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转投刘备,老曹你哭什么 第170节

  须知投降是区别的,桥蕤那种誓死不降,后来投靠,那叫弃暗投明。

  惠衢这种举止却是临阵脱逃,卖主求荣,性质完全不同。

  现在这货卖了袁胤,恐怕来日又会再卖他们,还不如一刀杀之。

  但他这一动,叫袁术兵马及其家眷看了,又是心惊胆跳,惊慌不已。

  见得众人模样,关羽一抹长刀,沉声道:

  “某只诛首恶,余者不杀,但叫尔等知晓,再敢欺瞒,格杀勿论!”

  “袁胤到底去了何处,勿要欺瞒!”

  他一说罢,自然便有士兵站起为其一指方向。

  关羽见之,自是大喜,又令此人带路,一路朝着小路追来。

  直到一处小径之间,关羽策马欲入,又见林间荆棘,正难行路,却见方才那员小将上前道:

  “将军身躯庞大,难以穿行此处,小人愿为将军开路!”

  见此人两次出头,关羽自是刮目相看,不由问道:

  “汝唤何名,何方人士,为何吾不知汝!”

  那小将闻言,自是摸着脑袋一笑道:

  “将军想是忘了,小人名为文稷,本谯县人,之前入得招贤馆内,被徐兵曹拨调于将军麾下!”

  关羽一听,突然想了起来,原来在秦瑱南下之后,招贤馆依然在照常运行,不过选才之任被秦瑱移交给了徐庶。

  在这一次南下之前,徐庶言说招到了一个人才,名为文稷,要他带着一到南下。

  可他历来不喜欢这种关系户,就安插到了军中当了个军侯。

  一路南行之后,便将此人给忘了,没想到现在这人倒是又跳了出来。

  因是方才提醒一句,让他记住了这人,现在又见其主动开路,不由抚须道:

  “我与五百兵马着你在前开路,若能探到敌军踪迹,计汝一功!”

  而文稷一听,顿时大喜道:

  “将军放心,小人常年打猎,似这等小道,断不能让敌军逃了。”

  当下他便翻身上马,引着关羽所拨兵马,一路砍去荆棘杂枝,南下而去。

  而另一边,袁胤离了车队,行军速度自然增快了不少。

  可奈何天黑林密,又不敢着火把,虽快了不少,却也比不上关羽追击。

  才行两刻,便听士卒来报关羽追兵已至,回头望去,只见林中火光四起,似有大量军队追来。

  见得此状,袁胤便知惠衢把自己给卖了,忙大骂道:

  “惠衢小儿,断不可信!”

  说罢,他又见得麾下皆露怯意,心知如此逃下去,必然被捉。

  看着一旁年纪尚小的袁曜,他一咬牙便回身对众人道:

  “尔等四散,留一众人等,与我穿林而去!”

  说罢,一把抱起袁曜,便朝着林木之中行去。

  众人见之,自是四散而逃。

  关羽追至此处,只见一支残部于此,又听袁胤带着袁曜弃军而走,不由怒骂道:

  “狡诈之徒!”

  他心想带兵追击,又想着袁胤现在已经弃军而去,孤身于林中,天色又黑,若其找个地方猫着,还真不一定找得到。

  思虑之间,他一指林中,便对左右道:

  “与我搜寻林中,勿叫袁胤脱逃!”

  众将士闻之,自是纷纷朝林中行去,正值此时,却听林内想起一声道:

  “将军且慢,我已将敌将擒拿!”

  众人闻言看去,但见林中行来一将,马上挂着一头,还抓着一个已经昏迷的孩子,正是方才领路的文稷。

  因是文稷自入刘备麾下之后,便无表现机会,今夜听得追击敌军,便知自己机会来了!

  由此一路领军,一路让麾下兵马摸入林中。

  后见敌军四散于此,便知袁胤已经走脱,来不及报与关羽,就只身朝着林内追去。

  正好见得袁胤抱着袁曜,当下一箭射出,正中袁胤左腿。

  袁胤吃痛之下,一时摔倒在地。

  文稷见此,策马上前将其斩杀,并获袁曜,一并擒出林来。

  关羽见得文稷前来,自是大喜,上前一看,却见袁曜脖子上挂锦囊。

  锦囊之中又有一盒,开盒一看,便见一块四方镶金玉印,其下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小字,正是传国玉玺无疑。

  见得此印,关羽激动得有些颤抖,心想此印初被孙坚所匿,后被孙策所得,献于袁术。

  没想到袁术出征之后,竟然将其留在寿春,辗转来到新蔡,最终落到了他们手上,正是天命在刘!

  今日得到此玺,来日叫刘备献于天子,看谁还敢叫他兄长织席贩履之徒?

  想到此处,他急忙将玉玺一收,对文稷道:

  “今得此物,汝有大功,某当亲自为汝表之!”

  文稷自然不在乎玉玺如何,只听关羽要与他表功,便即喜道:

  “小人不愿表功,只愿在关将军麾下鞍前马后,做一偏将足矣!”

  关羽见其如此,自是暗暗点头,心道这人倒是个可造之才,来日可以好好培养!

  当下也不多言,带着兵马便朝新蔡方向行来。

  如此一路行至新蔡城前,就见城内大局已经稳定。

  原是桥蕤听得关羽调令,就领军行至城外,见得徐璆等人,互相见礼之后,就开始收纳士卒,封存府库。

  等到关羽来之时,城内已然恢复了秩序,连带府库金银钱财,并上袁术麾下众将家小皆无所缺。

  关羽这边才到城外,就见城上正等待几人。

  兵马一至城下,便见桥蕤、徐璆等人迎出。

  众人叙话一阵,听到关羽斩杀了惠衢,何夔等人便是一阵唏嘘,又听关羽将传国玉玺追回,均是欣喜不已。

  待得关羽拿出玉玺确认了一遍之后,徐璆便问关羽道:

  “不知将军欲如何处理此宝?”

  虽说关羽是刘备麾下,可面对此重宝还需确认刘备是什么态度。

  可他一问出此言,便见关羽正色道:

  “此乃天子信物,今被我军所获,自当上交朝廷!”

  “然则此等大事,须叫吾兄刘玄德知晓,待我传信回去,问问兄长当如何上交,再行处置!”

  徐璆听得关羽的第一反应不是藏下而是上交,便是暗自点头。

  心想这刘备不愧为汉室宗亲,果然不是袁术孙坚之流可比!

  这下也是放下心来,安心呆在此处,等待刘备回信。

第126章 共分汝南,袁术蒙了

  当刘备收到关羽书信之时,实则刘备已经进入了庐江境内。

  也是因为淮南水脉纵横,虽说因为大旱导致诸多支流断流,可真正主干淮河水脉仍在。

  从成德往西,还有一湖,名为瓦埠湖,越过此湖,便进入了庐江境内。

  刘备这支兵马本欲接应关羽,没想到才到此地,就收到了关羽传来的捷报。

  见关羽不仅夺取了新蔡,俘获了袁术将士家小,还取到了传国玉玺,刘备自是大喜,对秦瑱笑道:

  “军师所料不差,云长果然夺取了汝阴新蔡等城,得获全功!”

  秦瑱闻言,细细看得信报之后,便摇头笑道:

  “非我所料得中,实属将军之能也!”

  “若非将军心细,断然取不得城池与玉玺来!”

  如此说着,看着信报上关羽着重提到的文稷二字,他不由暗自点了点头。

  看来招贤馆设立起来还是有用的!

  不仅先得了诸葛瑾和徐盛,现在又得了一个文稷。

  说起文稷此名,或许很多人没听过。

  但这人有一个很出名的孙子,名叫文鸯,乃是魏末晋初时分有名的万人敌!

  其子文钦,更是淮南三叛,欲复魏国的大将之一。

  而对于文稷的记载极少,只说其有勇力,乃是曹操麾下骑将。

  不过文钦既然能以名将之子而闻名,可见文稷也是难得的将才。

  现在他们兵马不缺,就缺将领!

  多一个文稷,也能多一分助力。

  思虑之间,他便对刘备建议道:

  “倒是这个文稷,先得元直看重,今又取回玉玺,可见是个可造之才!”

  “待抵达新蔡之后,主公须得好生嘉奖,误坏了功臣之心!”

  刘备听得此言,点头笑道:

  “此人倒是忠勇可用,是该提拔!”

  可随之他又疑惑道:

  “不过既是云长已取新蔡,自当速将钱粮运回,我等又何必前去?”

  因是秦瑱一天催他尽快返回寿春理政,故而老刘归心甚切。

  现在又听秦瑱要进军新蔡,他自然有些疑惑。

  秦瑱听得此言,便摇了摇头道:

  “正是此一时彼一时,我等在浚道之时,关将军未取新蔡,故当接应,收取新蔡钱粮,安置百姓。”

  “我料袁术知之,见有曹操牵制,断不敢回军!”

  “然则此战关将军得取全功,不仅取了钱粮,还获了袁术家小。”

首节 上一节 170/5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