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娘子称我为陛下! 第12节

  却不成想,这一次这位四皇子竟然在阴差阳错之下离开了长安,去了晋阳。

  更没有想到,他迎娶了晋阳节度使李瑾的女儿之后,整个人的人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现在,阴媚钰察觉到.这就是时机,这就是命运造就的,这位四皇子在长安没有任何操作的空间,只能白死,而离开了长安,没了束缚,他的能力就能最大限度的表现出来。

  “四皇子啊四皇子,这朝廷不是你那位二皇兄说了算了。”阴媚钰摇了摇头道。

  她在京城,所以信息是最全面,现在控制长安的是凉州桓氏之后的桓盛。

  由于大周王朝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更替了三位皇帝,权力中枢出现了巨大的真空期。

  而真空期最大的获利者,就是身为宰相的桓盛,他安插了大量的官吏在长安之中,成为了政治权力最大的官员。

  此外,凉州节度使是他的亲弟弟桓节,这就出现了一个新的情况,桓盛拥有了一定的兵权和极高的政治地位。

  他看出了楚世昭有一步登天的迹象,也察觉到一旦让楚世昭拿下了宋珣建立的宋吴,威望彻底超越了刚刚登基的天子,保不齐作为宗室的楚世昭就要清洗刚刚取得大权的桓氏。

  与其等着对方逐渐把握主动权,不如反将一军,桓盛先下手为强,直接反手拿大义,压楚世昭一手。

  然而画面上的一幕幕内容,直接将阴媚钰惊得美眸微睁,楚世昭几乎是不讲道理般地反讨朝廷,他将大义放在了永晋帝上。

  意思就是,他只认他爹,他先帝的话,他先帝要求打宋吴,所以楚世昭去打的宋吴。

  朝廷如果不认先帝的遗诏,那么现在的朝廷就是不合法的。

  而朝廷认先帝的遗诏,就不能认为他攻打宋吴这件事情,是反贼所做的事情。

  楚世昭没有陷入自证的误区,反而拿出一个道理,让新朝廷来证明自己的合法权。

  要是不认先帝遗诏,不认为攻打宋吴这件事情是合法的,那么你这个朝廷本身就是伪朝廷,所以我就打你,我才是真正的大义,才是真正的师出有名。

  要是认先帝遗诏,先前朝廷指认楚世昭反叛的敕令,就是无效的。

  于是,桓盛陷入了一个困局,他现在要么就是洗掉楚世昭的罪名,认先帝的遗诏,这样楚世昭就不能拿这个理由攻打朝廷。

  

  可真正的问题是,桓盛不可能出尔反尔,也不可能认为这样低头,楚世昭就不能打他了。

  “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正确的判断,而且他真敢打,还真能打下来,才是最无解的。”阴媚钰忍不住惊叹道:“最倒霉的是,他还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是桓盛逼着他选。”

  “可是,你有这个能力承担后果吗?”

  看着楚世昭直接拿下潼关的那一刻,阴媚钰轻笑出声,“你桓盛靠着大周内乱的三年,掌握了权力,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来布阵防守,但又怎么样呢?”

  “按照时间来看,四皇子流离到晋阳,从无名之辈打到现在,南征北战十余年,他的能力已经有了充足的增长。”

  “在模拟之中,一个人的能力是能成长的,而相较之下,四皇子最缺的其实不是能力,而是能支持他的势力。”

  “晋阳李氏补上了这个最重要的空缺。”

  “骄兵悍将配上一个敢玩命的疯皇子。”

  “他能那么快一统北方,绝非侥幸。”

  阴媚钰第一次模拟推演就看出了楚世昭敢玩命的本质,连着三次模拟推演被困在京城,楚世昭都是战死到最后都没低头的硬骨头。

  这种硬骨头,只要有机会,就绝对能翻身。

  现在的问题是,楚世昭到底能做到哪种地步。

  第一次接触模拟推演,是匈奴人灭掉了大周,建立了一个游牧王朝,第二次接触模拟推演,是起义军灭掉了大周,建立了一个名为大乾的王朝,第三次接触模拟推演,就是这桓盛篡位。

  这一次模拟推演的结局呢?

  是楚世昭再造大周?还是在四方危难的包夹之下,昙花一现?

  不得不说,有时候一个君王能打仗是本事,但一个君王可不能只会打仗,那只会自取灭亡。

  想到这里,画面上的楚世昭攻势依旧,而他的兵锋几乎是要击穿桓盛布下的数道防线。

  楚世昭和他麾下的晋阳军对于桓盛而言,实在是太猛了。

第18章 天府上将,节制天下兵马!

  楚世昭这一次最大受益点,就在于得到了李瑾的晋阳军,这一股势力的巨大助力。

  这毋庸置疑是改变局势的一次决断。

  就连楚世昭自己都没有想到,在离开京城后,他能获得如此机遇,甚至一度楚世昭以为大周王朝是怎么也逃脱不开被人摁死的结局。

  然而局势逆转就逆转在.本该在北方割据,成为威胁长安朝廷重要的军事集团,这一次却坚定地站在了楚世昭这一边。

  历史的魅力就在于此。

  一个人,在一个重要的关头,如果他还拥有足够的实力和地位,那么他选择出来的两条岔道,不同的选择也将带来不同的结局走势。

  而李瑾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晋阳军这么一股军事势力,他本人作为一张金色品质的将卡以外,还带了三张同样能力出众的将卡。

  分别是李凤宁、李晟明、李晟权。

  楚世昭的这位正妻,是货真价实的,与李瑾同级别的金色臣卡,而楚世昭的两位小舅子,李晟明为一张紫色的战将卡、李晟权则是略逊一筹的蓝色将卡。

  两金一紫一篮。

  李瑾还具备大战略级别的军团作战能力,可以驾驭十万兵众的大规模战役。

  这娶了一个正妻,带来的嫁妆,根本不是明面上的价值可以估算的。

  不过前面几次模拟推演,李瑾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太好的结果。

  第一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楚世昭记得那一次是匈奴人南下成功,他为了给长安的百姓拖延足够的逃亡时间,带着为数不多的中央军坚守了大概二十多天,没守住崩了。

  后面匈奴人在长安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之后,立刻扩展到了北方的其他地区。

  李瑾在北方有根据地又有足够的根基,和匈奴人鏖战了大概有六年之久,最终是劳累过虑病故,在李瑾病故之后,李晟明继承了晋阳李氏的遗产,随后一年内就被匈奴人灭掉。

  第二次模拟推演的时候,李瑾所在的晋阳军不知道为什么,忽然加固了对匈奴人的防范,在起义军大势起来以后,不断和北方其他藩镇对抗,一度统一了大半个的北方,可最后由于李瑾的两个儿子李晟明和李晟权争夺家业的过程中,内耗严重。

  李瑾亡故了以后,晋阳李氏又崩了。

  这一次,楚世昭和李瑾可以说是高度结合,双方直接创造了模拟推演以来,最好的局势。

  而且,楚世昭现在是完全信得过自己的岳丈。

  因为他和李凤宁有了一个世子,一旦楚世昭的位置越做越高,他和李凤宁的这个世子,位置同样不会低,李瑾与其说是为楚世昭办事,不如说是为自己的外孙办事,大家都是既得利益者。

  至于李瑾为什么没有君主形态的意识,是之前统一北方的情况,并不是李瑾主观上想要统一,完全是被局势所迫,他不干别人,别人就要弄他,李瑾更多的是大周将领的心态,毕竟给大周当了十几年的将领,一时半会还没有转变思维,意识到自己成为了‘诸侯’。

  前面三次的模拟推演中,也是在后面统一了北方后,李瑾才慢慢有了‘君王’的风范,从将卡转变为了一张君主卡。

  可是这一次模拟,李瑾是没有以单独政权的身份统一北方,他是拥立晋王,拥立楚世昭的身份上位的。

  整个北方,不仅是李瑾的晋阳势力打下来的,还有楚世昭自己掌控的北平势力,拉拢的大同势力,一步一步蚕食掉整个北方。

  李瑾是有功,但楚世昭的功更高于李瑾。

  只不过李瑾是提供了楚世昭一个原始积累的起步,这才显得李瑾在楚世昭麾下的重要性,可楚世昭要是当初不敢玩命,向大同节度使借兵奔袭范阳,后面也就根本没有楚世昭整合北方的可能性。

  换句话说,这次模拟推演的转折点,就在于楚世昭把马溯安控制的范阳干了下来,具备了和李家坐在谈判桌上的资本,不然的话,楚世昭还真就是一个臭赘婿来的。

  【康兴五年三月,你率领亲军入主长安,攻破了大周的京都,而大周的丞相桓盛裹挟着新继位的楚世仁逃往了凉州。】

  【你站在长安的高墙之上,意气风发地说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康兴五年四月,你在朝堂之中,亲自烧毁了大周群臣们与桓盛之间各种密谋的信件,以及这些大臣们愿意向桓盛亲好的证物。】

  【你选择对这些事情既往不咎。】

  【康兴五年五月,李瑾亲自上表,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君王北狩,被桓盛带走的情况下,应当由您来继承大周的皇位。】

  【你摆摆手,选择辞让。】

  【你觉得自己德薄,没有能力担当君主之位,又认为自己并不是正统继承的皇位,现在只是代替自己的兄长管理国家。】

  【你选择了以监国的身份治理当下的大周王朝。】

  【康兴五年六月,李瑾再次上奏,觉得您平定叛乱的功绩足以获得更高的身份地位,如今只是监国,不足以显示身份之权威。】

  【李瑾认为,应该特设一个职务,在群臣之上,天子之下,且拥有开府、铸币的权力。】

  【康兴五年七月,在群臣的拥立下,你设立了一个名为——天府上将的职务,并将这个职务任命给了自己。】

  【天府上将,可节制天下兵马,而你又在北平开府,招纳属于自己的臣属。】

  【康兴五年八月,一些不认可您的群臣们颇有微词,有一些忠于职守的大臣向你请辞,他们大多没有和桓盛苟合,却也不愿意看着你‘谋权篡位’。】

  【你没有任何异议,放任这些不支持你的大臣离开,而你也意识到了自己最大的问题,你仍然需要更高的声望来震慑群臣。】

  

  【康兴五年九月,你调遣李瑾率领七万大军南征宋吴,完成先帝的未竟之业。】

  【康兴五年十月,李瑾立刻调拨大军朝着宋吴所在的地方开战,他按照大周的国力,决定缓战取胜,徐徐图之。】

  【康兴五年十二月,李瑾南征之战缓慢,不得捷报,群臣弹劾李瑾疏忽职守,拥兵自重,你留中不发。】

  【康兴六年一月,你的二皇兄楚世仁在凉州郁郁而终,桓盛犹豫再三后,向你请罪,想要再度归附朝廷。】

  【许多大臣都不愿意桓盛归来,但唯独你力排众议,接纳了桓盛的投降。】

  【在你看来,桓盛此时的投降,只能证明他确实是一个聪明人。】

  【现如今李瑾所率的主力正在攻打宋吴,控制凉州的桓盛时时刻刻都有奇袭长安的能力,这是他投降的价值和资本,等到李瑾攻克宋吴的时候,大周就不再需要桓盛的投降了。】

  【最重要的是,你接纳了桓盛的投降,才能有四海归心的情况,整个大周之地,还存有很多割据势力。】

  【康兴六年二月,桓盛单骑来到长安,入长安后,发现楚世昭没有兵甲相加,也没有加害他的意思,诚惶诚恐地表示出自己是受‘伪帝’的号令,这才做出了与朝廷相背之事。】

  【康兴六年三月,凤阳守将陈西之率领部众归顺了李瑾的先锋部队,他们在经受了巨大的压力后,在不能保证获得宋吴给予的粮食补给,选择了投降。】

  【康兴六年四月,匈奴人忽然席卷十万之众南下,并且直接打下了大宁府。】

  【康兴六年五月,杨柱庭在突袭战之中,死战不退,在拖延了一个月时间后,兵败战死。】

  【康兴六年六月,大同被匈奴人所拿下。】

  【朝廷兵力陷入了极度空缺的状态。】

  地图上,大同守军接近三万的兵马,在杨柱庭的带领下全军覆没。

  一下子黑掉的画面,让楚世昭好不容易涌上的喜悦之情再度消退。

  因为在地图北边出现的匈奴人.真的很能打。

第19章 渭水之盟

  楚世昭其实很想骂人。

  他爹永晋帝真的是大周唯一战犯,没有之一。

  纯头号战犯。

  他不驾崩,其实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因为永晋帝的手下还有一支中央军,这支中央军是永晋帝可以制衡那么多藩镇,让藩镇们永远陈兵戍卫边塞的重要筹码。

  二十万之众的中央军啊!

  当然,这里面存在着很多吃空饷的阴兵,但楚世昭看来,再虚张声势,实际上应该还是有十万多的中央军能保卫京城。

首节 上一节 12/1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