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拿命教太子,皇帝求我别死 第383节

  他就不信了,这大明难道谁都是陈策的人脉?他陈策能量再大,还能将太子和皇上也培养成自己人不成?

  皇权不容挑衅!若是太子和皇上知晓陈策羽翼如此丰满,他们一定会感受到皇权受到挑衅,那个时候本官就要看看,他陈策究竟如何翻天!

  “等著,都给老夫等著……啊!啊!!!操!本官操你们八辈祖宗,有种杀了我……大哥,呜呜呜,饶了我吧,我都签字画押认罪了,你们不能这样对本官……畜生啊!本官是个老者,你们难道不尊老爱幼?”

第593章 调唐寅归来

  徐泽在大同锦衣卫被折磨的痛不欲生后,魏文礼终于将他带回了京师,移交给了刑部。

  在这期间,太子朱厚照做了两次人事任命。

  第一是调张彩为刑部郎中,第二则是从西南调唐寅归来,升任礼部员外郎兼报刊司监正。

  这是弘治皇帝早就叮嘱朱厚照要做的事,以后天下的舆论不能全部掌控在文官手中,皇帝也需要牢牢握住一部分舆论的大权。

  报刊司的创建,无疑就是瓜分文官手中权力的最好利器。

  只不过唐寅现在被调回来了,报刊司建设的机会却暂时搁置了起来,还是因为大同府死的那六百多名汉人,让朝廷不得不重点处理这件事。

  徐泽被调回来送入刑部后,心中早就憋著一口气,当初在大同锦衣卫牢狱被折磨的痛苦,现在他要全部报复回来!

  不管怎么说,刑部也需要走合法的法律流程,有了这个流程,他就有翻案的可能。

  退一步说,刑部也是文官集团的人,他们不可能偏向内厂和锦衣卫!

  当徐泽被送入刑部牢狱第一天,他便要求刑部对他的案子进行审查,刑部自然也满足他的愿望。

  弘治十七年十月初,刑部郎中张彩对徐泽案进行审问。

  “大人!”

  徐泽拱手道:“本官要弹劾锦衣卫滥用私刑,屈打成招!”

  “本官交给锦衣卫的证据,全部是锦衣卫逼著本官提交上去的,大人请看!”

  徐泽将衣衫脱下,身上都是烙铁烙出来的印子。

  张彩看了一眼,淡淡的道:“你这身上的东西,本官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刺青?宋朝就很流行这种。”

  徐泽瞪大了眼睛,你是瞎比吗?这叫刺青?这分明是被锦衣卫折磨的啊!

  徐泽道:“大人误会了,这并非什么刺青,全部是锦衣卫刑讯逼供的证据!”

  张彩摇摇头道:“这不能作为证据,反而是你提交上来的认罪书,上面全部都有伱的签字画押,你已经承认了罪名,这个是不容反驳的。”

  徐泽道:“大人!这是被逼的啊!”

  张彩道:“既然被逼迫,那你为什么要签字画押?他们总不会将你的手砍了画的押吧?就算手被砍了,这个签字也是你自己签的,人家没办法拿著你的手签字吧?”

  “你只要不承认,不签字,锦衣卫是没办法的。”

  徐泽震惊了,他觉得刑部这名官员像个傻子!

  “张大人!本官要求换个刑部官员审查此案!本官要求三法司会审!不然本官不服!”

  张彩微笑道:“这个案子证据确凿,需要什么三法司会审,你自己都认罪了,还让三法司怎么会审?”

  “本官只是负责给你量刑而已,并不是来听你辩驳的。”

  “你!”徐泽指著张彩,气的全身颤抖,又道:“本官要弹劾陈策,泰安侯陈策!是他指使内厂指挥佥事傅元勾结蒙古人!”

  张彩冷冷的乜了他一眼,嗤笑道:“徐大人,我要是你,就痛痛快快的承认,如此我还能敬你是一条汉子,是一名性子耿直的文官。”

  “你现在……给文官丢脸啊!”“明明你自己犯下的错,为什么还要攀咬别人呢?你是不是把皇上和太子都当成傻子啊?”

  “你是不是以为太子就不知道你想做什么啊?你以为塑造起文官和内厂之间的矛盾,你就能脱罪了吗?”

  “六百多名百姓的性命啊!因为你一句话,他们都死了。你是大同总兵官,大同的防卫任务全部在你一个人身上,你居然可以如此刚愎自用?”

  “本官看不起你!”

  徐泽瞪大眼睛,指著张彩:“你!你……你也是陈策的人?”

  张彩微笑道:“大人,你可不要乱说,本官是太子的人,是皇上的人。”

  “想这么处理你的是皇上,是太子,你也别想著用什么方法能让你脱罪,本官话放在这里,你死定了!”

  “你若是痛快点认罪,兴许太子还不会诛杀你全家,你若是还想和太子殿下玩这些心机城府,那不好意思,本官现在可以直接按照你的认罪书给你定罪,不仅你要死了,你的家人也全部都要死!”

  徐泽呆住了,是太子和皇帝……难怪锦衣卫会直接去大同抓人,皇上和太子从始至终就没相信过他说的话。

  换言之,他们信的是傅元。

  太子和皇上都知道,如果这件事交给三法司去审,最后的结果未必会让他们满足。

  所以他们才安排了锦衣卫先审,审完了将证据交给刑部,让刑部直接定罪!

  如果自己承认,那这件事就是自己死结束……所以太子和皇上早就想要了他徐总兵的命!

  如果自己不承认,那太子也会要了自己的命,还会牵连到自己的家眷。

  只是这么做,太子顶多不要自己的名声罢了。

  如果他承认了这件事,那就简单了,太子和皇上就可以让刑部光明正大的定罪,也不用让自己的名誉在文官面前受损。

  至于该怎么处理,完全就看徐泽自己衡量。

  他若是想让太子和弘治皇帝败坏了名声,那就是自己全家人跟著自己陪葬。

  要么就是自己主动认罪去死,那样可以保全自己的家人。

  想到这里,徐泽浑身颤抖的越来越厉害……无论如何,皇上和太子这就是压根没打算让自己活著啊!

  可是这件事,他本就犯下了滔天大罪,如果当初没有一意孤行,如果当初他听了傅元的话,又何必落得如此的下场?

  徐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可现在悔恨已经没有了任何作用,徐泽双拳从紧握,到渐渐地松开,微微叹口气,看了一眼徐泽,坦然道:“罪臣……认罪了!”

  徐泽微笑道:“看来徐大人已经做好了选择,那就请徐大人将自己的罪名一五一十全部说出来吧。”

  “来人,找录事官来记录,徐大人的口供,一字不差的给本官记录下来!”

  “喏!”

  徐泽惶恐的将当初的情况事无巨细的说出来,最后心甘情愿的在刑部的卷宗上签字画押!

第594章 建设报刊司

  徐泽将罪名全部交代之后,张彩便将卷宗交给内阁,至于徐泽的下场不言而喻,很快就被批复了死刑。

  消息传到了辽东,傅元终于可以欣慰的笑了。

  不过他还不满意,九边防御体系如果还是各自为战,找不到一个协同管理的人,以后依旧会出现这种问题。

  九边需要一名有能力有魄力的官吏协同节制,就是不知道朝廷有没有这份打算,傅元想了想,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疏,让内厂给送去了朝廷。

  同一时间,陕西布政司。

  一封圣旨裹著雪花被送到了陕西,杨一清接了圣旨后,整个人都呆住了。

  皇太子亲自下令给他调去了大同府,同时升杨一清为节制大同、宣府、偏头关三边总督!

  更让杨一清震惊的是,推荐他的人选居然是陈策。

  要知道他之前还为了帮著刘大夏弹劾过陈策,那一次陈策就不计前嫌的提拔了他,现在陈策又一次提拔他到了更高的位置。

  杨一清实在想不通,明明陈策都不认识自己,对自己也不了解,甚至都没见过自己一面,为什么就笃定他杨一清能胜任如此重要的位置?

  如果有机会,杨一清真想去见一见陈策,就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会了。

  ……

  等杨一清走马上任大同府,傅元的信件才刚传出去,当傅元听闻朝廷已经设了三边总督后,他忙不迭让内厂的人将自己的奏疏给收了回来。

  他就说嘛,陈策肯定能想到这些事,他能想到的事,陈策又怎可能想不到?

  现在三边设了总督,以后也会避免很多麻烦,不过傅元的目的不在这里,这次小王子已经在大明身上找回了场子。

  他的威望已经在鞑靼部落创建了,除非大明能再开辟一场战争,不然小王子的地位会十分稳固,就是不知道陈策有没有这份打算了。

  ……

  内阁六部的官吏此时齐聚在乾清宫暖阁内。

  大同总兵官徐泽虽然被处理了,但鞑靼人屠杀大明商队的这个仇,大明也不可能视而不见,不然大明的天威会受到严重挑衅,其他小国会认为大明只能欺负他们这些弱小的国家。

  对付鞑靼部落毕竟不能像对付安南那样,发动经济战,这些草原部落的经济并不依赖于商业和农业,他们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和大明进行贸易。

  就算有贸易往来,他们的经济体制也不会受到大明的控制。

  今日朱厚照召见这么多高层来到暖阁,就是为了商讨对鞑靼部落发起报复战争的兵事。

  兵部的燧发枪已经全部建设完毕,并且如期交付到了九边。

  现在九边军队都在秘密训练骑兵和燧发枪的配合,内阁的建议是等边塞的军队适应一段时间,等边塞军队适应了燧发枪的强度,然后再和鞑靼打开战争,这样能确保大明在战争中取得绝对胜利。

  兵部的建议是保险的建议,毕竟现在大明也冒不起这个险,一旦真战败了,那对大明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按照大明的性格,没有十全把握的战争,他们不会轻易打开。

  不过朱厚照不想等,毕竟边关死了这么多人,若是大明过几个月再报复,那一切都没意义了。

  费宏出列反驳兵部道:“自古以来,就没有谁敢说哪一场战争能有十全的把握。”

  “如今我大明在外已经名声落地,我们还有红衣大炮兜底,就算正面打不过蒙古人,也不能战败!”

  红衣大炮虽然主动进攻的能力稍微差了一点,但防御能力一定是一流的。又加上现在陈策发明出来的燧发枪配合骑兵,边塞的士卒的战斗能力这些年都被培养出来了,加上如此利器,不可能轻易战败。

  马文升道:“兹事体大,实乃冒险行为,微臣建议殿下且隐忍一下。”

  朱厚照摇摇头道:“忍不了!”

  “大同府外六百多条命等著本宫给他们一个交代!”

  “打!”

  朱厚照厉声道:“给孤打!你们这几日给朕推举出来总兵官,无论如何要对鞑靼人来一场报复性打击!”

  一众高层沉默片刻,也不再反驳,虽然有些冒险,但大明最起码有六七成把握,而且仇恨已经到了这里,若是不打,不说别的小国会对大明失望,大同府内的大明百姓,恐怕也会对大明不满。

  “还有一件事。”

  “孤打算另设一衙,报刊司,诸卿有什么看法?”

  听闻朱厚照要单独对报刊设衙,一众高层心思各异,他们知道报刊司于皇权来说意味著什么。

  一旦报刊的舆论被皇帝牢牢掌控,那文官以后的生存空间将会越来越小。

  但这些人各个都是人精,他们都知道此时如果反驳大朱厚照,恐怕会让朱厚照不悦。

  于是众人纷纷道:“殿下,设置新衙兹事体大,臣等以为还是要让与百官一同商议,权衡利弊后,才做决定。”

  他们虽然心里不赞同此事,但他们不能开这个口,那就等大朝会的时候,让马前卒开这个头,替他们冲锋陷阵。

  朱厚照点了点头,道:“那就等十一月的朔日朝参,诸卿再一同商讨此事。”

  “就如此吧,都下去吧。”

  “臣等告退。”

  朱厚照长长舒了一口气,他自己执政这几个月来,越来越感受到压力的巨大,难怪自己的父皇会累出病来。

  幸好朱厚照在退朝后不需要时时刻刻去批奏本和折子,这些事朱厚照全部交给了刘瑾,刘瑾现在能帮他很大的忙。

首节 上一节 383/4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