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光消失。
朱雀大街上。
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君陌开口,声音略显沙哑。
“这是什么剑?”
李长夜回道。
“浩然。”
书院最为知名的剑是浩然剑。
但,李长夜的浩然剑,却是不同的,看懂的,此时都无言无声。
第184章 红袖招
“轲浩然?!”
有人忍不住惊呼出声,那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和震撼,隐隐也有惊惧在里边。
书院最著名的剑便是浩然剑。
世上可以比拟的很少,比如西陵著名的万剑宗道法,还有当今明面第一高手剑圣柳白的大河剑意。
宁缺曾以浩然剑而换来柳白的大河剑意,夫子说不亏。
为什么?
因为只有在轲浩然手中的浩然剑,才算是真正的浩然剑,准确说辅以浩然气的浩然剑才是完整的浩然剑。
而轲浩然的浩然气本质,或说想要真正练成的关键点在于什么,是在入魔。
李长夜刚施展的浩然剑和气和其非常像,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就某些角度上而言,可说天差地别的不同。
君陌能看出,所以他也明白为什么数年前,夫子将李长夜和小师叔相提并论了。
他从这一剑看出了很多东西,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还有一点关键之处不解。
正如轲浩然的浩然剑在于浩然气。
李长夜的浩然剑也在于一股气,但那股气显然是和轲浩然不同的,也就是本质上的不同。
君陌陷入沉思也是思索。
而这时,有人开口了,是书院大先生,李慢慢,他不解,所以问道。
正如今早他们这些二层楼弟子就李长夜御剑飞行的讨论中,提到过的不耻下问。
“何为浩然?”
李长夜看着李慢慢的书生模样,再次想到叶青那群书生,稍做犹豫,开口回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入于草木,寄于山川,行乎万物之中,……,吾身承此气,心如皓日当空,……,念定则气盈,气盈则神凝,……,浩然者,正也,直也,贯通天地……”
李长夜的声音不高,像是自风中,云中,山川,林泽之中而发,回荡在这宽阔的朱雀大街之上。
街边诸多隐匿的修行者,在听着的过程中,渐渐意识到什么,这是修这一剑,修这一气,修这一道的关键,纷纷屏息倾听,用心铭记,反复默诵,生怕错漏了哪怕一个字。
一时间,天地都安静了下来般,直到李长夜讲完。
许久。
静默的朱雀大街,寂静之中,有人低低开口,是君陌,又不止是他。
“心中一点浩然气……”
同样的话,同一时刻,也有人说出口,有人,比如李慢慢,比如朝小树,也比如一些出身书院的。
“千里快哉风……”
随之,天地气机微动,朱雀大街上,有气自发地汇聚,共鸣。
最显著的,要数君陌。
他缓缓抬起手,动作极其稳重,如山岳起伏,他握着那柄铁片般的剑,那柄宽得不像剑的方正之剑,他将剑举起,挥出。
天地,顿时如遭重击,一道剑光,直冲天际。
这一剑,和李长夜之前施展的一剑极其相似,但,又不尽相同。
若说李长夜那一剑,初始如雾如烟,最终磅礴如潮,带着一种自然天成的浩大,那么君陌的这一剑,便是以人为本,以志为纲,正气直冲。
君陌这一道剑气宽阔如虹,方正如尺,很正也很直,远看,就如一座碑,一面拔地而起的碑,立于朱雀街上,立于长安城中,就不知此时他的这一剑斩的是什么,埋的又是什么。
……
朱雀街的风波。
表面上就此落下帷幕。
官方有官方的说法,书院有书院的态度,百姓有百姓的传言。
暗地里,暗潮潜涌,悄无声息地在整个世界扩散着,至于会带来什么影响则是后话了。
李长夜和叶红鱼则回到那偏僻小道观中。
两人状态现在都不好。
李长夜表面虽看不出什么,而叶红鱼重伤虚弱至极的模样明眼就能看出。
小道观,称之为小,院子自然不大,屋子更小,房间不多。
以前只有瘦高道人一人,后来来了叶苏,叶苏伤后,又来了陈皮皮,现在则还要加上李长夜和叶红鱼两人。
瘦道人带两人来到一间收拾干净的小房间,值得一提的是,和清晨时相比,这位道人神色很是奇怪,不时打量着李长夜和叶红鱼两人。
他踌躇很长一会,不知咽了多少口唾沫,嗓子依旧干哑得厉害。
想着多年前从西陵离开来到这里的传道的所有所作所为,看着自己一砖一瓦一木建成的小道观,那提到嗓子的心渐渐放下,不再在意李长夜他们的身份。
只是,看着小道观仅剩的一个小房间,头皮又有些痒了起来,又看了看两人,除开身份外,年纪不大的两人,甚至能用孩子形容的两人,只能硬着头皮。
“那啥……我这小观,房子也就那么几间,现在就空了一间,两位是住一块,或者,要不嫌弃,我将我那间也腾出来?”
李长夜和叶红鱼一怔。
李长夜想着原著叶苏弄塌应该就是这小道观了,摇头。
“不用了。”
叶红鱼不知想着什么小脸有些红,点头。
“就这间吧。”
老道闻此,暗暗松了口气,接着,在叶红鱼看来,很识趣的离开了。
接着。
李长夜也往外走去。
叶红鱼一怔,下意识问了句。
“你上哪?”
李长夜脚步不停,头不回。
“院子。”
叶红鱼眉头微蹙。
“你不休息?”
李长夜回道。
“院子就可以了。”
说完。
李长夜便直接在小院外的一棵老槐树处盘膝坐下,并很快进入入定般的状态。
叶红鱼见此有些无语的,同时隐隐也想跟出去,不过,想到去买药的叶苏和陈皮皮大抵很快就会回来,便就此作罢了,而也快撑不住了她,靠在床榻一角,眼帘一沉一合,眨眼间就熟睡了过去。
……
之后的日子里。
原本来看受伤的叶苏,反倒自己伤到的李长夜和叶红鱼两人便留在了小道观中,成了被照顾的人,准确说是只有叶红鱼,因为李长夜的情况比较特殊。
叶苏和陈皮皮以及瘦道人都没有什么意见,陈皮皮更是表现得有些乐此不疲的,直接将这小道观当成知守观一样,甚至对依然和他不对付的叶红鱼也诸多忍让。
知道两人在小道观中的人并没有多少,除了书院二层楼的人,便只有长安城中的少许大人物了,这些人也都非常默契的没有来打扰,因为两人没有外出露面。
居住周边的百姓同样不知道,那已经传得神乎其神的白发少年和红衣少女,拥有这些显著特征的传奇传说人物就居住在这里,直到随着时间流逝,渐渐淡去而淡忘。
叶苏,叶红鱼,李长夜,三人的伤,痊愈得最快的是叶苏,日常除了和李长夜陈皮皮叶红鱼论道闲聊外,就是和瘦道人开展很接地气的传道生活。
而当叶红鱼知道具体是怎样的传道方法,以及对教义也有不少细节上的修改后,一直生活在知守观还有受西陵神殿教育的她,可说是一件毁三观的事情,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兄长是不是和君陌一战中,被打坏的脑袋。
但当注意到李长夜没有发表丝毫看法,还是忍不住的找他聊了聊。
“我哥这样真的没问题?”
“如果是问传道还有教义上的问题我答不上来,因为我修的是自己的道。”
“……”
“你没有想砍他一剑的冲动?”
“没有。”
“……”
“你觉得观主会不会砍他?”
“不知道。”
“……”
“不过,我认为打之前,他们会先论道,按书院的说法,道也可称为道理,到时他们论道,就能听到或看到谁更有理。”
“我这段时间也了解过不少书院的事,他们一样认为拳头就是道理,或说讲道理,一定涉及到论拳头。”
“你哥要比你想象中强很多。”
“……”
“你站哪边?”
“你呢?”
“……”
“你担心他或者害怕些什么,可以直接找他聊,让他和你解释,是最好的。”
“他都不把我当妹妹了!”
“你知道的,没有这回事。”
“……”
叶红鱼没有再多说什么,之后,不清楚她有没有找叶苏私下聊,能见到的是,她也和陈皮皮一样,加入到叶苏和瘦道人对周边百姓的传道中,同时她也开始看各种道籍,一些只有在大唐帝国能看到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