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31节

  【在本状态下的所有属臣野心提高20点,道德下降20点。】

  【在本状态下所有的胡人野心提高20点,道德下降20点,武力提升10点,政治下降10点。】

  【同时百官有概率会与外胡勾结,官府将横征暴敛,民心极易遭遇动荡,稍有不顺就将起义谋反,同时大周王朝在本状态下,名将涌现的概率将大大提升,名臣出现的概率将大幅度降低。】

  【各地将会出现大量的流言影响统治与治安,胡人在攻城的过程中,很容易得到守军的归顺。】

  

  【你要迎接的将会是一个道德崩坏,毫无民族气节的时代。】

  【因此,请你在本次模拟之中,务必谨慎地做出你的选择。】

  【你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到整个局势的变革,若是判断失误,则天下之事生灵涂炭,若是判断准确,则尚有一线生机。】

  楚世昭的瞳孔微微一缩。

  五胡乱华这样的恶性事件,就不要来弹出恭喜界面了,就拿历史上楚世昭所知道的那个五胡乱华,那可是长达三百多年的动乱和分治。

  楚世昭这一次模拟推演最惨痛的一点还是基本盘的问题。

  桓氏的基本盘还是桓氏的基本盘,跟楚世昭自身是没有关系的。

  楚世昭有桓奕的鼎力支持还是没有用,因为她头上有两个兄长,这两个兄长都有桓氏的继承权,他们才是主事的人。

  他娶了桓奕,固然可以找娘家,找大舅子,二舅子帮帮小忙,可你不能直接把人家的家产全部都夺过来。

  一句话,让桓氏数代基业跟着你一起拼一波机会,这个过程里,他们还没有任何的主要话语权,全都让楚世昭一个人干。

  这怎么想都不可能。

  大舅子的企业,他们不管事,你一个妹夫一来,给他架空了公司,主要收益还给你。

  没道理的。

  所以楚世昭留在凉州,估计也只能在桓氏的企业混到高层。

  越发展下去,楚世昭心里的抱负就越渺茫。

  他出逃凉州,是唯一的出路。

  说到底,楚世昭自己带个大公司合并桓氏的这家公司,还有可能,什么都没有就带着一些残兵就想合并人家,委实是太‘狼子野心’了。

  好歹人还给你留口饭吃,你倒好,直接吃人绝户,给人基业全干了。

  桓节帮楚世昭,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楚世昭也不会去背刺桓节。

  可谁能想到,【大帝成长计划】直接是让楚世昭步入类人群星璀璨时代。

  接下来比的是道德的下限,而不是能力的上限。

  开局长安朝廷先杀个皇甫坚祭天,完全就是楚世昭意料之外的事情了。

  见过过河拆桥的,楚世昭真没见过这样过河拆桥的。

  哪怕楚世昭理解是皇甫坚手上有兵权,群臣心里不踏实,可人家刚实实在在给朝廷当差,你就算是矫旨,下达的‘命令’,他都按旨意办事,你倒好,说杀就杀,就像踢死了路边的一条野狗,着实是楚世昭难以形容的神操作。

  堪比李隆基一秒双杀,无缘无故带走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名将。

  咋说呢。

  楚世昭很需要像皇甫坚这样愚忠的名将给他办事,可是长安一战被皇甫坚只忠‘君令’的犟脑筋搞一下,他还是很烦的。

  你说你给他们办事干嘛啊!

  楚世昭原先是撵着打的,大族是真不能打,皇甫坚一加入配上大族在长安舆论的推波助澜,局势瞬间就出现了变化。

  叠加在楚世昭手上的劣势数值太多了,楚世昭就算是再猛,也不可能顶着这么多的负面效果冲进去把人杀完了。

  那特么是项羽。

  楚世昭的武力值卡在86已经很久了,他优势在于大兵团打仗,兵越多,兵越精,楚世昭越能打。

  刚好这波政变,楚世昭被打了先手,他只能调度完全忠于自己的三千北府新军,以及一部分在长安之围中被楚世昭吸纳的北府军,其他人大多都在观望没有出手。

  郭谦都能被大族游说,跑过来劝降楚世昭,就更别提底下的那些将士了。

  在长安这边打的越久,楚世昭手上的兵越少,他的兄长手上的兵反而越打越打,这是楚世昭战败的主要原因。

  现在楚世昭还没法管这个局势。

  他手上的兵都被打空了。

  面对五胡乱华,楚世昭现在能做的,只能是蛰伏一时。

  走一步看一步。

  到时候,楚世昭能救一个是一个,救不了,他也没什么办法。

  与此同时,桓奕已经想要对着她的二哥开骂了。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啊!?!

  我好不容易弄到的楚世昭,你就给我搞丢了?

  现在又碰到五胡乱华,一看就知道是一个非常非常难打的局势,你上哪去找一个能像楚世昭这样每个方面能力都堪称优秀的君主给你摆平这样的祸事?

  你就算不能完全支持楚世昭的主张,你好歹分点权力给他啊。

  我桓奕的夫婿,就没有一点点的优待?!

  反了还!

  这家待不了了。

  我必须要自立!

  这个凉州怎么就是你桓节的一言堂了。

  桓奕怒火中烧,她看着楚世昭被迫出逃凉州的画面,当场是被兄长的所作所为给气笑了。

  给你超强辅助你不用!

  看来是又想带着我被吃三族了!

第149章 请选择你的反贼模版!这一次楚世昭要亲手终结大周!

  桓奕此刻尚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因为这么多次模拟推演下来,亲身经历过的大事变也不少,就比如说影响力深远的卢马之乱,可到最后,还不是生生挺了下来。

  虽然她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但是多次模拟推演的顺利,让桓奕认为很多事情都不算事。

  而很快,她就发现问题不太对劲了。

  【开来元年二月,楚世煦在继位过后,为了避免出现像楚世昭这样能够影响地位的宗室存在,开始着手针对尚存于长安的宗室族人。】

  【哪怕是楚世煦的同胞弟弟楚世仁、楚世虞都因此受到了牵连,他们本是支持楚世煦继位的主要人物,在这次宗室之乱中,两人相继被杀,其余宗室同样难逃楚世煦的镇压。】

  【在彻底消除了内部争权的弊端后,楚世煦为了巩固皇权,想要集中权力,加强威信时,却发现宗室力量在急剧消退以后,那些依附在皇权之上的大族并不愿意完全听从他的号令。】

  【诸多京兆大族都开始在三府军之中扶植他们的军队力量,楚世煦先前能对宗室下手,是这些京兆大族愿意对大周王朝的宗室下手,而现在,楚世煦想要再做其他的事情,就要看京兆大族的态度。】

  【想要进行强而有力的统治,其中,中央集权制度,特别是帝王与宰相、地方长官、统兵大臣的关系是极为重要的。】

  【楚世煦必须拥有一个能够认真实行这一制度的统治集团,否则他的君令就将难以执行。】

  【其次,尤其重要的是,只有一个有威望、有才干的皇帝,才能完全驾驭这些心思不一的大臣。】

  【楚世煦是京兆大族和宗室一同拥立上位的,但是他判断出现了重大的错误,认为宗室会影响到他的权力,有可能会夺走他的权柄,于是大力削除了宗室,这让本让宗室掌握的部分权力全部流向了京兆大族。】

  【这恰恰是京兆大族喜闻乐见的事情,他们借助楚世煦顾虑宗室中人权柄过重的疑心,轻而易举地就除掉了阻挡他们更进一步的敌人,在大周宗室无力面对京兆大族时,他们面对楚世煦就露出了自己的獠牙。】

  【开来元年七月,楚世煦为了限制京兆大族的权力,开始扶持庶族子弟,动用宦官来制衡京兆大族,但是他此刻的动作为时已晚,在群臣的裹挟之下,太后王从徽又成了新的政治核心,以此来抗衡不受大族控制的楚世煦。】

  【在孝义为先的理念下,楚世煦难以和自己的母后对抗,而王从徽得到群臣的响应,为了扩大王氏在朝中的力量,无形之中同样是在蚕食楚世煦所剩不多的权力。】

  【开来元年八月,楚世煦在自知权力失控,于是就在长安之中大兴土木,提高了对百姓的赋税收入,他试图控制军队的做法被大臣们所发现,于是就有群臣上奏,认为楚世煦的品德不足以担任国家大器,应当去位,扶持新的皇帝。】

  【太后王从徽不允,楚世煦是她仅剩的皇子,要是扶持其他皇子上位,虽然是彻头彻尾的傀儡,但是她这个太后的权力,也会进一步被压缩。】

  【只有楚世煦在位,才是她最能接受,权力最大的时候。】

  【开来元年九月,太后王从徽和开来帝楚世煦商议过后,达成了政治同盟的关系,他们开始联手打压京兆大族,王氏的地位再次水涨船高。】

  【楚世煦和韦氏联姻,他又很快取得了韦氏的支持,在韦氏和王氏的协助下,楚世煦再度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开来元年十月,由于大周王朝数年权力更替的缘故,对于边塞的影响力日益下滑,节度使大多不尊长安的号令,这让边塞的防守能力愈发空缺。】

  【游牧民族也因此得到了崛起。】

  【在草原上的匈奴借助着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征服了其他的游牧民族,其中蒙古、羯、鲜卑、氐、羌等等胡人也在匈奴人的马鞭下愈发强盛。】

  【大周王朝节度使在边防上的不闻不问,导致数次胡人入境,都没有得到有效阻止,这让匈奴人的胆量越来越大。】

  【开来元年十一月,凉州发生了兵变,段琦的残部之中有一位名叫韩罪的将领率军起事。】

  【多年以来,桓氏经营凉州,看似井井有条,实际上很多资源都是被桓氏一族所占用,这是令很多人不太能够接受的。】

  【而凉州治理方面,桓节治理地方的才能并不显著,他更善于招抚外胡,改善地方族群上的争议关系,凉州百姓的生活实际上较为困顿。】

  【这很大程度源于资源稀缺,身处位置比较尴尬的缘故,在这样的地方,哪怕再有治理内政才能的人,都很难取得成效,可是当一个人握有的权力引起其他人的不满时,任何的言辞说法,都能成为推翻你的理由。】

  【在韩罪的带领下,那些不支持桓节执掌凉州的地方人纷纷联合起来。】

  【开来元年十二月,桓节的崛起,是因为他能镇压羌人在凉州的叛乱,借助着威望再招纳羌人为他效力,而韩罪在起兵的时候,并没有最快时间被剿灭,他很快就去羌人的地方游说地方人。】

  【桓节的实力,羌人深深惊惧,他们并不太敢和桓节对抗,但是在韩罪的一句话下,他们最终决定借兵给韩罪。】

  【“今日惧,来日惧,莫非世世代代都要与人为奴?甘作犬牛?!”】

  【“而今朝廷动荡,无力掌管时局,你我里应外合之下,这就是战机,要是一战擒之,则羌族就有崛起之日!”】

  【开来二年三月,羌人出兵两万协助韩罪攻打凉州,桓节震怒,双方开始交战。】

  【韩罪结交凉州那些和桓氏不合的大族,又有羌人相助,实力进一步扩大,一口气就拥有了四万之众的兵士,天下为之骚动。】

  【开来二年七月,桓节和韩罪多次交战,双方各有胜负,但是韩罪的势力每一日都在增长,桓节却在战斗中难以补足自己的兵源。】

  【在凉州的民心波动之下,大多人都不太支持这些年一直都没能给他们带来优质生活的桓节,反观韩罪每一次打赢与桓节的战事,就开始拉拢地方人,开始将战争所得的财富施舍出去,于是每打一场仗,就有更多的人支持韩罪。】

  【一个是越打越穷,越打越弱,一个是越打越有,越打越盛气凌人。】

  【开来二年八月,桓节兵败,带着桓氏族人败逃异地,韩罪拥兵十万,掌控了凉州之地,而朝廷看到了如此局势,立刻想要招抚韩罪。】

  【韩罪拒绝了。】

  【他在凉州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不断借助战事所得的收益安抚百姓,收买人心,一旦停下了战争,以凉州贫瘠之地,他极难兑现他所承诺的诺言。】

  【基于这一点,他就只能通过频繁的战争来取得利益,更何况,如今的他拥兵十万,而长安又有多少人马呢?】

  【如今天下大乱,本就是群雄逐鹿的时机,甘愿接受朝廷的诏安,变成王侯公卿的鹰犬爪牙,是韩罪并不乐意的事情。】

  【开来二年九月,韩罪起兵讨伐长安的周楚政权,他认为各地都心怀异心,而他坐拥十万兵士,仅凭凉州一地,这是难以供养的。】

  【唯有打下长安,才能继续保持自己的军事力量和编制,才能满足这些士卒的物欲。】

  【更深层次来讲,把这些兵士消耗在了战场上,韩罪就不用承担那么大的供养压力,给这些士卒提供军饷。】

首节 上一节 131/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