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365节

  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来,于是就有了眼下的这套方案。

  霍恩一向认为,任何所谓的政治改革第一步都是治吏。

  不论再好的法令落到下面去,如果执行者不行,那只会导致三种结果:

  形式主义,阳奉阴违与过度执行。

  救世军目前能够进行有效行政,第一是因为地盘小,第二就是因为霍恩有一批无脑听命的小将。

  当然,还有他本人巨大的威望和阿尔芒真理部的宣传效果。

  可这就意味着霍恩是克里斯玛型的领袖,就像是草原上的大汗。

  整个国家都是被他黏合起来的,如果他死了或失去政治能力,那么救世军要不了几年就会崩溃。

  这其实是大多数农夫起义军的通病。

  所以霍恩搬出来的就是这套特殊改版的科层制,政府变成机器而非某个人的映射。

  “这套新的方案,第一点就是行政区划的划分,与我们新推出的科层制有很大关系。”坐在圆桌的后头,两边的各级政府代表坐在长凳上洗耳恭听。

  “这套科层制度说起来很简单,我们以库什领,呃,红枫乡为例……”

  根据目前的户籍册调查,每个百户区大概有450-600人,红枫乡目前有512个百户区,约有20万人上下。

  原先这些百户区都是贞德堡直接管理,百户区与市镇都是平级的存在。

  可随着霍恩目前领地的增加,政府班子有些承担不过来了。

  红枫乡20万人,伊贝乡18万人,金河乡25万人,狗狐乡15万人,孨河乡32万人,大泽乡5万人。

  目前归属于救世军的领土有32000平方公里,人口有近120万人。

  红枫乡20万人都快把霍恩累成狗了,这一下翻了六倍,绝对超出目前救世军政府的行政容量了。

  所以这项《1445年科层改造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细分行政区划,设立司铎修会。

  所谓司铎修会,就是由几个百户区的巡游修士组成执事修会,负责这一整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工作,并推举一个修士长。

  例如一个司铎修会下辖70个百户区和1个市镇,那就是8个巡游修士。

  上级修会从8个巡游修士中提拔1个修士长,被提拔的修士长不再巡游各个百户区,而是常驻执事修会,主持日常工作。

  他所在的10个百户区,则重新推举或由教皇宫任命新的巡游修士。

  这样的9个人,组成一个执事修会的主要行政力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靠他们9个人去完成霍恩的法令,毕竟一个司铎修会下面管三五万人呢。

  司铎修会将设置一个用于行政的教堂,一般在市镇并自己雇佣助理。

  修士长除了主持日常工作外,还能向上级修会提名事务官,如文书官、财务官、司法官等。

  这些事务官只负责辅助日常行政工作,属于是助理。

  实际的决策,由巡游修士们的会议来表决,且任何决策都必须在会议上表决。

  每个司铎修会还会派驻两三名拜圣父会的秘书僧侣。

  他们不参与任何行政工作,只干一件事,那就是记录每一场会议并制作成副本送到教皇宫和上级修会去。

  日后要是出了岔子,这会议记录就是分锅大会的重要凭证。

  如此一来,红枫乡的512个百户区就变成了7个司铎修会,伊贝乡的18万人变成了487个百户区,6个司铎修会。

  霍恩要管的就从999个百户区变成了13个司铎修会。

  然而这还不算完,一个乡的所有司铎修会还要组成乡修会。

  以伊贝乡为例,6个司铎修会的修士长以及1名任命的司铎长将会组成一个乡修会。

  司铎修会向乡修会负责,但乡修会无法任命修士长,只能任命巡游修士和事务官。

  御前枢机会议可以任命修士长。

  乡修会向御前枢机会议负责,但御前枢机会议无法任命司铎长,只能任命修士长和乡事务官。

  霍恩可以任命司铎长。

  此外,拜圣父会、圣女、御前枢机会议、契卡以及所有军队,全部都只向霍恩一个人负责。

  未来如果霍恩不得不管理多个郡的话,说不定还会有郡一级的修会。

  “……这样一来科层的划分就明显了。”在众人聚精会神的眼神中,霍恩依次举起了自己的手指,“巡游修士——修士长——司铎长——御前神甫——枢机。”

  由于科层只由救世军政府任命形成,所以底下选举出来的百户长或者市镇长不在科层内。

  如果这些基层官吏以及事务官如果表现出色的话,可以被上级提名,进入秋暮岛拜圣父学院。

  毕业后自动授予长袍修士的身份,与军官们持剑修士的身份类似。

  他们和其他救世军国民一样,都是修士。

  只不过前者负责行政工作,后者负责军队工作而已。

  “冕下,但我想问一下,这和之前有什么区别呢?”哈库托忍不住举起手问道。

  这同样是在场大多数人的问题,原先的救世军政府体制蛮好的,把他换了做什么?

  霍恩微微一笑:“咱们以前的都是我提出一个说法,比如要在全乡修建运河,哪个地区修什么,哪个地区造什么。

  好了,大家各自领了任务,然后去干吧……你们觉得如何?”

  “有什么不好吗?”

  反倒是在场的其他与会者惊讶起来。

  “那样就太僵化了,一个乡还好,假如是一个郡呢?假如是整个千河谷呢?”霍恩指节敲着桌子,“到那个时候,我光听报告都得听一天,光下发命令都得发一天!”

  “可以给各个乡任命总督啊。”不知是哪个机灵鬼大声提议道,“让他决定这些事不就好了。”

  “Foetentes soni, stulta verba(古艾尔语)。”凯瑟琳忍不住在一旁低声窃语道。

  “你不怕他背叛,跟咱们打内战啊?”布萨克站起身,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喝骂道。

  “咱们派人去监督他不就好了吗?”

  “那怎么保证监督他的人不被策反呢?”

  “或者我们多派几个人,让他们互相掣肘好了。”

  人群又有人乱糟糟地提着意见,但这些问题霍恩大多在御前枢机会议上都讨论过了,所以一一被枢机们驳斥回去。

  “肃静!肃静!”托马斯用木锤敲着桌子,以圣曾孙的身份大喊起来,逼迫人群再次安静下来。

  霍恩不紧不慢地跟着继续开口:

  “旧有的弊端你们都发现了,现在听听新流程吧。

  我提出一个战略,御前枢机会议认为可行就通过,下发到各个部门去制定具体的可行法令。

  法令出台后,御前枢机会议拆解成对乡修会的任务目标和考核指标并下发,乡修会再次拆解并下发到司铎修会。

  比如说我年初提出发展农业,御前枢机会议觉得应该三年完成。

  那么第一年先发展水利,并将水利作为考核指标下发乡修会。

  乡修会则提出要全乡修建一条灌溉渠,向司铎修会发布任务和指标。

  然后司铎修会的巡游修士们再次拆解,到每个百户长头上的时候,任务就变成了一小段由他们修建的灌溉渠。

  年尾,御前枢机会议检验乡修会成果,乡修会检验司铎修会成果,巡游修士检验百户长成果。

  这样,将具体的决策权,也就是‘怎么办?’下放到地方,我们只负责决定‘办什么?’就行了,大大减少了决策错误和工作量。

  事办得好,升。事办不好,降。

  就这么简单。”

  “宗座高见!”在场的诸多高层们在思考一阵后,才陆陆续续纷纷点头起来。

  可就在一片赞美之声中,茜茜却皱起了眉头,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最关键的一点。

  他看向一旁的凯瑟琳,却发现凯瑟琳正在意味深长地看着自己。

  茜茜踌躇了一会儿,站起了身:

  “可是冕下,人从何来呢?钱如何管理呢?”

第486章 人从何来?钱从何来?

  人和钱的确是两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按照目前的这套编制,目前霍恩能收得上税的地区只有红枫乡与伊贝乡。

  两地大概要设置13个司铎修会,与2个乡修会。

  按照人员配置,霍恩需要100到150名巡游修士,60到90名事务官,200到300名修士助理,30到40名拜圣父会是记录僧侣。

  霍恩目前手上可靠的人手,最多只能满足红枫乡,而南边的伊贝乡几乎就是百户长们自治。

  这空缺出来的一半人手,该从何而来呢?

  “人的问题还不好解决吗?”在窗外哗啦啦的雨声中,霍恩的声音不大但却十分清晰,“我们有布拉戈修道院的僧侣,我们有各个夜间学校与扫盲班,而美格第商会同样能提供一批可靠的人才。

  而奇迹神甫们同样可以担当职位,我们内部还可以提拔一部分百户长成为巡游修士。

  这些人足以填补我们的空缺。”

  胡安诺给霍恩他们留下的最大的财富,并不是声望或者土地,而是思想和人。

  霍恩拉拢凯瑟琳的一大缘由,就是她被视为胡安诺的第二继承人。

  虽然魔女身份被曝光了,但霍恩不是马上给她封了圣吗?

  这就是为了维系住凯瑟琳在胡安诺派内部的影响力。

  布拉戈修道院中上千名神甫,在胡安诺重实务思想的影响下,都有过地方治理的经验。

  虽然这献祭了教会在卡夏郡的统治,但却锻炼出了大量有基层经验甚至是军事经验的僧侣神甫。

  而且由于教会火烧胡安诺的行为,所有胡安诺派都是教会坚定的反对派。

  不仅仅是胡安诺派,巫师,美格第商会,被欺负过的工匠市民与农夫,被高级主教压迫过的低级僧侣……

  感谢教会开源,让霍恩不用多费心思就能弄到一批合格且可靠的人来填补行政上的空缺。

  当帝国与孔岱亲王是敌人的时候,他们绝对是不可能背叛的。

  霍恩打出反对教会旗帜的瞬间,尽管会遭到教会一等一的敌视,但一旦他们获得一些对教会的战果,就会立刻成为教会反对者的汇集之地。

  当初胡安诺派势力扩大,就吸收了一大批对教会不满者。

  在急流市之战后,救世教皇国的各个边境都涌入了数量不少的投奔者。

  他们都是背着绝望的血仇来的,唯一的目的就只有反抗教会。

  这样的汇集效应目前还只是发生在千河谷,如果哪天霍恩能在整个帝国内把名声打响。

  那么千河谷就会像黑蛇湾一样,成为反抗者们的汇集之地。

  “布拉戈修道院月末会由院长亲自带领五十名僧侣来访问。”凯瑟琳适时开口,认领了这份功劳。

首节 上一节 365/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