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47节

  “道士说的甚是。”

  彩雀儿也戚戚然道:“还好我没有得到帝流浆……”

  应阐却想起来,那一夜见帝流浆如星坠野,洒遍人间,却分毫没有落在道院之中。

  这恐怕不是没有原因的。

  莫非道院,乃至本宗玄都,都不认为帝流浆是什么珍宝?

  他摇摇头,甩去杂想,却转念道:“或许,是时候回去瞧瞧那头洞中精怪了。”

  距离洞中之遇,已有三日,不知道那一头精怪,炼化了帝流浆的精气没有?

  思及此处,应阐脚步一转,来到一处空旷之地,便将鹤池坊的符纸打出。

  未久,云间传来一声清唳,鹤君振翅飞来。

  “鹤君。”

  应阐行了个礼,又取出来玉露丹奉上。

  鹤君才从他掌中,衔走了玉露丹,彩雀儿便忽然道:“道士,我也要上一枚!”

  “哦?”

  玉露丹,应阐身上还有不少,他摸出一枚递予彩雀,便笑言道:“仙子可好久没要玉露丹吃了。”

  “哼哼。”彩雀儿衔走玉露丹,费劲地吞入腹中,才道:“今早帮你找到了一大盘赤灵芝,我应得的!”

  “是,是。”

  应阐笑吟吟一点头,才一纵身,跃至鹤君背上。

  正欲示意鹤君,去寻当日遇见那头精怪的山洞,他却忽有所感,往怀中一摸,取出了一枚玉符。

  原来是都务院的回信。

  应阐本料应是魔树之事,没想念头沉入其中,接受到的讯息却不仅仅如此。

  都务院的回信,除了言明会着人前来勘察魔树的情况,还提到有道院弟子遭遇了大群四目阴蝠,因与应阐距离最近,便责成他前去处理。

  “四目阴蝠?”

  应阐微微一皱眉头。

  若他所记不错,这四目阴蝠应是一种异兽,只生存于阴气极重的地方,少见非常。

  但若是有合适的环境,往往便会滋生大群四目阴蝠。

  而且四目阴蝠生性凶残,又以吸血为生,成群狩猎,不知节止,与因帝流浆而失控的精怪,危害十分相似。

  此类凶兽,若是出现在道院周近,通常也是由都务院挂出单子,着院中弟子前去清理。

  或许正因如此,都务院才会责成他去处理?

  应阐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收起玉符,便与座下仙鹤道:“鹤君,形势有变,还请先往东南而去。”

  “不出一、二百里,应当便能望见院中同砚的讯号。”

  鹤君应声,一振双翼,便向云中飞去,应阐则时不时着目四方。

  果然未过几刻,便见斜前方的空中,有道火光在空中飘飘荡荡。

  不需应阐多言,鹤君便飞近了那道火光。

  他往火光之中一望,见是一张燃烧过半的符纸,当即起了个诀,朝着符火一指:“着。”

  一缕法力,被他以特定的法门,打入符火之中,符火微微一曳,顿时便降下了高度,慢慢悠悠飞向山间。

  这正是道院弟子,用于求助同门的符法,将符纸放出之后,化作一团符火在空中飘荡。

  若是道院的同砚遇见,只需以特定的法门驱使,它便能够原路回返。

  应阐见到法门奏效,微微点了点头,便请鹤君追着符火落去。

  ……

  此时。

  三人正于山间小憩,一老者,一青年,一少女。

  老者披着道袍,面容清癯,正是黄鹤生,少女则着长裙,杏眼明亮,自然是李静秋了。

  至于另外一名青年道人,亦是道院同砚。

  三人结伴领了法旨,在山中巡弋已有几日,还合力降服了一头失控的熊精,自然而然熟络起来。

  此即,青年道人正捂着肩,眉头微皱:“没想到会遇到四目阴蝠,不慎之下还受了伤,看来只能回返院中修养了。”

  “此番还是多亏王道友,我们才能从那阴蝠群中逃出。”

  一旁黄鹤生道:“好在这几日也收获不浅,不仅降服了那熊精,能得院中道功奖赏,还采得了不少药材。”

  “等到回返院中,将药材都换予了丹坊,再求一枚灵丹给道友疗伤。”

  王道人闻言,只是笑笑:“些许小伤,至多祛除阴气麻烦一些,还用不上什么灵丹。”

  两人正自说话,李静秋便托着腮,呆呆望着天中,忽然见到符火飘飘飞还,顿时眼前一亮。

  “符火回来了!”

  其实不需她来提醒,王道人与黄鹤生也已发觉,齐齐朝着天中望去,便见符火之后,有头高大的仙鹤展翅落下。

  仙鹤背上,坐有一名青年道士,素簪发髻,丰采俊逸,好不脱俗。

  王道人精神一振,便道:“是道院的师兄来了。”

  他料想能领都务院之符诏者,都是在院中学道已久,修为精深的弟子,称道一句师兄自然无错。

  但一侧首,却见黄鹤生不知为何,只手拧着短须,竟是面露愕然不语。

  “啊!”李静秋倒是眼前一亮,便站起了身来,招手唤道:“应道兄!”

  “哦?”王道人讶然道:“李师妹,你认识这位师兄?”

  “认识。”李静秋却道:“应道兄与我,还有黄道兄,可以算是同届哩。”

  “啊?”王道人瞧了瞧黄鹤生,又瞧了瞧驾鹤而来的应阐,一时竟是有些转不过来。

  应阐倒不知晓几人所言所想,乘着鹤君落在山间,自觉有些居高临下,便轻轻一跃,落到地面之上。

  “道兄!”李静秋见状,当即便迎上来,兴高采烈道:“没想到来的会是你!”

  “李道友。”

  应阐点了点头,便道:“方才我收到都务院传讯,责成我来处理四目阴蝠。”

  “可是你们遇上了此物?”

  “正是,正是。”

  李静秋正应着,王道人听闻应阐之言,已驱去了些许疑惑,走近前来一拱手:“见过师兄。”

  “四目阴蝠之事,正是我们上报都务院的。”

第62章 溶洞

  “在下王安,还未请教师兄?”

  “应阐。”

  应阐还了个简礼,便询问道:“你们是在何处遭遇的阴蝠?”

  “在东南方的山中。”

  李静秋当即答道:“昨夜,我和王道兄、黄道兄三人,在这一片发现许多被吸尽血液的生灵,其中甚有虎、豹这样的猛兽,便知事态蹊跷。”

  “一路寻到了东南山中,便遭遇了那群四目阴蝠。”

  应阐点了点头,又询问道:“可否说说详情?”

  “这个么。”李静秋想了又想,才道:“那群四目阴蝠,好像有十来头?也可能是二十数头……”

  “是十八头。”

  王安不动声色道,“但最初时,我等遭遇的阴蝠只有五头,纠缠了片刻后,便不断有阴蝠前来驰援。”

  “因此,在下推想,这群阴蝠恐怕还不止这个数量。”

  “正是。”李静秋忙道:“我也是这么想的。”

  “原来如此。”应阐思索片刻,又道:“这些阴蝠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嗯……”王安认真思索着道:“四目阴蝠,我亦是首次遇见,非要说有什么特别之处的话,这群阴蝠的体形,似乎比书中所说庞大不少。”

  “我仔细留意过,一十八头阴蝠,大多都有狼、犬一般大小,双翼展开则更甚……”

  “狼、犬一般大小的蝙蝠?”

  彩雀儿听到此处,不禁哆嗦了下。

  它骤然出声,不由使得几人一愣。

  王安更连瞧了彩雀儿数眼,心中惊疑,不知道它是不是炼化了横骨的厉害精怪,好片刻,才应道:“正是,书中说四目阴蝠,通常都是硕鼠大小。”

  “因所见与所识有差,我的映像才更深刻。”

  “体形更大?”

  应阐若有所思点了点头,忖道:“这是因有浓郁的阴气滋养吧?”

  “体形更大,数量还这么多,这些阴蝠所居的,难道是处了不得的阴穴?……”

  王安思维缜密,言语也有条理,应阐听完他的讲述,心中已经隐隐有数,便道:“我即刻便动身前去探查,各位道友请便吧。”

  王安闻言,便一点头:“如此,预祝师兄顺遂。”

  李静秋犹豫了会,却道:“那群阴蝠,甚是凶悍,不如让我们与道兄同行,在旁协助?”

  “哦?”应阐略一考虑,还是推拒道:“多谢道友好意,但就不劳烦了。”

  “我观你们或有伤在身,或已可见疲乏,还是快些回返院中休整吧。”

  李静秋还要劝说,一直颇为沉默的黄鹤生却忽然道:“道友既这么说,自是有所把握。”

  “我们修为太低,纵使跟了上去,也未必能够出力,还是不要勉强为好。”

  应阐有些意外,朝黄鹤生点了点头,才道:“如此,先告辞了。”

  说罢,便又轻轻一跃,乘着仙鹤离去。

  王安目送着他离去,啧啧奇道:“这位应师兄,真与你们二人同届?”

  三人之中,其实是属王安进门最早,修为也较高些。

  因此听他口口声声师兄,黄李两人都不免有些违和。

  片刻,李静秋才道:“说是同届,其实还是我跟黄道兄更早些吧。”

  她朝黄鹤生道:“那日在松风坛,齐院师问我们入道院多久,应道兄说他入道院是三十余日?”

  “当时我就十分惊讶,我学了足足一载,才有把握开始炼气,但是应道兄只入道院一月便做到了,后来更是离奇……”

首节 上一节 47/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