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第208节

  “走,进殿说。”

  一行人进入西暖阁, 朱由检对伺候在侧的几名内侍吩咐道:“给几位阁老搬把椅子来。”

  “臣等谢陛!”

  朱由检摆了摆手,就认真翻看起手里的题本来。

  用了近乎半个时辰,这才算是将题本的内容看完了。

  揉了揉自己的山根,朱由检对温体仁几位阁臣问道:“你们都看过了吧?觉如何?”

  “陛下,孙阁老的题本,臣等没有意见。”

  温体仁话音一落,郭允厚就站了起来,气冲冲的说道:“什么叫没有意见?”

  “此次大明北伐,花费巨大,为什么要将所有战利品都分给诸部?”

  “郭部堂!这是御前!”

  温体仁的语气可不是很好。

  郭允厚却是没搭理他,而是对朱由检拱手道:“陛下,臣的意思是,此次缴获的马匹、牛羊等一干战利品,我大明必须拿一部分。”

  “不!不是一部分,而是要拿大头。”

  “郭允厚,此战我大明分毫不取,乃是陛下对诸部的承诺,如果食言而肥,天下臣民怎么看朝廷?怎么看陛下?”

  温体仁不客气的对其质问道。

  郭允厚顿时有些语塞。

  “好了,郭部堂,这确实是朕对诸部的承诺,孙师把原本依附察哈尔的小部落,全部划分给诸部,朕以为并没有什么问题。”

  朱由检此话一出,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的郭允厚, 这下彻底的哑火了。

  “至于察哈尔本部,以及他们的马匹、牛羊,那都是淮王的财产。”

  前文就说过,朱由检打算封林丹汗的儿子为淮王。

  并且命其居住在京城,遣人回草原代替他管理察哈尔。

  “陛下,孙阁老的题本中也说了,诸部对朝廷这么做很是不满,尤其是土默特的顺义王,更是叫嚣着要进京面圣。”

  温体仁对朱由检提醒道。

  “进京?那就让他来好了,朕正好问问他,天启五年、六年,土默特犯边的事!”

  “土默特首领是大明册封的顺义王,他竟是屡次犯边,这是什么行为?这是要造反!”

  “让孙承宗告诉他,再有下次,朕就派大军荡平不臣!”

  朱由检也是真的生气了。

  大明联合诸部,帮你们土默特夺回了归化城,夺回了牧场,你们还不知足,还想瓜分察哈尔?

  “陛下息怒,莫要因为这种事伤了龙体。”

  方正化赶紧低声劝慰道。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孙师的方略没有问题,加强了内喀尔喀三部,和哈喇慎的力量。”

  “哈喇慎对我大明向来恭谨,且驻地就处于张家口以北,完全可以为我大明边墙。”

  “孙师将总计五万余户牧民,划拨给哈喇慎,这一条朕准了。”

  “臣遵旨!”

  温体仁躬身应道。

  “其余诸部的战果分配,朕也都准了。”

  “各部每部抽调五千精锐骑兵,接受大明驱使,这一条也没有问题。”

  说到这里,朱由检环顾一眼几位阁臣,继续道:“只是这支数万人的骑兵队伍,不能把他们放在一起。”

  “要全部打乱, 一部分放在辽东,一部分放在大宁,还有一部分命其进京。”

  “三千营现在不还没有重建吗?就以这些人为班底,重建三千营。”

  “这件事,兵部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来,报于朕知。”

  袁可立不在,温体仁这位内阁首辅站出来应道:“臣遵旨!”

  朱由检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转身对几人说道:“还有一件事,就是歹青和贵英恰两部。”

  指着舆图上的敖汉部位置,朱由检继续道:“歹青想重新回敖汉部,这没有问题,朕准了。”

  “但察罕浩特不能给贵英恰,那里距离建奴太近了。”

  朱由检说完后,温体仁开口问道:“陛下,既然不能让贵英恰回察罕浩特,那察哈尔自然也不能回去,朝廷又该怎么安置察哈尔呢?”

  “朝廷不是要在大同以北两百里,建造一座新城吗?”

  “就将察哈尔安置在周围。”

  几位阁臣皆是看向了舆图,然后都暗自点了点头。

  这个位置确实合适,往西是土默特,往东是哈喇慎,往南是大同雄关,又处于大明的监视之下,这么安置,确实是再好不过了。

  朱由检走回御案前坐下,继续道:“告诉孙承宗,命其给各部划分固定牧场, 按部落划分。”

  “没有朝廷的允许,任何部落不允许擅自离开自己的牧场,如有违抗者,尽皆斩杀!”

  “陛下,是按大部族划分,还是……”

  温体仁的问题还没问完,朱由检就开口道:“拆分!”

  “将大部族进行拆分,就像是汉地的郡县,蒙古诸部都是由一个个的小部落组成,朕的意思是,每个小部落,都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部族。”

  朱由检这番话说完,内阁的几位阁臣皆是眼前一亮。

  温体仁当即起身道:“陛下圣明!”

  其余几位阁臣也都纷纷起附和道:“陛下圣明!”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你我君臣就不用说这种话了,朕还没说完呢。”

第275章 抄满清的作业

  压了压手,示意诸臣坐下,朱由检接着说道:“划分牧场还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朝廷要让这些小部落,慢慢脱离大部落的管辖。”

  “陛下,这恐怕会引起诸部的抵制。”

  徐光启面露担忧之色。

  “要潜移默化,不可操之过急。”

  “臣遵旨!”

  “行了,这就是朕的意见,你们回去之后,再继续完善一番,票拟后递到朕这里来。”

  “臣等遵旨!”

  几位阁臣躬身退出了西暖阁。

  等他们离开后,朱由检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前文就说过,大明对蒙古的政策,朱由检打算抄一抄后世满清的作业。

  现在册封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分化,联姻等政策的实施了。

  对于传播黄教的事,朱由检一时间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

  或许是后世看过太多的宗教狂热分子,朱由检从内心深处,对中原以外的宗教,就抱有极大的戒心。

  如果有可能,他是真的不愿意,让某些宗教在大明的势力范围内传播。

  这也是为什么,他刚才没有提起这件事的原因。

  说起来,后世满清在草原上大肆建立寺庙,鼓励,不对,应该说是强迫蒙古人做喇嘛这件事,和明朝的两个人脱不了干系。

  一个是之前就说过的王崇古,另一个就是鼎鼎大名的张居正。

  穆宗皇帝时期,当时的蒙古大汗俺答,希望借助宗教的力量,整合蒙古各方势力。

  于是,这位俺答汗就向大明请求,希望大明可以赐予番僧(喇嘛)和经书。

  当时的宣大总督王崇古,认为朝廷可以借助佛教来教化蒙古人,于是就向穆宗皇帝进言,希望朝廷答应俺答汗的请求。

  穆宗皇帝接受了王崇古的建议,赐予了俺答汗四名喇嘛和大量的佛经。

  再后来,张居正还联系了乌斯藏的第三世dalai(拼音),请其在草原传播佛教。

  到了神宗皇帝时期,还册封这位三世dalai为国师。

  正是因为大明和俺答汗的鼎力支持,藏传佛教才得以在草原扎下根来。

  以至于到了满清时期,黄教竟然有了册封各部首领的权力。

  不得不说,满清真是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

  不然就建奴那点人口,想要压制蒙古,就太难了。

  而朱由检之所以拿不定主意,除了对宗教的戒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

  那就是担心草原和青海、乌斯藏通过宗教连城一片。

  右手食指在桌案上不断地敲击。

  半晌后,朱由检睁开眼睛,对方正化吩咐道:“方正化,命内阁行文黔国公府,就说朕欲请五世dalai进京,探讨佛法,让黔国公着人去请。”

  “臣遵旨!”

  方正化答应一声,就退出了暖阁。

  经过深思熟虑,朱由检还是决定先见见黄教的大佬,再决定朝廷下一步的动向。

  稍顷,方正化回到暖阁。

  他的手里还拿着一个木匣。

  “皇爷,孙阁老的奏本到了。”

  朱由检顿时一愣。

  题本刚刚进京,怎么又来了一份奏本?

  所谓的题本,就是相关职能衙门,通过通政司、内阁、司礼监一套完整的流程递上来的公文,就像是后世的政府文件。

  奏本则是偏向于私人性质,以个人的名义对某件事,或者是某些事提出自己的建议,直接入宫,不经过朝臣。

  朱由检有些奇怪的接过奏本,看了一眼后,他的神色就变得有些怪异起来。

  自己还没想好和蒙古联姻的事,孙承宗竟然已经要送人进京了。

  拿起桌案上的朱笔,朱由检写了一个“可”字,等墨迹干了之后,将会递给方正化,吩咐道:“发回给孙承宗。”

  “臣遵旨。”

  方正化领旨而去。

首节 上一节 208/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