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不革命 第430节

  “波斯其实就符合这些特征,但是波斯的位置太过重要了,会影响大明对顺国和奥斯曼的战争。

  “所以大明不想直接与波斯正面作战,而是希望你们自觉的臣服。

  “只要你们不公开抵触伤害大明的工商百姓,关键是不要以任何方式激怒圣上。

  “大明朝廷未来也不会专门干涉波斯内陆的事务。”

  法塔赫非常认真的听完,心中想象着大明本土的景象,第一次对大明的国力有了一个笼统的认真。

  再次庆幸自己当初结识了马卫国这个人,现在也非常认真的拱手躬身道谢:

  “多谢先生的谆谆教诲,在下永远铭记于心。”

第382章 “知识是无价的”

  波斯国王法塔赫,手中拿着一杯冰镇葡萄汁,站在一个空调机前面,伸手对着风吹了很久。

  还不止一次跑到窗户边,隔着窗户看了好几次室室外机。

  也不止一次在喝了葡萄汁之后,跟着房间里面的波斯仆人去冰箱旁边,伸手去探冰箱里面的气温。

  波斯国王始终无法理解这一切是如何运作的: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这样两个箱子加上几个扇子,就能让夏天变成秋天,让秋天变成冬天?

  “这不是单纯的扇扇吹风的凉爽,而是真的让周围整个房间都真的变冷了下来。

  “如果放到这样的小箱子里面,甚至可以直接结冰。

  “这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旁边的马卫国笑着说:

  “这都是圣上带着工匠们做出来的,其中的原理比较复杂,不是专业的工匠根本理解不了。

  “我也不是很明白,不过大明的学校里面都有教。

  “科学院下属的学校,会教导这些机器工作的原理,就是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以及如何利用这样的效果设计机器。

  “工程院下属的学校,会教导学生如何生产、制造、维修这种机器。

  “大王如果真的感兴趣的话,等到了大明之后,您可以到科学院的学校里面听听课。”

  法塔赫愣了一下:

  “这……这种技术不应该是机密吗,是什么样的人都能去学的吗?”

  马卫国直接摆手:

  “这当然不是秘密,包括我们乘坐的汽车和客船是如何运作的,以及具体是如何生产制造的。

  “也包括如何用石油,制造出这么的东西,也都不是秘密。

  “就算是不去学校,其实也能在市面上的书店里面,买到有相应介绍的书籍。

  “对于大明朝廷而言,更希望所有百姓都能看懂这些东西。

  “那样学校的工作就更加轻松了。”

  法塔赫仍然有点难以置信:

  “您说的这些,是对大明人而言的吧?我们波斯人……波斯和外国的普通百姓,也能去大明的学校学习吗?”

  马卫国继续解释:

  “普通外国百姓不行,但大明的藩属国百姓,经所属藩国审核批准之后,就可以去大明学习了。

  “如果是波斯的百姓,未来经过大王您的许可后,就可以去学习了。

  “当然,他们到了大明之后,就要遵守大明的法律,否则会被依律处罚,然后遣返回到波斯去。

  “他们可以自费入学,也可以由藩属国朝廷提供费用,或者是由合作的厂商提供费用。

  “也就是说,大王你可以自己出钱,选拔一批聪明的波斯儿童,送他们去大明的学校学习,学成之后回去为您效力。

  “大明以及大明藩国的工厂和商行,如果需要有特定技术的工匠,有特定文化水平的管理人员。

  “也可以与特定的学校合作,自己出钱支持一部分学生去学习特定的知识。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就到对应的工厂和商行工作。

  “普通学生自己,也可以单纯为了获得知识,自费到学校里面去学习。”

  法塔赫听完这些介绍,惊讶的同时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本来法塔赫真的已经在考虑,自己要想办法安排人去大明的学校,学习一下大明是怎么搞出的这些东西。

  特别是学习如何大规模开采火油,如何用火油做出那些神奇的东西。

  如果大明不允许,自己就应该花钱去大明本土雇人,雇佣毕业的大明学生去波斯,帮自己搞这些产业。

  但是马卫国这边说所有人都可以去,藩国更是可以合法公开的安排学生去之后,法塔赫现在反而没有那么的积极了,

  法塔赫甚至稍微有点失望了。

  他本来是探查到了不可言说的秘密,所以本能的迫切的想要弄清楚这些秘密,这些秘密之中肯定隐藏着巨大的利益。

  但是现在秘密变成了公开的知识,随时都可以去了解和学习的知识。

  大明已经掌握了这种知识的人非常多,可能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就能直接雇佣到,那自己当然不用专门麻烦了。

  法塔赫有些疑惑和纠结的问马卫国:

  “先生,大明圣上为什么这样做,这些珍贵的价值连城的知识,怎么能就这样直接公开传播呢?

  “还是说……学习这些知识的费用……其实非常的昂贵呢?”

  马卫国听到这个问题就乐了:

  “圣上说过,知识是无价的。

  “圣上和大工匠们创造的技术和知识,按照以前的说法确实都是价值连城的绝门秘籍。

  “我们现在生活和使用的东西,都是这些知识的造物。

  “但圣上同样说过,无价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没有价格,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知识可以免费提供。

  “所以,大明的学校虽然收费,但收的不是知识本身的售价,而是在传授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

  “比如说一本书,我们只要这本书的编撰、装订、印刷、运输费用,书的内容没有售价。

  “现在大明本土的所有州县城内,以及所有设立了下属乡镇的州县的乡镇所在地,都有朝廷出资建设的小学。

  “小学的学费是每年二十到三十金票。

  “大明官营工厂工人的每月收入起步就是二十金票,民间厂商的普通工人月收入已经提高到了每月十五金票了。

  “一个月的工钱就能供一个孩子上一年的学,一个普通工人就能供两到三个孩子上学。

  “中学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每年学费在五十到一百金票之间,大学学费在一百到五百金票之间。

  “对于最底层的普通家庭而言,中学和大学的学费就比较贵了。

  “所以朝廷鼓励地方衙门、官营厂商、民间厂商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资助协议或者免息贷款。

  “用工作年限协议,或者是毕业后的工钱分期抵学费的方式,支持学生继续上学。

  “中学毕业生的收入,至少在每月三十金票以上,大学生毕业有机会直接进衙门工作,到厂商工作有每月五十金票。

  “他们毕业三到五年之内就能偿还所有的欠款了,所以其实也没有什么压力。

  “哦对了,也不能说没有压力,因为越是复杂的知识,越是难以理解和掌握,所以学生要由浅入深的学习。

  “要通过了结业和入学考试,才能进入更高的学校学习。

  “考试成绩不够,脑子不够聪明,想要到更高级的学校去学习,也是进不去的。

  “反过来,对于考试成绩特别好的学生,大明地方各级衙门以及中央朝廷,都会额外发放一笔奖学金。

  “成绩最好的学生,可以优先到衙门里工作。

  “最近好像又有新的圣旨了,每个县统考排名前十的学生,学费和上学所需的书本材料费用,将由当地衙门提供全额补贴。

  “不过领过这种补贴的学生,毕业之后必须返回领取补贴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

  “工作的时间长度,根据具体的领取时间计算,领了一年就至少工作一年,领过十年那就需要回去工作十年。

  “当然,如果学生想要到外地工作,可以将补贴名额让给排名靠后的学生。

  “藩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这样做。

  “还有,所有屯田卫所系统内,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免费上学。

  “所有孩子必须上完小学,成绩优秀的可以继续免费上完中学甚至大学。

  “大明所有宗室子弟,由皇家财团出资,全部强制必须去上学,至少要上完中学。

  “毕业之后根据成绩,可以去皇室财团工作。

  “按照宗人府的说法,这种模式被圣上称为义务教育,现在是在皇室内部测试,以后会考虑要不要对平民实施。”

  朱简烜目前只在宗室和卫所实施义务教育。

  没有在全大明范围搞全民义务教育和免费教育,不过也没有将教育当做盈利的工具。

  绝大部分公立学校,都是处于勉强自负盈亏的状态,几乎没有任何盈利结余,偶尔需要朝廷补贴一下,但也不会太多。

  朱简烜对教育体系考核标准,就是收多少花多少为最佳。

  相比朱简烜前世二十一世纪的义务教育,现在大明在教育上的投入当然是差了很远的。

  但相比以往的历代王朝,以及此时的其他国家,都是非常优秀的。

  最起码已经能让所有平民都上得起小学了。

  这种小学生,按照古代的标准,已经是有学问的人了。

  法塔赫听着听着,眼睛就慢慢的瞪大了,总觉得这一切都非常的不可思议。

  法塔赫知道在大明上学不算特别困难了。

  也确定自己此前了解的那些神奇的技术和知识,真的都是完全公开的了。

  大明也真的不把那些技术当做是秘密和条件,而是真的愿意让所有人都能能将对简单的了解和掌握。

  但最让法塔赫惊愕的事情,实际上还不是这些:

  “不是……马先生您刚才说了什么?

  “大明普通工人的工钱,每个月都有十几金票到二十金票,这相当于二十甚至三十块银元?”

  “这大明百姓也太富了吧!

  “大明有五六亿人,算能干活的工人也有两亿吧?

  “每个人每个月二十到三十银元,那每个月就能收到三十到四十亿银元的工钱?

  “那他们要交多少税金?

  “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交税,每年就有四十亿到五十亿?

  “关键是,我听马先生您的意思,好像大明朝廷和工厂以及商行,好像都特别缺乏工匠和管理人员?

首节 上一节 430/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