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俘开始的王国风云 第60节

  奥维尔这次没有发表长篇大论,最先站到广场中间说话的人是阿尔弗雷德,虽说他并不是当地的国王,但也在不列颠岛上有相当知名度,伦敦城内聚集的平民相对来说还是对世界了解更多一点点的,他们知道撑着红龙旗帜的就是威塞克斯王国的王室,是当地最强大最受到认可的统治者。

  站在人群中心,他费了点时间调整心态方才开口说话:“各位,我理解你们现在的心情,你们不知道未来的路要怎么走,也不知道初来乍到的罗马人究竟如何。我说的话也许并没有什么可信度,但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相信我,我相信这些罗马人会带来秩序和稳定,你们将会过上比之前更好的生活....”

  其实就是些官方的车轮话,画大饼安抚人心,不管阿尔弗雷德内心是不是这么想的,他现在也只能这么说。

  等阿尔弗雷德说完之后,会有奥维尔安排下去的临时官员过来交接工作,这些人还算是专业人士,想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奥维尔没有在当地居民身上浪费太多时间,视察了大概二十分钟,确认一切按计划进行之后就离开了中心广场,转而前往伦敦城外的一处田庄。

  这个时期的不列颠诸盎格鲁-撒克逊王国大致上处于封建早期,所谓的君主集权还没有影子,除了国王之外还有个很重要的组织在发挥作用,也就是当地的贤人议会。

  严格来讲这是一个由国王召开的议事会,参会人员大多是国王的近臣、各地的上级乡绅望族、地方上颇有势力的贵族还有一些宗教祭司。

  原本东盎格利亚的国王是个庸人,面对维京人只想着委曲求全丝毫不想着抵抗,所以被当地愤怒的民众杀死,国王被杀之后贤人议会推举了哈罗德.葛温森为领袖,并团结在他的旗帜下作战对抗罗马人和维京人。

  从这点上来说,奥维尔完全有理由敌视这些贤人议会的参与者,毕竟他们是想要和自己对着干的地头蛇,不过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也不能堂而皇之地和所有人为敌。

  就算罗马人再能打根基背景再深厚,他们在不列颠也就只有这不到两万人的军事力量,跟当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相比也就是百分之一的程度,靠血腥和恐怖统治是不能治理好这片土地的。

  他认为保持相对的平衡才是统治平稳的关键,至于平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应该在会议上决定,而不是他随便拍拍脑袋就要把一厢情愿的东西推广下去。

  所以他在打了胜仗之后当场宣布要召开新的贤人议会,要所有拥有资格参与贤人议会的人立刻到伦敦集合,他也没给出具体期限,但在乎这条消息的人自然会马上赶到。

  据奥维尔所知也确实如此,现在就已经有二十多人等在会场附近了。

第一百八十七章 贤人会议

  贤人议会没有固定的召开地点,奥维尔自己将这次议会的地点设定在了伦敦城外的一处庄园内,严格来说这肯定是不合规矩的行为,因为要么由国王决定,要么由会议重要成员自己内部商讨决定。但现在没人会在意奥维尔这点小小的僭越,他在打完黑斯廷斯战役之后就立马宣布召开会议,等到他抵达伦敦城大概用了四五天时间,这就有二十多位贤人已经抵达现场准备参会。

  以古代的信息流通效率来说这是很夸张的,只能说这些贤人确实很在乎自己的身家性命,不拿这种问题当儿戏。

  从各种角度来算英格兰都不算是一个大国,面积大概和东方大国的安徽省差不多大,奥维尔贤人议会的举办范围仅限东盎格利亚周边地域,这面积就更小了,放在后世大概算英国一个郡,东方大国的一个大县,在如此狭小的一片区域内,消息的传播也要不了多久。

  大概三五天所有人基本上就能收到消息,再有三天做决定和赶路,差不多该来的基本上都能来。

  眼见着已经有六十多位“贤人”到场,奥维尔在庄园内休息了三天之后决定正式召开贤人会议。

  -------------------------------------

  不算宽敞的会议室之内满满当当的坐着六十多个人,不列颠这边的生产并不发达,没有罗马人那么先进的建筑技术,这里只是普普通通的乡间庄园,配套的会议室自然大不了。

  除了本土的乡绅贵族之外,还有好多自发来到东盎格利亚的外地豪强,他们最开始的目的是帮助这里的本地人击退罗马人,现在有不少人见势不妙直接溜回去,但也有不少胆子大的选择了一道参与这场会议。

  奥维尔理所当然地坐在主席位置,两侧靠近的是他的亲信人员:有他临时任命的罗马官员、有贝利萨留这种将军、有阿尔弗雷德这种本土贵族,甚至还有布狄卡、让娜和库丘林这种凯尔特人,基本上各方都派了几個代表过来。

  这次会议会决定罗马人统治不列颠的基调和大体方针,所以所有人都很重视这次会议,派了人过来旁听表决。

  所有人在奥维尔入座之后都或真或假的低垂下头颅对他表示尊敬和顺服,不管怎样形势比人强,环视一周之后奥维尔方才缓缓开始出声说话。

  “我想事情现在应该算是尘埃落定,血已经流的够多了,如果你们没意见的话,我不会再杀人或者掀起战争,当然若是你们还觉得没打够,那再来一场也未尝不可,我的军队随时都准备应对挑战。”

  所有人要么恭敬的看着奥维尔,要么低下头默不作声,总之没人跟奥维尔唱反调,他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

  权力欲确实是个很微妙的东西,就算奥维尔本身是个欲望不太大的人,现在看着这些掌握平民生杀大权的贵族和祭司对自己毕恭毕敬也还是觉得心情舒畅,有种着魔一样的愉悦感。

  他没有对此上瘾,还是表情如常的继续和众人交流:“在座诸位有人是东盎格利亚的本土贵族,有人是因为看不惯我们罗马人所以选择在此地继续抗争,我对你们都一视同仁,从现在开始英格兰会被直接划为罗马的一个行省,按照行省的方式由皇帝本人派遣官员进行治理。

  具体怎么做你们应该有一定了解,细节你们可以去问我的副官们,他们会详细解答你们的疑惑。这件事情不可以让步,你们已经打输了仗,自然要接受一些胜利者下达的决定。”

  明显有人表情不爽,但没有人直接提出异议,真正有胆子抵抗的人要么战死了,要么现在正在自己的乡土上重新集结部队做拼死一搏,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有软肋不希望跟着旧王国陪葬的人。

  最先提出意见的是布狄卡:“我有问题,你打算怎么处理西方和北方的凯尔特人?”

  “伱们是罗马帝国的朋友和助力,我们不会过度干涉你们的主权,我实话实说这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你们当然可以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只是我们希望你们可以开放贸易,并且在帝国需要的时候为我们提供一定数量的雇佣兵,我们可以花钱雇佣。

  如果你们需求帝国的一些东西,要么用你们的资源来换,要么用士兵的服役来换,具体的数量可以好好谈谈,我会给出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条件。”

  奥维尔不想占领凯尔特人的土地,没有特别大的价值而且占领成本太高,他有生之年英格兰的这些土地还开发不过来,这里在工业时代之前确实也没多少深耕的潜力,英格兰的土地足够满足他的贪欲,再多就有些贪心。

  有这个功夫跟山林里的部落民较劲,不如多开发开发高卢行省的大平原,那边潜力明显是大多了。

  再说回来他相信经济文化先进的地方自然会吸引人口聚集,毫无疑问罗马的政制水平、生产水平还是比部落时代先进几个档次,也许几十年,也许一两百年,凯尔特人迟早会一点一点的被罗马人影响同化。

  布狄卡听了这个条件有些不满意:“你知道的,我们被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侵占了大片大片的国土,我现在也不指望能够收回全部的土地,只是希望你能再还给我们一些肥沃富庶的土地。”

  “我可以还给你们一些位于边界线上的争议土地,这个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如果你们想要到帝国的行省之内耕作也不是不行,我会想办法给你们一些优待。但我不能给你们太大片的领土,这事情超乎我的能力范围。”

  “你是皇帝的养子,是军队的领导者,有什么事情是超过你能力范围的?!”布狄卡认为这就是敷衍的说辞。

  “我也经受不起元老院的口诛笔伐,从我的角度我真认为给你们几片肥沃的土地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你执意需要的话,我们应该能达成一些共识,但你应该仔细想想以后的事情,我走之后会怎么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宾主尽欢

  最开始的不满之后,布狄卡也很快反应了过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概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奥维尔还是一个相当好说话的人,凯尔特人对他没什么恶感,他也对凯尔特人没什么歧视性的政策,但问题是他不会一直待在不列颠行省这个帝国的偏远之地,等他走之后,后面的人会干什么也不好说。

  如果上来一个侵略性比较强的总督,或者后来上来一個有心思打仗积攒威望的皇帝,这时候若凯尔特人所拥有的地方全是不值得占领的山林,那或许双方还能和平共处各取所需,但要是凯尔特人还拥有大片肥沃的土地,那结果恐怕不会太好。

  深入了解罗马军队大概的战斗力之后,布狄卡清楚除非这支军队日后腐化堕落了,否则体量的鸿沟就摆在那里,他们无论如何也没办法击败这个国家,顶多打疼它,然后就有可能招致皇帝和元老院的疯狂报复,她自问现在的凯尔特人可能已经承受不住了。

  奥维尔提出的这种方案看上去非常不近人情,但说不定确实是避免争端的一种方法,可问题布狄卡自己跟她的手下们总觉得心里有些不爽,毕竟跟着罗马人打了几场仗,最后只能收获边界线上可有可无的那些土地,对一个部落联合体来说这个成果不太能让人满意。

  但她的理性告诉她,这确实是眼下能选择的最好办法,罗马人的势力比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加起来还要强大,现在跟奥维尔在这种问题上面坚持并不是明智之举。

  最终她还是认可了这个解决方案,叹了口气说:“那希望您能给我们提供一笔佣金,好让我满足我的战士们,这是我的底线了,否则我也不好跟酋长们交代。”

  “当然,在金钱上你们的诉求会得到满足,黄金白银这种东西帝国还是有不少的。”

  说完之后,奥维尔看了看其他的这些日耳曼人,发现他们的表情都有些微妙。

  毕竟凯尔特人一直以来都是被他们压着打的族群,已经被赶到了那些偏远不值得占领的土地上,现在这些一直以来被自己欺压的人却跟着奥维尔讨论起日耳曼人的命运来,属实让他们感觉有些心理不适。

  但没办法,谁叫他们打输了呢,这些日耳曼人普遍认为胜利者支配失败者的命运是一件比较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命运降临到了自己头上,就算不爽也只能接受。

  下一个提意见的人是阿尔弗雷德,表情有些忧虑:“皇子殿下,维京人和法兰克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些应该怎么办呢?”

  他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跟奥维尔一条船了,因为已经带兵参战,算是立了投名状,维京人不用多说,法兰克人日后要是再打回来,那他这顶王冠估计是有点难保住,自然会考虑更多事情,思维转变的很快。

  “法兰克人的事情不用担心,你们应该很快就会得到消息,至于维京人,我已经大概有了解决方案,稍微简单说说让你们理解一下吧。

  我们在海军建设上稍微遭遇了一点困难,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决心。海军军舰会继续建造,很快我们就会拥有一支规模更加宏大的舰队来对抗这些维京人。我会尽量想办法再从本土和伊比利亚那边调过来更多的船只,直到舰队可以保护我们的安全为止,你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建造能力,这并不是个看不到头的工程,也就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请你们稍微有点儿耐心。

  在这段时间内我想了一些别的办法来遏制那些维京人,我会让我的军团在海岸线附近建造足够多的军营,让这些罗马人的军营成为你们人民的庇护所。

  一旦遇到维京人的劫掠,你们就组织人手到营地内避难,我们建造的营地防御性足够强,等闲之辈难以攻破,你们可以依托营地进行防御。平时可以组织民兵在营地附近训练和维护,遭到突袭的时候就用这些人进行初步防御。

  如果那些维京人还不知难而退执意围攻营地的话,只要伱们撑上两三天,我的正规军很快就会援助你们,这是我想到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你们没有意见的话,大概就这么实行下去。”

  这基本上就是后世阿尔弗雷德对抗维京人的方针,后世的各个民族都很喜欢利用罗马人遗留下来的军营,有的拿军营做城堡要塞,有的干脆在军营基础上建市镇,罗马军营的质量可以说受到了各个民族的一致好评。

  奥维尔就准备修大量的这种小要塞来应对维京人的劫掠,除此之外其实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维京人的长船灵活性太强,神出鬼没追上了也有一定概率打不过,只能增加维京人劫掠土地所需要的成本,好让他们知难而退。

  一旦成本高到了某种程度,那维京人估计就会想办法多去别的地方碰运气,比如说一直和罗马人过不去的法兰克王国,他们一样也有漫长的海岸线可以被劫掠。

  众人这次倒是没有反对奥维尔的计划,因为听上去确实也还不错,关键还是看罗马人的决心究竟如何,如果他们肯真的下大决心处理维京人的问题,那肯定不会出多大的意外,两者的国力差距真实存在就摆在那里,维京人拼尽全力顶多是让罗马人认真对待,犯不着全力以赴。

  问题就是罗马人究竟会多认真的执行这种计划,这个要用时间来证明,奥维尔在这边画大饼也没用,所以他连说都懒得说,让这些人以后自己亲眼看看就知道了。

  阿尔弗雷德得到了一个让自己比较满意的答案,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后面还有几位当地的贵族有询问罗马法和税收之类的事情,奥维尔也都门清,一一给他们耐心解答问题。

  他自己愿意将这场会议描述为“宾主尽欢”,当地人的很大一部分权力仍旧得以保留,但很多在奥维尔看来没必要或者过大的权力也得到了进一步限制,他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就是不知道当地人心里究竟怎么想。

  

第一百八十九章 刺杀

  会议结束之后,奥维尔例行公事一样地说了几句散场词,然后就示意众人可以离开会议室了。

  实际上他自己走在第一个就准备离开,因为后面他还有文书要批阅修改,并非无事可做,所以难免会稍微着急一点。

  就在他前脚已经踏出了会议室的时候,后面忽然传来一道粗犷的声音:“皇子殿下,我有事情找您!”

  被叫到之后奥维尔下意识地停下脚步准备扭头回应对方,但却被一股巨大的力量直接推出去三四米远。

  “刺客!有刺客!!”奥维尔从背后听见了这样的喊叫声,经受过相关训练的他下意识地低头,同时手握上了剑柄准备拔剑出鞘。

  剑锋几乎是擦着他的头皮划过,奥维尔感觉头上掠过的长剑也是不敢耽搁,一个并不算体面的翻滚就滚出去两米多远。

  然后他用脚发力蹬地起身,戒备的看着自己刚才所站立的位置。那位置上站着一位参会的日耳曼人贤人,现在已经被斯提里科用佩剑刺穿,眼见着呼吸逐渐微弱下去行将就木。

  这名男子的殒命似乎触动了某种开关,场上的多位日耳曼人纷纷起身冲向奥维尔──或是赤手空拳,或是用偷偷摸摸藏起来的匕首,很显然这是一场仓促之间组织的刺杀。

  奥维尔没搞清楚刚才那人手里怎么会有长剑,但并不妨碍他做出反应。

  并没有让卫兵或者斯提里科直接出手,奥维尔默默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他认为这事情由自己解决会比较好。

  手中长剑如臂使指地挥舞,他轻松荡开对方刺过来的匕首,然后精准的一下刺中打头一人的肩膀,让他暂时失去战斗力。随后他又从容不迫地挥出几剑,格开另外几人的短刀和匕首,快速用刺击击中另外几人的肩膀或大腿,让他们暂时失去行动和反击的能力。

  尽管这些人都想和奥维尔一命换一命,对他进行自杀式攻击,但奥维尔一直保持着和敌人之间的距离,这些人最终都没有接近到奥维尔一米之内,都被手持长剑的他快速轻松解决。

  奥维尔解决眼前敌人的同时,斯提里科也带着护卫们控制住了另外几个试图参与刺杀的日耳曼贤人,这场闹剧一般的刺杀算是被彻底遏制。

  到现在也没发现自己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天赋,不过并不妨碍奥维尔自己坚持锻炼,他从穿越过来之后虽然没像蒂雅那样应用罗马超人一样的训练强度,但他每天基本上也都会抽出一点时间来锻炼,从穿越过来之后几乎日日如此,久而久之他的身体素质和作战技巧也已经还不错了。

  他在这方面不会懈怠,因为关乎自己的身家性命,战争时期不知道出什么意外。奥维尔是个相当谨慎的人,有护卫保护自己是一方面,自己有一定的自保能力是另一方面,不喜欢上战场砍人不代表手无缚鸡之力。

  起码像现在这样,以长攻短以一敌多不是特别难的问题,这些所谓的贤人是当地贵族,战斗力其实不算低,但奥维尔手中的是米余长的标准长剑,这些人手中只有匕首、短刀乃至于赤手空拳就想和奥维尔对阵,结果并不会好到哪里去。

  做完这些之后,奥维尔收起自己的长剑,缓步离开现场,将后面的善后工作交给自己的部下们处理。

  他完全可以让手下代劳自己缩在阵型后面,但奥维尔很清楚这些日耳曼人的脾气——强者为尊,崇尚武力,脑子再好用思路再清晰,没有足够硬的拳头也会被这些蛮族下意识地看不上。

  为了不让他们轻视自己的权威,奥维尔需要亲自动手一次,这次应该能让日耳曼人们长长记性。

  -------------------------------------

  最终在会议上决定臣服罗马人的当地贵族大概有五十来人,算是個不小的数字,对那些不过来参会,又给不出来合适理由的人,奥维尔就不再客气了,他命令自己的士兵们迅速行动,扫荡各地的庄园和小堡垒,确保反对势力都被自己扑杀。

  这些当地统治层有一部分会被奥维尔吸纳进罗马帝国的统治体系之内,成为帝国官僚的一员,不过奥维尔在此基础上并不准备完全按照罗马帝国的惯例来。

  罗马帝国的官僚系统虽然确实存在,但在奥维尔这个现代人看来实在算不上完善,起码在他看来有两个不可忽视的致命问题:没有专业化、人员过度精简。

  前者不用多说,一名资历丰富的元老院元老在职业生涯中可能做过财政官、检察官、海军提督和行省总督,不是说这样不行,但终究比不过专门培养的官员。

  举个例子来说,一名先前只当过宗教祭司的元老可能忽然就会被任命海军提督、财政官这样需求专业技能的职位,然后这些职位的任期可能只有一两年,哪怕元老确实有心好好履行职责,等他适应自己的岗位之后没多久,也就要换岗位了。

  显然这已经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了,但是还不算完,比起后一个,前一个都算小问题。

  罗马人的官僚系统,说好听点叫做过度精简,说难听一点就是人手严重不足。

  往往一个行省的官僚系统只有那么一点点人在中央政府麾下工作,对乡村的治理说难听一点基本上是开摆和放弃治疗,对城市的治理也好不到哪里去,人手的稀缺让总督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城市都称不上能如臂使指地控制。

  这个问题导致罗马人在治理行省的时候不得不更多依赖当地人和当地的统治者,间接就会增强当地的独立性和分离性,在帝国强盛的时候这无伤大雅,会被强大的军力掩盖住,一旦帝国陷入衰落期,这就是个巨大的问题了。

  奥维尔肯定看不惯这些事情,他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一些改变,起码让不列颠行省的官僚系统能向后世靠拢靠拢,有机会的话推广到帝国各地去。

第一百九十一章 行省规划

  加洛林王室刚刚掌握国家,仍旧是威望和势力如日中天的时候,查理王从年轻时候开始就带着自己的勇士们为国家开疆拓土,在场大部分贵族都在他麾下作战过,相当认可这位能征善战的国王。

  现在国王既然发布了自己的命令,这命令也很合理,当然没有多少人会在明面上反对他。

  毕竟让贵族们拼死对付势力强大的罗马人,这是个需要复杂利益分配和许多许多承诺的事情,但对付实力逊色于法兰克人或者其它日耳曼人的蛮族,那大多数贵族其实都不会有太大意见,无非就是担心自己在分蛋糕的时候会少分到一点而已,这是内部的小矛盾。

  查理王一直都算是个公正的国王,贵族们知道,只要自己服从于王室权威,那王室也不会少了自己的封赏,对王室产生了这种信任之后,国王的命令很快就被下达到各个贵族的军队中。规模庞大的军队在较短的时间内就离开了莱茵河沿岸,前往法兰克王国东面的未开拓土地,准备为自己的王国开疆拓土。

  这么大的动作,河对面的罗马人也不可能发现不了,但他们默许了这种行为,没有试图再组织军队,乘着日耳曼人边防空虚的机会,攻入对方的国境线之内,因为得不偿失。

  罗马人现在要的是休养生息而不是和日耳曼人全线开战,达到了这个目的就好,维斯帕皇帝不打算再征发部队填充日耳曼防线了,经过内战的帝国需要一些时间恢复元气,扩大战争的规模对他们从整体上来看没有好处。

  也正是因为这点,查理王才敢大胆的在这种时候将军队调走大部,他相信罗马人不打算扩大战争事态,结果上来看也确实是如此。

  在这种无言的默契之下,双方的这次危机总算是平稳度过,至于后面罗马人对不列颠的占领或者德意志人对东面的侵蚀,那是属于“地区冲突”的范围,对整個西方世界的局势不会有根本的影响。

  …………

首节 上一节 60/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