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女来时不纳粮 第204节

  霍恩换算了一下到手的战利品,刨去债券和地契,差不多都有3000金镑。

  这才几个修道院和庄园啊,这群沟槽的贵族和教士是真有钱。

  不过这些钱都是圣父的,他们凭什么拿?

  只有到了霍恩这个圣父正统继承人手中,才算是物归原主!

  “黑帽军第三军团和近卫军第二军团休整完毕后,各自带兵外出清剿修道院和庄园。

  让附近那些贞德堡出身的战争修士出去,和各个乡村中的人展示我们缴获的骑士盔甲。

  告诉他们别着急,告诉他们我们应约而来了。”

第267章 大清扫运动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大地,霍恩站在高高的塔楼上,目光穿透层层迷雾,凝视着远方的贞德堡。

  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洒在这片生机勃勃的苍绿色土地上,溪流散发着粼粼的光芒。

  从20日出山到22日的大战,霍恩两天连续攻下了两座贞德堡的重要城镇。

  可从23日到26日,三天的时间,救世军待在灰炉镇,几乎毫无动作。

  明明贞德堡就在不远,以鲁迪洛与威克多等人的想法,应该是趁其不备,赶紧发动进攻才对。

  霍恩却觉得不行。

  不是霍恩不想进攻,而是在他们第一次击败恩里科的时候,一部分骑士就已经返回贞德堡,带去了战败的消息。

  现在,贞德堡有了防备,那趁其不备这个优势就不存在了。

  反而是他们车师劳顿,如果匆匆赶上去进攻,容易被以逸待劳的敕令连反推。

  霍恩对这场战役的推断是慢仗快打,战略要慢,准备要慢,行军要快,进攻要快。

  不过正是因为他们行军过快,需要等待一些重要的后勤物资和武器运抵灰炉镇。

  趁此机会正好还能让战争修士们休息休息。

  两天的连续战斗,哪怕是对于救世军来说,都过于劳累,他们需要时间来包扎伤口和修整武器。

  尤其是圣铳手,高强度地发射圣风,让他们的精神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需要睡上大半天才能再次上场作战。

  唯一状态比较好的,恐怕只有冒进后一直没怎么上场的鲁迪洛黑帽第四军团与孟塞近卫第二军团了。

  所以这三天霍恩没让他们闲着,而是叫他们轮流出去,清剿周边的骑士庄园和修道院。

  得到命令的两个军团则在本地乡民和胸甲骑兵们的引导下,开始四处清剿骑士的庄园和修道院。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站在长出了娇艳小花的草地上,孟塞茫然地站在一块大岩石上,朝远处的修道院张望。

  修道院大门洞开,教士们挥动皮鞭,指挥乡民们翻开田地,给粘稠的土地排水放出“来自火狱的腐臭之气”。

  这么祥和的景象出现在贞德堡周边还算正常,可这修道院是在敌占区啊。

  它位于马约镇和灰炉镇之间啊!

  救世军的进攻和推进速度太快了,对于向来拖拖拉拉的帝国人来说,这种效率实在不习惯。

  灰炉镇都已经发出了救世军来袭的消息,可他们还以为救世军仍在马约镇呢。

  从马约过来,怎么着都得六七天,那还早着呢。

  马上就要3月了,正是要耕种的季节,要准备粮种、耕牛、招募流民短工、准备翻土等一系列活动。

  他们可不愿因为这点小事耽误重要的春耕时间。

  “算了。”孟塞大概猜到了修道院的情况,“别想那么多了,咱们直接冲过去!”

  整齐的步伐声响起,胸甲叮当,战争修士们握着长枪和圣铳,以每分钟50米的快步,向着修道院进发。

  当救世军的军团到来时,教士们居然还是没有多少反应。

  看着他们统一的服饰,看着他们的统一制式的胸甲、檐帽盔和长枪,教士们还以为他们是贞德堡雇来的雇佣军。

  直到密集的长枪放下,闪亮的枪尖对准了他们的时候,这些懒懒散散的士兵和僧侣们才会后知后觉地大叫圣父之名。

  直到孟塞清扫完了整个修道院,他都没有想到会这么轻松。

  或许是先前贞德堡的治安太好了,这些庄园和修道院几乎没有多少人把守。

  每次进攻庄园和修道院,几乎都是同样的场景。

  附近的砍柴人来报信引路,骑兵侦查地形,到达后列队快速行军。

  对方呆立原地,一动不动,直到战争修士举起长枪刺来,他们才知道不对劲。

  持着长枪的战争修士们迅速杀入庄园和修道院中,长枪刺穿尖叫的守夜卫兵的尸体,披甲军士们在齐整的铳响中倒下。

  在修道院的外围,胸甲骑兵们来回巡逻放哨,防止超凡骑士们回马枪杀回来。

  在战斗结束后,就是一把火烧光农夫欠领主的债,然后拜圣父会的随军牧师开始在农民中组建护教军。

  护教军中会任命积极的农夫做卫队长,推举原先村落庄园中德高望重的沉稳人物充当文书。

  不需要他们给霍恩提供什么粮草或者缴税,只需要他们能够提供情报就好。

  至于百户化改革,如今正是战时状态,暂时还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

  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思想,俘虏的贵族和教士,都是只拣大奸大恶地杀,小奸小恶的送去圣三一教育队改造。

  这场大清扫行动,却能给霍恩带来了充足的军粮和贞德堡附近详细的地形图。

  23日,上午黑帽第四军团攻破两座庄园,下午近卫第二军团攻破两座修道院。

  24日,上午黑帽军攻破两座庄园,下午近卫军攻破一座修道院三座庄园。

  25日,上午黑帽军攻破了两座庄园,下午近卫军攻破了两座庄园。

  按照既定的路线,救世军的两個军团一路杀了过去。

  近卫军团尚还好一些,没有太多破坏性的举动,更不会做出焚烧修道院的事情。

  黑帽军就是放飞自我了。

  什么修道院,什么乡间别墅,烧!教士,杀!骑士和骑士家眷,全部图图。

  马约镇到灰炉镇周边这一片的距离,十一座庄园,三座修道院,一个一个一个地淹没在鲜血和烟尘中。

  在庄园与修道院的土地上,护教军却渐渐站起来,开始为自己的权益发声。

  尤其是骑士们的头颅和盔甲被传首四方后,这个教育效果比一万张宣传单都好。

  到最后,救世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甚至在贞德堡的控制区都开始出现护教军了。

  这种情况自然引起了贞德堡的警觉,每天都能看到各种信鸽在贞德堡的上空飞来飞去,让达内公爵的苍鹰吃了个爽。

  令人无奈的是,三天前,得知马约镇失守,灰炉镇大败的消息后,法兰王宪骑士和敕令连并没有聚集在一起商量对策。

  他们反而是如同赌气一般,各自占据了城市的半边。

  直到本地教会的新主教,霍恩的老熟人阿尔冈出手,才勉强攒了一个局,邀请双方坐下来聊一聊。

第268章 救世军,不剿不行!

  贞德堡市政厅内。

  古老石砖堆砌的墙面上,挂着西洋风的王庭挂毯,在挂毯上纺织的正是莱亚王室的英勇事迹。

  随行的教士罗哈克面无表情地站在阿尔冈的身后,这位打着盹的老主教,胡子一下一下地在水杯中点着。

  肉眼可见地,那水杯中飘起了五彩的油星子和皮屑渣滓。

  在老主教的左手边,蒙特亚克翘着二郎腿,嘴角挂着淡淡的微笑,而作为北方人的伯奥略则是正襟危坐。

  “哼!”

  偶有眼神相触的时候,蒙特亚克则会冷哼一声,伯奥略则是仿佛看到什么脏东西一般迅速扭头。

  这一声冷哼将阿尔冈唤醒,他用力闭了一下眼睛,迷迷糊糊地将那杯很有油水的水一饮而尽。

  看着眼前两人一副剑拔弩张的模样,阿尔冈皱起了眉毛,这一幕好像似曾相识。

  对于他来说,贞德堡主教之位虽然是高升,却实在是个苦差事。

  一面是急流市的叛乱,一面是冷泉堡的叛乱,就这左近还有一支被教皇莫名敌视的救世军。

  他基本都是半退隐状态了,留在教会内部的唯一原因,除了给自己擦屁股,就是给他的后代修士们保驾护航。

  是的,作为修士不允许有子嗣的阿尔冈,需要给后代保驾护航。

  帝国的社会和医疗水平,注定了哪怕是贵族都不能保证小孩能活到成年,或者子嗣全部存活。

  所以为了保障家族血脉不断绝,帝国贵族们会大量地生孩子做保险。

  帝国的法律确立的长子继承制往往只在核心地区和大贵族身上起效。

  对于天高教皇远的其他地区,如诺恩,还是流行着均分继承法,把家产越分越小。

  最后,教会就成了安置过剩贵族子弟的好去处,尤其是主教座堂提供了大量油水丰厚的圣职。

  如果家族中的继承人死了,这些教士还能还俗继承家产,一点都不耽误。

  胡安诺就曾经锐评过这是“假意虔诚,日后悔过。”

  在离“文明中心”越远的地方,教会往往会被当地贵族所把控,如诺恩地区的主教,教皇几乎只有确认权,而无叙任权。

  所以尽管阿尔冈作为修士不允许结婚生子,却已是三代教会人了。

  “康斯坦斯大主教那边让我给你们带个话。”阿尔冈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不过比之前相比要好上太多。

  “什么话?”

  “救世军,任何时候都要剿,不剿不行。”阿尔冈预先给这场会议定了性,确定打不打的问题,“二位剿灭了这股叛军,才能抽出手来应付急流市的事情啊。”

  蒙特亚克瞧了眼面前的伯奥略,本想照例拒绝,可他想起了昨日从法兰那边飞来的信鸽。

  当初法兰人通过库什公爵,主要就是在千河谷插一根钉子,配合格兰迪瓦,给现在的莱亚人教会添点堵。

  对于法兰王国来说,通过这个渠道,能把王宪骑士合理合法地送到贞德堡来就是一种成功了。

  只要王宪骑士能够正当地在贞德堡驻扎下来,那么源源不断的法兰商人和艾尔商人,就会把这里变成商品倾销地。

  有武力的保证,有经济的控制,久而久之,这里就会成为法兰王国实质性的地图外城市。

  对于基层控制力松散的莱亚王国,这种不讲武德的方式非常有效。

  按照洛伦佐阁下的信件,他们的首要目的是搅浑千河谷的水,把孔岱亲王困在这里。

  “伯奥略阁下,你怎么看?”蒙特亚克似笑非笑地看着伯奥略问道。

  “他们是不可能主动进攻的。”伯奥略沉声回答,“起码在3月中旬前都不会。”

  “为什么?”

  “我得到了一个消息,墨莉雅提大公,派诺斯郡的山地骑士支援他们去了。

  如今他们占据了灰炉镇却不进军,大概就是在等那些骑士的支援。”

首节 上一节 204/5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