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等美利坚当地的代表,乘坐西班牙人的大帆船,穿过太平洋来到了大明。
美利坚是大明人的说法,来源于大明崇祯皇帝的坤舆地理志。
本来是类似“亚美利加”的美洲全称的音译,现在特指北美的中部大平原和东南部地区。
也就是崇祯皇帝所说的北美“中原”和“江南”。
当地欧洲人自己的称呼是还是北美十三殖民地。
大明夺取了西班牙在南洋的全部殖民地,但是西班牙人的大帆船航线却还在运行。
现在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大明的港口。
反正他们以前需要采购的东西,本来也都是由大明自己提供的。
直接来大明交易,虽然没有了自主权,但是相比以前更加的方便,不影响他们赚钱和买货。
亚当斯等人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向:
一是希望获得大明的承认,进而与大明直接贸易,包括茶叶、丝绸、瓷器、香料等等。
二是希望获得大明的支持,希望大明能借点钱,乃至是借点武器装备,甚至是借点军官和炮兵。
就算无法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能与大明民间商人建立联系,甚至构建起走私渠道,也可以算是成功了。
这个世界的大明与欧洲联系更加紧密,民间交流也更加频繁,有很多大明商人在海外经商。
大部分欧洲人都知道大明非常有钱,大明商人更是接近富豪的代名词。
亚当斯自己没有幻想能够得到大明皇帝的接见。
这个世界的欧洲人对神洲的了解更深,知道神洲的皇帝在本国的身份远高于任何欧洲君主。
是集欧洲君主和教皇以及军事统帅于一体的统治者。
他们不会轻易接见没有足够身份的平民,特别是自己这种被视为蛮族的外国人。
亚当斯的任务主要是探探大明朝廷的态度。
他接下来还要北上去清国探查,最后还会去一趟顺国探探口风。
当然,主要目标是大明,大明是神洲三国之中最富裕,关键是海军实力最强的。
在欧洲人的眼中,大明是神洲的东罗马,顺国是神洲的神圣罗马帝国,清国是神洲的奥斯曼帝国。
如果亚当斯是在几年前来到大明,他也确实没有机会直接见到大明皇帝。
在朱简烜出生并学会说话之前,大明皇帝朱仲林根本不会太过在意北美殖民地的消息。
多半也是让鸿胪寺的官员随便打发了就行了。
毕竟对方现在甚至不能算是国家,只是一帮刚刚开始造反的蛮夷乱民。
朱仲林肯定会觉得对方没资格见自己。
但是前两年朱简烜做了美利坚战争的推演,现在发生的事情与朱简烜当时的预测高度趋同。
这帮乱民真的造反了,还真的打了几场胜仗了。
这已经能引起朱仲林的注意了。
朱仲林开始忧虑,朱简烜后续的推演会不会也全部应验,
美利坚乱民表现出实力之后,法国和西班牙就有可能下场,来给英国人上眼药了。
在得到法国和西班牙的支持后,美利坚的独立战争就可能会取得成功。
再加上朱仲林仍然不希望儿子去澳洲这个不毛之地建国,所以开始迫切的想要得到南北美洲的沃土。
参考儿子的美洲局势推演,结合现实的局势变化,朱仲林看到了一个趁乱获利的机会。
所以朱仲林在稍微考虑过之后,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些所谓代表。
朱仲林准备诈一诈下这些蛮子。
大明皇帝的接见,对约翰·亚当斯而言绝对是意外之喜。
于是在咸宁三十年四月初二,亚当斯来到紫禁城文华殿拜见了大明皇帝。
亚当斯忐忑不安,虽然知道神洲有不斩来使的传统,但那是对地位基本相当的国家而言的。
如果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强势的一方可能会随意侮辱对方的使节。
如果一方准备死战到底,也有可能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斩杀使节祭天来表达不和谈的决心。
主要是自己背后没有足够的力量支持,自己所代表的群体甚至还不能算是一个国家。
亚当斯努力模仿大明人的礼仪,尽可能恭顺的躬身拱手行礼问好:
“北美十三殖民地代表约翰·亚当斯,参见至高无上的大明皇帝陛下,祝福陛下健康长寿。”
鸿胪寺的通译站在皇帝座位的侧下方,将亚当斯的话翻译给皇帝听。
皇帝朱仲林听完之后不紧不慢的回应:
“免礼吧,你们送来这封信函上的署名,这个大陆会议议长汉考克,是你们未来的国王吗?”
通译把皇帝的问题翻译过来后,提醒他可以站直身体说话了。
亚当斯表情有些错愕的解释说:
“汉考克先生是我们的议长,未来……应该不会成为国王。”
朱仲林马上追问:
“那你们的国王是谁?给我大明的外交公函上,为什么不是你们未来的国王的署名?”
亚当斯有些纠结的继续解释:
“陛下,我们有可能不会有国王,我们暂时没有合适的国王人选,所以信函上没有国王的署名。
“我们未来可能会组建一个共和国,类似于尼德兰联省共和国,陛下您知道尼德兰吗?”
皇帝朱仲林却再次反问:
“朕知道尼德兰,但尼德兰也有一个世袭的执政亲王,你们这个所谓的联合殖民地有吗?
“谁能够代表你们与其他国家的君主接触,谁能代表你们签订有效的协议?
“谁代表你们这个群体,承担起君主所承担的相应责任?”
亚当斯是个律师,被连续反问两次之后,已经觉察到了一些额外的意味:
“敢问陛下,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有了自己的国王之后,大明就会向我们提供支持吗?”
朱仲林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冷冰冰的说:
“是有了国王之后,大明才会‘考虑’是否向你们提供支持。
“如果你们没有一个统一的朝廷,没有一个能够集合所有力量的君主,你们如何与英国朝廷战斗?
“大明如何判断你们有足够的能力,值得大明提供必要的支持或者说投资呢?
“你们不会认为,你们现在这样乱糟糟的喊着要造反,就能随随便便的打败英国朝廷军队吧?
“朕同样不这么认为,大明很难相信你们能取得胜利。
“大明现在向你们提供的任何支持,都可能会因为你们的失败而打水漂。”
第22章 敌人还是朋友
对于大明皇帝的担忧,亚当斯无法直接给出保证。
不只是亚当斯自己无法决定,现在没有人能决定十三殖民地未来的方向。
他们这时候连独立宣言都没发表,也没有想好未来怎么组建国家,或者说是都糊涂着呢。
但是考虑见到大明皇帝的机会难得,关键是从北美过来一次得好几个月,往返的时间更是要按年算了。
不能因为简单的问题无法回答,就这么结束这次会面。
所以亚当斯只能大着胆子,说了一些没有保证的事情,介绍一些比较敏感的信息:
“皇帝陛下,殖民地的民意代表中,乃至我们的大陆会议上,有一些人支持建立一个美利坚王国。
“但是我们目前没有合适的国王人选,有人建议邀请一位神圣罗马帝国的大公爵来担任国王。
“只不过同时也有很多人反对国王,号召建立一个没有世袭贵族的共和国。
“因为除了少量随时可能返回英国的效忠派之外,十三殖民地本土的稳定居民之中基本没有贵族,
“也没有人拥有可信的王室血统。
“我们十三个殖民地的主体是清教徒,也就是要求清除罗马天主教影响的基督教信徒。
“所以我们不可能让罗马教廷的主教来给我们的国王加冕。
“按照英国的传统和法律,英国国王也是宗教领袖,英国主教由国王任命。
“我们既然要反抗英国统治者,就不可能让英国国王任命的圣公会主教为我们的国王加冕。
“我们大部分人本来都是英国人,在很多时候会理所当然的参考英国传统。
“所以也不希望让其他国家信仰其他教派的贵族成为我们的国王。
“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对于我们未来的国家如何构建,我们还没有能够得到所有人认可的方案。
“我们的大陆会议也正在讨论这个问题。
“实际上,如果不是英国朝廷对我们没有底线的压迫,我们也不会起兵反抗。
“我们是为了生存被迫起兵,所以才没有成熟的政府组织。
“大明如果能够提供这方面的支持,提供如何组建国家政府的建议,我们同样非常的感激。”
朱仲林听亚当斯提到神罗,顿时就颇为嫌弃的说:
“神圣罗马帝国算什么帝国?他境内多少土地和人口服从皇帝?
“关键是这个什么大公,他能帮你们战胜英国人吗?
“如果能,那还算值得,如果不能的话,你们为什么要把国家主权送给这个人?”
“朕没有时间跟你们扯皮,直接跟你们明说了吧。
“朕希望能在北美东部获取一块肥沃的土地,作为朕的一个皇子未来的封国。
“如果你们能够接受朕的皇子成为你们的国王,并且拿出一半土地作为国王的直辖领地。
“在未来继续开垦的土地中,也要将其中一半的所有权交给国王。
“其他的土地可以按照你们原有的习惯管理。
“朕就可以向你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帮助你们建立完善的国家机构,构建成熟的官僚体系并册封贵族。
“大明可以对英国人实施全面的贸易制裁,在战争期间断绝与英国人的贸易往来。
“大明朝廷可以直接出兵帮助你们与英国人作战。
“朕还可以配合你们联络法国人和西班牙人,等北美的战争全面展开后,让他们偷袭英国本土。
“只要大明愿意参与,这场战争应该不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