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争雄 第375节

“交锋数次,防御固若金汤,实在难以攻破!”

“破不了也得攻,咱们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这么长的防线,总有薄弱之处。”

窦建德一身戎装铁甲,身材魁梧,伫立岸边的高塬上,盯着这一条河水,神色凝重,听过谋士们的一轮后,半响开口道:“不能等下去了,罗成不在这里,说明他已经亲自带兵去平定辽西高家的兵马了,一旦高氏战败,掉过头来,继续增兵,我军就更被动了,所以,本将军决定,派一支精锐,去往河水上游,从涿县一带登陆然后奔袭防线的后方,捣毁大营,烽火为号,到时候,大军趁机渡河,就可以攻克这道防线,直逼涿郡。”

宋正本提议道:“最好每日继续进攻,一切如常,不让隋军察觉。”

“这件事当交给骁勇善战的武将去办,毕竟深入敌区,当有舍身成仁的胆气,军中除了王、张几位将军外,可有合适人选?”

“窦将军,某以为,两位小将军最合适这个百里突袭任务。”

“哦,是谁?”

高雅贤举荐道:“苏定方、程名振,最近在军中立功不断,征战隋军中,攻城略寨,非常勇武,而且苏定方出身将门,熟读兵法,武艺高超,有胆有识,适合这次领军杀入敌营后方。”

窦建德点点头,他最近也听闻了这两位名声鹊起的小将,从队正起步,凭借战功,已经当上了都尉,都有领军之才。

“好,就用这二人了。”窦建德答应下来。

………600

罗昭云带着两万精锐,过北平郡、渔阳郡,回到涿郡,没有回蓟城跟家人见面,直接赶往了涿郡的南部边陲,与河间郡接壤之地。

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担忧,毕竟历史上,薛世雄一代名将,就是折在了窦建德的手上,所以罗昭云不大放心。

当然,历史上,罗艺恰恰是窦建德的克星,彼此纠缠对战数载,仍不分轩轾,窦建德凭大军力,始终没有拿下幽州,对罗艺毫无办法。

所以,薛世雄搭配罗艺,一负一正,能否克制窦建德的大军,罗昭云也不好估算。

三日后,罗昭云抵达了长孙无忌所在十里铺,聚成了方圆十里贫民聚集县,来自各方的难民百姓,在此徙居,搭建木方和临时住所。

长孙无忌治民有方,雷厉风行,把当地打理井井有条,编民入户,承接了一些筑城的任务,发放一些工钱,这样激发百姓的积极性,不是纯粹的救济,也不会无限制地征调徭役,使难民自愿加入劳作。

除此之外,长孙无忌向商会申请,在这里开设酒坊、织坊,这样把男女劳力都调动起来,自食其力,多劳多得,不会闲置劳动力,还能改善难民的生活质量,使之社会结构、经济等运转起来。

罗昭云抵达后,看到土城内井然有序的街区规划,简易帐篷,木房子,篱笆院子,虽然简单,但是难民们面貌一新,不再是衣衫褴褛,头发蓬散那种乞丐样子,而是梳洗干净,穿着朴素却整洁,人的面容也不再是愁苦和面黄肌瘦,充满了一种生机。

“长孙无忌,能在史书留下不小的名气,果然有真才实学啊!”罗昭云觉得自己治民,也未必比对方要好,政治家不是什么人都具备那种天赋和性格的。

长孙无忌、麦仲才听到罗将军亲至观摩、巡视,都兴奋过来见面。

————

ps:前面跟麦铁杖冲杀有两章里应是麦季才,写成麦仲才了,仲才一直在难民这边与长孙无忌一起。

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军汇合

长孙无忌二十三岁,比罗昭云略小,十年前相见,他还是一个豪门二代,谁知长孙晟归西后,家族没落,他和妹妹、生母被同父异母的兄弟赶出家族,幸亏罗昭云照料,额外给了他宅院和钱资,后来被高士廉接走了一家。

这十年过程中,长孙无忌入过军伍,也跟着高士廉学过儒家经纬之学,可谓文武全才型的年轻人。

到任后,长孙无忌按部就班,因势利导,把七八万难民安抚下来,数个月不但没有人饿死,也没有出现民乱情况,编民入户,重新划分了街道、村庄,并且外出量地,要在这里真正打造出一个县镇来。

罗昭云观摩一番后,颇为满意,对着无忌道:“一管窥全貌,看到土城内,百姓的精神面貌,就知道你的知道很成功,不错,现在我越来越相信,你有一天,肯定能超越令尊的大才,成为响当当的人物。”

长孙无忌听到他如此赞许,脸上高兴,轻叹道:“真要有家父一半的本事,也不愁安身立命,平步青云在仕途了。”

“我相信自己的眼光,你只要脚踏实地地努力下去,迟早会拥有比令尊更大的名气。”

长孙无忌都不知道为何罗成如此高看他,还以为是兄弟间的安慰,颇为感激,这些年,一直都是罗成以大哥带小弟的形式,不断拉着他前行,有时候,他就是把罗成当偶像一般,鞭策自己,从文武两个方面下功夫。

不过,长孙无忌有些懊恼地发现,自己在军事上的才能,似乎并不太出众,带兵打仗,除了需要胆气,熟读兵法外,还需要坚毅的性格,泰山压顶不变色的镇定,冲锋陷阵的勇猛,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

要当好一个三军统帅,指挥十万大军,独当一面,调兵遣将,阵场厮杀,实在太难了。

但长孙无忌发现自己在治民方面,好像更有天赋一些,经过数个月的理论结合实际,他治民颇有心得,似乎一夜之间,更加了解自己。

“罗将军,当今百姓疾苦,朝廷衰微,你说,大隋还有希望吗?”长孙无忌站在他的身边,压低声音询问。

罗昭云看了长孙无忌一眼,发现他脸上带着一股茫然,那是对大隋的失望,对乱世的无奈。

“无忌,你要记着,大隋有没有希望,人还是要活着,我们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就会坐以待毙,至少我在北方四郡,这里就不会在允许有人饿死,有人被匪盗所杀,若是有朝一日,北方都乱,那么,我们就接手北方,还百姓一方乐土,如果天下都混乱不堪,我们就接手更大的疆域,有何不可?前提是,你得有那个本事,有那个志向!”

长孙无忌听了罗昭云的一番话,满脸吃惊,心中激荡,他忽然有些领悟。

罗昭云微微一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胸有壮志,何愁干不了大事,解救不了苍生?”

“我明白了。”长孙无忌眼神明亮起来,似乎听懂了。

二人都是聪明之辈,不需要点破,已经沟通完了。

“嗯,你的治民之才,我已亲眼所见,日后,现在能做县令,明年做一个郡守,应该没问题吧?”

“只要罗将军信任,一个郡,无忌有信心。”

“哈哈,那就好,一个郡若能管好,日后半壁江山也不在话下。”罗昭云笑起来,要一点点给长孙无忌施压,给他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做宰相的料子,需要培养和历练。

这时麦仲才走过来,恭敬道:“罗将军,听闻窦建德带来大军北上,正在大清河案与我军周旋,不知道属下能否有机会,过去目睹一番。”

罗昭云点头道:“当然可以,这次本将军过来,一是观摩一下你们治理民生情况,二来也是调人,此地用不了你们两个才俊了,非常时期,每一处难民救济地,只留下一人,掌管军政判事等,其余都要调去前线了。”

麦仲才大喜过望:“那太好了,我们也能到前线参战了。”

他身为猛将之后,有如此年轻,热血方刚,自然希望能够随军征战,能够建立功勋了。

正所谓盛世兴文,乱世兴武,像麦仲才这种出身将门,自幼习武的青年,更希望投身军中。

“停留半日,带上这里的新军,一起出发。”

麦仲才道:“启禀将军,新军只有五千人。”

罗昭云道:“那就带上三千吧,留下两千正常维持秩序就行了,新兵不见血,始终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半日后,大军整理完毕,罗昭云带着薛万仞、麦仲才、樊东尹、贺若怀廓、来恒等精兵小将赶往了大营的后方。

但是离着大清河沿线军营尚且有四五里却停下来,在这里就地扎营,暂时不上前线了。

首节 上一节 375/72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