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那他们呢?”
李长夜闻此,真正落下心中那个决定,他们现在自然见不到了,不过。
“以后应该还会遇到吧。”
而后。
远方隐有田畴,炊烟袅袅升起。
李长夜带着小龙葵降落下来,他此次出行,除了看大地山川,也是为了看天下人。
……
乡野间的路,远不如都城那般宽阔整齐。
是曲折而狭窄的土路,坑洼不平,有农夫推着独轮车缓行,车轱辘在泥土里艰涩地碾出深痕,吱呀声中透着艰难和辛苦。
小龙葵走在这样的路上,第一时间感到不适,还有担心弄脏自己的衣服和鞋子,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的,但随之发现身旁的李长夜,对此是完全不管不顾的,很快污了鞋,脏了腿,可说泥腿。
小姑娘低下头,看着自己紧张拢着的裙摆,想了想,松开攥紧的手指,学着李长夜的模样,不再顾忌尘土,鞋子和衣裳很快就染上浅痕,可心底那份紧绷感,彻底散去。
而这时。
小龙葵注意到一幕,路旁,田埂不远处,有不少同自己年纪相仿的孩童,甚至比她更小的孩子,衣衫褴褛的,赤着脚的,在田地里帮忙干着活,稍微大一些的,肩上更扛着与他们身形不相称的农具同大人一般劳作着,小小的身影弯着腰,汗水顺着脖颈流淌滴落。
她怔住了,她原以为,自己换上浅色布裙,朴素布鞋,已算是普通人的衣着,在姜国都城里是这样的,只是,见到眼前一幕,她才发现自己错了,前边那些同龄人们,连一双鞋也没有,露出的脚青一块紫一块的,看着都痛,可他们却没有在意,像早已习惯,更没有所谓的无忧无虑玩耍。
小龙葵想到过往自己在宫中的生活,一时间不知该露出什么表情,有的是茫然,不由再次向李长夜看去。
李长夜注视的不只是那些孩子,而是整个田野,农人们分散其间,面容黝黑,长年日晒留下的深沟刻在额头,他们挥动着木制农具,或肩挑水桶灌溉。
挑水的地方非常远,李长夜知道那河也没有多少水,这片土地很干旱,许久没下过雨的模样。
除了看人,也看他们的农具,多为木质,青铜或铁器极少,以及耕作时的效率,同样也看各种农作物,看它们的长势,有熟悉的有陌生的,根据所看书籍预判其收成。
李长夜和小龙葵见到农人们,农人们自然也看到了他们,陌生的面孔,在这乡间并不常见,有农人抬起头,粗糙的手背拭去额上汗水,稍作歇息的同时好奇也显认真的打量着他们。
两人虽穿着布衣,颜色素淡,但布料的质地仍细腻,一看便知不是农人能轻易得来之物,更引人注意的是他们皮肤白皙细腻,可说细皮嫩肉,与终年在泥土中翻滚的人相比,显得格外突兀。
加之明显是外来人的身份,虽不知具体是何身份,在这时代,能随意走动,游历天下的都不是一般人。
农人们的目光,虽没带敌意,却分明有着隔阂,有人看了两眼,便默默收回,继续低头劳作,因为他们的日子本就是沉甸甸的,没有精力去揣度他们的来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里边也有人,离得较近的一位鬓发斑白,黝黑的皮肤布满皱纹的老农,亦可称老叟,他眯着眼,和其他人主要落在李长夜和小龙葵的衣着和外貌不同。
他主要看的是两人的眼和表情,他从李长夜身上辨别出的东西不多,而从小龙葵身上见到的就是多了,从而确认两人是贵人,和一般贵族不同,至少对他们心怀善意的贵人。
老叟犹豫片刻,还是放下手里的木锄,挪着有些僵硬的步子,佝偻着身子,走向两人。
“二位……远来此处,是要寻路,还是要歇脚?”
李长夜察觉到老叟的试探以及话中隐藏着些什么,想了想。
“我有些涉及农事的疑问,想请教一下。”
老叟没有料到这点,顿了顿后。
“您问。”
李长夜便将涉及农事各种问题问出,就如【山川社稷图】一样,皆是他在所看书中记载,而姜王说过,姜王宫的藏书有的,也是当今天下第一学宫有的,除了一些【新学问】外。
对此,老叟,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加之同样干农活的祖辈,要比【学宫】建立历史还长的老叟,也一一作答。
“……耕作的农具,没有您说的革新,倒是听闻过现在有铁制作的农具,但那不是我们用得起的,我们青铜都用不起……青铜制的只在农忙的时候帮贵族们干活时用过,确实要轻松不少……”
“……我们这主要种植水稻……收成大概这么多……小麦,再往北,接近齐国的地方,听说有人种植……种子确实一年比一年差……土地也一年比一年贫瘠……只能换种和养地……”
“……种桑养蚕,确实也有不少人,听说还发了财……甚至也有人想改稻为桑……但,我不想,还是种粮食让人心里踏实……这里的地,我们只占很小一部分,很多都是……”
“……识字的人很少,认识的也不多,我,只懂几个……姜王下的一些法令,有贴在城墙上的,不能靠近,只能听别人说,但是,每个人说的又都不一样……有叫好的,实际落下来,又很差……”
“……没有医生,只有城里有,听说……家里也有……有打仗回来的,幸运活着回来了,为了省钱,不会去看……私下有些偏方……有的管用,有的不管用……看天了……”
“……”
老叟一一讲述,话音渐沉,最后,叹息从胸腔深处溢出。
“我们靠‘天’吃饭,今年天气不好,再不落雨,只怕收成要打折……日子难过了。”
老叟说到【天】的时候,语气明显重了些,还顿了顿,李长夜注意到了,也猜到天并非单纯是指气候,由此沉默。
小龙葵正听得入神,牢牢记着,闻言心中一紧,忍不住开口。
“不够吃吗?”
老叟闻言下意识想笑,不,不止老叟,想来在场任何一个农人听到这话都想笑,因为,他们想的从不是【吃饱】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得吃】,饿不死便算吃饱了。
但是,老叟注意到小姑娘干净无尘眸光,天真无暇的小脸,带着的浓浓不解还有认真,以及担忧,从而没有笑出来,但喉头也忍不住一涩,沉吟片刻。
“往年,省吃省用,总还是够的,今年……难。”
小龙葵不由又问。
“省……没有剩下来吗?”
老叟咽了咽喉咙。
“有……但,我们还要交税。”
小龙葵还不明白税的分量,不由看向李长夜,而心中已有数了的李长夜,还是明确问道。
“税多少?”
老叟闻言,神情迟疑了良久,最后,四下望了望,确定无人注意,才压低嗓音,缓缓吐出一个数目。
李长夜听后。
“多了。”
老叟不语。
李长夜又开口。
“姜王并没有收这么多。”
老叟依然不语,李长夜从他表情看出,他想来也是知道的。
而小龙葵惊了。
“父……姜王没有收那么多,那谁收那么多?!”
老叟注意到小龙葵的改口,正思索着,猜测着。
这时。
“谢谢。”
李长夜对老叟认真说了一声,而后又对小龙葵开口。
“走吧。”
两人便这样离去了。
而离去没多久。
轰隆隆!
田野上空,原本晴朗无云,万里晴空的天空,忽然黑了下来,许多正劳作中的农人不由抬头仰望,不知何时,天空多一朵厚厚的乌云。
所有人都怔住了,包括老叟,呆呆抬头看着天,明知很快要下雨的他们,一动不动站着,直到甘甜的雨水落下,才奔跑起来,是欢呼雀跃。
第305章 夜语
轰隆隆!
伴随雷鸣。
雨水落在干裂的田畴上,溅起细小的灰尘,片刻之后,水珠渐密,化作联绵不绝的雨幕,如同一层轻纱自苍穹缓缓垂下。
干涸许久的大地贪婪地吮吸着雨水,原本龟裂的泥土渐渐润湿,细小的沟壑被雨珠灌满,汇成一条条清亮的小溪,蜿蜒流淌。
农作物因雨而抖落尘灰,舒展腰身,焕发出勃勃生机。
“下雨了!下雨了——!”
田野间,先是一声压抑不住的呼喊,旋即,四处爆发出阵阵欢呼。
农人们丢下手里的农具,任由雨水淋透衣衫,却没有一人躲避,反而张开双臂,迎向天空,任雨珠扑打在饱经风霜的脸上,孩子们更是疯跑着在田埂间,赤脚溅起一片片泥水,笑声此起彼伏。
这场突然而至的雨,可谓真正的久旱逢甘霖,亦如天的恩赐。
而在一片欢腾之中,没人注意到,田野尽头的那两道身影已不见,只有和李长夜交谈的那位老叟,在人群之外,伫立良久,想到个可能,让他身体不断震颤着的可能。
……
这场雨自然是李长夜招来的。
田野之外,天光和雨幕交接的边缘,唯一能目睹到这幕的小龙葵,现在,她的眼睛瞪得圆圆的,整个人彻底愣住了。
先前,她只见李长夜抬手间,天色便暗下几分,云层翻卷,风声骤起,旋即,那一片雨幕,便从虚无里生出,霎时铺满了天地。
小姑娘心底的惊讶,比第一次见李长夜会御剑而行时更甚,话都说不出来的模样。
随后,耳旁隐隐传来无数的农人兴高采烈的欢呼,她不知道那些声音怎么传入耳的,正如离开姜王宫在市集听到那些暗中小声议论时,但,她现在真的很高兴。
“小葵,你想学吗?”
小龙葵一怔,发丝因雨意而微微黏在脸颊,却挡不住那双眼睛里闪烁的光彩,随即猛地用力点了点头。
“想!”
李长夜又问。
“相比练剑呢?”
小龙葵陷入两难的抉择,一会后。
“我能都学吗?”
李长夜笑道。
“可以,不过,那也需要先练气。”
小龙葵问道。
“是和练剑一样的气吗?”
“算是。”
“算是?”
“主要看你以后自己所修。”
“那是和哥哥你一样的气吗?”
“不是。”
“呃?”
“每个人的气都不一样,便是修同样的功法,最后也只能说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