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红尘,剑行诸天 第337节

  ……

  雨声未歇。

  书院深处的廊道却静寂如禅房。

  龙葵提着饭盒,走在青石铺就的小径上,雨后石面的湿意沁入薄薄的绣鞋底。

  她转过几道回廊,来到一像是藏书室的所在,木门半掩,雨声在这里被隔去了半分,只剩窗外树影婆娑,滴水断续。

  龙葵轻轻推门而入,鼻端先被纸墨气息充满,眸光随即落到一长案上,那有一摞摞堆如小山的卷帙,册页,以及案后坐着的李长夜。

  他的身影在光影之间显得格外清瘦而挺直,白发微垂,眉目清朗,正执笔给一篇篇书院学子们的课业,批改,圈点,亦或添上几笔旁注。

  龙葵悄悄走了进来,轻轻将饭盒放在案侧的矮几上,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而后,她缓缓跪坐下来,双膝并拢,裙摆铺展如莲花初绽。

  如若在小时候,以及书院未开时,她也是这样,静静坐在他一旁,无声相伴着。

  很快。

  她是这么觉得的。

  李长夜放下笔,抬眼,见到她微怔,夕瑶和雒儿都注意到今天她有些异样,他自然也看到了,关心问道。

  “小葵,怎么了?”

  龙葵早在心中想好怎么说。

  “我想回姜王宫一趟。”

  李长夜默了默。

  “需要我陪吗?”

  龙葵微垂下睫羽,案下,指尖轻轻攥着衣角,感着木地的凉意透过膝盖,她知道他,现在每日授课,为学子解惑,整理书稿,批阅无数课业,外出看农田,等等,忙得可说不眠不休。

  比如,现在天色已不早,很快他就要去开课了,而在这时候,说陪自己,大抵只能停讲了,书院成立以来,除了像农忙这种特殊情况,可说从没停讲过的。

  龙葵心中一阵温热,但,还是摇了摇头。

  “不用,这次回去,我就想看看父王和母后,聊一聊,可能再住几天……哥哥,你不用管我,你忙……”

  李长夜能感到她藏着些什么,可背后的桃木剑却一动未动的,他想了想,最后,还是点头。

  “嗯,路上注意安全。”

  ……

  龙葵打着伞,如今有了纸,便有了油纸伞。

  她离开了书院,走回姜国都城。

  慢慢走着,也看着,看着路上的风景,是如今姜国日新月异变化之变。

  她撑伞走在其中,目光掠过一幕幕画面。

  新开的作坊冒着热气,木匠铺里传出锤凿之声,街角的小贩支起摊子,卖菜的妇人吆喝中充满底气……

  雨丝飘落在每个人的肩头,却无法浇熄笑声。

  偶尔也有行人因滑脚或湿衣而骂骂咧咧,可转瞬又与邻人相视大笑,像一阵风吹散旧日的阴霾。

  躲雨的人中,亦有捧着热腾腾馒头的,蒸汽在雨里升起,模糊成一幅温暖的画。

  街头巷尾的人们,面上多了红润的光泽,衣衫虽不奢华,却整洁利落,眉眼间隐着踏实的欢喜……

  龙葵见此,某种沉重莫名的心情散了些,她唇角的笑意便也愈来愈深,眉梢的青黛在光中化作柔和的弧线,脚步亦随之变得轻盈,像有风托着,连衣襟都微微扬起。

  最后,姜王宫高耸而厚实的墙映入眼帘,宫门未开,亦有人把守,但拥有如今修为的她,是小事,轻而易举在没有打扰任何人下,进入了。

  她没有直接去见姜王和姜王后,握着伞柄,径往内苑,来到一院子,不是她的住所,却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了,包括一草一木,木是桃树。

  包括,数年前,李长夜打算折下一枝的老桃树还在,甚至枯木逢春般的,枝头缀满粉色的花朵,花瓣清润如玉,风携雨丝掠过,簌簌有声,却无一瓣零落,反而更显生机。

  她看了好一会桃花,才轻轻推开一侧的殿门,也是李长夜曾经的寝宫,不过自他天下行走离开起,再没回来住过的,里边陈设未改,案几,书架,屏风,等等,一切如旧。

  一边想着他教自己读书写字讲故事的一幕幕,一边来到了书架前,这里的书,皆是旧书,使用竹简所书的旧书,亦同样是熟悉的旧书。

  目光一卷卷掠过,最后,抽出一卷最熟悉的,亦算是她的启蒙之学,诗经,翻开,更巧的是,还是曾不谱世事的自己最喜欢的一首。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她低声默念,声音极轻,却带着一丝微颤,同小时候相比,如今再念,心境已大不相同,许久,才将其完整的念完,也是看完,合上竹简,目光又投向窗外盛开的桃花。

  风雨仍在,花却不落。

  ……

  龙葵最后沿着熟悉的廊道,来到姜王和姜王后面前。

  此时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怯怯的小女孩,蓝衣曳地,步履如水,眉眼间尽是静定和温婉。

  姜王和姜王后见到自家亭亭玉立的女儿,一时怔住了,这瞬,他们同时生出一个念。

  她真的长大了。

  一时间百感交集,然而,真正惊到,甚至可说吓到他们的是,是龙葵先向他们行礼问候后,所说的话。

  “父王,母后,女儿愿与周国太子结亲。”

  此话落下,殿中一静,连外头雨声都像顿了一下,姜王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一抖,目光凝在自家女儿身上,怀疑自己听错。

  前些日子。

  周国周天下正式向姜国姜王提出结亲,而聘礼正是之前已传出过风声的,传说中的【九鼎】,亦相当于后世的【传国玉玺】。

  姜王一开始很是心动的,加之某个深埋心底的原因,他当时就很想立即答应下来。

  可,他又想到曾和姜王后聊过,当然,最主要还是想到李长夜,他最终做出了让自家女儿自己选择的决定,他暗中和龙葵说后,龙葵说要想想,而今想来便是细想后的结果。

  姜王还是有些难以置信的开口,再次确认的问道。

  “真的吗?!”

  姜王后亦开口。

  “葵儿,你要想清楚了。”

  龙葵这些日子已想得够多了的,从书院的一路上所见,亦将其想开了,正要再度点头之时。

  忽然。

  一阵轻风自殿门外掠入,纱帘被风拂起,微微鼓动,像水波荡开,风亦带来一个人,如雪白发束成道冠,背着一柄桃木剑,衣角微湿。

  姜王和姜王后俱是一惊,前者下意识地起身了些,随后又暗哼了声,又不动声色的坐了回去,龙葵亦微微睁大双眸。

  来人正是李长夜。

  他看着龙葵,眼里带着一丝笑意,以及满满的溺爱,开口,温和而轻的。

  “这就是你今早想说的事?”

  龙葵不语,垂下眼睫,像是不好意思,又像是默默点头。

  李长夜又问。

  “那你真的想嫁给他吗?”

  龙葵仍不言不动。

  李长夜又说。

  “看样子是不想。”

  龙葵依然不语,不过,垂下的头又低了些。

  李长夜顿了顿。

  “那你为什么答应这件事?”

  他问出这后,得到的还是沉默后,便自问自答的。

  “想来是为了九鼎……也是为了我?”

  龙葵纤细的肩头轻轻一抖,娇小的身躯微微一颤。

  李长夜见此,伸出手,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

  “谢谢,不过,我不需要……确切的说,你比九鼎什么的,对我来说,更为重要……还有,以前我说过,你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商量,不好对我说出口的话,也可以跟夕瑶,雒儿她们说。”

  龙葵听到这,才有了反应,先是嗯了一声,而后,抬眸,小声的问了一句。

  “为什么不提红羽姐姐?”

  李长夜听后,如实的。

  “因为她对我来说,就像是你一样,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嗡~嗡~!

  李长夜背后的桃木剑剧颤。

  龙葵则想到当年,红羽出现的第一天晚上夜里,李长夜让她别学她的话,不由一笑。

  李长夜继续的补充说道。

  “是的,还没长大,有很多事都不懂,特别是对自己的终身大事。”

  ……

  李长夜又转身,对上姜王。

  “之前,我曾和您说过,我不需要魔剑,我会自己铸一柄剑,现在,我也同您说,我不需要九鼎。”

  姜王想了想。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接过我的位子?”

  李长夜摇头。

  “您知道,我现在做的事,比王位更重要,您不知道的是,对我来说,比您念念不忘的人皇更重要。”

  姜王默了默。

  “你没有把握。”

  李长夜顿了顿,还是摊了下牌。

  “曾经的人皇都失败了,我确实没有很大的把握。”

  这里不止是指轩辕黄帝,也是指女娲,乃至神农。

  姜王则想到地宫中九副中如同被毁去的壁画,许久,再看向李长夜,看着他的白发,也看着他的道冠。

  “那你更应该留下后人。”

  对此。

  李长夜笑着。

  “我会的。”

  姜王和姜王后包括龙葵都愣住了,异常吃惊看着他,紧接着又听到。

  “而且会有很多。”

首节 上一节 337/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