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487节

  不断膨胀的工商产业,对人口的吞噬能力几乎无穷无尽,不断的吸引大西洋两岸的各种人等来此拼搏。

  在三十年多年以前,在纽约的大规模扩张之前。

  朱简烜接受了纽约城之后,在纽约为追随自己的士兵分田,专门亲自给留守纽约的士兵分了一百亩地。

  这些士兵都亲眼看着纽约从乡村小城变成了超级大城市,他们拥有的原本普通的乡村土地也都变成了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

  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土地的快速升值,再加上朱简烜的专门引导,绝大部分最初的士兵都没有出售土地。

  而是因为期待着未来的继续升值,所以本着细水长流的心态,尽可能以租赁的形式经营。

  除非是遇到了大麻烦,特别急用钱的时候,都不会直接出售土地。

  这些士兵现在都五十多岁了,军官的年龄还要更大一些,早就退役当起了富家翁。

  他们之间有战友关系,有相似和接近的资产,核心利益高度趋同,也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利益群体。

  纽约这个几乎“全新”的城市,这批来了三十多年的士兵就成了纽约的“本地人”。

  来的更早的几万欧洲裔移民,反而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边沿化了。

  因为大明本土直接送来的移民太多了,让纽约迅速变成了一个高度大明化的新城市。

  虽然后续仍然有很多欧洲裔移民抵达美洲,纽约也是欧洲移民的首选目的地,但趋势已经无法改变了。

  天工二十九年的纽约城,总计两百多万城市居民中,欧洲裔只占四分之一多一点。

  皇子们乘坐的客船进入纽约湾的时候,纽约城居住的贵族、官员,比较有实力的商人们,都得到了消息出来迎接。

  普通百姓也通过报纸知道他们皇帝的儿子们要来纽约访问。

  本来就非常热闹的纽约湾周围,这两天变得更加的热闹,内外周围到处都是一片人山人海的景象。

  海湾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船舶,岸上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楼房,远处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烟囱,街道上的行人比肩继踵。

  船只的汽笛声,火车的汽笛声,汽车的喇叭声,街道上的广播声,人群的吵闹声,全都乱糟糟的混在一起。

  这些格外充实的画面和声音,都昭示着这是一座格外热闹,也格外有活力的现代城市。

  大皇子朱靖坤在站在船舱里面,用望远镜看了一下岸上的景象,然后就颇为意外的在心中感慨和赞叹:

  “这纽约城看上去比太平府都要热闹,相比本土的广州府也已经不遑多让了啊。

  “可能是因为,太平府深处内陆,还将部分城市功能分散了出去,把民营产业都放在了永兴府。

  “太平府城市本身的各种产业,绝大部分都是朝廷官营的。

  “不像纽约都混在一起。”

  纽约湾中间的曼哈顿岛,有时候也直接称纽约岛,在大明的行政区划中属于纽约县。

  纽约县所属的府,本来取了个美平府的名字。

  但是美平府驻地在纽约县,纽约最初的城市建成区都在纽约县,纽约县这个名字在官方和民间都用的更多。

  后来官方和民间都直接叫纽约府了。

  朱简烜后来把王宫建在了曼哈顿岛中前部,后续的纽约政府机构和美国政府机构,也都陆续建在了曼哈顿岛上。

  曼哈顿岛上的普通居民则被迁到了对岸的新泽西。

  至于曼哈顿东侧的长岛,是朱简烜这个国王的私人领地,不属于纽约和新泽西的自治领范围。

  大明朝廷和大明皇室投资的工厂和商行,后来大部分都把厂址放在长岛上,方便朝廷直接管辖而不需要跟自治领扯皮。

  而大明、欧洲、本地商人等民间投资者,在纽约建设的工厂和商行,大多集中在纽约湾西侧的新泽西。

  这样的安排持续了三十年,纽约城大致形成了“东官西民,王政居中”的总体格局。

  朱靖坤为首的大明的皇子们乘坐的客轮在曼哈顿码头靠岸,在本地官员和贵族的陪同下换乘汽车前往美利坚王国宫殿。

  皇子们到了王宫中之后,本地官员和贵族就各自散去了,让皇子们好好休息,第二天才会正式见面。

  皇子们身边专门负责调查情况的秘书们,也同时离开了宫殿去民间调查情况了。

  最起码要把最近几天的报纸都买到,让皇子们随时翻阅。

  第二天早上,皇子们用作早餐起来之后,稍微翻阅了属下们找回来的报纸,然后就再次发现了稍微有点意外的事情。

  在南方自由邦热度居高不下的两个问题,提高自由邦自由度还是将自由邦转化为自治领的对立问题。

  在纽约城的各种报纸上,都变成了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形式,而且高度的具体化了。

  支持宾夕法尼亚、特拉华、康涅狄格、罗德岛、马萨诸塞改为自治领,或者是反对他们改为自治领。

  由此可见,现在美利坚王国朝廷美洲留守司衙门,以及报纸上提到的这几个自由邦,正在认真的讨论这个问题。

  而且总体上是支持比较多,因为这几个自由邦都与纽约和新泽西相邻,或者是隔海相望。

  这些相邻的地区之间,已经在经济上建立了非常深厚的关系。

  纽约和新泽西两个自治领,与这些自由邦的管辖权归属不同,导致跨区域的投资和建设问题上,产生了各种不必要的麻烦。

  相关自治领和自由邦的商人,大部分都支持把这几个自由邦也变成自治领,解决这些麻烦。

  反对的声音比较少,理由是担心自治领增多之后,纽约和新泽西会失去特殊性,在王国和帝国朝廷得到的支持会降低。

  担心费城和波士顿会从纽约分走更多的投资以及商业机会。

  不过就算是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文章,在纽约主要报纸上的位置不算好,文章的数量也不算多。

  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南方自治领的情况相提并论。

  反而是他们这些皇子访问美洲的事情,热度远超其他一切多有话题,基本都出现在了头版头条的位置。

  同时由此引出了另外的问题,美利坚王国和美洲留守司的关系问题,美利坚王国在大明帝国内部的地位问题。

  大明朝廷下属的“美洲留守司”,在美国自由邦和自治领的普通人看来,就是美利坚王国宫廷。

  “大明美利坚王国”的概念,在自由邦和自治领的范围,以及当地百姓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在正常的使用。

  “大明美利坚王国”是个公众认知中的概念,而“美洲留守司”是朝廷人员才会用的称呼。

  无论是大明来的移民,还是欧洲来的移民,对大明美利坚王国的概念,都远比美洲留守司要熟悉的多。

  只不过大明移民和欧洲移民的脑子里面,对大明美利坚王国的概念的理解并不相同。

  在大明移民看来,大明美利坚王国是个没有国王的王国,普通百姓揣测未来会不会有皇子来当这个国王。

  而欧洲移民觉得美利坚王国的国王就是大明皇帝兼任的,不过他们同样觉得大明皇帝可能会安排一个皇子来继承。

  而纽约虽然只有四分之一的欧洲裔居民,但数量已经超过五十万了,而且相邻的自由邦有更多的欧洲人。

  大明移民与欧洲移民长期混居,相互之间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刻,大明移民也慢慢了解了欧洲那边的多头衔君主的情况。

  现在大明移民和欧洲移民都担心,大明皇帝继位之后已经将近三十年了,始终没有再来过一次美洲。

  这在大明文化中是可以理解的,皇帝不轻易出京巡视,属于不劳民伤财的好事。

  但领主完全不去封地巡视,就会显得他特别不重视这块封地。

  虽然大明朝廷给美洲的投入并不算少,所以美洲这边也没有闹过什么事端,不过外在的表面上的态度同样重要。

  看上去不受重视就让他们感觉不安,担心现在的状态不能长久的持续下去。

  现在皇帝安排皇子们来北美巡视,稍微安抚了这方面情绪,但也让另外安排人当国王的问题摆在了明面上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安排皇子来当国王,甚至可能直接留在美洲当国王。

  这对美洲和美利坚王国而言,以及纽约人而言,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报纸上有人写文章表示担心,未来美利坚有了自己的国王之后,与大明的贸易会不会受到限制。

  关键是来当国王的人,能有大明皇帝和正义之王的几分能力?

  会不会在纽约和美洲肆意妄为,按照他的不成熟的想法胡乱改革,会不会破坏纽约现有的无上繁荣?

  总而言之,纽约人对纽约的现状很满意,担忧的是未来的变化。

  无论是皇帝的不重视,还是皇子担任国王的变化,又或者是周围几个自由邦的地位变化。

第429章 美国的地头蛇

  天工二十九年六月五日上午九点,在美利坚王宫承运殿,从大明本土来的十五个皇子,正式接见本地的贵族和官员。

  在承运殿的正殿王座下方,新摆了两排十五把圈椅,让十五个皇子坐在这里,美洲的贵族官员一起行礼。

  行礼完毕后,大皇子朱靖坤站出来,再次宣读皇帝的命令,说明皇子们此行的任务。

  从现在开始,皇子们组成的会议,将负责美洲事务的决策。

  以前需要请示中央朝廷乃至皇帝的事情,先由皇子们组成的会议现场决断,然后再送交中央朝廷机构备份存档。

  这是皇帝的圣旨,现场的人不该有什么意见,不过心中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

  已经有人本能的猜测,以后美洲事务就是让这些皇子负责了,美利坚王国可能要开始脱离大明皇帝的直接管辖了。

  美洲的贵族和官员们带着不同的情绪躬身令旨。

  朱靖坤让贵族和官员在大殿两侧就坐,然后准备简单询问一下美洲、自由邦、纽约本地的情况。

  现在这么严肃正式的场合,本来是不会深入的讨论太多复杂的问题的。

  现场的人有什么事情想要跟皇子们讨论,又或者是皇子想要深入了解什么事情,应该在正式见面后私下里先打个招呼。

  很多事情在没有研究出个大概之前,真的不适合直接公开讨论,可能会因为舆论绑架当事人的判断和决定。

  但是,今天这个会议上,就是有人似乎完全不知道轻重,直接张口问了一件颇为敏感的事情。

  波士顿郡侯约翰·亚当斯,当初亲自到大明说服大明加入美洲战争,推动了美洲独立的约翰亚当斯。

  今年他已经八十七岁了,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老寿星了,他在儿子的扶持下站起身来,向十几个皇子躬身:

  “老臣请诸位殿下明察秋毫,不要刁民小人编造的民间流言蛊惑。

  “请诸位殿下坚持正义,禁止所有的改变马萨诸塞等地自由邦地位的议案。

  “美国的自由邦制度,都是圣上当初亲自拟定的,都是绝对不能轻易更改的律令。”

  亚当斯这些话说出来,现场的皇子们心中都是明显一愣。

  这老贵族的态度很明显,就是不希望目前的局势发生改变,关键是不希望放弃自由邦的身份。

  关键是,皇子们看纽约的报纸上的信息,民间似乎是普遍支持改自由邦为自治领的。

  亚当斯的话中,也提到了民间的舆论风向,似乎也确实是支持的。

  但他作为贵族却是极力反对的,就是为了避免皇子们接受了民间风向,才在这种场合出来反对。

  八十七岁的老人,俗话说是已经半只脚进棺材了,还要这样明确的反对这件事情,可见他对这件事情真的非常的在意。

  而亚当斯的话音刚落,周围很快就有几个其他的老贵族也站了出来,用各自的理由支持亚当斯的要求。

  他们一起请求皇子们给出保证,禁止王国朝廷继续讨论改变自治领地位的问题。

  大皇子大致扫了一眼,这些人不只是有欧洲裔贵族,还有部分大明裔的贵族,但似乎没有普通官员。

  皇子还在考虑怎么接这个话茬的时候,九皇子就已经开口质问了:

  “据我所知,纽约百姓大多支持改自由邦威自治领,而你们却义正词严的反对,那你们最好说清楚你们的理由。

  “你们反对的真正的理由,而不是口头上的空口白话,不是那些义正词严的掩饰用的话。

首节 上一节 48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