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国公,伯爷,少了三个百户官,另外,镇抚韩愈,千户官王聪没来。”
他知晓,自己这么一点名,回头没来的将领都会把账算在自己的头上。
但他习惯了背锅,所以木然回身。
“可有告假?”朱希忠问。
颜旭本想说有,当看到蒋庆之似笑非笑的模样后,心头一跳,“有的有。”
朱希忠看了蒋庆之一眼,低声道:“没告假的当严惩。”
哥哥哎!
你这从小在富贵窝里长大,浑然忘却了祖辈在军中的杀伐果断。
蒋庆之冷着脸。
他前世本是南美小军阀,杀伐果断自不待言。来到大明后,在南边两战告捷,面对大明军中这些软脚蟹,就如同一头猛虎居高临下,俯瞰着一群羊。
庆之身上怎地煞气这般重……朱希忠心中咂舌。
“没来的,就不必来了。”
蒋庆之跳过黄三德,吩咐道:“颜旭。”
“伯爷。”颜旭束手而立。
“今日没来的,尽数令他们去兵部报到。”
这是把他们驱赶出虎贲左卫?
卧槽!
这是要作甚?
有人和没来的将领关系好,便喊道:“此等事得兵部来处置吧?”
你蒋庆之没这个权力。
蒋庆之含笑看着叫嚷的那人,“名字。”
“陈堡!”
陈堡斜睨着蒋庆之,并不怕他。
朱希忠低声道:“此人我知晓,祖父陈勉当年曾在大礼仪中支持陛下,故而这些年家族在京城勋戚中脱颖而出。”
这便是老牌勋戚再度崛起。
一般没人愿意招惹这等人家。
陈堡也笃定蒋庆之不敢责罚自己。
“给你两个选择。”
蒋庆之拿出药烟,“一,滚回家去做你的纨绔。二,出去绕着营地跑十圈。”
陈堡呵呵一笑,转身就走。
有胆气!
众人暗赞。
老弟,你这个……太急切了吧?
朱希忠心中苦笑,板着脸道:“我与长威伯奉陛下之命巡查整顿京城诸卫。”
诸将赶紧站好。
蒋庆之起身,朱希忠只求小老弟莫要动作太大,就板着脸为他助威。
蒋庆之指指这些将领。
“上梁不正下梁歪,我本想看看虎贲左卫的操演,可看到你等站没站相,坐没坐相的模样,就知晓没这个必要。”
诸将木然。
“若是谁能羞恼,我还会高看他一眼。”蒋庆之说道:“可我看到了什么?麻木!”
蒋庆之的怒吼在大堂内回荡着。
“看看你等的模样,像是什么?有人说京城诸卫成了看门狗,可在我眼中,你等连做看门狗的资格都没有。就是什么……哈巴狗!主人扔一根骨头就摇尾巴撒娇的一群哈巴狗!”
没有人能忍受这等羞辱,诸将抬头,面色涨红。
庆之,你激起众怒了……朱希忠心中苦笑,却冷冷干咳一声,想震慑诸将。
可成国公府多年未曾领军厮杀,谁会在乎?
蒋庆之指着外面,“俺答正磨刀霍霍,九边在草原铁骑的威慑之下瑟瑟发抖。这可还是那个煌煌大明?”
“当年太祖皇帝与成祖皇帝令草原异族丧胆,京城诸卫便是他们手中的虎贲。可如今的京城诸卫成了什么?”
“俺答跳梁,令大明武人震怖。震你娘啊!”
蒋庆之骂道:“我来,便是要重整虎贲左卫,为京城诸卫打个样。”
他指着外面,“心中尚有廉耻的,马上滚出去,绕着营地跑十圈。”
诸将默然。
“十息!”蒋庆之看了孙重楼一眼。
“十,九……”
孙重楼开始报数。
朱希忠终究忍不住了,过来低声道:“庆之,这些将领跋扈,若是激起兵变,你我难逃重责……”
蒋庆之没回复他,朱希忠侧身看去,见少年冷漠的看着诸将,眼中,好似有一团火在燃烧。
颜旭出来,行礼,“下官,领命!”
他大步走出去。
第二个将领出来,“下官领命!”
朱希忠:“庆之,你这是在赌!”
蒋庆之冷冷的道:“我在赌,大明的男儿,胸中依旧还有热血!”
“下官领命!”
“下官领命!”
朱希忠呆呆的看着一个个将领面色涨红的行礼,随即出去。
一种久违的感觉令他不禁浑身颤栗。
家中那等厮杀过的老护卫曾说过,这种颤栗叫做什么来着?
“热血!”
……
第一更,后续五更马上就来,一起发出来。
订阅,月票,什么票……都要。
第81章 一骑绝尘
西苑外,一个老人说道:“臣陈勉,请见陛下。”
老人的身后便是陈堡,此刻的陈堡一脸愤怒,对老人说道:“祖父,此次定然要让那蒋庆之好看。”
陈勉觉得自己的运气不错。
大明开国时,陈氏祖上本是元军中的将领,在太祖大军围城之际,果断反正。
靖难之役中,当成祖大军接近京城时,陈氏彼时的祖宗果断率军归顺,在最后时刻完成了自我救赎。
随后的几任家主平庸,陈氏在勋戚圈中渐渐沦为破落户。
直至大礼仪之争,陈勉琢磨了一番,觉得自家没什么可失去的,那么,就搏一把。于是陈勉上了奏疏,站队嘉靖帝。
——那是陛下的亲爹,怎地,亲爹不认,让陛下如何为天下表率?
这番话说的彼时还年轻的嘉靖帝很是感动,从此,陈勉就进了嘉靖帝的眼,飞黄腾达。
陈勉年纪大了,没事儿就喜欢在京城各处转转,也听闻过嘉靖帝找打了表弟的八卦。今日孙儿陈堡回来,哭诉自己被蒋庆之羞辱,陈勉不禁大怒。
“哪怕他是陛下的表弟,也不能如此羞辱陈氏!”陈勉拍拍孙儿的肩膀,“放心。”
嘉靖帝隐入西苑后,一般臣子没事儿也不会来求见……许多事,上奏疏就是了。
陈勉走在西苑中,想到最近勋戚圈里的话题。
太子地位稳固,但两个皇子,特别是景王却深得嘉靖帝的喜爱。
俗话说铁打的帝王,流水的太子。从古至今,太子便是最危险的一个职业。
帝王短命,或是体弱多病时,太子尊贵无比。
帝王身强体健,看似寿元还多时,太子就危险了。
眼瞅着自己年纪大了,可太子却依旧壮年,那种危机感,令越发迷恋权力,不舍人间的帝王不由生出杀机来。
弄死太子,朕依旧是那个至尊。
嘉靖帝修道的时间很长,长到众人一次次猜测这位帝王何时倒下。毕竟,这位帝王不但修道,还特娘的炼丹。
历史上磕丹药的帝王罕有长寿的。
可没想到嘉靖帝就在众人的注视下越活越年轻,反而宰辅们换了一茬又一茬。
于是,有心人难免想到了太子的危机。
更有人想着是否可以从个龙,站个队。
比如说景王。
陈勉就在琢磨自家是否需要选个边站队。
直至见到嘉靖帝后,他才把这个念头丢开。
“陛下。”
陈勉行礼后,叹息一声,“今日长威伯在虎贲左卫大发雷霆,驱逐将士,羞辱将领……臣听闻后,担心……”
担心什么不必说,嘉靖帝自然知晓。不外乎便是担心虎贲左卫喧哗,引发京城震动。
什么地方都能出乱子,京城不能。哪怕是一件小事儿,发生在京城就会被视为一个重要信号。
一旦虎贲左卫闹起来,就是一个不祥的信号:这个天下,怕是不安稳了。
陈勉没提自己的孙儿,而是表达了自己对此事的担忧。
他看了嘉靖帝一眼,见嘉靖帝神色平静,不知喜怒,便补充道:“陛下整顿诸卫正当其时,臣以为,可缓缓图之……”
陛下哎!
您让长威伯那个少年去整顿虎贲左卫,少年人立功心切,弄不好便会惹出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