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龙阳并没有做到自己说的话,但,现在的李长夜可以了,无论是普通将士,还是杨国中有设置【回魂仙境】之能的方士,他现在都能一剑斩之。
他能把全部人都杀了。
但,来到这个世界,读了书后,他了解到这世界,非是表面的那么简单,【姜国】和【杨国】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杨国】同样是一个小国,姜国周边算是真正大国有【齐国】【楚国】【越国】,而这些国家之外,还有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等等。
游戏龙葵鉴宝时所提到的【先秦】,说明秦国也有,现在虽同样是小国,但,李长夜知道其有气吞万里之势,倒不是因为他知道该世界架空的历史轨迹,而是,他从读书所看到,秦国开始变法改革了,比其他一些大国晚了些,但要更为彻底。
他一人就算可以将这些全部打败,把敌军全部杀死,但,里边涉及【杀人】的问题,以及【人】的问题,前者暂且不论,最重要的还是【人】的问题。
这个世界,有神话,神话还是真的。
比如,李长夜先前所读的,那灭世的洪水,以及使用浮空岛救人的神仙,而其根源和飞蓬有关,里边有很多细思极恐的细节。
飞蓬为何会被贬下凡间,明面上的理由是和魔尊重楼私斗,擅离职守,实际上,飞蓬和重楼之间的比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那并非秘密,为何最后突然用起这个理由。
并且还提到派遣神将水碧等人【捉拿】,飞蓬配剑照胆【掉落】人间,还有那场灭世的大洪水。
建浮空岛的是重楼手下得力大将溪风,溪风和水碧是如何相恋的,真的只能用一个不打不相识解释吗。
有一条脉络很清楚了,飞蓬得知神界打算【再次】灭世,是的,再次,如今人族记载中的那场大洪水并非第一次灭世之灾,还有更深的背景。
最早要追溯到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清气上升为天,浊气沉降为地,盘古死后,其精,气,神,分化成三位远古神灵,即伏羲,神农,女娲,亦被称为【三皇】。
除此外,盘古散溢灵气成了水,火,雷,风,土,【五灵】,以及盘古之心,悬于天地之间成为连接天地的纽带,清浊交汇而生成【神树】。
【三皇】又代表三方势力,伏羲造【神】,神农造【兽】,女娲造【人】,里边又有【鬼界】做为轮回中转之所,无数年来相安无事。
直至后来【人】和【兽】两大势力繁衍得越来越多,摩擦冲突也越来越大,最后,以争夺天地奇物【九泉】为导火索,引发了两族大战。
【人】不敌【兽】,后来【神】介入,【人】和【神】一起打败了【兽】,而当时【兽】的统领蚩尤打开了【九幽】的通道,入九幽的兽成了【魔】,而没能进入的则成了【妖】。
世间第一场大战。【人】和【神】胜利了,这场大战中,直到最后,作为【兽】势力真正代表的神农为何没有出手,因为祂为了天地秩序,以自身和神力代价去梳理和封印了【九泉】。
因【人】是在【神】帮助下战胜了【兽】,【神】的地位要高于【人】,又许多年过去,在【神族渐渐腐败,人类对神族积怨已久】的缘由下,【人】和【神】再次开启大战。
在此战中,发生了水魔神共工撞毁不周山引发第一次灭世洪水,女娲以自身和神力代价【补天】,最后,可说是【神】胜了,而天帝伏羲【自省】,认为【神】也有过错,并进行【绝地天通】。
神话故事背景是这样的,但,同样去挖掘寻思,里边有非常大的问题,首先【人】【兽】【神】三方一开始是平等的,天和地相连,一起共存的。
直到后面接连发生了两场大战,结果是,【人】的代表女娲没了,【兽】的代表神农也没了,【神】的代表伏羲,则是【自省】,【神】可说是最终的胜利者。
相关【神】又有一些值得在意的设定,伏羲和女娲神农一样以自身神力造神,但要使用到【神树】的果实,可是,神树第一个果实是【葵羽玄女】,而葵羽没降生前,已经有夕瑶,飞蓬这些神了,这矛盾吗,矛盾,但是,从后续设定细思。
伏羲一开始造【神】是不需要神树【果实】的,夕瑶飞蓬水碧这些神便是如此造出,但代价是什么,伏羲自身的【神力】,亦可说自己的生命和本源,而神树的【果实】则可成为其替代,代表人物是果子哥。
简而言之,天帝伏羲很大可能是此界最大的幕后黑手,第一场天地大战神农无了,第二场天地大战女娲无了,天帝伏羲则还活着,所谓的【自省】很大可能是【疗伤】。
而【绝地天通】又是什么,很简单,【盘古之心】在哪,后来的【蜀山】,蜀山后来还见可连接天和地的【神树】吗,没有,所以,天帝伏羲将【神树】砍了,换个说法,祂将【神树】据为己有了。
再后来,神树开花结果,也就是第一个神树之果诞生的太古女神【葵羽】,而当时发生了什么,太古凶禽当扈来袭,守护神树的神女夕瑶【意外】负伤,若不是飞蓬及时赶到,当扈便得手了。
当扈是怎么深入神界重地的,夕瑶的【意外】是不是真的意外,想来背后指向正是伏羲,为什么,神树第一个果是有灵的,可说是天生神灵,拿其研究新神族,对得上。
为什么不亲自出面,因为涉及到有神界第一神将,隐有第一高手之称的飞蓬,事后不知过了多久,想来飞蓬还是察觉到了异样,可是已经晚了。
天帝从葵羽所得,以神树之果结合九泉之一春滋灵力塑造了全新的神族,也就果子哥修吾,不损自己生命本源可以量产了,即可以真正一统【六界】的时候到了。
计划第二场灭世大洪水的时候,飞蓬撞了上去,与天帝大战一场,从而被打落凡尘,而不是贬下凡间,连带的还有配剑【照胆】的掉落,也就后来的【镇妖剑】。
天帝在这战中也伤到了,所以才有塑造出修吾后陷入【沉睡】的说法,而深受天帝喜爱的【葵羽】,喜欢飞蓬的她,亦察觉到事情真相,加之【神子事件】,最终引发【天狱之乱】,彻底叛变到【九幽】,化身为魔,成了【魁予】。
水碧同理,想来并非是单纯和溪风相恋而叛逃,而是在大洪水中拯救万民知道真相,溪风和水碧更是一直躲到景天的时代,想来也并非只是因【相恋】,而是两人【救世】之举。
景天之后,【神界】还发生了什么,神树神守夕瑶使用神果创造雪见陪景天,而她则被剥夺神树神守资格,接受神罚,失去肉身,破碎成亿万的精神灵体继续守护神树。
之后上位的人是谁,敖胥,春滋泉守,神界刑狱长老,而他的理念是什么,【神】凌驾众生之上,【神界】凌驾六界之巅,不敬神族,不敬天帝者,伐之,杀之。
言归正传。
李长夜一边看书,一边寻思各种事的时候。
寝宫外。
一个八九岁可爱的蓝发宫装小姑娘悄悄来到这,正是姜国小公主龙葵,因其年龄实力,更主要是身为王室之女的她,外出可说奢望,出生后一直在王宫度过。
姜王宫很大,可说是姜国最大最豪华的建筑,甚至在诸多诸侯国中,都排得上号,从【龙】姓可以看出,从拥有【魔剑】的铸造之法也能看出。
血祭可联想到【商】,实则也可能更为久远的,因【魔】一字,要追溯到真正的上古时期,为什么,【龙】加【魔】,可联想到【神魔之井】以及【衔烛之龙】。
众所周知,后来慕容紫英正是在不周山角落捡到魔剑,不能说是单纯的巧合。
姜王宫很大,又很小,对整个天地来说,不过龙葵现在还接触不到,她在王国中最喜欢做的事便是,从小,从出生那刻起,便是想待在自己兄长身旁,看他练剑,听他说话,哪怕只是安静坐着,也觉得安心。
为什么天生就这样,因为,她身上有一缕【葵羽】的魂。
自从李长夜来到这世界后,他从过往的【练剑】改为【看书】,姜王和姜王后对此却是异常高兴的,给予他最大的支持,那些如山的书简便是这么来的,并且让人不要打扰他,里边,也包括小龙葵。
第299章 读书与吃饭
寝宫中,灯影摇曳,香炉中缓缓散出的沉香,绕着雕刻精细的龙纹铜炉升起,一缕缕氤氲的烟雾,如水般静静弥散在殿内。
好不容易得了父王母后允诺的小姑娘。
小龙葵悄然走进寝宫,脚步很轻,纤细的鞋底落在打磨得光滑的石板上,几乎没有声息,还小心翼翼地提着衣摆,生怕衣角摩擦出多余的响动,眸里有几分压抑的雀跃,更多的是谨慎。
殿中,李长夜仍坐于案几旁,看着书,龙阳【练剑】时是没日没夜的,现在他【看书】也是废寝忘食的,烛火下,他的眉宇笼着浅浅的光,低首凝神。
整个人仿佛隔绝了俗世的喧扰,只与竹简中千年沉淀的文字为伴。
小龙葵见此,不由屏住了气,没有像往常一样跑过去,将脚步放得更轻,慢慢靠近,她的影子在殿门口的烛光下拖得修长,随着逐渐接近一寸寸收缩。
也就在此时,正看书的李长夜抬首,清澈的目光捕捉到那小小的身影,笑了笑,笑意轻柔,像烛火被风轻轻拨动,温和而明亮,同时,伸手招了招。
“小葵。”
小龙葵闻此,脚步顿时快了几分,裙摆随之轻轻摇曳,像小小的浪花在宫殿里荡开,她小跑到李长夜面前,却又想起规矩,急忙停下,正了正衣襟,先行了个礼。
“王兄。”
李长夜见此,那一本正经地行礼的模样,龙阳记忆中没有过的,倒是,他自己的记忆中,小龙葵长大后才会有的表现,奇了。
“这是?”
小龙葵蓝色的眼睛眨了眨,睫毛微颤,她想了想,开口回道。
“王兄读书的这段日子,父王和母后让我也……”
作为姜国公主的她,宫廷礼仪也逐渐摆上了日程,宫中嬷嬷们日日在她耳边教导,姿容举止,言辞礼度。
李长夜也看着小小的她,亦不由想起自己的便宜小徒弟,在他眼中同样还是个孩子的小龙葵,却要在规矩森严的宫廷中学会约束自己,懂得何谓礼仪,那份懂事和乖巧,在他眼中,虽有些可爱,却也有些让人心疼,不由说道。
“以后对我,不用这样。”
小龙葵先是愣住,随即嘴角忍不住弯起,眸里一点光亮缓缓盛开,她轻声应了一句,姿态里的拘谨褪去了些,也恢复些本该有的天真。
“嗯。”
李长夜转而又问道。
“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小龙葵先是轻轻摇头,转念间,又想起了什么,问道。
“王兄,你身体怎么样了?!”
李长夜回道。
“已经好了。”
小龙葵闻声,眉眼顿时舒展,藏在心底的担忧随之散去,接着,小手攥了攥衣角,再问道。
“我待在这里,会打扰王兄你看书吗?”
李长夜笑着回道。
“不会。”
小龙葵听得允诺,小脸露出欢喜的神色,随即轻轻跪坐下来,双膝并拢,将身体的重量稳稳落在小腿与膝盖上,整个人端正地依循着最传统的礼仪,努力呈现最合规矩的模样。
李长夜一开始没有注意到这点,眼神又落回到竹简上,继续看起没看完的书,实际上,他仍在思索着,还是关于这个【世界】还有【人】和【兽】还有【神】的事。
寝宫里重新恢复安静,只剩烛火摇曳和翻阅竹简的声音。
小龙葵则是安静地守在一旁,脊背挺直,双手规矩地置于膝上,不曾随意挪动,年纪虽小,却已展现出和年纪不相符的耐性与持重,不发一言的将目光落到李长夜身上,像这种静静的陪伴,对她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在这片静谧中,时间若被拉长,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轻轻绕过两人的身影,将一大一小两人之间的静默衬得温润而安然。
好一会后。
李长夜才意识过来什么,转头望去,小姑娘仍跪坐如初,姿态端正得近乎固执,那一张稚气未脱的脸庞,泛起淡淡的晶莹的汗意,脑海中浮现出龙阳的记忆这个时代的人便是这般,一时没察觉到违和。
“这样坐,不舒服吧?”
小龙葵很想点下头,但,最后轻轻摇头。
“一开始是有点,后来习惯就好了。”
对此,李长夜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了,不过,他由此做下了一个决定,这段时间所思所虑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想了想后,又问道。
“你识字了吗?”
让他意外的是,小姑娘郑重地点了点头,蓝发轻轻摇曳,眼神里带着一丝小小的骄傲。
“认了一些。”
李长夜好奇的继续问道。
“学了什么?”
小龙葵小脸泛起几分自得,又带着稚气的羞涩,低声回道。
“诗经。”
说完,她亦想在李长夜面前表现表现,坐直了些,将自己细小的身影撑得更挺,轻轻念道。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声音清脆,带着孩童特有的稚嫩,却也有宫中教习所教的字正腔圆,她一字一句,念得格外认真,那【桃之夭夭】,自她口中出来,倒真像春风里初绽的桃花,带着难言的单纯和明媚。
李长夜微愣,因为小龙葵启蒙所学,也因为她所念的诗,不过,自她口中念来,他能听到里边毫无世俗情意,只有单纯的欢悦,她并不懂诗中所咏,只是喜欢那音律清朗,字句好记,如同吟唱一曲山间儿歌,问道。
“你懂得这诗是什么意思吗?”
小姑娘抬起眼,眨巴着眼睛,神色认真,摇了摇头,她确实还不解,她现在年纪还在认字的阶段,女教习现在也不敢乱教,不过,她隐约觉得句子里有种说不清的喜气和热闹,
“不懂。”
回答得干脆,不见丝毫羞怯。
正所谓。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不只是礼教的桎梏,也有那份人心最初的纯净和真情。
李长夜看着小龙葵,转而想到,若不带其中深意的话,她口中所念之诗之意无外是:桃树花繁叶茂,结出累累果实,一派春和景明。
这时,忽然的。
李长夜感到【浩然气】再次有了些新的变化。
因那无邪的笑容,不知忧愁的童声稚语里的那一份清纯天真,才让人心底生出柔和,生出温养。
李长夜表现却是如常的,但,忍不住的伸手,落到身前的小姑娘的脑袋上,轻轻揉了揉,发丝顺滑,手感很好,他的心情也很不错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