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红尘,剑行诸天 第325节

  但她并没有感到不适,而是大大方方的,又因她与众不同,亦仿佛与生俱来的气质而生出一种别样的清秀,布料粗朴,衣色素淡,反衬出她肌肤的细腻莹白。

  淡淡月光洒下,落在她的眉眼间,那双眸子清澈,像映着深海和明月,里边隐隐也有什么在盛开,亦如她眉心那朵小巧的,栩栩如生的蓝莲。

  她手捧托盘上的饭菜,并不奢华,是她亲手下的厨,只做了最寻常的饭食,蒸米饭,清汤,几样小菜,没有了以前龙阳最爱吃的,只有周朝王室才能吃的八珍,因为她依然记得那天李长夜首次吃了捣珍说的话,在后来同行三年中,更了解到这点。

  饭食虽没有珍馐的繁复,只是常人日常的家常味道,然而香气温润,扑面而来,带着一种独特的温热,以前龙葵也不懂的,现在她能做出,自然也就懂了,那是人间烟火之气。

  龙葵小心翼翼推开门,木门还是发出轻轻的吱呀声,李长夜没有抬头,她走进屋,再将门掩上,来到案边,脚步轻得没有声息,将托盘放在一旁的矮桌上,动作轻微而稳妥,生怕惊扰。

  接着。

  她走到李长夜对面,轻轻屈膝,慢慢跪坐在矮桌的另一侧,背脊笔直,亦带着少女的特有的柔美,还有天生自带的一种恬淡的端庄,再伸手,从一旁取出一卷轴。

  不是竹简,而是用真正的纸制作而成的,且是里边成本较高,质地目前最好一种,将卷轴摊开,上面是一副图,还没完成,远没有完成的图。

  灯火一映,线条间显露出山河的轮廓,蜿蜒起伏,复杂而浩大,她描绘的,并非寻常一地山水,而是李长夜带她天下行走三年所见,亦可说是,一副新的【九州】地图,是继大禹治水定九州之后,又一幅新的【山川社稷图】。

  龙葵低垂着眸,取出小笔,她不急于下笔,而是先轻轻凝望片刻,待呼吸安稳,心神沉静后,笔尖蘸墨,缓缓落下,灯火映在她的面庞上,睫毛投下浅浅的影。

  她分外专注的,手腕运转间带着小心翼翼的轻柔,她知道,这张图意义非凡,容不得半点疏忽,每落下一笔前,她都在心中回忆曾经走过的道路,他带着她走过的看过的一条条道路,一条条山脉,一条条山河……

  而她对面。

  李长夜在改字,已经不知是第几版了,是的,他已经改了很多版,原本他是打算直接改成简体字的,可是,后来发现,这个世界是有道法的,而文字的笔画,亦是含有些微道韵的。

  虽然微乎其微,可那也是上古创字圣贤的苦心,现在,包括诸子百家中的天才,想单纯从看字中领悟些什么,想来没什么人做到,可能除了个别能冠上一个【子】字的,都没人能发现这点。

  直接简化改了,大概也无关紧要,可是,李长夜想到,那位创字的圣贤,创字时,天帝应该还没有砍掉连接天与地间的【神树】进行【绝地天通】的时候,在当时的环境,领悟或许更容易。

  而他考虑到自己未来想做的一件事,若是成的话……不,就算没成,文字少了那一丝道韵,亦是一种损失,万一,以后真有人从中领悟些什么呢,他印象中就有人,比如,完全不识字的狗哥。

  于是,李长夜便开始追求,将字简化的同时,也将那股道韵留下,这也是他真正废寝忘食,直到现在都没能将字简化完成的原因所在。

  就这样。

  屋中,灯下,李长夜和龙葵,一人在改九州文字,一个在画九州地图。

  两人都没有言语,只有笔声,偶尔,纸面和笔尖摩擦的沙沙声会重叠,像在无声中互相应和,屋子里弥漫着墨香的气息,淡淡的,缭绕不去。

  夜渐渐深了。

  龙葵的笔线渐渐收束,她的精神终比不得李长夜,却不是不能再坚持,而是,她担心精力不济的自己画错,所以,只能停下笔,再抬手,掩住唇角,打了个小小的哈欠。

  这时,李长夜也停下了笔,龙葵见状,连忙开口。

  “哥哥……王兄,我做了一些饭菜。”

  李长夜闻言一笑。

  “你还是叫我哥哥吧。”

  说完,然后起身,走向另一旁的矮桌,只见,奇异的是,桌上的饭菜,仍旧温热的,明明搁置已久,依然冒着丝丝的白气,李长夜对龙葵的进步,早就感到了,所以没有意外的,但,还是习惯赞许的夸奖了一声。

  而后,不再多言,径直坐下,拿起木筷,开始吃饭,事实上,当他从红羽手中取得那柄桃木剑后,就很少需要进食了,但,因这是龙葵所做,吃的并非是饭,而可说是她的心意,以及里边对自己的关心。

  龙葵则将画轴收妥后,重新跪坐到李长夜对面,她没有动筷,而是双手放在膝前,静静看着李长夜,她的目光柔和而明亮,像夜空最澄澈的星辰,小小的俏脸上透着大大的满足。

  李长夜注意到这点,开口。

  “你也吃。”

  龙葵先问了句。

  “味道怎么样?”

  事实上,龙葵不需要做到将人间烟火之气融入饭菜这点,只要是她做的,哪怕再难吃,李长夜都能津津有味吃下去,随即点头,味道确实也不错的,比他那在青山收的便宜小徒弟做的好多了。

  “不错。”

  听此,龙葵眉眼弯弯,接着才取起筷子,细致地夹了一口,送到唇边,细细咀嚼,她吃得很慢,很小口,灯火下,她的神情静美,举止温婉,不是公主般的,而是如诗经中描摹的佳人,娴静如水,温柔如月。

  两人吃着中。

  李长夜注意到龙葵今晚的神情和眼色中藏着些什么,不由问道。

  “还有什么事吗?”

  龙葵愣了一下,眼神微闪,而后,放下筷子,看着李长夜,还是如实的,小声的开口。

  “父王,近日问我,哥哥你天下行走三年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好的姑娘……”

  李长夜怔了下,很快,他就明悟过来姜王真正想问的是什么,想了想,说道。

  “以后你让他直接问我。”

  这话,不由让龙葵想到如今,包括自己父王,知道李长夜一剑覆灭杨军之后的态度,眼底泛起些笑意,点了点头。

  只是。

  龙葵并没有重新拾起筷子,好一会后,她像鼓起些勇气,目光落到李长夜背后的桃木剑上,声音比之前更轻的。

  “哥哥,我觉得,红羽姐姐就挺不错的。”

  这话。

  极其罕见少有的惊到了天塌都不惊的李长夜一下,而他身后的桃木剑,更是嗡的一声,剧烈颤动了一下,随之,一道鲜红的光芒骤然浮现,火焰般的红光在屋内绽开,一个鲜红的倩影随之走出。

  她长发如焰,衣袂鲜红如火,眉心一点红莲印记,如火焰中盛开的妖艳之花,她的眼眸同样赤红,她的出现,让空气都炽烈起来,不知是不是因为热,还是气愤,亦或别的什么,她的细腻白皙的脸颊同样染上一抹红晕。

  红羽瞪着龙葵。

  “小小年纪懂什么,吃你的饭!!”

  而后,她转头,又瞪了李长夜一眼,李长夜想说点什么时候,只是,这瞬,他不知感到了什么,忽然的,转头,朝窗外,天穹之上看去,神色先是凝重,接着,又变成莫名的笑意。

  龙葵和红羽都注意到了这点,前者满满的不解,而红羽的神色则是一变再变,口中含糊不清的说了句什么,就如那天,因差点被雷劈,没有说完的那天。

  秋过后,便是冬,天穹,有雪落下,目力好的,抬头可见,见雪,雪亦可见人,雪见。

第315章 夕瑶

  秋去冬来,寒风入骨,天色阴沉,云海翻卷,雪花自天而落,落在山川,覆于殿宇,渐渐将天地染作一色。

  姜国都城外,那片新起的建筑群已近完工,外墙已成,屋舍鳞次栉比,恰如一小型的城郭。

  然而,若真论其成,实非凡人之力,以李长夜之能,石可裂,木可断,巨材巨石,不过剑光一挥,便如尘沙般听命。

  他抬手可运物如山,凌空搬移,于他而言,这等规模的建造,若真要亲力,早早可成。

  但李长夜没有独揽此事,而是有意引导那些工匠,使之亲手砌石垒木,掌握技艺,后世有言。

  【阳知,一剑虽可成城,然人心未必因之而固,惟有将技与书,学与识传于世,方能延续千百万年之基。】

  入冬后,工钱悉数分发,丰厚而不吝,工匠得之,足以过冬,可怪异之处在于,待工程将竣,许多人却不肯离去。

  他们心怀几分惭愧,钱财已得,技艺亦学,城垣楼舍,多赖李长夜一人之力,他们见其屡屡代劳,搬石如举羽,断木若削泥,心底生出一种难言的羞赧,于是,留了下来。

  李长夜几次相劝,无人愿退,甚至有人知道该建筑群是以何用后,夜里也留在工地,生火烤手后,仍执意打磨木石,像是要把那份心意嵌入,任谁也赶不走。

  于是,他又将另一事提上日程,是继【建】【织】之后的【炼】。

  此炼,非方士修者吞霞吐火,非寻长生的丹炉之炼,亦非点石成金,而是凡世之炼,炼炭,炼煤,炼铁。

  可谁也不知,此炼,到了后世和前者所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可点石化金,亦可炼制微观层次上的药石,虽无法长生,却能治百病。

  原料依然多由李长夜,和越来越多聚到他身旁的方士,及渐有真正百工之意的随行者取来。

  古之圣贤有言,【凡天下羣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

  山中之铁矿,地底之黑炭,皆被开采而出,江河浩渺,舟车往来,不久之间,又多了一片作业之地。

  远望之下,尤为醒目者,便是一座座新筑的高炉,炉身以巨石为基,以厚土为壳,巍峨挺立,烟柱冲天,映衬着冬日灰白的天幕,炉火翻腾,赤焰透出缝隙,像能燃透积雪。

  城中,国内,乃至天下关注之士,只知李长夜又在造物,随后,他们便见一块块黑色蜂窝模样的东西产出,工匠称之可取暖过冬,只有知情者心底明了,那不过是副产,当下真正重要的是,铁。

  铁于当世,仍属贵重之物,青铜仍为主流,贵族佩剑,士兵持戈,仍至天下钱财,仍多以铜为本,有人心喜,一旦铁能广铸,天下兵甲必换新局,可,李长夜所求所铸并非兵甲。

  ……

  夜,雪花飘着,寒风吹着。

  城外,那还没命名的建筑群中,一屋舍,由木石合砌,和姜王宫的雄伟恢宏相比,不过寻常,与贵族府邸的雕梁画栋相比,更显平淡。

  然而,因李长夜所居,让这处普通之地多了与众不同,若不是姜王知道自己便宜儿子的实力,以及他也无法更改了的一个决定,还欲派重兵把守,将整片区域列为禁地。

  屋内,灯火并不炽烈,仅一盏油灯静静燃烧,火焰摇曳,光影轻轻晃动,将里边两人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模糊。

  龙葵跪坐执笔,正一笔一画勾勒山川走势,纸上,河流蜿蜒,山脉起伏,州域划分分明而细致,已经快铺满了整张画卷,正是【九州】。

  是大禹初定九州后,曾经古老的疆界,因岁月而迁移,江河改道,山岳崩移,历经千载山川改易,再做的修正之图,此图,新的九州图,将成。

  事实上,龙葵所做的,远不止一幅图,因为,那幅图放不下的,她心中还有一本书,随李长夜而行中,所成的,厚重的书,上面记载着九州的风土,人物,习俗,志异,传说,不是仅仅山川二字能形容的。

  另一侧。

  李长夜还在改字,同样也快接近尾声了,繁杂的字变得简洁,笔锋转处,古拙中透出清气,更重要的是,他将最初那版古字所含的一缕道韵成功融了进去,并还加上自己从中所得所悟。

  比如,可说当今世上最了解他的龙葵,从中可感如春风拂面,虽无形,却在字里行间潜藏生机,文本,本是记录,在他手下,文字却如活了过来,像能呼吸,能与天地共鸣。

  当然,这是龙葵感到的,至于,一般人,只能说,看机缘,看所悟,或者像狗哥那种真正的赤子天性。

  夜愈深,雪愈厚,屋外天地一片莽莽白茫,屋内却仿佛另开乾坤。

  龙葵的画卷逐渐成形,山脉的脊梁线条挺拔,河流的曲折清晰,她的心神也随之愈发沉静,像自身化作九州的山川,呼吸与大地同频。

  李长夜的字迹亦渐趋圆满,古繁字已去繁留简,新的字形明朗而大气,简洁的线条中透出一缕气,像是风拂松林,如若云过高山,令人观之心境自清。

  某瞬。

  李长夜落下最后一笔,那字锋磅礴而浩瀚,圣人有言,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乎天地之间,他则将其塞入了字里行间。

  同时。

  龙葵亦落下最后一画,是一条大江,横贯东西,波澜壮阔,从昆仑山所在的高原之地,蜿蜒曲折流经数州,如同一条巨龙,最后过扬州,再跨姜国和吴越等地而入海。

  字成,图亦成。

  屋中一片寂静,火光摇曳,油灯的焰心微微跳动,映得案上字卷和山川之图皆有了灵动之气。

  龙葵,抬起头来,小脸上虽带着浓浓的倦意,但眸中却盈满光华,眉眼间全是轻盈和喜悦,她看着李长夜,唇角轻轻弯起,露出一抹极浅的笑,却胜过世间繁花无数。

  “哥哥,我……”

  话还没说完,她的精力像是已尽数抽离,再也支撑不住,身躯前倾,缓缓伏在案上,长长的睫毛轻颤一下,便沉沉合拢,呼吸绵长,熟睡了过去。

  李长夜一愣,看着她,那清丽无暇的面容上染上的苍白憔悴,熟睡过去的同时,双手还护着那幅画卷,怕是有人将其抢去抹去一样,不由一笑。

  而后,他起身走过去,弯下腰,俯下身,伸出手臂,轻轻的将轻轻的她抱起,娇小柔软也显脆弱的身子在怀中,像是一阵风便能吹散。

  可,李长夜低眸看着她,看着她眉心那那朵黯淡下来的莲花印记,像是一盏即将熄灭的灯,眼里有怜惜,但更多的是欣慰。

  他将她抱回寝室,床榻素净,铺着普通的棉被,那是他的床,只是,废寝忘食的他,还没有用过,他将她轻轻放下,她在梦中微微动了一下,唇角轻抿,像是寻觅安稳。

  李长夜伸手,为她盖上被子,掖好被角,因他动作,虽极轻,仍像被她感到,要惊醒过来的她,他伸手,拂开她散落在额前的青丝,指尖轻触,恰好落在那一朵莲印上。

  清辉流转。

  那暗淡的光芒重新亮起,如雪夜中重新被点亮的灯,莲瓣舒展,柔和的光自她眉心荡开,照亮了那张开始陷入更深层次梦中的睡颜。

  李长夜转身走出屋外。

  夜深,风雪正急,天穹浩瀚,万里皆白,雪片如无数游丝,自九天倾落。

首节 上一节 325/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