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536节

  在这场投票中,霍恩并没有给主力干将米尔森足够的回报,反而把杜特蒂最主要的资产给了哥昂齐。

  原因也很是简单,杜特蒂的资产大多数是银行业与房屋行业,作为船业大亨的米尔森一没经验二没兴趣。

  米尔森的才能,霍恩另有他用。

  “米尔森性格刚正,做琐碎的事情往往会粗鲁大意,但他意志坚定,适合放在那种不看能力看立场的岗位。”对于这个老朋友,凯瑟琳自然要美言两句。

  “嗯,我记住了。”

  两人沿着嘈杂的河道继续向前走了两步,凯瑟琳才幽幽地说道:“我的美格第商会还有几年的寿命?”

  美格第商会毕竟是凯瑟琳长久以来的心血,就这么被霍恩拆分了,难免心有芥蒂。

  “美格第商会可能会倒闭,但我绝对不允许它变质。”霍恩略带歉意地对着凯瑟琳道,“美格第商会可以存在,但它大量的商业版图都要拆分出去。”

  这是必然的事情,像染料、药剂、皮货、纺织一类的工商业可以让给这些人。

  但像运输业、银行业、泥煤等行业必须掌握在圣联手中,由圣联政府实行垄断。

  所有的垄断行业的利润,三成上缴,三成留作运营储备金,两成给管理层(股东、船东、经理人),两成作为雇工分红。

  “能留下美格第这个名字就不错了。”凯瑟琳耸耸肩,“本来我身兼美格第商会会首和圣女银行行长就让很多人诟病了。

  正好你把美格第商会拆了,我就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了……我能问问,你准备怎么拆分吗?”

  “很简单,首先是整合关键行业例如运输业、银行业的商会,要么合并要么裁撤。

  整合后的商会转为圣有修道院,颁发特许经营权,由圣械廷对关键行业进行垄断。

  至于那些小工坊主与乡镇间的零星小手工业者,则会建立起共同劳动的工商修会。”

  准确来说,霍恩的安排是在司铎市镇建立工商修会,将原先分散的小手工业者聚合起来。

  通过类似互助与先进器械提升效率与生产能力,从而提升利润和经济。

  这是为了以后扩大生产和促进消费而做的准备。

  明年就是1449年了。

  在霍恩的计划中,前四年只是打基础,从1449年开始,才真正进入了工业化的点火时代。

  目前南边黑蛇湾的原料产地有了。

  法兰王国这个大市场有了。

  运河网络与四年投资二十万金镑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交通运输革命有了。

  山铜引擎与炼金革命带来的技术革新有了。

  百户区化和四圃制农业革命带来粮食增产和多余劳动力有了。

  股票、债券与交易所带来的融资手段有了。

  商品数量陡增以及圣道派思想革新带来的消费文化萌芽有了。

  印刷机与纸墨带来的出版业巨变和公立学校与师徒制带来的教育体系革新与知识传播革新有了。

  再加上保护这些成果的新式军队,工业化的链条和大多数基础条件,霍恩都硬是给凑出来了。

  代价就是大量的流血牺牲,无数繁复的工作,踩着钢丝刺绣的政治形势以及千河谷内部分裂的隐患。

  当然,还有霍恩大部分的个人生活。

  一年到头都是高强度工作与紧密安排的日程,更不要提在外作战的时间了。

  让娜在训练新兵和主持军队运行,凯瑟琳在急流市东奔西走,希洛芙在圣械廷搞研究,墨莉雅提更是在夏绿城主持大局。

  所有人都很忙,几乎抽不出时间。

  霍恩一年间最常接触的人,反而是阿尔芒、佩蒂埃、勒内、茜茜这批人。

  但无论如何,之前的付出总算是有回报了。

  目前霍恩面前就只剩三个难题,闪电熔炉的技术攻关(钢铁),帝国市场对圣联投资的疑虑(资本),以及莱亚王国入侵对成果的破坏(政治)。

  只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发条工业化的正反馈链条就出现了——

  技术突破提高生产率,于是利润再投资扩大生产,为此建设基础设施降低交易成本,最后市场规模扩大进一步刺激技术创新。

  这三个问题中,前一个急不得,用现有技术还能凑合,后两个都可以用打败莱亚王国来解决。

  “只是墨莉雅提……唉。”霍恩一想这个就头疼,“我真不知道,她的决定是对是错了。”

  凯瑟琳同样苦笑:“墨莉雅提性格执拗,她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好的一点在于她绝不动摇,在同一方向时你绝对可以信任她。

  但坏的一点是,一旦她钻入牛角尖里,在人死之前都不会死心。”

  霍恩默然不语,直到乌菲兹宫近在眼前了才重新开口:“这个月月末,我会出发去北芒德郡,找她再面对面谈一次的。”

  “你劝不动她的。”

  “至少让她不要那么极端,动用太多的兵力。”

  时间大踏步地前进,很快就来到了五月。

  霍恩按照规定的日程在贞德堡、长堤城和圣械廷巡视了一圈。

  他正要沿着新修的泰玻河北上南芒德郡,去北芒德郡面见墨莉雅提的时候,却听到了一则来自北芒德郡的新消息。

  “墨莉雅提殿下以复仇与为封臣摩拉根格男爵争取公爵的名义,在拉丹堡集结军队,威胁翼巢城公爵交出盐滩集!”

第737章 墨莉雅提的战争债券

  “还追,还追!”一名穿着破烂皮甲,露出光头与大胡子的诺恩雇佣军,操着一口浓重口音的莱亚语骂道,“追了七里了,还追!”

  可他身后的老拉弗等人,却仍旧没有停下的意思,仍然握着军刀与长枪,追逐这批荒原上的强盗溃兵。

  很快,意志和体力远不如老拉弗等人的碎石原雇佣兵们便被一根倒塌的枯木与烂泥池塘拦住了去路。

  无奈之下,这些雇佣军们只好纷纷转过身,举起手,又是生气又是无奈地高喊:“投降了!”

  然而,在《圣联步兵操典》中,是明确要求战争修士们严格控制未缴械的俘虏。

  所以老拉弗等人分作两组,一组用长枪指着他们的要害,另一组则上前解除武装。

  微微昂起头,让喉咙偏离长枪的枪尖,这名领头的碎石原雇佣军,能明显感觉到长枪手与拿军刀士兵的不同。

  多少年的战场经验,让他一下子就认出眼前人是一名货真价实的雇佣兵。

  “一个月几十第纳尔啊?”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痰,那雇佣兵喘着粗气,“你玩什么命啊?”

  “几十第纳尔?你能拿到多少?”这名老雇佣兵颇为感叹地说到,“我们可是足额发。”

  在战争状态下,墨莉雅提给每名雇佣军在月初和月中各发30第纳尔的足额银币。

  不少从诺恩赶来的雇佣兵都哭了,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大方的主顾。

  要知道先前孔岱亲王为了那三五万金镑,不得不放出骑士到处抢掠。

  最后就导致了贵族们的三心二意,以及最终的败局。

  但在霍恩百户区制度之后,情况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这种制度下,大量贵族与骑士离开了封地,带走了可怕的封建压迫。

  虽然风车地金融战的大头被美格第商会吃了,而黑蛇湾战争的赔款大头被圣械廷吃了。

  但这两者几乎从来不存钱,不是偿还了债券,就是用来扩大再生产。

  具体的方式就是先通过百户区的农业互助、铁制农具与畜力共享,然后空余出大量人口去从事工商业与建筑业。

  要么是去司铎市镇当建筑工,要么是修水渠修道路,再或者就是去码头当搬运工。

  靠着这些土木工程和配套产业,大家口袋里都有了点钱。

  除了个别葛朗台式人物外,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花点。

  于是,旺盛的消费带来的旺盛的需求,诞生了旺盛的市镇贸易以及可观的集市税与关税。

  建立起来的道路、小运河、房屋等基础设施就开始反哺工商业,降低贸易成本。

  原先的集市十天一集,后来出现了八天一集乃至五天一集,现在很多摊位干脆都常设了。

  这让很多普通的工匠乃至劳工群体都在这股浪潮中发了财。

  只不过,目前帝国市场的大形势就是物价腾飞,贵金属货币贬值。

  除了黑蛇湾战争与风车地金融战带来的热钱外,法兰王家千河谷贸易公司更是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白糖、香料、成衣、炼金药剂,尤其是白纸和印刷业,更是因为低廉的价格风靡法兰。

  不少法兰学者由于国内出书太贵,特意派人寄来书稿,让千河谷这边帮着出版印刷。

  于是圣联境内同样由于大笔贵金属货币的涌入,导致物价上涨,手上的钱贬值速度不慢。

  赚了钱的人有三个选择,第一赶紧消费掉,第二投入再生产,第三就是考虑金融投资。

  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埋在后院,贬值都给你贬没了。

  霍恩在基建上花掉的大笔资金,就这么重新流回了手中,变成一张张债券股票和一箱箱商品。

  所以千河谷人对于金融投资是没多大抵触的,夏绿城、急流市、贞德堡三大交易所人满为患。

  借着这股东风,墨莉雅提有样学样,开始发行战争债券,以圣女银行作担保。

  墨莉雅提给的是7%的高额短期两年制债券,发行9000张债券,每张债券的最低额度是5金镑。

  差不多相当于一个小地主家庭三到五年的盈余。

  反正这个价格,就是精准收割基层市民和小地主阶层。

  光霍塔姆郡的市民阶层就有接近2万户,更不要提被迫聚集到夏绿城周边的贵族骑士们了。

  这些贵族骑士们更是玩起了“老本行”,集资搞起了金融业,成立了好几个小型银行。

  他们会大批购买这些战争债券,然后用这些战争债券再分发1金镑左右的5%利率债券给乡间小地主与自耕农。

  再用募集来的钱继续购买战争债券,然后继续分发小面额的债券。

  仅用一周,墨莉雅提就卖出了近4000张战争债券,募集了2万金镑。

  孔岱亲王吭哧吭哧搞了一个月,搞得天怒人怨的,还不如墨莉雅提一周快。

  捆好了这些哀嚎的俘虏,老拉弗和其他雇佣兵押着他们,开始缓缓向着不远处的费尔德海姆行进。

  他们先是沿着荒野回到了大道,便继续沿大道返回。

  而这些所谓的大道,肯定是比不上圣联道路一根毛,存在着大量坑坑洼洼和大小石子。

  但土路上此刻却仍旧来来回回满是摇晃着身躯,溅起了无数泥点的马车。

  车轮在坑洼和碎石间来回起跳,丝毫没能让马车夫们减缓速度。

  看着靴子和小腿上的泥点,老拉弗等人倒是不恼。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运送羊毛的马车。

  为了提振信心和募集更多资金,墨莉雅提直接出兵占领了费尔德海姆镇。

  老拉弗他们不知道的是,《美格第商报》《冷泉周报》《鸢尾花报》都大肆赞美了墨莉雅提的胜利与堆积如山的战利品。

首节 上一节 536/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