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大明 第111节

  这阵子躺平时看了不少五花八门的书,当然,最多的还是医学相关的书籍。

  记得有一段话,不知谁说的,忘了。

  大致意思是:人生就是一列火车,伱是司机。这趟列车中途会有无数人上下。有时乘客很多,有时很少。但即便除去你这个司机之外,列车上空无一人,你也得独自把它开到终点站。

  上架是个考验。

  可我特么最烦的就是考验。

  神烦!

  各位老少爷们,姐妹们,兄弟们……

  开始了啊!

  给个订阅,投几张月票,推荐票我也收。

  周一,也就是五号凌晨上架。

  六更!

  我会一起发出来。

  恳请大家支持。

  ——迪巴拉爵士于周六晚19点30。

第79章 直发不出来

  VIP章节发出来了。有能力的书友,恳请订阅支持。

  顺带求票。

第80章 大明男儿,热血依旧

  卫所制,是大明军制。

  卫为军名,其下有所,所之下是百户,百户之下是总旗,总旗之下是小旗……

  这便是大明军制。

  一国京城的驻军自然是最精锐的,也是最强大的。

  从大明建国开始,到成祖靖难,京城诸卫被打烂,再度重组。

  朱瞻基添补整改过一次,后续帝王陆陆续续也做出了些改革。

  但在许多人的眼中,这些改革就像是补锅匠,小敲小打。

  虎贲左卫和金吾左卫、羽林左卫、府军左卫、燕山左卫等诸卫负责的是紫禁城东部的戍守,责任重大。

  但对于虎贲左卫的指挥使黄三德而言,这个责任近乎于无。

  大明立国后,紫禁城经历过两次威胁,第一次是靖难时成祖进京,第二次是英宗发动宫变复辟。

  从此之后,紫禁城就如同一条老狗,稳如泰山。

  早上起来,懒洋洋的伸个懒腰,喝杯茶,吃个早饭,再懒洋洋的出门。

  此刻朝阳还没出来,黄三德揉揉眼睛,“娘的,多睡一会儿也好啊!”

  但看到长街上急匆匆往皇城去的文官,黄三德又幸灾乐祸的道,“还是咱们舒坦。”

  到了虎贲左卫的营地,黄三德连昨夜的值守情况都懒得问,坐在值房里打盹。

  昨夜值守的是指挥佥事颜旭。

  上次百户陈集为麾下背锅,事后黄三德被兵部呵斥,但也仅仅是呵斥。权贵役使京城诸卫的事儿不是一天两天了,若是要追查,怕是六部和京城权贵要倒下大半。

  黄三德在兵部有关系,权贵中也有关系,所以此事不了了之。

  “指挥使。”

  颜旭进来了。

  “嗯?”

  黄三德在想着昨晚和某位武勋的交谈,对方许了不少好处,让他暗中给蒋庆之添堵。黄三德睁开眼睛,有些不满的轻哼一声。

  颜旭说道:“昨夜有人夜行,被抓到后喊冤……”

  黄三德闭着眼,“嗯!”

  你特么的倒是给个态度啊!

  陈集麾下杀了工部主事王新田,黄三德闻讯称病,把颜旭丢出来背锅。颜旭很想拒绝,但他没有黄三德的关系网,但凡说个不字,不等事儿发作,黄三德就能把他弄下去。

  “白天各处城门军士多,嘈杂。此人想半夜在皇城外喊冤……”

  “嗯!”

  “此人被扣住了,如何处置?”

  颜旭渐渐麻木。

  “嗯!”

  麻烦的事儿不要问老子……黄三德就这个态度。

  正如同上次陈集之事一样,令颜旭内心愤愤,却不敢反抗。

  但颜旭终究忍不住刺了一句,“指挥使,我虎贲左卫,好歹也曾是虎贲啊!如今却成了小猫。”

  虎贲为军号,可见当初的虎贲左卫是如何的骁勇。

  黄三德睁开眼睛,冷漠的看着颜旭。

  老子好像惹恼他了……颜旭有些后悔。

  黄三德说道:“如今天下太平,怎地,你颜旭觉着不舒坦?若是想寻乐子,我可举荐你去九边。”

  九边在草原异族的不断侵袭之下,日子过得格外艰难,有今天没明天的。

  “京城诸卫多年来便是如此,也不见京城出什么岔子,但凡我黄三德在虎贲左卫一日,谁想标新立异,谁敢?”

  颜旭低头。

  “若是我呢?”

  外面有人说道。

  黄三德勃然大怒,“是哪个裤裆……裤……裤。成国公,长威伯……”

  提到成国公时,黄三德的语气还好,当说到长威伯时,黄三德的眸子一缩,显然是想到了上次的事儿。

  在黄三德眼中,若是没有蒋庆之多事,上次的事儿就云淡风轻的过去了。

  朱希忠冷笑进来,“伱黄三德倒是大胆,把虎贲左卫当做是自家菜地。”

  黄三德赶紧起身行礼,“见过国公,见过……伯爷!”

  朱希忠回头,“庆之,你看……”

  这是朱希忠第一次正儿八经的进军营,一路上想了许多应对之策,此刻竟然发现毫无用处。只好问蒋庆之。

  这便是大明的武勋。

  当俺答大军兵临京城时,这些武勋只能茫然看着那些武将,什么应对之策,什么兵法……什么都不会。

  彻底烂透了。

  所以,大明版本的将门才越演越烈,直至祖大寿、吴三桂等北方将门坐大后,近乎于军阀,可抗衡朝中。

  这也是葬送大明的重要原因。

  蒋庆之把朱希忠拉进来,便是想在武勋中树个榜样。

  当朱希忠脱胎换骨后,对其余武勋的震动会引发多少国祚变化?

  能增加几年国祚?

  只是想想,蒋庆之就流口水。

  蒋庆之也不客气,和朱希忠并排坐下。

  “黄三德?”

  “是。”黄三德很是恭谨。

  蒋庆之看着此人,讥诮的道:“我今日想在虎贲左卫标新立异,你,如何看?”

  这是活生生的打脸。

  颜旭只觉得心头大快,恨不能高呼一声‘伯爷英明。’

  更恨不能黄三德反唇相讥。

  黄三德低头,面色如常,“伯爷高见。”

  蒋庆之突然平静了下来,“召集诸将。”

  咚咚咚!

  久违的鼓声在虎贲左卫响起。

  “这是哪个蠢货敲鼓?”

  “草泥马,去看看。”

  “这青天白日的,也没见贼人,敲鼓作甚?”

  “点卯啊!”

  “点个屁,上次点卯还是元日,都特么的快半年了。”

  众将骂骂咧咧的到了大堂外,见外面站着十余陌生面孔的男子,不禁一怔。

  蒋庆之就带了孙重楼和窦珈蓝,其他都是朱希忠的家丁。

  一个家丁进去禀告。

  “让他们进来。”

  家丁出来,“国公和伯爷让你等进去。”

  国公,伯爷?

  诸将不知情况,赶紧收敛心神,鱼贯而入。

  上首并肩坐着成国公朱希忠和长威伯蒋庆之。

  “总旗之上的都来了?”蒋庆之问。

  黄三德仔细看着,“好像差……差了……”

  蒋庆之冷冷看着他,“连自己麾下诸将都不熟悉,你这个指挥使,做的不错。”

  黄三德看了颜旭一眼……还等什么?

  习惯背锅的颜旭只是看了一眼,便知晓少了谁。

首节 上一节 111/10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