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红尘,剑行诸天 第322节

  李长夜说完。

  殿内,祭酒和其余人对视,目光中,隐有什么落下。

  片刻后,祭酒对李长夜笑着。

  “世子有此之志,既来则入,诸子百家,皆可习之。”

  至此,李长夜求学,欲想看当今学宫百家新书的目的达到了。

  看似这样的。

  只是,他刚出了殿门,打算直接去学宫藏书殿阅览的时候,还没进门,有意外出现了。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

  几道身影,直奔李长夜而来,为首之人身着青黑玄衣,冠带整肃,步伐恭谨,有一股森冷的压迫感随行而至,此人,很强,非常强。

  其后随行者,人人佩剑,虽隐锋于鞘,可仍感身上杀伐之气。

  此外,李长夜还知道,暗中还有人,大抵是【方士】。

  为首玄衣人,很快行至李长夜面前,微微一揖之后。

  “姜国世子,齐王有请。”

  语气似尊,然其眼神不曾真意下敛,礼数周全中带着一丝锋锐,让氛围不由一紧。

  李长夜心有所感,想了想,说道。

  “我来此,只为求学,学宫之外,皆非所求。”

  这是拒。

  玄衣人闻此,注视了好一会李长夜后,不动声色的将目光转向他的身旁。

  这瞬,龙葵只觉心口微紧,如被一冰凉的锋铓扫过,堪比此前面对妖蛇,背后的木剑微动。

  接着,才意识到此时面对的是人,按捺住自己气,纤手在衣袖下微微收紧,下意识往李长夜靠近了些。

  玄衣人嘴角浮起一抹微不可察的笑意,缓声再道。

  “世子既来稷下,王上自是欢喜,亦想到世子学业在身,不可时时叨扰,王后仁厚,特意遣人言,愿在世子求学之余,延世子妹于王宫暂住,以免寂寞。”

  此话有深意,李长夜自然听出了,同时也真正确认了这些人,准确说这些人之后,齐王的来意,而龙葵呢,不知她有没有听懂,但她知道,李长夜想在学宫看书,不是那么容易的,而,她只在意李长夜想在学宫看书这点,所以,她心中做了一个决定。

  只是,这时,李长夜看了龙葵一眼,一眼便知她心中所想,对此,他面向玄衣人,再道。

  “家妹与我同行,非为他事,只随我伴学,王意盛情,我心领。”

  一拒,再拒,则是二拒。

  玄衣人依然没有太大反应,仍维持着笑意,隐还浓了分,这次,不再藏话,而是直言说道。

  “世子求学于学宫,纵是圣贤之徒,皆要束脩,以示尊师重道。”

  李长夜问道。

  “不知齐王所要何物?”

  玄衣人目光再度落到龙葵身上。

  “姜国以桑蚕为业,织锦为生,今之姜后,绣功更传为绝技,既如此,若得世子妹亲手一绣,赠我大齐王子作衣,既应束脩之礼,亦显两国情好,岂不美哉?”

  龙葵闻此,睫毛微颤,神色一瞬僵住了,当今时代,除却生意买卖,女子为男子绣衣,寓意早已超越了布衣之用,尤其是在诸侯王室之间。

  李长夜没有再三拒绝,神色一如既往,对龙葵淡淡笑着,说道。

  “走吧。”

  于是,两人就这样离开了稷下学宫。

  与此同时。

  学宫祭酒和诸位稷下先生,正被人堵在殿中,并产生一番很激烈的争执。

  大意是,祭酒他们以稷下之门,既为天下开,何独闭于一人而论。

  但,学宫成立以来,真正所拒又何止一人,祭酒他们自然辩不过,加之,听闻一事,只能对此保持沉默。

  什么事,杨国兵动,压境姜国。

  最终,祭酒老人只能一叹。

  ……

  李长夜和龙葵两人离开了稷下学宫。

  路上。

  秋风吹起,带着初凉,卷落一片枯叶,轻轻掠过他们的肩头。

  自从学宫起,就一直沉默着的龙葵。

  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了,与李长夜也做了一番对话。

  大意是。

  【她可以为他而绣】

  声音很柔软,心意很坚决。

  对此。

  李长夜想了好一会,认真开口,回道。

  “小葵,你错了……我所求的,不过是看一看新的百家之学……新学,浩瀚无涯,无穷无尽,……我也不会为了新学,放弃一些原有的东西……”

  龙葵愣在原地,眼睛微微睁大,仰起脸来看他,只是,许久,没能将那原有的什么东西的问出,她跟了李长夜这么久,大抵能明白一点。

  新学对应旧物,旧,有很多含义,可说是人心中的旧,但,那并不是陈腐之物,而是根。

  这时,李长夜再度开口。

  “所以,我没有他们,也没有你想的那般在意……百家新学,这三年你跟我,一路也见得多了,不仅可以出自稷下,也可以出自别的地方,百家也只是百家,天下,还有万民。”

  龙葵默了默后,再次开口,语气比先前更为认真的。

  “哥哥,我可以为你守旧……你,可以去学新学。”

  有阳光映入她清亮的眼眸里,非常明亮。

  但。

  李长夜摇头。

  “不需要。”

  龙葵的眼睫颤了颤,眸中的光黯淡了些,微垂下头,目光落在青石路上,唇瓣轻抿,声音压得很低。

  “你是觉得我做不到吗?”

  李长夜看着她,缓缓伸出手,久违地,轻轻揉了揉她的脑袋。

  “不是。”

  “那为什么?”

  “因为我是你哥哥。”

  李长夜顿了顿。

  “你只要守好自己,然后,慢慢,好好长大就可以了,你不需要为我而守,无论是现在,还是以后……”

  ……

  李长夜带着龙葵南下,齐国以南便是姜国,两人也可以说是踏上回家的路,游历三年后的回家。

  最后这一段路。

  李长夜没有御剑而行,因为暗中有人跟随,自离齐都之后,便有若有若无的气息跟随着,同在学宫中一样,这些人瞒不过他。

  他在等他们动手,只是,他们并没有动手,他也从他们对话中听到个消息,有些意外的消息。

  此时,正值秋,丰收的秋。

  田畴之间,麦穗在风里如金涛起伏,山坡上,柿子已渐渐染红,空气中有淡淡的果香与泥土气息,农人们正在忙碌,很辛苦,也很开心,笑声混杂在秋风里。

  龙阳和龙葵也看着,同过去三年一样看着,天底下的人都是一样的。

  直到。

  他们踏出齐国的最后一道关隘。

  姜国不仅和齐国接壤,也和杨国接壤。

  这时。

  天色微微阴沉起来,秋阳仍在,但云层渐厚,金色的光被遮去几分,天地之间的色泽便暗了下来,远山隐隐,枯草在风中摇曳,传来簌簌的声响。

  大地开始轻微颤抖起来。

  一开始,像是远处山石滚落,又像是地底深处传来的轰鸣,地龙微微翻身,逐渐地,那颤动愈发清晰,连脚下的土路,尘土在脚边震起,扬起。

  李长夜止住了脚步,龙葵同样随着,眼眸骤然瞪大的同时,背后的木剑凌空落入她手中,只是,现在,李长夜不动,她也没动。

  很快。

  前方,如潮声势清晰传来,里边混杂着各种声音,铁甲撞击的声响,鼓角的低沉轰鸣,不是零散的声响,而是齐整的,厚重的,连绵不断的,气势遮天。

  只见。

  前方,尘土翻涌,黄沙在秋风中卷起,如烟如雾,随着沙尘升腾而起的,是一面又一面战旗,旗帜猎猎,红底黑字,字迹如火,战旗之下,铁甲武卒的队列密不透风,矛戟如林,刀剑闪寒。

  黑压压的军阵,如秋日暮色倾覆而下,沉沉地压向天地,那不是守备的驻军,不是寻常的巡防,而是真正的战阵,是杀伐之势。

  【杨】

  旗上有大字,是杨国的军队,他们踏入了姜国的土地,密密麻麻的甲士,排山倒海而来,马蹄轰鸣,震得大地低鸣。

  李长夜和龙葵,如两片孤叶,站立在这金色的秋野之中,迎面对峙着一片吞天覆地的黑潮。

  姜国北方,可以种麦,也可以种稻,春小麦早熟一些,单季稻晚熟一些。

  近三年来。

  该地风调雨顺,稻田丰收在即,道旁的果树挂满果实,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

  可。

  在这一瞬,所有的宁静都被割裂,天地间只余下肃杀。

  秋天的景色,本该是温暖和丰美的,可当战旗猎猎,铁甲森森压来时,这一切丰收的色彩,反倒更添一层冷冽的讽刺。

  盛世之下,危机四伏,丰收之际,战火也可骤然降临。

  龙葵站在秋风中,单薄的衣裳被吹得猎猎作响,她抬眼望着那漫天的旗帜与铁甲,俏脸微微发白。

  李长夜站在她之前,在那无尽的黑潮面前,岿然不动,如山岳一般立在田野与战阵之间。

  秋林静默无声,落叶一片片从枝头坠下,随风翻飞。

  叶落如雨。

  落在他们脚边,也落在前方黑压压的铁骑之间。

首节 上一节 322/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