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831节

  杨胜以前被这般唠叨定然会不耐烦,此刻却耐心的劝着母亲。

  “要不……就装作力不从心,哪来哪去!”张氏抓着儿子的手,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可看着儿子那平静的模样,她不禁蹲下来,双手捂脸哽咽。

  “媳妇!”

  陈氏在屋里喊,张氏起身,抹了泪,挤出些笑意才进去。

  “我听到了。”陈氏看着她,“你不懂,军中规矩大,既然说了让孩子进去,就老老实实地进去。莫要心存侥幸,否则会害了大郎。大郎,来。”

  杨胜走到床边,“祖母。”

  陈氏抓着他的手腕,眼中恍若有一团火在燃烧,“你爹殉国了,他们说你爹死在了草原上。想来便是俺答那边吧!”

  “是。”这事儿杨胜分析过多次,得出的结论是自家父亲死在了俺答部。

  “他们说人死在外面,魂魄便会飘荡无依。我的儿不知在草原上飘荡了多久。去!”

  陈氏握紧孙儿的手,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嘶声道:“去把他的魂魄带回来!”

  前世蒋庆之压根就不信什么魂魄,他觉得人死了就是死了。而且他还年轻,从未认真想过生死这道人生考题。

  所以当看着老纨绔在前面背诵着祭文,臣子们撅着屁股跪在前方,一脸虔诚时,难免有些觉得好笑。

  这是祭祀。

  嘉靖帝崇道,也崇敬天地,隔三差五便要祭祀天地神灵。而他隐于西苑不方便,便让近臣代替。次数最多的便是朱希忠。

  天坛始建于永乐年间。而地坛却是嘉靖帝的手笔。

  此刻他们就在天坛,蒋庆之听到礼部官员在嘀咕,说什么当初天地一起祭祀,如今陛下却改了,把天地分开,也不知老天爷会不会不满。

  朱希忠念完祭文,群臣行礼。

  蒋庆之跪在后面,觉得膝盖痛的厉害。

  左边是个老文官,跪在那里看着老神在在。见蒋庆之不断磨蹭,活动着膝盖,便叹道:“年轻人还得历练。”

  “啥意思?”蒋庆之见他跪了许久依旧不动声色,不禁暗自赞叹,“还请指点一二。”

  老文官指指膝盖,蒋庆之仔细看去,膝盖竟然比周边都厚实一些。

  “这是……”

  “垫子。”

  卧槽!

  我咋就没想到呢?

  “都说祭祀要虔诚,可老夫敢打赌,此刻百官都神游于外,对神灵压根没有半分敬意。长威伯觉着神灵可会责罚?”

  蒋庆之摇摇头,“不会。”

  老文官笑了笑,“神灵啊!它忙着呢!”

  “是这个理。”蒋庆之点头,“我有些好奇,您这……和我亲近,就不怕被人攻讦?”

  朝臣中除去少数公开支持墨家和蒋庆之的之外,大部分对他敬而远之。哪怕是中立派,也担心被儒家攻讦,故而不敢和蒋庆之亲近。

  “老夫老了,离致仕归家不远。”老文官冲着前方回头的一个官员咧嘴笑了笑,“上进无望,要说晚节不保……老夫一生为官平庸,可也有个好处,那便是别人寻不到老夫的把柄。”

  蒋庆之觉得老头儿很有趣。

  “前阵子老家来信,族里去岁增收一成多,说是沼气池的功劳。”老文官看着蒋庆之,“仅此一项,就功德无量。”

  那个文官冲着老头儿瞪眼,老头儿冲着他挤眉弄眼。“儒家势大,墨家要想取而代之就不能急切。慢慢来,就如同春雨,悄无声息的……等发现时,枝头早已生机盎然。”

  蒋庆之点头,“这话在理。”

  “长威伯定然疑惑老夫为何与你亲近。”老头儿轻声道:“除去那等书呆子之外,所谓儒家子弟,大多是靠着儒学得了好处,这才对墨家喊打喊杀……

  什么道,那都是糊弄人,不,是糊弄鬼的东西。都是为了好处,为了利益。”

  “老夫家族便靠着墨家,靠着长威伯弄出来的沼气池得了好处,老夫自然对长威伯和墨家有好感,愿意和长威伯亲近。”老头儿见蒋庆之愕然,得意的道:“倒过来想想,若是儒家和儒学无法带给那些人好处,会如何?”

  会如何?

  蒋庆之想到了后世。

  当国门被坚船利炮打开后,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思想观念,以及科技文化的冲击。

  无数人开始反思儒学,反思这个笼罩了中原大地多年的学说,为何在西方科技和思想之前被打的满地找牙。

  其实答案很简单,只是许多人不愿承认罢了。

  文科和理科。

  西方重理科,但也没撂下文科。

  而彼时的中原,多年来只重文科,理科生(工匠)竟然是贱役。

  两边的侧重点不同,带来的结果自然不同。

  文科生绞尽脑汁在千年前的圣贤书中寻找升官发财的机会,而西方的理科生却在不断改进着自己的兵器……随后用这些兵器来吊打文科生。

  儒学不能带给这个老大帝国半分好处,反而带来了亡国之祸。

  于是儒学成了过街老鼠,一时间西学成了香饽饽。

  用不着去强行压制儒学,只需让天下人看到儒学的短处,看到墨家的长处即可。

  用利益,而不是用刀枪来解决儒家!

  蒋庆之豁然开朗,刚想感谢老头儿,却发现老头儿早就走了。

  “庆之。”老纨绔正在喝茶,难为他念了那么久的祭文,此刻口干舌燥,但依旧保持着儒雅的姿态。

  “大郎那边的婚事就定在后日。”朱希忠说道。

  “有数了。”蒋庆之告诫道:“少年戒之在色,莫要让大郎重蹈你的覆辙。”

  “大郎不小了。”朱希忠说道,“我在他这个岁数的时候,早已那个啥……”

  “所以你就一个儿子。”蒋庆之毫不客气的道。

  满意的看到朱希忠郁闷不已,蒋庆之大笑而去。

  朱时泰的婚礼很盛大。

  哪怕是仓促,国公府依旧展示了自己的实力。

  这一日高朋满座,连道爷都令人送来了自己写的一幅字,蒋庆之没去凑热闹,听闻好像是百年好合四个字。

  这一日,勋戚云集。

  蒋庆之看到了不少老迈的家伙,这些老家伙平日里就在自家蹲着等死,此刻出来,引得许多人纷纷上前行礼。

  “听闻女方是长威伯选中了?”一个老家伙问道。

  蒋庆之点头。

  老家伙看看其他人,笑道:“老夫这两年时常听闻京师多了个年轻人,说什么大明第一名将。特娘的,这名将难道烂大街了?见面不如闻名……今日一见,也不就是这样?哈哈哈哈!”

  几个老家伙也跟着狂笑起来。

  朱希忠在那边听到仆役禀告,急匆匆赶过来。

  “大郎,当年老国公去时,可是叮嘱过你要谨慎。莫要走错了道。”老家伙看来不简单,竟然对朱希忠宛若子侄。

  “您说这话……”朱希忠赔笑道:“今日大喜之日,改日再说可好?”

  老家伙摇头,指指蒋庆之,“这是幸臣。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听老夫的话,从此离此人远些。如此,他倒霉时你也不至于殃及池鱼。”

  朱希忠看了蒋庆之一眼。

  蒋庆之懒洋洋的摆摆手,“老而不死是为贼,我懒得和这等冢中枯骨计较。”

  蒋庆之正在等着新郎官回来。

  “您要不……先进去歇着?”朱希忠笑着对老家伙说道。

  人老了会格外执拗,老家伙摇头,“今日当着众人的面,你若是不肯疏离此等幸臣,从此这国公府的大门老夫再也不踏入一步。”

  这是逼宫啊!

  蒋庆之看到不少勋戚都在得意,就知晓老头的发飙,多半有此辈的功劳。背地里这些人不知说了自己多少坏话。

  比如说断掉了勋戚们的富贵之路,这可是大仇。

  再有当街殴打勋戚。

  故而才有了今日的逼宫。

  国公府历来都以交游广阔,不得罪人而著称。

  众目睽睽之下,朱希忠挠挠头。

  笑了笑。

  看着蒋庆之,挑眉。

  那些得意的目光顿时多了冷意。

  来了!

  朱希忠冲着老家伙拱拱手,“来人!”

  “国公!”两个仆役进来。

  朱希忠指着老家伙,“送客!”

第663章 不悔,不改

  “安仁侯林班当着客人的面说长威伯乃是幸臣,又逼迫成国公当众与长威伯割席断交。成国公却令人送客……”

  芮景贤低头说:“林班当场就被晕厥了过去,婚礼哗然。”

  嘉靖帝摩挲着玉锥,“林班?”

  “陛下,林班乃是老臣,当年也曾跟着先帝出塞。”黄锦说道。

  “陛下,林班此人以军方巨擘自居,动辄说自己当年跟随先帝如何如何。且当初和老国公交情深厚。”芮景贤是有备而来。

  见道爷默然,芮景贤继续说道:“随后不少人闹腾了起来。”

  大喜日子变成这样,朱希忠想来是恼火不已吧!

  黄锦觉得换了自己,大概也只能安抚一番。

  “成国公发话,说朱氏与蒋氏一体,今日谁若是不满,只管走了就是。”

  “走了多少人?”嘉靖帝问道。

  “走了十余人。”芮景贤说道:“后来新郎回来,闻讯后竟然……”,芮景贤想到得知这个消息时自己的反应,不禁看了嘉靖帝一眼。

  “那小国公竟然说,此后谁若是对长威伯无礼,便是他的对头。”

  卧槽!

  黄锦都愣住了,“这是……”

  这是要换门风了吗?

首节 上一节 831/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