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549节

  细雨飘落,寒风伴随着雨丝往人的骨髓里钻。

  陆炳手中拿着那张纸,回身问,“这配方……”

  “半真半假!”王以旂说道。

  芮景贤尖声道:“长威伯谨慎呐!”

  严嵩接到消息后,叹道:“武学,兵部……老夫敢打赌,王以旂那事他们定然早有谋划,一直引而不发,便是在等武学之事酝酿……”

  严世蕃靠着椅背,独眼上捂着热布巾,声音有些沉闷,“若是没有王以旂遗失文书之事,那些人定然会全力阻拦重组武学。王以旂遗失文书乃是诱饵,蒋庆之真正要钓的鱼是武学!”

  ……

  “醉翁之意不在酒!”

  杨清一拍书桌,“蒋庆之在意的是武学!”

  韩瑜点头,“武学若是得力,每年便会源源不断出许多将领。将门乃是大明隐患,陛下好大的胆略……竟敢想斩断将门的根基吗?”

  杨清坐下,眯着眼思忖着,“当下武将大多武勋出身,这些人通过联姻等手段彼此抱团,时至今日已然尾大不掉。老夫本以为陛下会徐徐图之,谁曾想这一出手却雷霆万钧,不给将门应对的机会……好胆!”

  韩瑜轻声道:“你可看出了什么?”

  “什么?”

  杨清眸子里多了些回忆之色,“陛下刚登基时……”

  ……

  “那年朕刚登基,眼中的大明处处都是毛病。朕不能忍,于是便大刀阔斧的开始了革新。”

  永寿宫中,蒋庆之盘坐着,手中拿着一卷道书,仔细倾听。

  道爷也盘坐着,不过是双盘,他眸子里多了回忆之色,“那一年,朕雄心勃勃,不过……”

  随后就偃旗息鼓了。

  “朕本以为此生再难找到当年那等豪情壮志,没想到啊!”嘉靖帝摩挲着玉锥,“看着那空荡荡的武学,朕在畅想着无数心怀天下的学生站在校场上,出现在天下各处卫所,带着大明将士走出去,去厮杀,去为这个大明赢得生机。庆之,朕能看到那一日吗?”

  “必然能。”蒋庆之说的很笃定。

  道爷如今才四十二岁,历史上他活到了六十岁,也就是说还有十八年。

  而且蒋庆之若是能把道爷嗑丹药的问题解决掉,不说多,多活五年吧!

  六十五岁。

  如此,还有二十三年。

  “一定能!”蒋庆之认真的道。

  蒋庆之隐隐有一种感觉,鼎爷不会给他二十三年来挽回大明国祚

  十五年?

  还是十年。

  在此期间,他必须要把大明国祚补满五百年。

  “你这娃!”嘉靖帝看着蒋庆之,眉眼柔和,“昨日朕梦到了太子,太子问朕,父皇,做帝王可辛苦吗?朕回答,辛苦,也不辛苦。”

  他看着蒋庆之,“庆之可知?”

  蒋庆之说道:“若是君臣志同道合,则再多的辛苦也甘之如醴。这是不辛苦。”

  “可哪来那么多的志同道合。”嘉靖帝淡淡的道:“今夜之事让朕颇为震惊?那些人竟然为了所谓的道统,为了权力而把江山社稷视为无物。”

  “前宋时他们不就是如此吗?”蒋庆之说道。

  而儒家也是从前宋开始彻底统治了中原。

  “朕在想如何肢解这个庞然大物,可这个庞然大物早已和大明融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动……”

  蒋庆之却有信心。

  他见道爷陷入了沉思,便悄然起身,对黄锦指指外面,示意自己得回去了。

  黄锦把他送出去,低声道:“陛下这几日没睡好。”

  “为何?”

  “太子。”

  深夜。

  嘉靖帝在殿外缓缓踱步。

  “陛下,天冷,要不……”黄锦劝道。

  嘉靖帝只是不理,他仰头看着苍穹,“太子昨日在梦中还问了朕,父皇,这个大明……还有救吗?”

  黄锦心中一震。

  “黄伴,你说这个大明可还有救?”

  黄锦低头,“奴婢以为,还有救。”

  “为何?”

  “奴婢听闻今日兵部许多官吏疏远了王以旂,可心胸狭隘的侍郎吴华却公开力挺,并愿入墨家……听闻彼时的兵部饭堂三成官吏依旧肯站在他们一边。”

  黄锦认真的道:“陛下,这个天下,依旧有无数忠心耿耿的臣子心向大明!”

  他抬头,就见嘉靖帝走到台阶边缘,伸开双手,仿佛在拥抱着什么。

  “朕,回来了!”

第410章 被断根的武勋

  在蒋庆之看来,武学必须要抢在天下将门怨声载道之前完成招新任务。

  为此他把王以旂也拉了进来。

  王以旂忙得不行,便丢出吴华来做挡箭牌。

  “兵贵神速,第一批学员尽数从京畿一带军中选拔。”蒋庆之说道。

  “如此,在将门群情激昂之前做成事实。长威伯高明!”吴华化身为头号蒋吹,干劲十足。

  “谁来教授学生?”道爷令人去问蒋庆之。

  “马芳可暂代教授,另外从九边抽调一批非将门出身的将领,秦源也算一个。”蒋庆之早有打算。

  “马芳是谁?”

  ……

  虎贲左卫,马芳沉默的在整理着自己的被褥。

  “马小旗。”

  一个军士出现在门外,“指挥使让你去一趟。”

  马芳去了大堂。

  颜旭和人正在说话,指指边上,示意马芳等等。

  那人看了马芳一眼,颜旭说道:“说实话,本官也不愿放人,可伯爷既然开了口,那没二话。马芳,来。”

  马芳上前行礼,那文官男子仔细打量着他,“只是个小旗?”

  “正是。”颜旭笑道:“别小觑了他,若非……罢了,这些说了在你等眼中便是自吹自擂,且等着看。”

  文官男子颔首,“马小旗。”

  “是。”马芳站好。

  “本官武学学正杨海清,兵部那便抽调你去武学暂代教授一职。你可愿意?”杨海清仔细看着眼前这个小旗官,心想这等鲤鱼跃龙门的好事儿,换谁都得狂喜过望。

  马芳平静道:“是。”

  没有狂喜,甚至没有任何情绪。

  啧!

  杨海清有些惊讶,“如此,你便跟着本官去武学。”

  等二人走后,颜旭有些纳闷的道:“按理马芳早就该升迁了,可伯爷却叮嘱我压着他,这是为何?”

  吴华的办事效率令人瞠目结舌,不过五日,第一批学员就到了京师。

  浑身的疲惫还未曾消散,开学典礼就开始了。

  百余学生站在校场上看着颇为不打眼。

  “后续会从九边选拔一批,第一批学员大约四百人左右。”蒋庆之给道爷介绍着情况。

  “四百人,往各处卫所一扔,太少。”嘉靖帝说道:“胆子放大些。”

  蒋庆之觉得道爷越发奔放了,他苦笑道:“陛下,先生不够。再有,第一批太多,也会让将门如芒在背,不如一步步来。”

  “记住,胆子大些,再大些!”

  “是。”蒋庆之不时看一眼嘉靖帝,觉得表兄好似被人换了芯子。

  “陛下,时辰到了。”

  有人来禀告。

  时辰是道爷亲自看的,不,是亲自算出来的,说什么正当其时,利杀伐。

  嘉靖帝走到前方,看着这数十学生,心中却在想着当初……

  他和杨廷和的蜜月期非常短暂,结束后,君臣之间近乎于死敌。

  时光荏苒,杨廷和坟头草都三尺高了,而嘉靖帝却从西苑中走了出来。

  杨先生,你可失望了吗?

  嘉靖帝开口,“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数十学员没想到竟然还能得到帝王教诲,兴奋不已。

  一番鼓励居多的话后,蒋庆之上前。

  “你等算是半个天子门生。”

  这话让学员们面色涨红,蒋庆之估摸着不少人的血压离爆表不远了。

  “陛下为何青睐你等,皆因大明的犁,无可种之地。”

  蒋庆之说道:“大明内部流民越来越多,他们该去向何处?我们手中的长刀,该为何而战?”

  他知晓说的越多,作用越小,便指着远方说道:“谁愿意成为陛下手中长刀,去为大明,为陛下征伐不臣?”

  “愿为陛下效死!”百余人齐声高呼。

  “谁愿意成为陛下手中长刀,去为大明的犁,寻找大明的地?”

  “愿为陛下效死!”

  蒋庆之高呼。“谁愿意在百年后,在史书中留下吾辈悍不畏死,为大明浴血的美名?”

首节 上一节 549/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