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没有?”蒋庆之说道:“每一支火枪都是由你等精心打造,随后送到将士们的手中。你等打造的越精细,将士们杀敌就越有把握。这不是军功是什么?”
老工匠说道:“可以往在工部,无论咱们打造的如何精细,都没人过问。”
这特么就是公办工坊的弊端啊!
干好干坏一个样,能糊弄就糊弄。
关键是工部和兵仗局打造的东西大多是供给军队或是官方使用,就算是质量差点,谁也没那功夫去和他们计较。
你糊弄,我也糊弄,最终把这个大明糊弄没了。
以至于到了后面,京师送到九边的火药威力太过感人,九边将士弃之不用。但火器不能没火药吧?
这关系到大伙儿的小命,于是无奈的将士们只得自己花钱去买火药。
注意,是自己花钱,而且买的是民间出产的火药。
民间出产的火药比官方的更好,这特么活生生就是个笑话。
蒋庆之想到这里,说道:“工部那一套在我墨家这里不管用。老冯。”
“伯爷!”冯源上前。
“看看伯爷的法子!”王庭相说道。
张居正淡淡的道:“难。”
王庭相说道:“老夫信伯爷。”
二人卯上了,张居正挑眉。“一顿好酒。”
“两顿如何?”王庭相反击。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
蒋庆之吩咐道:“每一支燧发枪都必须刻有打造工匠之名。”
这是质量追索,就如同在城砖上刻着工匠名字一般,不新奇。
张居正摇摇头。
王庭相也觉得不新鲜。
“其次,抽出两个工匠,每日轮班巡查火器品质,若是有不合格的火器出了工坊,他们有责!重责!”
张居正一怔,“这是……”
后世的质检员制度和连坐制度融合在一起。
“第三,原料来源登记注册,要能溯源。”
张居正发现工匠们的面色有些难看,甚至是如丧考妣。
这伙人在工部摸鱼摸惯了,什么质量,只要能糊弄过去就完事儿。
蒋庆之来了个质量管理,顿时让他们腹诽不已,若非顾忌身份,早已闹了起来。
“这是秦法!”张居正眯着眼。
秦法严峻,连坐是常事。故而秦国的兵器最为锋锐牢固。
蒋庆之仿佛没看到工匠们的神色,继续说道:“第四,每月每人能打造多少火器,这个你回头定个数,报给我。”
工匠们看着是敢怒不敢言。
“在此基础之上,每多打造一支火器,奖励多少,回头我会给你一个数。”
瞬间,张居正看到那些工匠眼前一亮。
虎贲左卫那边发现不合格的燧发枪后,只是退货了事,颜旭并未禀告。
蒋庆之闻讯后去了一趟虎贲左卫,把颜旭骂的无地自容。
——这是公事!
——你想让将士们拿着烧火棍都不如的火枪去杀敌?
——你这不是在帮本伯,而是在害本伯!
姜华来了,哪怕是工部尚书,依旧不能进工坊。
“伯爷在里面,还请姜尚书稍待。”护卫客气的道。
“无妨。”姜华很有兴趣知晓蒋庆之如何对付那些难缠的工匠。工部对此是没办法,大致不差就好。
“第四,设立质量奖。打造出来的火器有九成九以上合格,奖励一贯钱。”
卧槽!
王庭相看到工匠们的眼中迸发出了异彩,仿佛是野兽看到了肥羊。
“当然,奖惩分明。若是有人打造出来的火器有半成以上不合格,罚五百钱,以此类推。另外,质检员未曾发现瑕疵品,重罚!”
蒋庆之看了众人一眼,转身就走。
他很忙,还得回去给孩子编写童话故事。
走出工坊,见姜华在外面,蒋庆之笑道:“这是来逼宫?”
姜华打个哈哈,“听闻你这边工匠最近有多余的,我工部借用一半如何?”
——别装了,知晓你如今焦头烂额,老夫主动出手,你正好顺水推舟,回头欠老夫一个人情!
见蒋庆之愕然,姜华抚须微笑:“工匠不能这般管,我工部自有一番手段。”
话音未落,里面突然就爆发出了一阵欢呼。
接着有人高喊。“伯爷放心,小人定然尽心打造,十成十,保证十成十的好货!”
“小人每月定然能打造出三支火枪。”
“小人能打造出五支!”
墨家工坊在打造火枪时,采用了不少预制配件,故而效率大增。
蒋庆之拿出药烟,挑眉。“工部自有一番手段?老姜,说来我听听。”
姜华:“……”
第609章 儒家大将的犀利,乐极生悲
看到那些热情似火,主动的不像话的工匠,姜华觉得自己的三观被颠覆了。
他问蒋庆之用了什么手段,蒋庆之摇头微笑,“不是我不教你,老姜,工部那地儿不适合这些规矩。”
“为何?”姜华觉得蒋庆之在藏私。
“工部的工匠干好了可能多得?”
“按照规矩,那些工匠每月有十日无偿为我工部做事。老夫就算是想给他们钱,户部也不批啊!”
这就是匠户制度,当年被称之为不花一文钱就能建起城池,建起宫殿,打造器物……
“老姜,免费的东西,从来都是最贵的。”
蒋庆之丢下这句话就走了。
姜华楞了许久,回到工部后召集下属商议。
“长威伯是用什么手段本官不得而知,不过后来本官看着那些工匠干活……尽心尽力的令人惊讶。”
姜华发誓自己从未见到过如此主动热情的工匠。
“你等可能有法子?”姜华发狠了,他看着下属们,“若是那些工匠在长威伯手中出彩,回头就有人会弹劾咱们工部无能。”
众人面面相觑。
随后每个人都发表了一番看法,不外乎便是威胁,或是加大惩处力度。
至于奖励……哪来的钱粮。
小朝会上,姜华试探着提及了此事,“那些工匠颇为了得,是否每月给些钱粮?”
户部尚书吕嵩出班看了姜华一眼,老脸板着,“户部的钱粮都有去处,再有,匠户制度施行了多年,每月服役十日也是规矩。你工部打破了这个规矩,那天下匠户是不是也得跟着?每月因此要耗费多少钱粮姜尚书可算过?”
众人一听也愣住了。
是啊!
大明匠户众多,每年官方营造都要倚仗这些人的免费服役。
若是打破这个制度,免费变成了付费……各地官府能把工部上下骂成狗。
姜华干笑道:“只在工部……可行?”
“天下事皆患寡不患均,若是你工部给钱,天下工匠鼓噪,给不给?”吕嵩冷冷的道:“地方哪来这笔钱粮。若是给了,匠户制便形同虚设。随后军户制是不是也得重新考量一番?你姜华这是想做什么?把祖制尽数废掉?”
吕嵩乃是儒家大将,这番话出口,火药味顿时弥漫开来。
是啊!
匠户制度一旦被打破,军户们定然也会蠢蠢欲动。
姜华和蒋庆之交好,对墨家颇有好感。吕嵩一番话劈头盖脸而去,顺带有口黑锅也飞了过去,戴在了姜华的头上。
当然,蒋庆之和墨家也躺枪了。
墨家对祖制不屑一顾!
墨家蓄谋想废除祖制!
这话要是传出去,天下多少人要对墨家和蒋庆之喊打喊杀?
一个制度的推行,必然是有人获益,有人蒙受损失。
匠户制度下,匠户受损,而别的工匠却因此受益。有人为官方服役,他们就免除了征召。
军户制度也是如此,有人子子孙孙从军,普罗大众就不用担心成为炮灰。
所以革新之所以难,难就难在如何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如何压制那些既得利益者。
姜华被这番话弄的灰头土脸,暗骂几句,准备收工。
但吕嵩却得势不饶人,“陛下,当初工部与长威伯打赌,最终输给了长威伯一百工匠。那些工匠毕竟是匠户,怎能为私人效力?”
姜华干咳,“那些工匠在墨家也是为大明打造火器。”
“这本官知道。”吕嵩淡淡的道:“本官想说的是,火器有兵仗局,为何不交给他们去打造?”
“长威伯那里有许多奇思妙想,需要工匠打造器物!”老丈人出班反击。
今日蒋庆之没来,但墨家,或是说蒋党如今也有了自己的人马,老丈人出手,朱希忠等人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开喷。
吕嵩冷冷的道:“想来那些奇思妙想都是为国为民吧?”
“自然。”李崇点头。
“兵仗局难道就不是为国为民?为何长威伯不能把那些奇思妙想教给兵仗局去打造?难道有什么忌讳,或是……墨家的东西只能由墨家来?”
这话是在暗示:墨家是个独立王国,要小心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