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773节

  “年轧印500万银,陛下,明年年中预计超过650万银,到那时,陛下就可以开闸放水了,内帑撑不住了吗?”王国光汇报了兵仗局轧印银币数量,可以提前半年完成既定目标。

  “还能撑得住。”朱翊钧松了口气说道:“一切顺利就好。”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马文英、杨廷用等人在面圣之后,获得了一笔赏赐,每人一百银的恩赏之外,则是一人一件精纺毛呢的大氅,还有来自陛下赐予的四把燧发火铳,以及六瓶一箱的国窖四箱。

  “陛下让四位把总回到浙江,遴选锐卒四千五百人前往长崎总督府,与此同时,清汰九营老弱军兵,对九营4.5万众进行增补,补齐4.5万人的编制。”李佑恭详细交待了四位把总的工作内容。

  回浙江、监斩吴善言等一千二百众,而后遴选锐卒、补充兵源、前往长崎总督府灭倭。

  补充兵源是大司马曾省吾在廷议中的建议,九营编制不满,大部分都有缺员,吴善言超过一百条罪名里,就有一条是他在吃空饷,补齐编制,九营仍然照旧出巡抗汛,与此同时,对浙江全境进行水文地理勘测,确定应天府、杭州府、苏州府、松江府驰道,九营日后变成工兵团营。

  一个新的旋转门出现了,浙江九营工兵团营、遴选入水师、长崎总督府牙兵客兵、退役后回到九营担任军官,负责浙江鼎建大工之事。

  浙江府地方衙门的隐性收入,朝廷也不要,还留在浙江,也是用大工鼎建去分配,但九营军兵必须要吃到一份分配,浙江穷民苦力也要吃到一份分配,驰道是公共建设投入,修通之后,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三爷,咱们不是造反了吗?皇爷为何还给咱们这么多赏赐?”杨廷用看着自己一大堆的赏赐,有点懵,他们都造反了,如果说面圣还是皇爷为了稳住浙江九营,那这额外的赏赐,就有点怪了。

  “造反?谁造反了?胡说八道!咱们那是在杭州知府阎士选的要求下,入城剿灭坐寇!这是陛下在邸报上说的!你在质疑陛下吗!”马文英厉声说道:“是入城剿灭坐寇!在剿灭坐寇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吴善言欺上瞒下的罪证!”

  “明明就是兵变…”张文远嘟嘟囔囔的说道:“当初我都想好了,人死鸟朝天,无论如何都要把吴善言这个狗官给杀了!还有他那群走狗!”

  “陛下自然有陛下的考虑,你在质疑陛下的英明吗?”马文英严肃的问道。

  “没有!陛下英明!”张文远连连摆手,他就是没想通陛下为什么这么做而已。

  马文英回到了浙江双屿港的时候,已经是十月末,十一月初了,小冰川气候的影响下,杭州的西北风是透骨寒,连西湖湖面都结了一层薄冰,而刑场正在搭建,一次处斩超过一千二百众的逆贼,能上刑场的都是官吏,至于走狗,连上台的资格都没有,都是台下。

  刽子手不够用,申时行让人去九营遴选了一批军兵,成为了刽子手。

  申时行忙碌无比,九营经历司的建立,千头万绪,但申时行还是在行刑前完成了制度的建设,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读书人遍地都是。

  申时行结合松江府经验,经历司、浙江所有府州县官吏,全都用的外地人,本地人太容易和本地宗族、乡贤缙绅、势要豪右搅合在一起了。

  五经博士已经抵达,应杭驰道、松杭驰道的勘测准备全面开始。

  申时行终于忙完了兵变后所有的事儿,得空坐下来喝了杯茶,这早饭到下午三点,才有空去吃。

  “这鱼,还不如让它在河里,以后在杭州,就不要做鱼了。”申时行看着桌上的一盘醋鱼,对着左右扈从交代着,西湖醋鱼这个福,他真的享受不了。

  杭州如此繁华,是如何成为美食荒漠的?!

  “抚台,杭州知府阎士选求见。”一个门房走了进来,满是为难的说道。

  “让他进来吧,我吃口饭。”申时行摆了摆手,让阎士选先进来。

  他早上就没吃饭,一大早就去了永昌门,亲自为永昌门忠勇祠的营造,挖了第一铲土,算是奠基;而后马不停蹄的去了九曲营,慰问了剿坐寇过程中牺牲的军兵家眷;中午的时候,回到了府衙,处理了一批公文,主要是部分九营军兵抢了无辜百姓的财物,这需要归还;这看完了公文,申时行见了京师来的五经博士,派了两百九营兵扈从,保护五经博士勘测驰道。

  他刚忙完,才坐到桌前,饿的前胸贴后背,阎士选找上门来了。

  “我先吃饭,你说,我听。”申时行示意阎士选说事。

  “马文忠他们回来了,询问遴选锐卒的事儿;各县杂职官的银子,是不是要纳入大计之中?”阎士选说明了来意,两件事,遴选锐卒,这件事好办,京营有经验可以直接套用,而且水师组建的时候,就已经遴选过了几次,主要是第二件事。

  各衙门的隐性收入,要不要纳入大计,朝廷没有给出具体的指示。

  朝廷不给出指示,是因为朝廷不在浙江,对浙江的情况不了解,不是特别清楚,需要浙江巡抚做出判断。

  申时行用最快的速度吃完了热了三遍的午饭,开口说道:“纳入大计。”

  “我知道,这会儿纳入了大计,他们就会哭穷,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的继续用出各种办法,从穷民苦力身上敲骨吸髓榨出这部分的损失,但你要知道,这是最合适的机会了,浙江地面刚刚经历了兵变,还有比这个更合适的机会吗?”

  “反对的声音肯定还有,巧设名目也会存在,这是个长期斗争的过程,大不了就让九营军兵再次、周期性的进城剿灭坐寇好了。”

  “我也是这个想法。”阎士选十分确信的说道:“斗争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就不能再退了。”

  申时行对着阎士选说道:“杭州府内所有水窝子、粪道主都是吴善言的狗腿子把持,现在既然吴善言倒了,不能再这么继续了,仿照松江府之事,成立一个官办水肥所,专事供水和粪道,这件事你盯紧点,吴善言要死,但他不能白死,浙江必须做出改变。”

  “朝廷对浙江始终忌惮,这种忌惮已经成了一根刺刺在了陛下的心里,要消除这种忌惮,这是最好的机会,将浙江彻底打扫干净,也好让朝廷放心,让陛下放心,让浙江百姓放心。”

  申时行对吴善言进行了查补,他不认同吴善言的选择,但是他可以理解。

  朱纨、张经、李天宠,两任浙抚、一个兵部尚书死在了浙江地面,吴善言选择和地方宗族、乡贤缙绅、势要豪右同流合污,就不意外了,但申时行不认同这种选择,换成是他,他宁愿跟这些人鱼死网破,玉石俱焚。

  可能会有人觉得他的想法幼稚,但他觉得这可能就是当年拼死考中状元的目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而乐为弘。

  万历十二年十一月七日,申时行来到了杭州府永昌门外的刑场,观刑之人围满了刑场,而刑场从永昌门排到了钱塘江边。

  陈天德带着海防巡检,拉着六辆游街的车,上面挂着吴善言等人,走过了杭州府的大街小巷,来到了永昌门前,才把吴善言这些官吏给放了下来,扔到了刑场之上。

  而后是繁杂的流程,需要验明正身,每个人都需要检查,验明正身首先判断就是指纹,其次就是身上的疤痕、黑痣等,而案首验明正身需要申时行亲自验证。

  “申时行!你好大的威风!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我今天能被陛下斩首示众,明天你也是如此!”吴善言有些蓬头垢面,他的牢狱之灾已经持续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早就不是当初那个斯文君子了。

  陛下曾说过,死不可怕,可怕的是等死。

  吴善言一直在等死,每分每刻都在煎熬着,现在终于来到了这无尽地狱结束之日。

  吴善言恶狠狠的啐了一口,厉声喊道:“你难道指望陛下一直英明下去吗!那唐玄宗开元盛世有多辉煌,天宝乱世就有多么生灵涂炭!世宗皇帝励精图治二十年,又如何呢?还不是躲在西苑里深居简出了?”

  “皇帝是个人,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皇帝老儿现在励精图治,那是被张居正约束的!等张居正没了,陛下懈怠了,我看你是什么下场!”

  “我在黄泉路上等着你!”

  申时行端着手看着吴善言,愣了下神说道:“先生虽然很厉害,但陛下是先生能约束的人?你看看你,你就不懂,先生始终是个臣子罢了。”

  “至于陛下懈怠?”申时行深吸口气闭目思考了一下,看着吴善言说道:“我不后悔!就像是你到现在都没有为你的罪行悔过,人都是这样,自己选的路,自己走下去就是。”

  “拉去刑场!”

  对于吴善言临死前恶毒的诅咒,申时行正面回应,哪天陛下真的懈怠了,不像现在这样斗志昂扬了,躲在通和宫里,对国事不闻不问、垂拱而治了,那申时行也没什么好后悔的了,他这一生对得起父母、对得起陛下、对得起大明,对得起自己,这就够了。

  选择,是个人的自由,做出选择后,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松江镇水师提督内臣张诚甩了甩拂尘,两个小黄门拉开了圣旨,张诚吊着嗓子喊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遭时多难,志匡权逼,天未悔祸,运钟屯险,群凶肆丑,专窃国柄,祸心潜构,衅生不图。”

  “朕倚吴贼为心腹,吴贼以权佞报恩!此獠朋比为奸,豺狼丑类,敢悖天常,不知覆露之恩,辄辄猖狂之计。拒捍成命,诖误我升平百姓,残伤我赤子军兵!县邑黎庶,哀鸿遍野。朕,人父母,天下君,社稷主,得不兴愧?”

  “得赖国之义士,纠枉矫偏,入城剿坐寇、灭凶逆,得闻此獠巢穴尽覆,朕心慰藉,正其刑书,与众弃之,兹为国典!”

  “今日,永昌门外,代领浙江巡抚申时行监刑,吴善言及其支党,皆斩首示众,以明正典刑,军兵民共睹,人神共鉴!”

  “累朝成宪,布德施惠,诏告天下,咸使闻知。”

  “钦此。”

  圣旨里面有一句格式是不对的,应该是吏部郎中巡视松江、浙江申时行,但郎中是个五品官,再降一级,申时行还不如重新参加科举来的痛快,大明皇帝给申时行留了个面子。

  申时行从正堂签筒里抽出了令签,写上了吴善言的名字,而后扔出了令签,面色严肃的说道:“午时三刻已到,行刑!”

  令签落地,刽子手上前,将吴善言插在脖子的犯由亡命牌摘下,亡命牌上本该写罪状,但罪状实在是太多,容不下,就写了个一个死字,刽子手扔掉亡命牌后,将斩首刀拿了出来,灌了一口酒,喷在了斩首刀上。

  刽子手将斩首刀杵在地上,从腰间拿出了一柄宽两指的撬骨刀,摸到了吴善言的脖子处,数清楚了脊椎后,将撬骨刀插了进去,轻轻一撬,嘎达一响。

  吴善言只觉得脖子处一凉,就完全无法感觉到自己身体了,他闻到了一股屎尿的味道,这是脊椎断了之后,身体不受控制,就会出现的场面,吴善言想要哭想要笑,想要喊疼,但其实都做不到了,身体已经完全不受控制了。

  其实这个时候,他已经死了。

  刽子手看了看太阳,高举手中斩首刀,猛然挥舞落下,砍在了吴善言脊椎断开的地方,将头颅砍下。

  吴善言头颅应声滚落,他其实还有些意识,只感觉天旋地转后,看到了一群穿着短褐的百姓,他用力的眨了眨眼,自己的一生,如同走马观花一样的在眼前闪过,而后所有的感知消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黑暗之中。

  吴善言在人生最后的时候,后悔了。

  因为他看到了嘉靖四十一年,鲜衣怒马的自己,那时候的他,刚刚中了进士,意气风发,那时候的他,一心想要用自己的双手,让天下变得天朗气清。

  后来,究竟是什么时候,自己向着深渊滑落?

  不知道,吴善言自己都不记得了,就离开了人间。

  “杀得好!”

  人群中爆发出了喝彩声,随着喝彩声响起的是刽子手们挥舞手中长刀,反射着正午的阳光,一颗颗人头应声落地。

  一千二百斩首示众的行刑,在午时三刻这一刻钟内完成。

  马文英捡起了吴善言的脑袋,放在了一个檀木盒子里,将其送到了永昌门外的忠勇祠前,将其埋在了人人都要经过的门口,这是陛下的要求,背叛了皇帝,背叛了庶民的奸臣,世世代代受万民践踏。

  将头颅放入之后,马文英开始填土,填的是石灰,也就是搅拌好的水泥。

  混凝土可以更加长久的保存头颅。

  “抚台,造船厂那边出事了!”师爷拿着一封信张皇失措的递给了申时行。

  申时行看完了书信,看着阎士选愣了许久,他发誓,这辈子都不要做阎士选的顶头上司了!

第654章 没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决的

  “出什么事儿了?”阎士选惊讶无比的问道。

  “小事,有艘船翻了,快速帆船无法顺利交工了。”申时行面色虽然平静,但心里翻江倒海,恨不得把阎士选踹到刑场上去过一遍刑。

  松江造船厂出事了,出了点小事,今年本该完成的七艘快速帆船,无法顺利完成了,因为从安南、暹罗等地运送的一批柚木,在路上翻船了,无法顺利抵达。

  快速帆船的甲板都是用的柚木,最为硬实,如果用更次一等的橡木,可以如期交差,但是以次充好,申时行不想进步了才这么干。

  柚木是一种十分珍贵和稀少的木材,大明没有柚木,所有的柚木都依赖海贸。

  这意味着,本来的功劳成为了罪过,意味着今年官降三级的处罚还会伴随着申时行过年,意味着申时行还要被人笑话一年!

  就差一点点柚木,差一百方的柚木,他申时行就能官复原职了,不说升官,至少不会以五品官巡抚松江、浙江两地。

  申时行那个气啊!他看着阎士选,这个家伙,确实有点东西。

  “船翻了,跟我没什么关系啊。”阎士选小声的说道:“君子怎么可以迁怒他人呢?”

  “这条船本该停靠双屿港,因为浙江乱了起来,这条船只能直接去松江府了。”申时行有些无奈的说道:“这一绕行,就遇到了诡浪,唉。”

  跟阎士选有关系吗?看起来没有关系,看起来又有关系。

  “啊,这,我…”阎士选也说不出来什么,只好沉默,这根本就是申时行时运不济,和他阎士选有什么关系,子不语怪力乱神!

  申时行还有很多事儿要做,他没有办法去松江府处理此事。

  松江远洋商行的商总孙克弘,得知了这一情况后,送去了一百方的柚木料,解决了申时行的燃眉之急,这是松江远洋商行压箱底的柚木。

  保证了快速帆船的生产,就无法保证画舫的生产了,画舫的甲板被替代为了橡木。

  反正这些个势要豪右在船上享受的时候,也不会注意到脚下的甲板是什么材质,而且大部分的势要豪右压根分不清柚木和橡木的区别。

  当然松江远洋商行这批木料是按照市场价出售,这是一笔生意,当然也有政以贿成的想法,多多少少希望申时行能照顾一二。

  申时行忙忙碌碌中,终于搞清楚了用于浙江地面官僚们,要用以‘泄洪’的鼎建大工。

  浙江各级衙门都有庞大的隐性收入需要赶在大计之前分配出去,这很难,所以在吴善言的主导下,一个项目出现了,修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杭州,大运河通钱塘江,将大运河从杭州修到宁波去,就是这个泄洪的项目。

  “吴善言要大兴土木,将运河修到宁波去,但他压根就没想着要修通,就是弄这么个鼎建大工在这里,把每年庞大的杂职官聚敛所得,用一个合理的名义分配下去而已,如果真的想修通,他就不会为难九营军兵了。”

  “要知道九营军兵出巡抗汛,干的最多的活儿,就是修堤疏通沟渠。”阎士选颇为肯定的说道。

  修运河的时间都是以十年去计算,尤其是这条纵贯钱塘江、曹娥江、甬江,总长超过了480里的水道。

  把浙江九营逼走,上马宁波到杭州运河,而后进度缓慢,就可以缓缓图之,各级官僚、乡贤缙绅等等,把各级衙门的银子一点点的掏空,留下一个贻害无穷的烂摊子,无法摆脱的烂摊子。

  烂摊子没法收拾,吴善言也是绝对不会管的,反正那时候,他肯定已经被调走了。

首节 上一节 773/10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