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红尘,剑行诸天 第221节

  亦如一副行走的山水墨画,即便不言不语,也自有一番风流蕴藉,令人见之难忘,心生欣赏和赞叹。

  少女见到门外的少年,也是一愣,可和她的老师王书圣不同,转瞬之间,那凝滞的面庞,便如冰雪消融般,绽放出了一道绚烂至极的微笑,是纯粹的喜悦,是由衷的高兴。

  少女是莫山山,当年误以为李长夜跳河而让老师停车的小姑娘,此时,同样也长大了。

第209章 一剑和一字与书痴

  陋巷中,破落院子内。

  李长夜和叶红鱼同样看着从马车上下来的两人。

  对李长夜来说,亦可说久别重逢的两人,他穿越到这世界第一天见到的人中便有这两人。

  脸上没有多余的情绪,嘴角挂着一抹笑意。

  叶红鱼只看了身为西陵五大客卿王书圣一眼,就把目光全放在莫山山身上,神色很是复杂。

  复杂到有点警惕的模样。

  那是天下行走这么多路以来,连在不久前,面对悬空寺讲经首座时,都没有过的凝重模样。

  同为天下著名三痴的两人。

  无疑都是绝美的,只是,同叶红鱼的艳不同,莫山山是那种很传统的美,无数读书人笔下的闺秀,大抵就是如此模样。

  天猫女小姑娘作为小透明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站在一旁。

  她看了看莫山山,又看了看叶红鱼,都只觉得很漂亮,和瘦瘦小小的自己不同。

  王书圣,身居高位多年,又是西陵神殿客卿,城府自然是有的,还有最主要的,李长夜近年来天下行走的诸多事迹。

  不,在正式天下行走前,就已斩出了让他都只能仰望,还见不到头的一剑,更别说,那一剑斩的还是西陵掌教。

  所以,无论此刻书生大人的心情是如何的复杂,还是很快将其压下,拱手作揖,不卑不亢。

  “见过真人。”

  李长夜同样回礼。

  莫山山见自己老师如此,将手叠放腰侧,微俯首,微屈膝,与此时穿着一样,同样行了个受唐文化影响的礼数。

  “见过道门小师叔。”

  李长夜如今在世间流传最广的一个称号就是道门小师叔。

  对此。

  李长夜也笑着回礼,随后再将目光投向她的老师,开口。

  “不知书圣大人来此所谓何事?”

  这话让王书生心生怪异,不仅是因为他的称呼,而是,他们这日专程过来这座小城,只是因得知李长夜来了。

  所以,这话应该是由他问才对,不过也想到他那至今都没有多少人相信的出身。

  大抵这日后,就会彻底传开的出身,回道。

  “国君想邀真人成为我国国师。”

  听闻国君一词。

  李长夜不由又想起件事,同没有什么存在感的月轮国国君被书院大师兄轻易干掉相似,大河国国君也很悲催被宁缺桑桑夫妇干掉,最后立的则是莫山山。

  他不由看了一眼莫山山,莫山山则有些不解的回望,目光清澈,想来眼睛还没有看书而看花,随之,摇了摇头,拒绝了。

  不说他的天下行走还没有真正走完。

  他还有一件事,非常重要的事,不知什么时候会来临,但知道一定会来临的事。

  王书圣想来也早有这个预料,没有过多的强求,或说,便连那位国君,大抵也猜到不可能,只是客套一下,或装一下样子,给天下人看的。

  而在一些知道更多内幕的人中,更知道,大河国国君想要亲自来的,只是,又怕了,怕什么,怕李长夜一路上的所行所为,怕,随手一剑将自己砍了。

  怕,所以有鬼,或有愧,心虚……

  单凭这点,王书圣这些人就知道,这事难成,对真正想要这个国家好的人来说,自身清白的,只感到惋惜,甚至有痛惜的。

  这算是件国事。

  国事说完,王书圣,又提起另一件事,是天下事,亦是那年那天,在河边初遇李长夜那天,所看到的黑线,代表冥王的黑线。

  “不知真人是否有发现冥王或冥王之子的踪迹?”

  李长夜想到桑桑,但却是摇头,也没错,世上哪有冥王或冥王之子,有的,只有昊天。

  国事,天下事说完。

  便轮到私事了,私事有二,其一则是。

  “世人皆知,我与颜瑟齐名,实则,那年,颜瑟和柳白一战后,就隐胜我一筹,南晋和大河关系复杂,我亦不好与柳白一战……真人初至长安,又出两剑,想来我已不如颜瑟远矣……今日,望真人赐教……”

  王书圣这话,是真正出乎李长夜意料之外的,众所周知,王书圣,虽和颜瑟大师剑圣柳白这些世上真正顶尖的人齐名,实则,并没有什么高光的表现。

  甚至,因暗暗喜欢上自己的学生,还有为了让她不遭昊天桑桑的记恨,可能还有些不能明说的原因,逼其下嫁的诸多事,风评甚至可用糟糕形容。

  如果是剑圣柳白主动挑战自己,李长夜是一点都不奇怪,而他真没想到王书圣会来挑战自己。

  他不知道的是,颜瑟大师那晚看了天上的月亮后,当时,无论天上的昊天还是地上的昊天都没有上钩,他也没有用数十万荒人的气写出一个字。

  但,颜瑟大师还是看出了什么,之后,就进入闭关状态,还是死关,同为天下最为著名的神符师,王书圣,自然知道颜瑟这一闭关代表着什么。

  对于王书圣这个要求,李长夜点了点头。

  “好。”

  ……

  小城之外,南海之畔。

  天光清澈,波平如镜,潮声缓缓,海风如丝。

  延绵的海岸边,有无数突兀而起的礁石,其中一眼望去最为高耸两块,高耸如孤峰立于万顷碧波之间的礁石上。

  王书圣和李长夜相对而立。

  “请。”

  王书圣闻此,出言挑战的是他,亦如当日,君陌在长安朱雀街向李长夜挑战时,让李长夜先手,不过,王书圣不是君陌。

  他自知李长夜的强大,强大到和轲浩然相提并论,现在或许比观主还要强大,甚至可说已算是道门第一人。

  所以,王书圣没有客气,从袖中取出一支笔,那笔不过寻常长短,笔杆乌黑,毫毛苍白。

  可在拥有一定眼力的人眼里,那笔如历经万卷墨海,一出袖,就有沉稳如山的威压隐隐铺开。

  这笔是书圣的本命物,修了一辈子的本命物,握着这笔,他那紧张的心,剧烈跳动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持笔而静心。

  接着,王书圣就出笔了,也是出手,笔锋微转,如蘸风为墨,开始书写起来。

  呼啦——

  这瞬,原本轻柔的海风突然激荡而起,瞬间化作疾风骤浪,从四面八方卷涌而来,席卷海面,激起百丈浪头。

  而那,本澄明如镜的天空,一缕缕浓墨般的云气在空中旋转,翻滚,汇聚成漩,搅乱了天地四象。

  啪啦——

  无数的天地元气同样被牵引,沿笔凝聚成团,再如墨泼画纸般泼洒而出,高空之上,无数阴云顿时被笔意牵动,出现一道巨大的涟漪。

  在那剧烈涌动的黑云中央,隐隐有字体,巨大的字体,成型,或说,被书圣写出。

  轰隆——

  字体出现时,便有惊雷滚动,海浪怒拍礁石。

  李长夜不动,没有打断书圣的书写,一动不动的站着,也是等着,等着书圣写完。

  是的,如此恐怖的异象,只是个开始,符师有同境无敌的说法,神符师更为镇国一般的存在。

  书圣深吸一口气后,一步踏前,笔再动,继续以风为墨,蘸天地元气,于万丈阴云之上挥毫泼墨。

  将整片苍穹当作纸页,开始在上面做文章。

  用的是狂草,所以写得很快,非常快,毕竟对敌,没人会像李长夜那样静静的等他写完。

  很快,云海间浮现出无数潦草笔迹,有的如龙蛇盘踞,有的如崩山裂海,纷纷在阴云卷动之间映现。

  字迹未定,气息先显,每一笔一画皆有万钧之力般。

  书写之间,南海之上,天光不再,昼夜易位。

  海岸边,还有无数因好奇而来观战的人,此刻,纷纷色变,有脚下不稳的,跌坐在地,更有人,暗暗悄悄往回撤,躲回到了小城之中。

  而李长夜,依然不动。

  直到,随着王书圣最后一笔的落下,天地寂静如死。

  一篇潦草文章形成,杂乱无章的文章,若真以文论,定无传世之资格,但,此时,天地却因之震动。

  那篇文章,漫卷如潮,横挂南海苍穹,如天幕压城,垂落人间。

  每一个字,都如活物,带着身为神符师书圣的意志,气血,修为,精神,神魂。

  一时间,风如怒号,浪如山崩,天地合,万象闭。

  这也是王书圣一生书写过最长的一篇文章,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亦是最强大的一篇文章。

  他将一生所学,尽数倾注,毫无保留。

  他不语,文章代言,文章动,天亦动。

  整片黑天开始压下来。

  朝着李长夜。

  这时。

  李长夜也动了,伸手,招风,亦是唤剑。

  嗖的一声。

  他背后的桃木剑落入手中,接着,身上清辉一闪,一挥,不见如何使力,也不闻剑音响起,只是很简单的一挥,如若随手拂去空中尘埃。

  一道剑光形成,自下而上,轻柔无声,却划破了整片天地般的。

  噗——!

  没有巨响,没有雷鸣,没有震动。

  那片向下压来的天书,文章之海,字字如崩,瞬间碎散,狂风骤停,阴云消散,浪潮退去,阳光重新洒落在海面上,如金丝铺锦。

  那道剑光,也随之归于无,像从没有存在过。

  礁石之上,王书圣的身影,微微晃了晃,他仰头看着天空,那片也是那篇他用尽心血,意志,修为,才华写出的文章也是书就这样没了。

  整片天穹,空空如洗,万里无云。

  王书圣也一下子老了不少,背脊不再挺直,或许也是消耗过巨,不解的开口问道。

  “为什么?”

  李长夜想了想,开口。

首节 上一节 221/3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