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大部分官僚都没有拿出全力,很多官员还想要继续观察风向,关键是看皇子们的倾向。
以至于总体上还是民间代表稍微占据优势,只是不能压着贵族们随便喷了。
贵族们因此稍微松了口气,但也看得出官吏并没有用全力,仍然在观望更多的具体的动向。
当天下午的会议非常热闹,普通代表的咨询持续到了下午五点。
朱靖坤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再次开口宣布会议第三阶段结束,会议本身也暂停,明天上午九点继续。
朱靖坤宣布之后,还是皇子们先离场,然后各方代表分别退场。
这次三组人的状态跟中午就截然不同了。
民间代表们总体上仍然比较乐观,但也没有上午那么的欢欣鼓舞了,有人开始意识到他们的策略出问题了。
代表们离开王宫之后,马上继续聚在一起讨论,处理当前的情况并做好接下来的预案。
有人理所当然的提出,不应该攻击官吏代表们的。
大家应该集中火力攻击自由邦贵族,先在会议上取得绝对优势,将自由邦改革的事情确定下来。
虽然在改革的时候应该清理这些官吏,但他们之中也是有可以拉拢的对象的,所以现在应该暂时不要将他们整体牵扯进来。
不过大部分人仍然没有意识到,在直接攻击了官吏代表之后,再想要让对方恢复中立,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最起码要亲自去解释和说服,要组织一些能够说得过去的说辞,而不是单纯的“停止攻击”。
毕竟,在他们看来,他们现在仍然是占据优势的,只是差距缩小了而已。
与此同时,贵族们的反应就快多了,虽然现在的议会论战能力衰退的厉害,但却还有几个拥有实际斗争经验的老东西。
特别是垂垂老矣的亚当斯,年轻时候就是十三个殖民地最著名的律师,还直接参与了对大明的外交。
下午的会议结束之后,亚当斯带上了另外几个自由邦的贵族,以及自己的儿子一起出面,主动凑到了官吏代表的人群中。
邀请各个自由邦都安排一两名代表,与自己共同用晚餐并讨论一些事情。
官吏们本来是两不沾,同时不想得罪贵族的,今天下午之后更是倾向于贵族了,现在自然不会拒绝这种邀请。
特别是受邀的还有马萨诸塞本地的议员,他们更加不会驳了亚当斯这个老头的脸面。
然后当天晚上,在纽约城最大的酒楼的包厢里面,亚当斯跟这些人酒酣耳热之后,就跟他们透漏了关键的消息。
多次暗示他们,皇子们其实已经私下里表态了,未来自由邦的地位和性质都不会变。
同时亚当斯还故意误导官吏们,让他们认为皇子们不想在自由邦制造冲突,所以才不想改变自由邦的状态。
最多是针对性的增加协议事项,解决民间商人想要解决的具体事情,安抚那些闹事的刁民的情绪。
这些刁民在会议上把事情闹得越大,最后添加的协议事项可能就会越多,未来他们这些官僚们面对的麻烦也就越多。
所以建议官僚们继续跟贵族们站在一起,尽可能的全力遏制这些刁民的疯狂。
如果能在会议上完全把这些刁民压住,那就真的有机会基本不改变现在的局势,这对贵族和官僚都是最有利的。
亚当斯也是人老成精了,虽然现在说话不利索了,但是却恰好可以营造神秘感。
几句话就让几个官员和议员相信了自己。
其实更重要的底层原因,是不改变现在的格局的方案,本来就符合官僚的利益。
皇子们不想激化冲突,也符合他们的判断。
在官僚的逻辑链内是完全正常的,只要外部稍微有点信息催化,就会有很好的效果。
亚当斯举行的这次晚餐很快就结束了,现场的官僚和议员代表赶紧去找各自自由邦的其他代表,把得到的消息告诉他们。
“皇子们不想在自由邦惹出麻烦来,所以不想改变偶自由邦状态。”
这个消息在当天晚上陆续传到了绝大部分官僚和议员代表们的耳中。
到了第二天上午九点,纽约王宫大殿里面,所有的代表再次进场,等待皇子们到场。
朱靖坤再次宣布会议开始,并直接进入第四个环节,也就是自由发言环节。
虽然是名义上的自由发言,但也是要先举手并获得议长的许可,才能开始说话。
不过任何人说话的时候,其他人都可以举手质疑,也可以表示赞成。
与此同时,贵族、官僚、民间三种代表轮流发言,每个群体每次只能有一个代表发言。
今天上午的会议一开始,现场的局势就跟昨天截然不同了。
民间代表本来的激化,是先集中火力继续攻击贵族,先不跟官吏代表们纠缠了。
结果官吏代表完全领情,一开始就直接把枪口对准了民间代表,开始全力支持自由邦和贵族。
官僚天然厌恶改变,有了可以维护现有秩序的机会,有了准确度足够的信息,他们的战斗力是非常强的。
昨天还觉得自己有优势的民间代表们,忽然被官僚集团的攻击给打懵了。
反倒是贵族有了空闲,开始给官僚代表们打配合,只要能够提供声势和信息上的支持。
民间代表们措手不及,应对有些混乱,三方的态势逐渐逆转。
第434章 风向又变了
六月十六日上午的自由辩论,官吏代表突然立场鲜明的出击,让会议现场的三方战况突变。
官吏代表协助贵族代表,配合压制了民间代表的声音,很快就取得了巨大优势。
贵族代表们大多是喜气洋洋的,心中觉得这些官僚果然还是有用的。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只有辩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就开始贵族发现情况不太对了。
他们隐约觉得,那些官僚反对民间代表的理由,似乎开始慢慢的跑偏了。
有官吏代表说出了:就算是自由邦存在问题和缺陷,那也应该按照圣上和开国元勋的约定来调整。
也就是要围绕具体的事务本身,拟定新的协议事项,这样解决自由邦的问题。
比如说由大明美洲按察使和锦衣卫派出分支机构,监督和查处各个自由邦的贵族和官僚们的恶行。
比如说自由邦的案件可以继续上诉到王国法院,由王国大法官也就是大明美洲提刑官审判,不受自由邦官员的干涉。
而不是遇到一点问题,就直接要求改变自由邦本身。
那样做等于直接否定了事实存在的自由邦,关键是否定了大明皇帝订立的法律。
如果不是贵族代表们已经认定,这些官僚代表现在跟自己是盟友,本来应该本能的反对的这些建议。
现在他们只能非常焦急的提醒这些队友,现在不应该这样去跟民间代表辩解和争论。
官吏代表应该与贵族代表通力合作,应该首先将民间的代表完全压下去,让他们现在的呼吁变成无理取闹。
最后再请皇子们根据会议现场辩论结果,做出一个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决定。
然后再自行做一点点让步安抚他们。
你们这些官僚,现在主动使用这种“退一步说”的语调呢!
特别是人老成精的亚当斯,很快就意识到官僚们现在这是在故意对民间代表让步。
让接下来增加大量协议事项成为官僚和民间代表的共识。
让贵族和民间的冲突,在官僚代表的建议下折中处理,也是皇子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这也正好是出是最符合官僚利益的结果!
官吏代表本能的反对民间代表直接掀桌子废除自由邦,因为那可能会让他们暂时失业甚至可能会长期失业。
官僚们不愿意面对那样动荡的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未来局势。
但他们却非常支持他们通过闹事索要权力。
因为民间代表向传统贵族们要来的权力,实际上就是他们未来能够行使的权力,他们当然乐意获得更多的权力。
这也是官僚的典型思考和做事逻辑。
昨天自己这批贵族们主动找官僚们谈判,拉拢他们配合贵族们打压民间代表。
结果他们就在配合之余掺了私货。
亚当斯的表情慢慢变得格外难看,但是却又没有什么有效的应对方法。
这些官僚本来就不可能没有私心,本来就不可能全心全意的配合贵族们,否则开始的时候也不会和稀泥了。
现在他们的私心符合民间的呼声,大概率也符合王国朝廷的利益。
现在帝国和王国朝廷,自由邦的官吏们和议员们,民间的意见领袖们,他们三方的利益其实是趋同的。
他们三方都希望限制自己这些地方贵族的权力。
贵族们本来就应该意识到这一点,在皇子们到来之前其实是危机感重重的。
所以在跟皇子们的公开见面会上,亚当斯就提出了这件事。
是皇子们请示了皇帝之后,做出的不改变自由邦地位的承诺,让他们这些贵族稍微放松精神了。
皇子们的安排只是避免了公开的对抗,将对抗限制在现有平台和规则内。
这对于贵族们而言,甚至也可以算是好事……
因为如果公开对抗的话,朝廷、官员、刁民三方联合讨伐贵族,那后果不堪设想。
当初自己这些殖民地代表就是找到大明皇帝,带着殖民地百姓跟着大明人赶走了英国人,自己这群人成了新的贵族。
现在这些官吏、议员、刁民们,可以直接模仿自己这些人当初做的事情。
与大明帝国朝廷或者美利坚王国朝廷配合,赶走自己这些掌控自由邦的前代贵族,然后让他们取代自己的地位。
但是这种取代肯定不是完整的,而是有代价和损失的。
大明帝国朝廷和美利坚王国朝廷,是他们这个三方同盟的绝对主力。
他们这些人和当初的自己一样,最多只能算是打了个配合,并提供了声势以及合法性。
所以事成之后,绝大部分战果会属于大明和美利坚王国朝廷,他们这些人肯定无法完整接收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自己掌控的自由邦都会被完全废除,最多能只能剩下自治领的地位,甚至直接变成王国的省份。
他们这些人本身,只能变成王国官僚并稍有晋升,很可能贵族头衔都拿不到。
因为他们现在使用的口号,本来就是反对自由邦和贵族的。
不过对这些官僚们而言,那样的结局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了,最起码要比他们现在的情况更好。
王国朝廷是远在太平府和纽约,王国朝廷无法时刻亲自监督地方官员,只能依赖其他官僚组成的监督机构去监督他们。
自己这些地方上的贵族,可是能够随时在身边盯着他们的,他们只能服从自己才能维持地位。
所以他们乐意配合大明朝廷,摆脱自己这种地方贵族的限制。
大明本土的历史上,地方贵族逐渐消失,宗族也逐渐消失,中央朝廷的权威却不断上升,应该就是这种对抗的结果。
治理庞大的帝国必须使用职业官僚,而官僚们是天然支持中央集权的,高级官僚的地位会逐渐超过常规贵族。
现在美利坚王国朝廷与自由邦的矛盾,只是大明历史上出现过的政治进程的重演,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下大势。
“这也是真的是他妈的……让人感到痛苦而又无奈的真他妈的见鬼的现实啊……”
亚当斯越是精明,越是世事洞明,心中就越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