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探险队在那里发现了什么?”
郑海康看了看周围,然后颇为自得的小声给儿子介绍:
“我们发现了金矿——
“在那边群山环抱的峡谷之中,还有面积比整个东番岛都大的一片平原。
“当地的气候也不错,山脚下的降水和河流都很多,非常适合开荒耕种。
“峡谷出入口还有优良的天然深水港。
“现在名义上北部边沿属于清国,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西班牙。
“我们想要得到这块地,必须依赖朝廷的支持。
“吴王殿下对你颇为欣赏,你能得到吴王殿下的支持,就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了。”
郑瑞安对父亲的发现颇为意外:
“金矿——清国人和西班牙人有没有发现?”
闽国公郑海康有些担忧:
“很难说,西班牙人本来对那片地方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与清国人划定了边界之后,就开始更多的关注那里了。
“清国虽然主要注意力在洛基山后的大平原上,但是对南部边界的勘探也没有停止。
“他们双方发现金矿也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动作要快。”
郑瑞安慢慢的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
闽国公似乎仍然不是很放心,继续更加直接的叮嘱儿子:
“你去追随吴王殿下,千万记得劝谏吴王殿下。
“等到北伐胜利,夺回了北方的土地后,千万不要直接交给朝廷管理。
“千万不要再回应天府,特别是不要孤身入城。”
郑瑞安这下子有点不解了:
“为什么?”
闽国公听着儿子的蠢问题,顿时觉得自己的提醒是对的,于是就开始给儿子上课:
“参与北伐的将士们,是吴王殿下训练出来的吴国将士,正常应该由吴王殿下自己封赏。
“如果吴王将北伐的成果,也就是北方的土地交给朝廷,那吴王殿下怎么奖赏追随自己的将士们?
“如果是让朝廷封赏他们的话,那吴王殿下自己以后如何吴国的将士们相处呢?
“吴王殿下深受陛下宠爱,本来就是皇太子殿下的眼中钉、肉中刺。
“等到吴王殿下北伐成功之后,必然会再次获得无与伦比的民间声望,与太子肯定更加水火不容了。
“现在皇帝陛下已经七十岁了,随时可能龙驭上宾。
“就算是吴王殿下愿意交出北方的土地,皇太子殿下能就这么息事宁人吗?
“到了那个时候,北伐中原的吴国将领们,就算是愿意服从与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能信任他们吗?
“实际上,所有参与北伐的吴国将士们,不可能允许吴王殿下将战果交给朝廷。
“只有吴王殿下才能庇护他们,让他们获得他们应得的封赏。
“但是吴王殿下这么做了之后,统治中原、辽东、澳洲、北美的吴王殿下,与统治大明朝廷原有土地的太子殿下。
“到底谁是藩镇,谁又是朝廷呢?谁又应该去削藩呢?
“你有没有意识到,太子殿下年龄比吴王殿下大了整整三十岁,太子殿下的长子都要比吴王殿下大十岁了。”
郑瑞安也不是真的蠢,只是思维没有往这个角度上靠拢,经过父亲的点拨之后就很快明白过来了。
郑瑞安觉得父亲有些话没有说出来,郑瑞安自己也不想直接说出来:
“孩儿明白了,孩儿谨记父亲教诲……”
第176章 济州岛海战
闽国公郑海康和世子郑瑞安父子两个讨论过之后,算是确定了闽国公郑家未来的投注方向。
郑家跟着吴王在红海行动中大获全胜,自己家几万人到外面跑了一大圈,就拿到了红海地中海运河的一成股权。
郑家两父子对于追随吴王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闽国公郑海康随后下令,给参与红海作战的士兵和水手集体封赏,然后给他们放假去休息。
咸宁四十二年过完年后,再次把他们集中起来,跟着郑瑞安训练恢复状态。
咸宁四十二年一月底,朱简烜的讨清虏檄文送到了泉州。
郑瑞安拿到檄文后,马上非常激动的去找到父亲:
“父亲,殿下已经决定了,今年春天就开始北伐,现在可能已经在路上!”
闽国公郑海康看了一下檄文,顿时就有些疑惑的念叨:
“吴王殿下为何如此的大张旗鼓。”
郑瑞安下意识的说:
“这说明殿下信心十足,决定光明正大的北伐中原,完全不怕北方的清国有所准备。
“殿下有成规模的连发线膛枪,如果清国将主力集中起来,正好成批量的消灭。”
闽国公的思路却不在这个方向上:
“清国无所谓了,反正都是要死的,无外乎时间和方式而已。
“但我觉得殿下可能想要连带着解决点什么。
“如果这个时候,有些长期与北方有染的藩镇,看到消息之后马上做了点什么。
“你觉得朝廷或者殿下会怎么办?”
郑瑞安似乎明白了:
“搂草打兔子,顺便解决几个藩镇?
“但是应该没有谁会这么蠢,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袭击殿下的船队和部队吧?
“现在殿下单独北伐,朝廷的主力部队可是没有动。
“哪个藩镇敢这时候通敌,那被朝廷抓了,可以有理有据的直接撤藩啊。”
闽国公呵呵干笑着说:
“按照人脑子正常的角度来分析,大部分人应该不至于这么蠢。
“但是现实中……总是有人伶不清啊……
“反正咱们家无所谓,你跟着殿下一起北伐,老爹我等着看好戏就是了。”
郑瑞安对老爹的判断将信将疑,不过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却没有任何迟疑。
马上开始将能够调动的船只集中起来,就在泉州港待命。
同时安排蒸汽巡逻船在海峡附近巡逻等待,等吴王北伐的大船队路过福建就跟上去。
结果没有等到大船队,吴王专门安排蒸汽帆船来泉州统治郑瑞安了。
郑瑞安收到消息大喜过望,毫不迟疑的做出了决定。
马上与父亲道别,带上大大船队出海,在福建海峡等着吴王船队到来。
现在闽国公家在本土的三块封地,福建、东番、琉球,被视为一个省,统称福建省。
所以这个海峡也被称为福建海峡。
咸宁四十二年年二月十五日,朱简烜的船队靠近了福建海峡。
闽国公船队马上打着旗号前往汇合。
吴国船队负责瞭望警戒的士兵,看到闽国公船队大规模的出现,还以为终于遇到不开眼的藩镇了。
结果对方派出来的通讯船直接表示要加入。
郑瑞安乘坐小型快速蒸汽帆船,来到朱简烜乘坐的瀛洲号旁边,换小船登上瀛洲号拜见朱简烜。
郑瑞安对朱简烜拱手躬身:
“属下闽国公世子郑瑞安,代表闽国公府上下官民,一体追随殿下北伐!”
朱简烜看上去似乎非常开心:
“好,那我就给世子一个任务。
“我会调八艘北河型钢铁战船给世子指挥,率领闽国公府的传统战舰一起行动。
“在我们主力部队夺取济州岛之后,依托济州岛和日本的对马群岛,彻底封锁从黄海前往鲸海(日本海)的朝鲜海峡。
“将清国的水师分割成内外两部分。
“我会率领主力船队,首先消灭黄海和渤海范围内的清虏水师,而后再消灭鲸海和北太平洋部队。”
“这个任务非常重要,是防止清虏酋首们通过水路逃窜的关键。
“务必不要出任何疏漏。”
郑瑞安其实更想直接去打清虏主力,但那显然是吴国新战舰的任务,吴王也不可能把主力给自己指挥。
现在这个任务确实是正面战场之外非常重要的。
郑瑞安非常郑重的再次躬身答应着:
“属下遵命。”
朱简烜再次点头,然后等着闽国公船队汇入大船队,一起继续向北航行。
在朱简烜看来,清国此战必败无疑。
所以战场上的战斗本身,已经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自己应该专门考虑的事情,是如何让战果最大化,如何降低战争导致的破坏。
以及最大化的抓捕或者击毙清国统治集团。
所以控制海陆关键节点非常重要。
二月十九日,北伐船队先锋队,八艘北河改进型钢制战舰,靠近济州岛六十公里。
在这里直接遇到了清军济州岛水师的巡逻船。
此时的朝鲜是清国的藩属国,而且被清国深入的完全控制住了。
朝鲜境内有大量的清国驻军和移民。
现在济州岛更是由清国朝廷直接管辖,也是清国在神州本土最南端的重要据点。
济州岛扼守朝鲜海峡,是清国水师出入黄海和鲸海的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