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苏尔特也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不得不和参谋很绞尽脑汁努力组织防御。
但苏尔特遭遇了与缪拉截然不同的结果,大明军队没去法国。
大明尼德兰军团后续部队,确实离开了莱茵河道的范围,向周围进攻掌控更多的土地。
但是向西南方向只推进到卢森堡,停在了原有的法国边境线上。
苏尔特为首的北方军团暂时是安全的,法国本土的城市和土地也暂时是安全的。
所以苏尔特等法国本土的将领,有机会和自己参谋们讨论和思考:
“为什么会这样?”
“大明在准备什么更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大明军队未来要怎么作战无法确定,但现在肯定是要占领莱茵河两岸,切断与德意志地区的联络。”
“无论如何,应该想办法保持通往德意志的通道,与陛下保持联络……”
“不能让大明顺着莱茵河继续南下了?”
“反问题是怎么阻止?”
没有人回答他们,大明进攻他们都守不住,大明防守的时候优势会更大。
水冷机枪和铁丝网将会大显神威。
其实这是大明皇帝朱简烜和枢密使们制定的战略。
朱简烜认为,强行征服法国本土,陆军的损失难以估量,作战效率也不会很高。
所以要尽可能的避免法国本土的大规模作战。
朱简烜计划在解决欧洲大陆其他地区之前,先只对法国本土实施海洋和陆路上的封锁。
控制莱茵河,将拿破仑堵在德意志地区,在德意志地区迫使拿破仑投降,再让大明军队护送路易十七返回法国本土。
有法国在欧洲各地的军队全面战败的消息,有大明军队战无不胜的威胁,有拿破仑直接投降的消息。
再加上合法的国王路易十六的王储回归,应该能将法国本土的战斗烈度降低到最低,用最小的代价控制法国本土的局势。
不过大明莱茵河军团一路向前,进攻到了巴登地区的时候,顺手占领了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
德意志和法兰西的南部边境线,是莱茵河的一段河道。
这段河道的两侧的地形,有点类似于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地区,是一个宽度大约四十公里的槽型河谷。
槽型河谷中间是一片狭长的平原,两侧都是颇为崎岖的丘陵山地。
河道西侧的河谷是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河道东侧的河谷是德意志地区的巴登伯爵领地。
大明军队如果单独占领河东岸的巴登地区,那河对岸的阿尔萨斯地区法国军队,就会妨碍大明对莱茵河航道的控制。
所以大明才在占领巴登的同时也占领了阿尔萨斯。
然后继续向前进入了瑞士境内,继续占领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河谷,将法国本土和德意志地区彻底隔绝开来。
法国境内的法国军队紧张而又疑惑,虽然明白大明是要将法国与德意志隔绝开,但不明白大明的军队为何这样作战。
苏尔特等法国将领,当然想要夺回占领区,关键是想要打通前往德意志的通道,但却只能想想而已了。
前线的战报所有人都知道,就算是主力老兵遇到大明的超级连发枪和飞机也冲不上去,根本无法对大明军队造成有效杀伤。
但是柏林的拿破仑就没有时间考虑这些了。
莱茵地区和意大利地区的战斗开始的时候,从汉诺威哈德伦地区发动的进攻也同时开始了。
哈德伦军团作战任务,与尼德兰和意大利军团最大的区别,就是要哈德伦军团负责进攻的区域,已经在拿破仑的组织下完成了初步的土地改革。
莱茵河两岸被法国占领的比较早,在拿破仑的体系中算是“识时务的”,所以没有马上开始最激进的土地改革。
反而是一开始反应强烈,不断的造反的德意志东部,以柏林为中心的勃兰登堡等地,最先被拿破仑作为改造的试点地区了。
朱简烜和大明的枢密使们知道这一点区别,所以专门制定了与意大利和尼德兰不同的针对性的作战方式。
组织内河船队,顺着易北河和威悉河逆流而上,装上机枪掩护运输的人员和物资。
但是与此同时,这些船上也都额外安装了大型电喇叭。
这些船在航行和作战的过程中,会一直用法语和德语轮流对着周围广播。
同时还有飞机分头行动,向周围的德意志城镇空投印刷好的德语和法语传单,反复说明相同的内容。
大明皇帝圣旨,德意志地区被解放的农奴,只要投降大明军队,都可以成为大明认可的自由民,都可以保留分到的土地。
在德意志地区通过考试,当上的各地官员的贵族次子、私生子、知识分子们,投降大明之后可以继续留用。
如果他们可以协助大明赶走法国占领军,那法国占领军军官的土地也可以分给当地自由民。
任何人,如果能抓获了法国占领军的军官和士兵,主动献给前来接收的大明军队,都可以得到额外的奖赏。
还有详细的价目表,普通士兵就有十张大明金票,可以兑换十克黄金。
军官的价格按照军衔和官职增加。
战斗中打死的可以带回脑袋、武器、军衔标识的话,同样可以领取相同数额的赏金。
大明军队中的装甲车和运输船,也在前进的时候播放相同广播。
这样的宣传和承诺,迅速瓦解了德意志志愿兵的意志,也让管理他们的法国军官难以安心。
他们的脑袋被大明人明码标价了。
大明不但可以给德意志农奴相同的待遇,甚至还可以给更多,把自己这些军官的那一份也分下去!
拿破仑在德意志地区的土地改革刚刚开始。
而且是比较原始纯粹的改造,其中并没有太过成熟完善的思想教育。
拿破仑在德意志地区得到的志愿兵,只是为了保护他们刚刚得到的自由和财富而战。
这种军队其实就是神洲历史上的封建募兵差不多。
更何况,现在的德意志君主拿破仑,他还是个意大利裔法国人,无法用简单粗暴的民族主义武装德意志人。
现在大明开出相同的条件,他们很快就开始上演神洲改朝换代时的景象了。
大明军队所到之处,只要击溃法国人直接指挥的驻防军队,下面的志愿兵和新自由农民就望风而降了。
大明哈德伦军团就这样,用飞机、装甲车、运输车、运输船的发着广播向前进攻。
看似庞大牢固的新德意志帝国的根基迅速的倒塌。
而且,在大明的宣传被证实之后,驻扎在地方的法国军官,很快就遇到了他们想象中的恐怖事情。
很多德意志地区的志愿兵,直接偷袭杀死了这些法国军官,拿着他们的脑袋去向大明军队领赏。
大明的军官毫不迟疑的直接发钱,而且还用电喇叭公开广播宣传,继续纵容类似的事情。
于是,地方上的德意志志愿兵蠢蠢欲动,地方上的法国军官更加寝食难安了。
拿破仑收到前线的报告之后一脸惊愕,然后也是一脸的茫然无措。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军队面对传统贵族军队,战斗意志与法国的主力相差无几。
“面对大明军队,就算是无法地方,也可以撤退和分散逃往啊,怎么就直接投降了?
“只是因为,大明承诺保留他们拥有的自由和土地?可那些是我们给他们的啊?
“这些人直接抛弃我们投降大明,关键是杀害了给他们这些的军官去投靠大明,他们难道就没有一丝感恩和愧疚吗?”
拿破仑的参谋长贝尔蒂埃,皱着眉头思考了许久之后说:
“我们其实只是给了他们自由和土地,并没有给他们自由的思想。
“对于德意志人而言,大明人和法国人都是外国人。
“大明既然承诺允许他们保留自由和土地,甚至给了他们更多的土地还有赏金。
“同时大明还能轻松击溃我们的军队。
“这些德意志农奴就算是不投降,也已经无法为战争出力了。”
第305章 拿破仑的抉择
拿破仑听着贝尔蒂埃的念叨,马上也有了自己的分析: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神洲历史上的天朝皇帝争夺战,经常会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参与天朝皇帝之位竞争的将军们,只要在与所有主要对手的战争中,全部取得至少一场决定性的胜利。
“而后很可能不需要直接占领所有敌人的领地,只需要发出一道檄文,就能迅速成为全天下的主人。
“就像是某种形式的赌博,采用了一局定输赢,同时赢家通吃的规则。
“农民不是贵族,在明白自由的意义之前,在成为国家的主人之前,根本没有什么荣誉感。
“只要能够活着,同时能保留他们主要财富,他们不在意国家的主人是谁……”
贝尔蒂埃愣了一下,然后也表示了赞同:
“神洲和我们在德意志使用的改革,比较彻底的摧毁了传统封建贵族群体,同时也摧毁了古典时代以来的传统荣誉体系。
“但我们是不可能回到过去的,未来应该考虑的事情是让农民也有荣誉感,也有国家和民族的归属感。
“否则这样的国家的力量只是看着庞大,确实足够直接压垮传统贵族封地国。
“但是精神上却并不强韧,一旦与同类的国家交战,就会出现决战定胜负,然后赢家通吃的情况。
“大明已经是最为庞大的同类国家,我们就算是把整个欧洲团结起来,也不是大明的对手。”
拿破仑听到这里更加的痛心疾首的大声说:
“不,大明跟我们不是同类的国家,大明的人口绝大部分都是大明人啊。
“他们本来就有潜在的民族向心力和荣誉感。
“神洲历代王朝的争斗,是他们中国人内部自己的竞争,而不是与欧洲人之间的外部战争。
“一局定胜负赢家通吃的方法,反而能让他们减少内部的消耗。
“可能就是这种原因,才让他们积累的恐怖的四亿多的人口,这全部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四亿多人口。
“他们面对其他民族的时候,不但有着恐怖的体量优势,同时也有基本的荣誉感。
“他们与欧洲人作战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对我们的蔑视,在心态上拥有欧洲人没有的优势。”
贝尔蒂埃听到这里也能理解这种逻辑和差异,但是也有了新的问题:
“陛下,既然我们就算是整合了欧洲,也不可能是大明的对手,既然大明人如此蔑视我们,为什么还要着急消灭我们?
“根据目前的情报,大明人可能是在美洲战役之后,马上就把美洲战场上的部队调派来欧洲了。
“此前大明皇帝与陛下的书信往来,甚至都是在为这种调动争取时间。
“如果他们真的蔑视我们,完全可以暂时不理会我们,等他们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再来进攻。”
拿破仑直接摇头摆手:
“我不知道大明皇帝是怎么想的,如果我是大明皇帝,我肯定不会这么着急对付法国,我肯定要先征服顺国和印度。
“也许是某种思维惯性或者错误认知,让大明皇帝以为我统一欧洲的效果,与神洲皇帝统一天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