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 第949节

这倒是一个好道理,朱栩微笑道:“那当时的内阁扣押他的奏本,阻碍他的升迁,甚至屡加打压,这是在打压‘太祖之法’?这‘不明时政’又做何解?”

‘不明时政’,分明就是要求官员要变通,适应新变化,不能拘泥于古法。

钱龙锡与刚才的参政都说不出话来,这本就是自相矛盾的事情,谁都知道,‘祖法’早已经成不可更改的习惯。

他们两人不说话,突然间有一个知府站起来,抬着手道:“皇上,臣以为,这是海瑞空有名望而无实绩,过往之事又太过刚直,生乱而无为,是故不愿启用他。”

这句话看似有道理,实则完全背离了话题,朱栩讲的是原因,这家伙说的是结果,完全牛马不相及,甚至可以说是诡辩!

朱栩端着鸡汤又喝了一口,身体舒畅了一点,慢悠悠的道:“那,拘泥古法已不可行,该当如何?”朱栩要说的,就是变通,他不止要给‘新政’正名,还要借此冲击儒家的顽固思想,确立‘变通’的地位。

皇帝的话已经很赤,裸.裸了,古法不可行,自然是要改变,用‘今法’。

接下来,就是王安石的那三句话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这三句话一直以来都是儒家批评的重点,从司马光等开始,一直到明朝,儒家都避谈这三句话,因为不合儒家的精神,不合治国的理念,是极其‘叛逆’的。

朱栩的话说到了这里,刚才还能反驳几句的众人,都不说话了,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要负上‘历史责任’的。

“钱大人,你来说。”朱栩直接点名。

钱龙锡眉头紧皱,古法不可取,自然要用今法,只是话容易说,还要考虑影响,尤其是皇帝明显有着强烈意图,他怎么敢轻易开口?

“臣认为‘新政’正当其时。”钱龙锡道,这等于是变相的承认‘变通’是对的。

朱栩不为难他,目光环顾大堂里的人,没有人敢与他目光相接,都低着头,不敢说话。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样的话,可以知道,但断然不能说出口的!

朱栩环顾一圈,坐直身体,笑了声,道:“海刚峰,就是一个拘泥古法的人,终其一生毫无所成,哪怕到了晚年还是嚷着要恢复太祖之法,丝毫没有反省之意。张太岳,师法太祖,却很清楚的知道因地制宜,古法与现今的区别,根据实际情况处理政务,进行一些变通,虽然他的变革很有限,但也给我大明带来了不少变化,福延至今。在政务,田亩制,吏治上,都给了朕很多借鉴,若是没有他,朕不敢开启‘新政’……”

钱龙锡很清楚,皇帝这是在对某些事情定性,也是在为‘新政’进行辩护,扫除一些障碍,默然无声。

若是普通人,读书人,或者说大儒,这样讲都会被天下人找各种理由来狠怼,可眼前的是景正皇帝,谁敢?

不远处的一个内监,悄无声息的记录着朱栩说过的每一个字。

朱栩说了很多,最后总结性的道:“当今之人,学古习圣,不能盲从,要认真分辨哪些是适合现今的,哪些已经不合时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读书的要求,同样也能延生到政务上,不能生搬硬套,照猫画虎,要根据现实情况做事,认真分析其中的问题,寻找新的方法、办法处理事情,不能一味的求问古人……”

朱栩不时会咳嗽一声,脸上冒出虚汗来,浑身冰冷,感觉有些撑不住了,便收住话头,道:“今天就说这么多,回去之后,认真思考一番,都给朕写一道奏本上来,朕会给你们登到报纸上,写不好的现在就可以搬家,出门都记得带着帽子……”

钱龙锡等人心里翻涌,面色难受,还是不得不起身,抬手道“遵旨。”

“嗯,都去吧。”朱栩摆了摆手道。

“臣告退。”一群人缓慢的退了出去。

曹化淳早就看出来了,连忙上前,低声道:“皇上,回去吧。”

朱栩点点头,道:“今天是走不了了,明天一早走,让唐一泽做好掩护,不要被人发现了。”

“是。”曹化淳过来,扶着朱栩回后院。

‘变通’二字说的简单,可一旦传出去,还不知道会引起多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坚定反对朱栩的人,肯定又是一大‘罪状’!

第780章 农庄

在朱栩处理完湖广的事情时候,曹文诏已经接管了整个南海四周的岛屿,巴达维亚(雅加达),新加坡,马尼拉这三个最重要的地方,已经全部落入明朝之手!

也就等于说,整个东亚都已经都是明朝的!

曹文诏等人没有立刻回师,正在构建军事基地,防御,要彻底,牢固的控制这三角,只要这三角稳固,吕宋,旧港就谁也夺不走,东亚的贸易,政治都是大明说了算!

喻安性接管了吕宋,杨嗣昌已经将安南交给左良玉等人,赶赴雅加达,准备接手旧港。

喻安性是军、政两面手,吕宋在他手里,一定会安稳。杨嗣昌军事战略,在大明也是屈指可数,有他看着旧港,不管是防御,还是进攻,朱栩都放心。

对于这两个地方,朱栩决定暂时不设巡抚,军政一体,要求他们强力完成控制,改革,走上他预设的轨道。

荷兰人,西班牙人为他们的自大与无知付出了代价,虽然说他们国内现在还不知道,可即便知道,他们也只能咬牙认下那些条约,将东亚的一切利益割让给大明,别无他法。

与东方强国作对,他们付出的代价会更多!

现在英国也要与明朝通商,那么条约主体内容会是一致的,甚至于说,英国人与明朝现在根本上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在无力挑战西班牙,荷兰海上霸权的时候,选择的都是韬光养晦。不同在于,明朝在东亚是霸主,不可挑战,在大势上还压了欧洲一头。英国在欧洲,却是受夹板气,一面是西班牙依旧屹立不倒,另一面是荷兰在海上异军突起,让英国无所适从。

这样的英国,或许与大明会存在极强的互补,将来在海上的合作,将越来越多!

朱栩带领的大军还停留襄.阳,只带了一少部分人悄悄渡河,进入陕.西地界。

朱栩进的是汉.中府,南.阳县。

朱栩坐着马车,走在官道上,撩着窗帘,看着外面。

汉.中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也是粮仓,可从万历四十二年就开始大旱,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少,现在更是需要朝廷输血。

朱栩不时的咳嗽一声,脸色还有些苍白,一只手拿着望远镜,远远近近的看着。

尽管前不久刚下过雨,地里还是显得有些‘凄惨’,稀稀疏疏,旱死,病死的禾苗到处都是,一看就不是好年景。

曹化淳坐在朱栩边上,好一阵子才道:“皇上,已经派人通知赵率教了,应当很快就能来见驾。”赵率教已调任陕.西总兵,他的三千铁甲军,两万多骑兵一直驻扎在西.安府。

朱栩咳嗽一声,摆手道:“不要大张旗鼓,咱们带了几十人,足以应付小股的流匪,让他远远的跟着,不要闹出动静来。”

曹化淳会意,道“那是不是要传李巡抚过来?”

李邦华是陕.西巡抚,为人雷厉风行,颇为刚硬,对流寇的态度是以剿为主,与前任总督杨鹤的态度是完全不同。

朱栩想了想,摇头道:“暂时不用,咱们先看看。”

田亩,经济,文化,官员,军事布防,‘新政’等等,都要认真的看一看。西南是朱栩关注的最重要的地方,这里稳,天下稳,这里乱,天下不安!

曹化淳点头,陪着朱栩慢慢的四处看着。

大雨刚过,田地间还无处下脚,只能沿着官道四处走动。

看了好一阵子,朱栩收回望远镜,裹着厚厚的被单,道:“让人打听一下,汉.中最大的农庄在哪里,咱们去看看。”

首节 上一节 949/17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