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灵宝铸长生 第43节

  眨眼间,又是百日光景,他自不会原地踏步,何况还有阴阳合光佩与紫云丹的助力。

  这百日来,阴阳合光佩无时不刻汲取着阴阳二气,为他淬炼、凝化法力。

  渐渐的,应阐的一身法力,不仅质量又有增长,更是隐隐生出了一种刚柔并济的特性。

  这种变化,使他的法力搬运起来,更加迅捷灵敏,控制起来,也更易入精微之处,这便无形之中,提高了他积蓄法力的速度。

  而这还不是阴阳合光佩的真正妙用。

  阴阳合光佩真正让应阐惊喜的是,其所汲取的阴阳二气,还能助他温养、壮大玄窍!

  这毫无疑问,大大节省了应阐温养玄窍的苦功,使他能够专心积蓄法力,增长修为。

  而这一步,又有紫云丹提供的灵机、元气之助。

  如此相辅相成之下,应阐炼开八窍,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若是他更急于求成一些,或许已经炼开三十窍,正式向着炼气圆满发起冲击也未可知。

  “道兄真是修道奇才。”

  李静秋颇是歆羡道:“我听家里人说,能在道院定下的十年期内,修成玄光者,对于本宗而言,就已经是可造之才。”

  “但以道兄的进境,恐怕一两年内就能有所成就了吧?”

  “哈哈……”

  应阐道:“尽力而为。”

  两人有段时日不曾遇见,因此一边走着,一边闲叙,倒也不觉无趣。

  直到一处路口,李静秋才道:“小妹要往丹坊,就不与道兄同行了。”

  应阐微微点了点头,两人就此分道。

  李静秋往丹坊而去,应阐却很快便上了云中长堤。

  此时云中堤上,仍可见到不少垂钓的身影,应阐走过长堤,有些垂钓之人瞥见了他,还会微微颔首示意。

  应阐一一回应,走着走着,却忽然想起了什么。

  “今日……”

  今日,又或者说去年的今日。

  应阐也正从这长堤之上走过。

  他望着堤上来去的行人,恍惚间似与记忆中的场景重叠了。

  “原来我入道院,已经足足一载了啊。”

  应阐收回目光,迈步行去。

  是夜。

  应阐忽然起意,强行冲开了第二十九窍,平定气机之后,才露出了淡淡笑意。

  虽然到了今日,强行冲关已不再如炼气入门、小成之时一般轻松,但凭借一元炼炁经法力的强横,以及他的控制之精妙,只要不是太过冒进,仍是不难做到。

  循序渐进虽好,但是偶尔精进勇猛一番,倒也别有一种滋味。

  他运起法门,将第二十九窍稳固下来,又服下了一颗紫云丹,炼化补充法力。

  应阐以三枚青神丹换来的紫云丹,其实早已用尽了。

  不过这些时日,他偶尔也会到山中采药,若有收获的话,他也不与丹坊换取法钱,而是送予李拙炼丹。

  他这么做,是因李拙几次赠丹的情谊,本来没有想过回报。

  但李拙就是如此,拿了应阐的药材,便加倍的赠还灵丹予他。

  因此应阐的紫云丹服着服着,反而变的充盈起来。

  如此,一来二去,用完了功,便又是天明了。

  应阐懒懒抻了抻腰,正开了门来到院中,便闻李玄英唤道:“师兄!”

  应阐走近前去,发觉李玄英正昂着首,认真瞧着树师兄的树冠,不由奇道:“玄英,你瞧什么呢?”

  “师兄,你看。”李玄英一指:“树师兄是不是结果了?”

  “嗯?”

  应阐抬首一望,果然见树师兄的枝叶之间,挂着青果几许,不由吃了一惊:“竟是真的?”

  他到院中这么久,也不知道树师兄是什么品类,只道是如松、柏一般的常青树木,没想到其竟会结果。

  可也不曾见过树师兄开花啊?

  两人围着树师兄一阵探讨,也不知道是否惹其不高兴了,树冠忽的无风一阵摇曳。

  “不好。”李玄英肃容道:“树师兄不喜,我们还是不要再讨论了。”

  应阐点头道:“正是此理。”

  两人这才离开树下,一齐前去洗漱。

  不过李玄英走着走着,却又忽然说道:“师兄,你说树师兄的果子是什么味道?”

  “唔……”

  应阐沉吟道:“瞧着像桃?又像是李,不知道是不是一般味道……”

  耳后又是一阵挲挲之声。

  “哈哈哈哈。”

  两人再禁不住,都大笑起来。

  “真好啊。”

  李玄英望着天道:“可惜,即使树师兄愿让我们尝尝果子,小弟恐怕也是无缘了。”

第56章 帝流浆

  几日后。

  应阐在云中垂钓,一日无获,读《五气论》倒颇有所悟。

  眼见日照西斜,便收拾起了钓竿、鱼篓,悠悠下了长堤,在沿岸的细柳之下走过,回到甲字二十六院。

  开门望去,便见西舍的门窗皆紧闭着,虽一转眼,就是几日光景,但他依然不太适应这种感觉。

  短时间内,甲字二十六院,应是只有应阐一人居住了。

  至于玄英,他已炼开三十六窍,法力圆满,算是全了炼气之功,接下来,便要在道院中借一间静室,调理气机,准备冲关。

  应阐相信以玄英的功底和天赋,定能一举修成玄光,拜入本宗。

  所以再相见,想必就是别离时了。

  当然,这别离的时分,应也不会太过漫长。

  应阐把钓竿收好,又将《五气论》放归书架,便照例行功、服饵、炼气……

  待这一套功课作罢,已是子夜之时。

  应阐仍未休息,随着他的修为渐长,如今只需打坐一个时辰,便能保持精满神足。

  因此,应阐尚有些时间可以支配,不过他也知道张弛之理,所以并没有一味紧于修行。

  他出了院门,来到霞栖湖畔,便摆出了架势,开始汲取湖中水气。

  五气灵风之法,应阐一直都在用心钻研。

  至今日,金气刚风与火气烈风,也已有了一定成就,但造诣最高的,自然还是水气寒风。

  这段时间的夜里,应阐常于霞栖湖畔演练这门法术。

  以至于在这炎夏时节,天明之后,湖面上都还常常留有浮冰,引得不少院中弟子惊奇。

  只是今夜,他刚汲取完了水气,尚未开始分炼阴阳,眉眼便突突跳个不停。

  应阐体察内外,没有发觉什么异常,正自困惑之时,目光偶然落在霞栖湖中,顿时发觉些许端倪。

  今夜的月色,似乎有些超乎寻常的明亮,倒映在霞栖之中,仿佛满湖皆是银水。

  方才出得院门之时,分明还不见有这般景象。

  应阐又一抬首,望向穹宇,当即心头一震。

  只见天中那轮圆月,不知什么时候竟是大了数圈,月华更是浓郁异常,完全掩去了星河光芒不说,甚而似要垂落人间一般。

  整个道院乃至山间,在这奇异的月象之下,皆是亮如白昼。

  “这究竟是……”

  应阐正思索时,山间忽有一阵禽兽吼啸,层迭着,远远传来。

  下一刻,他便见到圆月的边缘,开始缓缓沁出什么,仿佛月华真的浓郁到溢出了般。

  这景象实在奇幻,应阐不由看得入神。

  过了约有二三刻钟,圆月边缘的光华终于彻底沁了出来。

  应阐也不知道为什么,相隔着天地间无穷的遥远,竟能瞧得分明。

  那是一滴一滴,仿佛熔金,又似凝脂的光液。

  其形仿佛谏果,也就是常说的橄榄子,虽来自于皎洁的月华,却泛着浓郁的金泽,从一出现,便开始不断膨胀、拉伸,直至——

  第一滴光液脱离圆月,彻底坠落下来!

  仿佛讯箭发动,一滴又一滴的光液,纷纷坠落,漫天流浆,如星垂野!

  它们拖着长长的尾迹,仿佛万千金丝,累累贯串,须臾便在夜幕上,织就了一场光雨。

  “嗷呜——”

  “吼——”

  山林之间,禽兽吼啸再次响起,此伏彼起,久久不绝……

  应阐看了不知多久,才觉这场光雨落幕。

  可惜的是,这场光雨并未有一滴光液,坠落在道院附近,否则他真想要寻去瞧瞧究竟。

  “到底是什么现象……又预兆着什么?”

  应阐心中满是疑惑,以至于到第二日,心中犹时不时,回想起来昨夜那一幕奇景。

  他在峰顶采炼紫气过后,未久,院中开静。

  应阐有心到云笈阁去,查一查有无相关记载,但尚走在云中堤上之时,便已听闻议论纷纷。

  “帝流浆?”

  “不错,昨夜你没见到么,万道金丝,垂下人间,那就是帝流浆,我在道书之中看过,决计不会有错!”

  “昨夜我入定了,倒是不曾看到……”

  “……”

首节 上一节 43/1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