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魔界等你。”
随即,化作一道赤红闪光,消失在原地。
……
重楼离开后。
红羽又将目光放到李长夜身上,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有着遮掩不住的酸楚,而后,走近几步,抬起纤手,直直重重拍落到他扎着的道冠上,像想将其打散。
一下又一下的,只是,单纯用手,没有用气,她知道用气也没用,因为,那是用神树的枝条束着的,李长夜看着她,带着一抹有些无奈的笑意。
“好了。”
红羽却哼了一声,鼓起小嘴,眸中隐隐泛红。
“一点都不好!”
然而,这却是她自己的决定,所以,她有气,对自己的气,自己在生自己的气,气中也有些别的。
见此。
李长夜伸手,轻轻落到红羽的脑袋上,揉了揉,这次,红羽同样是想闪开的,可身体却怎么都不听自己使唤的,没能避开。
她终究没有动,眸色轻颤,唇瓣抿紧,任由他这样揉着。
直到。
后方传来轻快的脚步声,是龙葵和夕瑶,红羽多看了后者一眼,随后,化作一道红光,没入到桃木剑中。
“哥哥,你没事吧?!”
龙葵凑近担忧看着李长夜衣襟上的点点鲜红,声音急切,眼圈一下子红了。
李长夜摇了摇头。
“没事。”
而后。
夕瑶素手抬起,掌心浮现一缕温润光辉,那光辉中带着浓浓生机,落到李长夜身上,他的气色才真正好看了些,这是她下意识所为,身体养成的习惯。
解释下最近更新的问题
如题,开仙剑篇的时候简单的提了下,现在也再说下。
这书的成绩本就不好,原本以为改名会变好,实则没有诛仙引流,更差了。
开仙剑篇后,为了不影响心态,一直没有看我现在书的订阅情况,上个月基本是没断过的,直到月底要计算稿费的时候忍不住看了下。
而后,道心破碎了。
最差一章,24小时追订,只剩37个人了,使用章节卡和苹果手机的没有算,后台也没有数据,可,造成的打击,还是非常的大。
心态很影响写作,我要再缓缓。
以后再也不关心订阅情况了。
仙剑计划写完古姜国篇就先结束了,有机会的话,再单独写下比较喜欢的仙剑一和仙剑四,独立世界观的。
这几天也没有闲着,正准备仙剑后的世界,还在补雪中小说,下个世界可能写雪中,也可能写择天记。
择天记很好写,猫大的故事内核很简单,不用再看一遍,单凭记忆印象就能写。
而总管的不行,很散,很杂,我还在选择走哪条线,另外很多人提到过想看的剑来,也有一千多万字要补。
最后。
我会尽快恢复更新,另外也对一直追订支持的朋友们说声抱歉。
第318章 新年及新春
冬日。
姜国都城的冬日,与往年相比,已有所不同。
往年此时,风雪肆虐,街市多半冷清,行人寥落,百姓多缩在屋舍里,添柴御寒,旧衣裹身,瑟缩度日。
而今年,却换了一副光景。
自李长夜回到姜国组织起【建】【织】【炼】等各大事项。
如今,城外几大作坊新产之布与煤炭逐渐传入百姓家中,便有了一种别样的暖意。
那暖,不单是火炉中燃起的炭火之温,也不止是新布裁就的新衣之舒适,更是一种人心深处的安稳。
比得知李长夜一剑覆灭杨军更加深邃的稳,亦可说安,万民以安的安。
年节将至。
年,九州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传,上古之时,人间曾有名为年的兽,岁岁冬末,循风雪而来,侵扰村落,人们惶惶不安,然后发现其畏惧火光和鲜艳之物,以此驱之,自此,逐渐演化为今日的节俗。
于是,随着雪霁天晴,都城街道上,变得很是热闹。
人来人往,笑声四起,小儿跑得欢快,脸蛋因寒风吹拂而泛红,妇人提着菜篮,从市井归来,还有忙碌中的汉子,身上不再只是破旧衣衫,而是簇新的厚衣,布料依旧朴素而显粗糙,因整洁多了分光鲜。
城外,各大官道之上,各国商队络绎。
顺带一提,原本的官道年久失修,泥泞崎岖,行旅苦不堪言,而自李长夜将炼付诸实践,开采山矿,挖掘地炭,便借此机会,重修官道。
此事,一开始出力的是李长夜和追随他的姜国方士,之后,有人来投,比如诸子百家中的年轻人,里边,还混有一个地仙,亦称山神。
正是,数年前李长夜刚带小龙葵天下行走时,在那已有隐香山之名的山上,所遇使用光纪寒图的年轻男子,俗名夏元辰,而李长夜顺手救治的女子,即是他的恋人,静兰。
亦是多年后,多次投胎转世依然相伴夏元辰身旁的小莲宝,只是他并不知道这点,而将其那不会说话的可怜小姑娘当做亲生女儿收养。
夏元辰是带着静兰来感谢李长夜的,虽李长夜说是举手之劳,但,本就心地善良,喜欢人类,时常帮助凡人的夏元辰,在见过李长夜并与之交谈后,做了个决定。
李长夜说是举手之劳,他同样举手相助,以神力挪山运石,夯土筑基,使各大官道一改旧貌,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类似愚公移山的趣事。
来往的各国商队,虽已有所耳闻,可亲眼见姜国之变,仍是不由瞪大眼睛,难以置信,而等到了姜国都城之外,见到那一片片新起的建筑,作坊,心中无不震动,难以言语。
又待听闻价廉坚实耐用的新布,火力旺盛远胜薪柴可久燃的煤炭等新奇事物,对于单纯的商贾而言,是无可多得的良机,他们兴奋,喜悦。
不过,也有些人,在商队中藏身,或伪装成商贾的人,神色凝重,眉目深沉,心情沉重,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令他们愈发不安。
毕竟,姜国本是个小国,甚至孱弱到几近沦为附庸,现在却在短短时间里,修作坊,出新物,开矿山,筑官道,等等,若其势再成,谁能知晓日后会如何。
除此外,还有一些随行而来的年轻人,眼眸发光发亮看着所见的一切。
……
姜王宫,深处寝宫。
殿中炉火温和,袅袅轻烟氤氲而起,窗外雪初停,宫檐之下垂下晶莹冰凌,折射着微光,静谧安详。
寝宫之内,一美貌女子正静静坐于案前。
她容色清丽,眉目如画,肌肤胜雪,然最动人之处,却不在容颜,而在举止间的一份娴雅温婉。
此刻,她正低首持针,素指灵巧,针尖起落之间,丝线穿引,若落花流水,每一针线,又都缀着满满的心意。
绣架之上,是两套衣裳的雏形,是传说中的【广袖流仙裙】。
顺带一提,广袖流仙裙并非后来的龙葵专属,传闻中,龙阳册立的太子妃,所赐的正是此裙。
亦有细节,龙葵以身献祭魔剑时,身上所穿一同焚毁,但,世上仍有一套。
女子是姜王后,离,专擅刺绣的她,不仅可以绣【山川社稷图】,更可织广袖流仙裙,所以,才有言她之所绣与黄金等价。
她以民女之身成为姜王后后,手艺并没有落下。
这时。
殿门轻启,脚步声传来,走进一身着深色王袍中年男子,神情威严中带着几分疲惫,是姜王。
他手中各执一物。
一手,是一本书,与以往厚重的竹简不同,此书是用纸张所制,纸页轻薄,翻卷自如,隐见诸多文字,是李长夜简化后的文字,采用的不是抄,不是刻,而是印。
另一手,是一枚钱币,巴掌大小,外圆内方,材质独特,非铜非铁,光泽温润,一面刻有盘踞之龙,鳞爪精细,欲破壁而出,另一面,则是葵花盛放,花瓣舒展。
正中央镌刻着字迹,同样是简化后的字,显眼的是重量,还有姜国出产等字样,该币的面值是最大的,八两,半斤八两的八两,即半斤。
姜王手持二物,本不苟言笑的他,眼底带着掩不住的喜悦,只是,当他的目光落在绣架上,落在那一红一蓝的两套衣裳时,神情却微微一滞,眉头轻蹙,眼神变得复杂。
他静静看着,像有千言万语,终究只化作一声莫名的叹息,随后,他放下手中之物,缓缓在一旁坐下。
姜王后已停下手中针线,生性细腻的她,敏于察言观色,自然瞧出了姜王的神色,亦知道他为何而叹,想到自己那对儿女,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女儿,渐渐长大了的女儿。
她将手中第三套,白色的一套放好,对着姜王一笑,笑容清雅,如冬雪中盛开的一枝梅花,素净却动人心弦,目光落在钱币与书上,柔和问道。
“这些都可以量产了么?”
姜王见到她的笑,还有她的话,心底那份莫名的郁结,解开了些,点了点头。
“嗯。”
顿了顿。
姜王还是忍不住开口,小声的,带着些期待的。
“你弄清那女子是谁了吗?”
此言所指,是指李长夜带回的夕瑶。
姜王后轻声答道。
“说是朋友。”
姜王再问。
“只是朋友?”
姜王后点了点头。
“嗯,我看他们之间的相处,至少,对他而言,是,而那姑娘,不好说。”
姜王的眉头再度蹙起,带着一丝怒意和难以言说的无奈。
“他究竟是怎么想的?!这不是小事,而是他的亲事,也是他的人生大事,更是姜国之后的根本!”
姜王后想到曾和李长夜所谈,想了想,还是如实的。
“王上,他说,天下万民,皆是您的子民。”
闻此,姜王神色异常复杂,良久,他才压抑着心中翻涌的情绪,呼吸急促了些,压低声音,沙哑的。
“你说,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她?”
姜王后一怔,随即,摇了摇头。
“不会,您知道,那孩子向来有分寸……我更倾向于宫中那位老供奉所言。”
老供奉,是宫中一位老方士,地位等同燕国的翁姓方士。
姜王一愣,忍无可忍的。
“一心向道……究竟是谁蛊惑了他?!……这分明是掘我姜国,我龙氏的根基!……别让我查出来!”
姜王后想着李长夜已开始做道士的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