲话之际,请君速速随我离开是非之地。”】
【桓盛向你宣誓了效忠。】
【你表达出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恭喜你解锁了全新的羁绊词条。】
【君如青山】:当你和特定的臣子达成誓言后,若是不违此誓,对方绝对不会做出背弃你的事情,违背君臣立场之事。(你的道德+10。)
【我如松柏】:当你和特定的君主达成誓言后,若是不违此誓,对方绝对不会做出背弃你的事情,违背君臣立场之事。(你的道德+10,你的立场与你选择的君主相同。)
【请记住你的承诺。】
【若有一人背弃,则永久失去该羁绊词条。】
而此刻的桓奕快要气疯了。
因为桓盛一直处于立场不稳定的状态,于是她开始反复劝说自己的兄长去搭救晋王。
当时桓奕劝说桓盛的理由是——多方投注,若是二兄把自己送上了绝路,他们还有退路可走。
倘若二兄真成了,念在血脉相连的关系,到时候也不会多加迫害。
如此一来,桓盛忠于朝廷,桓节背弃朝廷。
谁赢了,都会有一个是青史留名的。
搞半天她的这个大兄,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还真对楚世昭是存有效忠的想法。
她的劝说只是锦上添花。
【永晋三十年九月十五日,一辆离京的马车渐行渐远,而你,终于是离开了长安。】
【大将军府上。】
【“大将军,晋王出逃长安,恐有生变,我等应当遣兵追杀啊——”一文士模样的人劝说道:“既然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那就该将此事做绝。”】
【“在此三路,都有我凉州军的防线,他如何得以脱身?”】
【“我自有打算,不必你多说。”桓节神情淡漠地说道,“让皇甫将军过来一趟。”】
【永晋三十年九月十六日,楚世昭离京沿途上的凉州兵大多退散,仿佛是有意避开。】
【永晋三十年九月二十日,大将军桓节请天子楚世煦下诏,敕令册封晋王前往鲁郡就藩。】
【在得到了这道敕令的楚世昭颇感意外,但毫不犹豫地接任此令,前往鲁郡。】
【鲁郡古名兖州,在大周王朝是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区,并且其地势北接齐州、南达徐州、西通郓州、东接沂州,可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永晋三十年十月,按照先帝驾崩的时间,当下应该立新帝的年号,群臣上奏谏言。】
【共有三个年号——康兴、建德、广威。】
【楚世煦偏好于康兴,不过桓节在朝堂上没有选择这个年号,而是告诉大臣他更加喜欢广威这个年号。】
【很快群臣认为广威这个年号更加适合楚世煦这位新登基的天子。】
【永晋三十年十一月,楚世煦不甘于就此受到桓节的胁迫,向那些‘忠于’大周王朝的世家大族发起了密诏讨贼。】
【远在蜀地的蜀王,正光帝、永晋帝的亲弟弟楚宣宏在接旨时,其密旨意外被流出。】
【朝野震动。】
【一时之间,因密诏一案,桓节顺势排除异己,打压在长安颇具地位的长安士族,大量的世家大族牵连进入此案,一夜之间,血流成河。】
【永晋三十年十二月,天子楚世煦忽染病疾,薨于宫中,不久桓节立永晋帝的第七子,年龄尚且只有七岁的楚世驹为新的天子。】
【广威元年一月七日,范阳节度使马溯安起兵反叛,认为桓节把持朝政,乃乱臣贼子也,他定要匡扶大周皇室,号召各地节度使共伐不臣。】
【同月,楚世昭在鲁郡招募了接近3000余众的子弟兵,但是他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实力,知道自己势单力薄,很难有所作为,决定暂时先积累力量。】
【由于桓盛的内政能力颇为出色,民生凋敝的鲁郡在短短时间内就有所好转,他清查吏治,将鲁郡之中那些不作为的官吏罢免。】
【楚世昭在鲁郡推行了《考成法》,这是一种审核官僚政绩的制度,这使得鲁郡吏治清明,有了蒸蒸日上的气象。】
楚世昭看着经济发展飞涨的鲁郡,耐心地开始进行每一轮的操作。
再等他再发育个两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楚世昭注意到了左下角的桓奕正在高频率地给他赠送礼物。
不断弹出来的红心消息,还是能分散掉楚世昭的一部分注意力。
不过,他现在就是没想明白桓奕在干什么。
不是,你一个智谋颇高,内政数值也不低的姑娘,快给我干点事啊。
人手快不够了都。
想到这里,楚世昭立刻是安排桓奕对鲁郡进行建设管理,让她负责一下地区的基建。
桓奕看着自己脑袋上突然多起来的工作日程,整个人的脸色再度是被楚世昭的不解风情给气得红了。
我是你娘子啊?
我是你正妻啊?
你能不能做点一个丈夫该做的事情啊?
老娘就不信了。
桓奕愤怒地点击了一个操作。
这木头脑袋真不行。
还是得让我主动出击!
你一个当君主的,连继承人都没有,怎么稳得住群臣之心啊!
对吧?
反正,桓奕觉得她这思路一点问题都没有。
先有继承人,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大家才能相信你的基业不会半道中殂。
【你发起了对楚世昭的交互剧情。】
在成功说服自己心里略带小小矜持的别扭后,桓奕立刻是对楚世昭发动了一个主动的求抱抱。
给我好好地执行一下身为相公的职责吧!
第37章 怎么还有人在偷公粮啊!
楚世昭的注意力已经完全集中在了地方上的运营和建设。
上一次模拟推演,楚世昭严格来说,最早他是李瑾的隶属关系,并没有额外的权力进行地盘的管理。
晋阳的地盘还是由李瑾把控。
是拿下了马溯安起兵造反的范阳,这才正式赢得了崛起的机会,拥有了管理地方的权力。
没有基本盘和具有基本盘根本就是两码事。
桓节为什么入京之后.明明和楚世昭结合可以换取最大的政治收益,诞生的结果却与最初的设想背道而驰,本质原因还是双方的地位并不对等。
支配的地位、势力都不对等。
桓节需要的东西,楚世昭短期内是做不到的,因为双方实力的差距已经到了楚世昭想要得到这个皇位,都要仰仗对方的力量。
而且基于凉州人士和关中人士的矛盾、利益纠葛,桓节也很难信任楚世昭能完全信任凉州出身的将领。
李瑾的情况显然比较特殊,他先前受过正光帝的恩惠,楚世昭又在晋阳呆了两三年的时间,通过李凤宁的关系,逐渐在军中崭露头角,再加之李凤宁是李瑾的长女,双方的信任关系就处于更高的层次。
何况不同的人,性格上的差异也比较大。
李瑾还是忠于大周王朝的。
可在桓节的视角之中,他在凉州打生打死,戍卫边塞,全是自己靠能力打上来,当上的节度使,又不受你大周天子的恩德。
何况你大周天子在长安被匈奴人打,是我出兵救得你,入了京还要被关中人踩头挑衅,赏罚不明,我为什么要冒着得罪自家子弟兵的风险,给你关中人继续当狗。
所以楚世昭对桓节反而没有什么太大的恶感。
大家立场不同罢了。
其实楚世昭更多的是遗憾没能把骁勇善战的凉州军团收入麾下,这是大周王朝为数不多可以和匈奴人硬抗正面的军队。
【广威元年三月七日,你在治地颇具贤名,政绩卓著,对鲁郡之中为非作歹的世家大族拨乱反正,在多地为百姓讨回公道,以此笼络人心。】
【鲁郡百姓对你的立场上升了。】
【鲁郡大族对你的立场下降了。】
【广威元年四月,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鲁郡便有欣欣向荣的姿态,你拉拢地方上那些渴望得到更多晋升之位的豪强。】
【鲁郡的民心在四个月的经营下,从61点提升到了81点。】
【桓盛深躬于农业,与你商讨过后,认为眼下各地不平,必生变乱,应当早做屯田,以备不时之需。】
【鲁郡的农业发展从12点提升到29点。】
【桓盛并不精通农业,但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地方,他亲自下乡,请教鲁郡的百姓。】
【这使得他的内政能力提高了3点。】
【广威元年五月,颜怀师觉得你入主鲁郡以来,虽然推行了诸多不利于世家大族统治的政策,但是这样的举措,恰恰更有进取之心,有益于国家。】
【颜怀师携颜氏决定支持你在鲁郡的统治。】
【恭喜你解锁了全新的政党派系——临沂·颜氏。】
【在鲁郡的诸多大族并不能理解颜氏的所作所为,他们深深厌恶楚世昭在他们身上割肉以此讨好平民佃户的做法。】
大周王朝即便不是楚世昭在历史上所熟知的任何一个朝代,但是很多人的出身还是有依据所在的。
临沂颜氏这几个字眼一搭起来,楚世昭就想起了文天祥的那一句——“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其中颜常山,便是颜杲卿,就是那位在安史之乱,誓死不愿意为安禄山效力,最终是被钩断舌头,仍然不屈不挠地唾骂对方。
而颜杲卿的祖籍就是临沂。
【广威元年六月,鲁郡爆发了叛乱,以陈家为首的世家大族认为你庇护奸民,鱼肉贤才,多地的衙门都不愿意奉从你的政令,地方大族私募兵吏,将本在自己名下的隐户、奴仆充为兵员。】
【他们不接受楚世昭的征召,拒绝楚世昭推行的政策,并且坚决对抗楚世昭派遣下来的军士、官吏。】
【你的治地之中,共有十县,分别为瑕丘、任城、邹、曲阜、泗水、平陆、龚丘、梁父、博城、嬴。】
【其中已有七县发生了以地方世家豪强为首的叛乱事件,这极大的影响到了你的统治。】
【胜在你取得了民心,这让你临时征召了10239位鲁郡兵士入伍,他们大多愿意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