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第134节

  温小娘子笑了笑,继续温婉的询问道:“那公子,是否能替我续出【凄风冷雨满江城】后几句诗?”

  陈云也笑了,反问了一句:“若是我答不出,那温小娘子是否不会让我们离开?”

  “公子去留随意,这么多年了,我只是对这句【凄风冷雨满江城】心有执念,却不曾对世间生灵有过半分恶意。

  所以,公子不用担心!

  若能续出来,自然是皆大欢喜,续不出来,也不过是有些失忘罢了!”

  温小娘子淡淡的笑道,似乎优雅已经渗入到她的骨子里,一颦一笑,莫不勾动人心。

  几百年的执念,并没有让她有多余的偏激,她不过是一只钟情于诗文的文妖罢了。

  “但小女子心中,有一种预感,公子似乎有信心,可以续出这句诗的后几句。

  若是公子帮奴家解了此执念,奴家愿追随左右,自荐枕席!”

  陈云赶紧摆手,目光却瞥向九姑娘这一边,语速飞快的拒绝了温小娘子的好意:“自荐枕席就算了,况且,以我的本事,自然是续不出来的。

  我连大字都不识几个,比你以前追随那书生,还差了许多!”

  却不料,九姑娘兴许是被温小娘子的故事给吸引住了。

  文青,几乎是每一个读过书识过字的知识女青年,一直有的通病。

  她看向陈云,然后双手迅速抱住陈云的胳膊撒娇:“相公,我从你眼中看出了自信。

  你有自信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你。

  所以,你一定能帮这位温姐姐续上那一句诗对不对?

  相公,对不对?”

  温小娘子闻言,目光瞬间变得灼热,好像要烫进陈云的心窝子里一样。

  陈云没有办法了,恨其不争地盯了九姑娘一眼,心里想说你是不是傻?

  文妖这种东西,在未曾害人性命之前,对道佛二门的降妖除魔手段,近乎免疫。

  只因山海经卷轴上提示的,文妖这种东西身上天生带着文气,又或者叫文胆,可辟易怪力乱神等法术攻击。

  一个剑客,唯有极于剑,热爱到了极致,就有可能在体内孕育剑心。

  文胆自然也是。

  但是这种东西,一般只有偏执的人,偏执于文字,偏执于诗文,才有可能在死后化为文妖。

  而这种可能,就如同用肉眼直接观测一粒灰尘一样,低到了极点。

  只有人间朝廷的皇朝龙气,才能够对其进行一定压制。

  当然,兵家的军阵煞气也可破文胆。

  这也是陈云目前为止,并没有慌张的原因!

  就算陈云身上的皇朝龙气以及兵家煞气都不容小觑,也可以不惧这只文妖,但他也不是很喜欢一只文妖跟在自己身边啊!

  可自己媳妇儿居然是个猪队友!

  陈云叹了口气,不过虽然被自家媳妇儿给出卖了,但他还想再挣扎一下:“我自信,是因为我确实听说过这句诗,也听说过有人把这句诗给续了出来!

  但事先说好,这并非是我续出来的!”

  九姑娘一听十分欢喜:“果然,我相公就算不会写字,也依然文采非凡!”

  这句话很矛盾,但是在九姑娘心里,陈云确实是不会写这个世界的字。

  但是并不代表他是个文盲,陈云应该在自己的家乡,某个福地洞天里会写自己的字,毕竟是两个世界。

  所以陈云不识字,并不代表他不能文采非凡!

  所以,当陈云说自己听说过这句诗,并且也听说过有人续了这句诗之后,九姑娘欢喜的很。

  温小娘子肃容起身,明眸皓齿中透着优雅气息的绝美文妖伸手给陈云续上了一杯茶,示意了一下,请!

  然后把雅间边上,似乎早就备有的文房四宝拿来,铺开纸张,拿起笔,沾上墨,迅速做好了,将陈云所说的诗句给记下来。

  陈云有些愕然,但想起此女子是一只文妖,便已心中释然,文妖如此,好像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于是饮了口茶,清清嗓子之后,终于开口说道。

  “温姫的传说,已经传了好多年,你的故事,已经被很多人听说过。

  自然,就有人尝试着帮你把这句诗给续上!

  比如就有一个姓杨的小姑娘,在十四岁时,就听说过你的故事,为你的故事所倾倒,为你的那一句【凄风冷雨满江城】续写了后面三句。

  但,这个十四岁的小姑娘续写了你这一句诗后,却是失魂了十五年!”

第155章 这,文胆的作用这么大吗

  这一句话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特别是那温小娘子,也很好奇,为什么别人要续写自己的一句诗,会失魂15年。

  “相公,快说说!”

  九姑娘兴致来了,赶紧催促自己相公,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茶楼外的雨势,依然没有变小的意思,但依然不影响,在雅间内的众人喝着茶听风声。

  “那就说说!

  温姬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与民间传唱至今,知者甚众,陷入其中者,不知凡几。

  其中就有一个小姑娘,在听闻温小娘子的故事后,特别是听到了那一句【凄风冷雨满江城】后更是陷入了其中。

  有人说。

  温小娘子在屋檐下看着雨巷,念出这一句诗时,心中便已经有了雨巷。

  但是,当发现自己自荐枕席追随的公子其实并非白衣儒冠,而是草包白丁之后,留下诀别书那一刻便已经走出了心中的雨巷,颇为萧洒!

  但世人却没有这般潇洒,那小姑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初读【凄风冷雨满江城】时,颇不在意,但后来细一琢磨,才发现其中颇有深意。

  凄风冷雨中凄冷二字,各有零星两点,遇到了风雨,便成了满江这三点水的势,水点越多,雨声越大,可以说是形意双绝。

  她琢磨了许久,也没能续出来,直到有一天,同窗在雨中向她告别,临行前递给了她一卷琴弦。

  那是同窗最喜爱之琴上的弦,说以后不能再弹琴给她听,便赠她一卷琴弦。

  望着同窗远去的背影,那个叫杨赛的小女孩突然便感觉来了灵思。

  赠我以弦,报之以诗。

  于是竟续出了凄风冷雨满江城的下几句。

  凄风冷雨满江城

  纤云细月系弦声

  阳关一曲随山尽

  不知山外与谁闻

  却没想,这诗一写变成了真,那小姑娘从此就再无同窗的音讯。

  这便是她进入这心头雨巷的开始。”

  温小娘子听后,呼吸都急促了两分,但并没有出言询问,而是静静等着,陈云说出接下来的话。

  因为她可以感觉到,这个故事还没完。

  陈云没有深究,一个几百年的文妖,为什么会有呼吸这种东西?

  但既然讲故事,有始就得有终。

  “这个姓杨的小姑娘,从知道温姫的故事以及这句凄风冷雨满江城那一刻起,就已经进入了雨巷,但让她在雨巷里陷得更深的,是更年长些时,约爱慕的一个男子去赏花灯,但临到头却因风寒病重而缺席。

  过后却听闻了那男子与别的小娘子赏花灯的消息,然后又写下了另一首诗。

  凄风冷雨满江城

  明花暗柳罩罗灯

  寒潮不解春风意

  春光不待梦里人。

  于是她的第一份爱慕由此戛然而止,从此在心里的雨巷越陷越深,再也走不出去。

  直到她32了,又遇见了一名男子,男子听闻她的诉说后,笑着问她。

  所以,你的同窗离开时,你只记得写诗而忘了写下她的联系地址,便从此再无音讯。

  你约了爱慕的男子去赏花灯,因风寒病重缺席,却没有去解释,所以爱慕戛然而止。

  这雨巷,其实何尝不是自己往里走的!

  那男子说完后,便又给她写了一首能带他走出心中雨巷的句子。

  凄风冷雨满江城,

  青盏泥炉煮热羹。

  愿为白头相思燕,

  不羡朱门断肠魂。

  没想到,这首诗也成了真,男子带她走出了雨巷,女子回头看背后的雨巷时,叹道:我续得上纸上的文字,却续不上生活的缘分。

  本以为,是落雨巷中过,滴水不沾身,没想到是湿了经书,忘了修行。”

  温小娘子陷入了沉思,口中喃喃自语:“湿了经书,忘了修行……”

  不只是她,九姑娘也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进去了。

  其实,陈云讲故事的水平很差,甚至比那个叫杨赛的小姑娘讲自传的时候表达能力差太多了,根本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但是故事太精彩,而听故事的又是比较喜欢听一些有诗情画意元素之类的故事。

  所以,哪怕陈云讲故事的水平再差,这俩女子,心神都陷入了进去。

  不过,九姑娘的诗书底蕴,还是比温小娘子要差了许多,所以提前回过神来。

  她小心地凑过来低声问道:“相公,这个故事,是你家乡的故事吗?”

  陈云点了点头:“嗯!你不会以为我是凭空想出来的吧?”

  他们俩人小声的窃窃私语,终究还是让温小娘子回过神来。

  温小娘子款款的上前对陈云行了一礼:“公子果然文采出众,竟在短短时间,便能编出这么一个故事,续出三首诗。

  温姫愿追随左右,自荐枕席,陪公子读书磨墨!”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看向九姑娘:“好叫夫人得知,温姫乃文妖,身有文胆一颗,陪伴公子读书时,可有益于记忆理解,温习功课事半而功倍!”

  本来温小娘子说自荐枕席陪伴左右读书磨墨时,九姑娘是感觉到有点窝火的。

  但此时一听温小娘子说自己是文妖,身有文胆,陪伴读书可事半功倍时,心中任何埋怨都没了。

  世间哪怕再愚钝的人都知道,读书,在这世间便是最大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134/2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