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45节

  “比如说我们这次携带的这些绿茶。”

  萨缪尔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红茶原来就是绿茶发酵的?原来不是单独有红茶树和绿茶树?

  “原来大明的船舱跟我们不一样,原来大明是这样运输茶叶的?”

  欧洲特别是英国,因为本身气候阴冷,所以大多更加喜欢温性的红茶。

  在原有的历史上,英国人直到十九世纪后期之前,都一直以为茶树有两种,红茶树和绿茶树。

  红茶和绿茶就是从两种不同的树上摘下来制作的。

  大明军官又拿了另外一个空盒子,把装满茶叶罐子中的茶叶拿出来,给萨缪尔看罐子底部:

  “正常的茶叶取完之后,容器底部会剩下一些碎屑。

  “也就是干燥的茶叶掉下来的粉末,就是英国商人卖给你们的茶。

  “大明的茶叶,应该是在泡开之后,像一个个细小的树叶,最好的是叶子的尖。”

  萨缪尔这下子完全懵了,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挑战:

  “原来我们以前卖的那些茶叶,竟然都是正常茶叶剩下的碎渣子!

  “原来茶叶不都是粉末,也不会打碎再对外销售!

  “我们之所以只看到了粉末,因为英国人只卖给我们碎屑残渣,这些可恶的英国商人!”

  旁边的汉考克也是非常的意外,他作为美国最富裕的大商人,以前似乎也没有见过正常的大明茶叶。

  实际上,别说这个时代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了,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欧美普通人很多时候还是在喝茶叶沫子。

  不过已经是做成小包装直接冲泡的工业产品了。

  欧洲茶友的认知相对神洲茶友而言,也大多是非常幼稚粗陋的。

  在茶艺这个文化圈子里面,他们实在太边沿了。

  大明军官看着萨缪尔两人的反应,就忍不住再次给他们补了两刀:

  “茶叶当然不会专门打碎,你们现在也都学会大明雅言了,你觉得我们大明人为什么管它们叫茶‘叶’?

  “在我们大明,那些粉末状态的茶沫子可不好卖,最后可能会被用来喂牲口。

  “不过完好的炒茶不好携带,本身就非常容易受潮发酵。

  “就算是我们大明工匠的密封手艺好,就算是我们的船只有大量独立的水密舱。

  “我们也不能保证在海上飘半年之后,所有的货物仍然全都完好无损。

  “所以我们远距离运送茶叶的时候,特别是需要大量销售的茶叶的时候,主要是制作成块状的茶砖。

  “茶砖可能不如散装的绿茶好,但会比发酵的再受潮的红茶或者茶沫子好很多了。

  “其实,就算是红茶和绿茶本身,根据产地和制作手法的不同,也都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品种。

  “以后你们跟大明直接贸易,就可以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茶叶了。”

  萨缪尔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觉得自己实在太粗俗和无知了。

  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大部分美国人,甚至于英国人和欧洲人,相比大明人而言,真的都像是野蛮人。

  大明才是真正的人类文明象征和样板。

  旁边的汉考克听到这边的交流,同样非常惊讶的同时,也立刻有了新的商业想法。

  丝绸的正宗与否,看上去的差距还不是太明显,需要仔细观察。

  但是现在这些茶叶的差异可就实在太大了。

  这种具有差异性的商品,特别是确实是比普通人平时见到的东西更加优秀高质量的商品。

  应该可以卖出异乎寻常的高价。

  这就是与大明直接贸易,乃至于如果可以转卖的话,能够获得的异常恐怖的商业潜力!

  绝对要得到与大明直接贸易的权利!

  汉考克构思新的商业计划的时候,萨缪尔也有了新的感悟和计划。

  萨缪尔这时候忽然大吼一声:

  “可恶的英国人,如果不是直接跟大明打交道,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欺骗我们的。

  “不允许我们直接与外国贸易,还把最低端的残渣当成正常商品卖给我们。

  “不但不允许我们进入英国议会和政府,就连可以花钱购买的东西也不给我们哪怕只是正常的货物。

  “尊敬的大明将军,可否直接给我们一些正常的茶叶。

  “我希望可以用这些最为真实的证据,继续加强自由之子们对抗英国政府的决心!”

  汉考克听着萨缪尔这么说,也再次意识到了类似的角度: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差异点,发动商人一起做宣传和号召。

  “宣传英国王室和政府的自私与罪恶,宣传大明朝廷的高尚与公平。

  “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宣传大明商品的正宗与高端,以获得更好的效益。

  “提醒商人们,为了不再受英国人欺骗,以后都要与大明站在一起。”

  周围的几个大明军官听着两人的话,就都觉得这次的战争基本上没有悬念了。

  这就是民意。

  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只要占到了人和,哪怕是天时地利皆不顺,也有很大的机会胜利。

  大明如果单独来美洲作战,那是天时地利都不占的。

  但是有了这些美洲的移民的支持,大明就同时有了天时、地利、人和了。

  最终军官请示李安邦,要不要给萨缪尔和汉考克样品,李安邦也直接答应了。

  不但给了汉考克和萨缪尔几种不同的茶叶,还给了他们其他大部分不同商品的样品。

第55章 民兵训练

  汉考克和萨缪尔跟大明的军官们交流过之后,就有了接下来的宣传活动思路。

  拿到大明军官给他们的样品之后,就马上分头开始活动去了。

  萨缪尔主要是通知自由之子的成员,开始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民间宣传,同时联络以前的茶叶走私渠道。

  当然,以后他们就不是走私渠道了,而是大明官方正品代理商渠道了。

  汉考克则是首先通知自己的商行人员做准备,自己去联络美利坚北方的知名的大商人们。

  相互串联交换信息,配合萨缪尔的底层宣传,在商人圈子里面宣传大明的优势,关键就是贸易优势。

  站在大明这边能赚更多钱,不但是能在新大陆赚钱,可能还有机会利用大明商品到欧洲赚钱。

  大明相距欧洲异常遥远,大明以前也基本没有直接参与对欧洲的贸易,都有中间商。

  美国人可以与大明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当这个最佳的中间商,抢了其他欧洲商人的生意。

  特别是,如果再得到大明的深度授权,能够在北美直接生产大明商品,那利润就会更加的可观。

  如果美国人只是单纯的独立,并与大明建立贸易关系的话,其实并不敢想最后一步。

  但汉考克知道,未来美国与大明的关系与任何国家都不同。

  大明的皇子当了美利坚的国王之后,那以后美利坚跟大明就是真正的自己人了。

  大明皇子为了方便跟欧洲做生意,直接在美利坚种茶树都未必不可能。

  汉考克可是知道,这位殿下可是非常热衷于商业的。

  汉考克兴致勃勃的发动商人,格外卖力的给他们推销与大明合作的好处。

  除了这些未来的画饼,更重要的还有眼前就能开始的买卖。

  联合发行类似股票和期货的商业票据,就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绝好生意。

  财帛动人心,有实际的利益支撑,再加上适合宣传的理念,事业自然也就好办了。

  李安邦作为军事指挥官,也开始跟当地的民兵军官接触,一起讨论和制定围困纽约的详细方案。

  萨缪尔安排马萨诸塞民兵的联络员,去通知周围其他殖民地的民兵。

  当然还有驻扎在新泽西莫里斯敦的北方大陆军华盛顿部。

  让他们的军官安排代表,来波士顿与大明军官见面,确认和了解后续的作战计划。

  同时提议立刻开始扩招士兵,民兵和大陆军都应该至少增加到两万人。

  汉考克联合商人搞得的大明商品期货票据可以当军饷。

  大明北美远征军的三万陆师,这几天也在费城和波士顿两地陆续登陆。

  李安邦指示萨缪尔,让他从民兵和自由之子之中,选出一批机灵且熟悉当地环境的年轻人。

  一起来接受大明军官的直接教导和培养。

  然后给他们分配一辆自行车,一把转轮手枪,一把线膛击发枪。

  让他们配合大明的线膛枪猎兵,负责侦察纽约周边的情况,传递各种重要的紧急消息。

  萨缪尔自己,作为马萨诸塞民兵和自由之子的领袖,也一同接受了培训。

  汉考克为了了解吴王殿下的新发明,提前了解未来的市场方向,也一起来接受了培训。

  他们两人作为本地最知名的政治领袖,也得到了大明提供的手枪和自行车。

  美国人的自由思潮,以及地方权力思潮,最直接的外在表现,可以说是“各扫门前雪”。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包括自己本身和家庭的安全。

  一直到十九世纪末的时候,美国西部很多地方都是近乎无政府状态的。

  所以北美移民人均带枪,自然也能分辨枪械的好坏。

  萨缪尔和汉考克为首的美国人,看着大明军官发给自己的东西,稍微测试体验之后,就都是大受震撼。

  这些火枪不再惧怕雨水,单纯敲击就能发,手枪能够快速装弹,能够连续射击六次。

  这些枪械实在太方便了,再加上神奇的自行车,更有了无限的可能。

  有民兵打完了六发子弹后,就忍不住大喊:

  “有了这些装备,我至少能打死四个人英国流氓士兵!”

  “但你得确保都能命中才行,关键是不能一直扣着板机。”

  “我已经考虑了命中率了,转轮里面一次能装六发子弹。”

  萨缪尔和汉考克虽然与普通士兵不同,通过萨缪尔的堂弟约翰·亚当斯,早就知道朱简烜是个发明家。

  但是他们以前的了解,仅限于钢铁冶炼和强化橡胶等,也就是朱简烜第一批的发明。

首节 上一节 4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