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78节

  朱简烜的正式弟子们,也应该跟着朝拜朱简烜的父母,也就是大明的皇帝和皇后。

  几方人员汇合了之后,朱伯海领着朱简烜,朱简烜带着自己的弟子们,最后是礼部和鸿胪寺官员,在内监的引领下一起进殿。

  朱伯海和朱简烜一起,朱简烜的弟子们一起,礼部和鸿胪寺官员一起,向皇帝和皇后行五拜三叩首大礼。

  拜别父母远行,在这个世界上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所以也要行大礼。

  皇帝命内监将一份准备好的圣旨和印信交给朱简烜。

  圣旨首先宣布,在原有的五军都督府之外,正式成立新的大明北美都督府。

  然后任命吴王朱简烜为大明北美都督府都督,并总管北美大陆及周边地区一应军政事务。

  许可吴王根据北美情况,自行设立都指挥使司和卫所,自行任命相应的官员。

  而后朱简烜跟着父母一起坐着他们的马车,跟着父母和兄长们一起去了应天府码头。

  其他国家的代表,大部分都在最近半个月就陆续出发了,现在只剩下美国的代表还留在应天府。

  美国代表的最终目的地是北美,跟着朱简烜的大明船队目的地相同,自然也就没必要再跟来时同行的法国人一起走了。

  朱简烜跟着朱伯海,带着自己的弟子们,在码头上再次向皇帝皇后道别。

  然后带着随行的内监和婢女们,在北美中卫亲兵的护卫下,登上了一艘三级主力舰。

  北美中卫任务重大,所以都督府从主力军中招募了两千名老兵和军官,给所有人官升两级的待遇。

  到了北美之后,朱简烜还会在王府周围,给所有护卫家庭分配足够的土地,让他们安稳下来。

  此次在应天府启航的船队,有总计两百六十六艘大型武装商船,其中有八十二艘是蒸汽明轮船。

  现在大明的蒸汽明轮船已经有数百艘,但大部分要用来跑必须要轮船的澳洲航线。

  去北美是一路顺风顺水的,额外的动力只是用来处理应急情况。

  美洲中卫总计五万多移民,包括他们的家人组建的北美第一师主力军,都已经全部登船。

  还有朱简烜的一千零二十四个弟子和学徒,三十二个决定先追随朱简烜前往北美再移民澳洲的工匠们。

  朱简烜的吴王实验室里面,总共有两百六十多个工匠,想要追随朱简烜的有一百六十多个。

  但是朱简烜不可能全部都带走,最起码不可能带着他们去美洲转一圈。

  自己的亲传弟子总共才三十二个,自己讲课的时候这些人全都跟着旁听的话,那旁听的比正常学生都要多几倍了。

  船上也没有那么大的空间,能够让他们随时观摩自己教学,关键是这些人也未必都可靠。

  最终朱简烜还是认真筛选了一下,把自己认为最可靠的工匠和追随自己最久的工匠挑出来,选了总共三十二个人随行。

  其他工匠如果仍然愿意追随自己的,那就跟着澳洲新护卫军团直接去澳洲。

  等自己从美洲回来之后,会在澳洲教授他们知识的,若是接受不了就留在大明本土吧。

  大明本土的吴王实验室还会继续运转的,他们也不是没有地方工作。

  随行前往北美的学徒和工匠都只有本人,他们的家人也会暂时留在大明本土,在未来两年内直接迁往澳洲,不需要往美洲跑一圈。

  最后还有美利坚国的所有代表们,也都已经提前登上了安排好的商船。

  整个船队在今天清晨就都已经准备完毕了,就等朱伯海、朱简烜和他的亲传弟子到了就能走了。

  所以朱简烜一行人上了甲板后,大明皇帝朱仲林就深吸一口气,下达了启航的命令。

  庞大船队中一声接一声的汽笛鸣响,朱简烜带着自己的学生、工匠、护卫们踏上了前往北美的航程。

  朱简烜站在战舰的甲板上,朝着岸上的父母和兄长们挥手告别。

  随着战舰慢慢远离港口,岸上的人影慢慢完全看不清了,朱简烜的注意力又转向了远方的城市。

  看着应天府城的建筑轮廓,远处影影绰绰的烟囱,朱简烜满心感慨的自言自语:

  “应天府,我生活了十二年的地方,现在终于要离开了了。

  “不知道多久才能再看到这里的景象了。

  “不知道再次回来的时候,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希望不要天下大乱……”

  朱简烜在甲板上一直站了两个多小时。

  直到应天府的影子都越来越模糊,几乎完全看不到什么东西了。

  才有些惆怅的回到了自己的船舱里面。

第93章 《自然科学原理》

  朱简烜在自己的船舱里面坐着,闭上眼睛放松自己精神状态,调整自己为人处世的心态和习惯。

  作为藩王,离开京师之后,就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小心翼翼了。

  这个世界上,除了大明皇帝和皇太子,就没有人的地位能比自己更高了。

  哪怕是弘历和李长寿这两个名义上的皇帝,也都有着大明的藩属身份,也天然比自己矮一头。

  大明的藩王里面确实有长辈,随行的还有朱伯海这个皇叔祖。

  自己也会按照面对长辈的礼数面对他们,但他们也绝对不会在自己面前故意摆架子。

  否则自己给皇帝老爹写封信抱怨一下,他们就要难受很长一阵子。

  中午时分,朱简烜在自己专用的餐厅吃了午饭。

  下午就把自己的亲传弟子们召集到船上的会议室,让宋问道为首三十二个随行工匠也一起过来。

  让护卫军团的军官带领士兵守住门口,朱简烜即将开始自己的第一次的教学。

  正式开始讲课之前,朱简烜站在所有人前面,非常严肃的警告和提醒他们:

  “自离开应天府的这一刻,诸位就都是我吴国的臣民了。

  “孤王有权自行处置,不需要再经父皇准许。

  “现在所有人务必记住,我传授给诸位的所有知识,除非外界已经公开传播过,否则未经我的允许,都不得转告其他人。

  “否则双方都坐罪入官为奴工。

  “同时,未经大明皇帝陛下和我本人的允许,更加绝对不能自行传授给任何蛮夷外族。

  “若有违反者直接坐罪入官,视情况最高可处以极刑,并夷三族。

  “诸位工匠们,若不想涉险,可现在退出。”

  所有工匠和弟子们都吓了一大跳。

  他们都知道,朱简烜传授的知识肯定有限制,绝大部分师父也都会对徒弟提一些要求。

  但是没想到朱简烜的要求这么恐怖,直接到了夷三族的程度。

  一大半工匠都吓得差点当场就走了。

  但是稍微转念一想,就发现自己不太可能会触犯。

  未经朱简烜允许不外传很正常,自己更加不可能传授给外族蛮夷。

  而这种严肃到极点的限制和威慑,也反过来证明朱简烜要传授的知识非常重要。

  所以现场酝酿了几秒钟,最终没有一个人离开。

  朱简烜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现在只是提前给他们打好招呼,不至于在未来不教而诛:

  “既然诸位都能接受,那我们现在开始教学……”

  朱简烜拿出自己编写了好几年的教材,一个名为《自然科学原理》的小册子。

  内容包括基本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知识体系。

  朱简烜选了一个年轻的工匠,是最初负责研制硫化橡胶的小组成员。

  让他看着自己的小册子上的内容,用粉笔把自己指定的一段内容写到会议室的黑板上。

  让现场的所有工匠和弟子们也拿出纸笔,照着黑板上的内容各自抄写一份。

  这些内容的第一段,就直接给了现场所有工匠们一记重击。

  “总量守恒定律——在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中,所有的物质总量、质量、热量、能量、动量等概念的总数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增加,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负责抄写的工匠自己都停顿了好几次,好几次看向朱简烜试图询问什么,但是最终都没有开口。

  按照最初的约定,他们都只算是外门弟子,上课的时候都只能旁听,不能插嘴提问的。

  不过下面的弟子们坚持不住,抄完了这一段之后,就已经有好几个学生举手了。

  工匠们立刻看向孩子们和朱简烜,期待孩子们问出自己想提的问题。

  他们都是非常成熟的工匠了,已经有了基本的科学素养,所以面对这句话本能的会有质疑。

  主要是为什么将这种“设想”直接称为定律?

  定律应该是普适性的真理,经过了反复验证的可信的自然规律,现在这么空泛的一句话也算定律?

  关键是物质的数量,具体要怎么确认?能量的大小,又要怎么测算?

  朱简烜伸手指了一个叫李锐的学生。

  李锐马上站起来说:

  “请问师父殿下,这个定律的意思是不是说,如果某些东西我们看上去是不见了,实际上只是变成了我们看不到的东西?”

  朱简烜微笑点头以示鼓励:

  “很聪明,就是这个意思,更准确的说法是:转化成了我们暂时无法观察到的物质。物质的增加也是引入了我们的暂时无法观察的物质。

  “比如说空气,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确实是实际存在的某种物质,空气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是水对于鱼一样无处不在的物质。

  “守恒定律,是我们未来做研究的基础,做任何实验方案和分析的时候,都要按照守恒定律做一次核算。”

  朱简烜说到这里,转向了负责抄写的工匠,拿过他手中的册子。

  翻到了空气成分的地方,让他继续写在黑板上。

  宋问道为首的工匠们,以及负责抄写的工匠,现在就感觉憋得有点难受。

  这些孩子怎么就不仔细想想这个所谓的定律本身呢?

  怎么保证这个定律是对的?怎么具体验证这么庞大而笼统的定律?

  怎么能够现在就将其视为真理发散思维了呢?

  其实这也是朱简烜想教导一群孩子,而不是一群工匠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工匠们是有科学素养,但就是因为有科学素养了,所以会追求知识的可验证性。他们面对这些新知识,会本能的想要去走“证伪”流程。

  要先证明这所有新观点都是正确得,然后才能以这些观点为基础去做推论。

  如果是在真正的前沿攻关中,这种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是科学研究能够保持正确的基础。

  但是,对于他们而言可能属于前沿理论的知识,对朱简烜而言那就是基本常识。

  朱简烜不想花费大量的精力,验证前世无数人验证过的基本常识。

  朱简烜要把知识尽快灌输给徒弟们,再让徒弟们利用这些基础知识,去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首节 上一节 7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