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世天圆地方,与应阐以往所认识的天地迥异。
因此他也曾经有过疑惑,这九重霄外的虚空,以及虚空中的星辰,是否还是他认知中的模样?
应阐踏上道途,便是因为对这世间万般风光,有着难以言表的穷究之欲。
而今忽然之间,竟是有了前去天外虚空、一览星河的机会。
他不由得有些动心。
只是这值守太初石矿的任务,委实有些太漫长了,一去便是足足一载光阴,值守一年才能回返门中。
应阐倒是不惧枯燥,但他如今正是积累之时,每日都有功课可作,还要不断钻研新的法术。
骤然一去终年,只会拖碍进境。
“罢了。”
应阐忖道:“一览星河,虽我所愿,放下修行却不值当,日后若有机会再去不迟。”
没有机会却也无妨。
若是有朝一日,他能修成往来虚空的道法,自能悠悠看遍星河。
思及此处,应阐不再犹豫,便拱手道:“烦请道长,为晚辈接取青冥倚天大阵的值守任务。”
“善。”
老道将录册合起,又取出一枚精巧玉牌,说道:“小友执此符往青冥倚天大阵而去便可。”
“谢道长。”
应阐收起玉牌一礼。
此时午后将晚,但还未至止静之时。
应阐离开了都务院,索性便往云霄之上遁去,一路望东疾行,飞了约有三四刻钟,终于在渺渺云间,望见一片恢弘建筑。
建筑主体为一玉环,横纵恐逾万丈,一眼望不见尽头,悬于云天之中,蔚为壮观。
其上建有一座大殿,许多玄庐,环中则空而无物,唯见一片浩浩氤氲,远望不觉有异,近看却似上接天宇,昂首而望,但见光华流动,彩错疑画。
这便是青冥倚天大阵了。
应阐落往大阵边缘的玉环之上,寻至大殿。
大殿中颇为冷清,唯有一名当值道人,正在翻读道经,瞧着沉浸非常,竟连应阐进入大殿都没发觉。
应阐见此一幕,不免微微一笑,忖道:“看来我这值守任务,果然是未选错。”
他放开脚步,走近前去,对方也非浑然忘我,很快发觉了应阐靠近,抬首望来。
“见过师兄。”
应阐先是一礼,又把玉牌取出:“我在都务院中,领受值守青冥倚天大阵之责,特此而来。”
“有礼,原来是接任的师弟。”
道人拱手回了一礼,便道:“师弟且将玉牌予我。”
应阐自是从善如流。
道人接过玉牌,便往殿后而去,未久回返前殿,又道:“师弟的玉牌,我已呈交长老,今日起师弟便在殿中当值。”
“这青冥倚天大阵中的琐事极少,我还有数日任期,再与师弟慢慢交代不迟。”
“如此,有劳师兄。”
“小事耳。”
道人微微一笑,又与应阐说了些避忌之事。
如殿后乃是长老清修之地,各座玄庐则是门中师兄采摄、熔炼天罡之所,皆不可以随意搅扰。
除此之外便十分自在了,只要没有疏忽本职,看书修行无不可为,当然,修炼法术的话,不可闹出太大动静……
应阐一一记着,直到日落止静,道人便道:“天色已晚,为兄这便回返道场了,师弟也莫多留,明日再来点卯便是。”
说罢,便施施然离殿而去,实在潇洒。
应阐自然也未久留,随之离殿,乘着止静的悠悠钟声遁入云间。
……
若耐得住寂寞,值守青冥倚天大阵,便实在是件恬然闲逸之事。
几日后,道人任期已尽,应阐便彻底从其手中接过了担子。
说是担子,实则每日点卯后,只需照理巡检一番,基本就已事毕。
之后便是看书,修行,钻研法术,除了没空到玄成山中听讲,什么功课也未落下。
如此悠哉游哉,旬月匆匆而过。
这日,应阐照例巡检一周,回到大殿之前,心中仍在琢磨着,昨夜从沧溟洞天抄来的剑道经书。
自从上次比剑输给玄英之后,他便有心奋起直追,因而时常钻研剑术,没想一来二去,接触的高深剑理愈多,所见的风光愈广,对于剑术的热忱,倒也渐渐拾回许多。
“炼剑成丝,炼剑成丝,原来还有这般法门……”
说是法门,其实也可算是一种造诣,只是剑之一道玄奥精深,无论是求变化,求杀力,求极速……都是永无穷尽的事,所以并没有明确的境界高下之分。
所谓炼剑成丝,求的是将剑气炼的可刚可柔,能曲能直,从而催生出更强悍的威力,更多端的变化。
此中精髓,妙不可言。
“虽我所学,非是《大阴阳仙衍剑诀》,无法直接以法力催生剑气。”
“但是剑术一道,并非只有剑修可求,若我能够修成‘炼剑成丝’,不拘是庚金元符剑气,还是飞剑催发之剑气,一样能够尽展其妙……”
“咦?”应阐思索着迈入大殿,忽然发觉殿中竟有人在。
他在青冥倚天大阵当值近一个月,还是首次见到有人来到,不由轻咦一声。
“是欲入阵采摄天罡的师兄?”
应阐念头一转,走近前去一礼,正要出声。
但正此时,那人发觉应阐来到,倏而回首过来,却使应阐言语一滞。
“陈道兄?”
“……应兄?”
回过首的道人,意外之余,面上不由浮出微微笑意:“却久别了。”
“真是道兄。”
应阐只觉惊喜非常:“我入仙府以来,常常打听道兄消息,奈何一无所获,也从没在玄成山遇见道兄。”
“没想到,竟然会在此间相逢。”
陈象淡淡一笑:“拜入本宗之后,我便开始闭关修行,近日才刚出关。”
“期间确实少与同门交集,应兄自是打听不到我的消息。”
第120章 天河
“拜入本宗之后,便闭关至今?”
应阐倍感意外。
修行之人闭关出关是再正常不过,但似陈象这般,初成玄光便闭关逾一载的,可就不多见了。
“不错。”陈象并未多做解释,却转而道:“应兄在此,是正值守青冥倚天大阵?”
陈象说起此事,倒叫应阐反应过来:“正是,道兄今日前来,莫不是要挂名等候入阵?”
陈象摇了摇头,却非否认。
“我有宗门法旨,当可直接入阵采摄天罡吧。”
说话间,他将手一指,便有一道金光飞出,化作符书呈于应阐眼前。
“……兹有弟子陈象,修行有成,根基可嘉,准入青冥倚天大阵采摄天罡。”
符书上还有都务院的法印。
应阐确认过后,不由更是吃惊。
通常欲入青冥倚天大阵,除了需要花费道功,还要提前挂名等候,不过若有宗门法旨,自是可以免去此节。
但这宗门法旨,自然不是泛滥之物,除非立有大功才能得赐。
而且陈象拜入本宗,虽是在他之前,但也不过载余光景,竟然就已修炼到了熔炼罡煞的境界?
应阐不是不自知者,他知道在同门之中,自己的进境绝不算慢,但是若与陈象比较,可就实在不值一提了。
陈象似乎瞧出应阐所想,心中念头一转,还是说道:“应兄勿须与我比较。”
“我入本宗之后,便蒙上真青眼,为恩师收徒授法,又亲自点拨修行,才有这般进境,实在不值一提。”
应阐摇了摇头。
他是震惊于陈象的进境不错,也有比照的想法,但并没有因此失衡。
“道兄毋庸赘言。”
应阐拱手道:“不拘是何缘由,能有如此成就,当是值得自傲,我亦诚为道兄感到喜悦。”
他把符书收下,又回到当值的桌案上,为陈象登记在册,取出阵符:“已为道兄登记入阵,道兄执此阵符自往玄庐即可。”
“预祝道兄炼就罡煞,晋位真传。”
陈象闻言,不由微微一笑。
他从应阐手中接过阵符,并未急着离去,却道:“应兄拜入本宗多久了?”
应阐略一思索,便道:“数来当有八个月了。”
“八个月……”
陈象轻声一笑:“我观应兄玄光熠熠,当是已臻小成之境,道气菁纯,可见根基雄厚。”
“若能持之以恒,全始全终,来日未尝没有同为真传之时。”
“望同勉。”
应阐眉头微微一扬。
陈象言下,对于晋位真传示若等闲,说是望同勉,倒似盼他不要落后一般。
他感慨这位道兄,而今果然意气风发,便一笑道:“定不敢叫道兄失望。”
陈象哈哈一笑,“届时我带应兄,到那南海垂钓龙鲤去。”
说罢,便挥一挥袖,道声走也,出了殿门往玄庐去了。
应阐收回目光,坐回到桌案之后,摸起看了一半的剑道经书,一时却未投入心神。
“真传啊……”他想道:“真是漫漫远途。”
本宗真传,皆是根基雄厚,有望修成上品金丹的罡煞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