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
一片赤光携起众人,冲天而起。
不片刻,那一片灯彩辉煌,就已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第54章 唯行而已
倏尔。
一道煌煌赤光,划破浓浓夜色,降落在山腰间。
冯虚风携着众人显出身形,眺目而去,道院的轮廓已然在望。
“这便到了?”
应阐几人,一时尚有些许恍然。
“到了。”
冯虚风微微一笑:“我这道术火候不足,动静稍大了些,为免惊扰道院,只能送你们到此处了。”
“有劳虚风相送。”
李拙道:“剩下些许脚程,我们自往即可。”
冯虚风笑笑,又拍了拍李拙臂膀:“快些晋位丹师,到了仙府,我再请你喝酒。”
李拙答应下来,两人没再闲扯,便闻一句:“回见。”
冯虚风已又驾起赤光冲天而去。
李拙望着赤光去向,好片刻才回过神,招呼了众人向道院行去,一路上,竟颇是无言。
李静秋纠结了许久,才小声道:“大兄,你在想些什么?”
“嗯?”李拙道:“我并未在思索……为何忽有此问?”
“我见你闷闷不乐。”李静秋小心翼翼道:“这位冯师兄,你不是常提起么?”
“今日与他相逢,大兄难道不觉欢喜?”
“欢喜,怎么会不欢喜呢?”
李拙说着,又下意识地,回首朝天一望。
他忽然道:“你们可知道,方才虚风使的是什么道术?”
“道术?”应阐忽然察觉,李拙用的字眼,并非遁术、遁法,而是‘道术’二字。
李静秋尚茫然道:“什么道术?”
“赤明太曜先天神光。”李拙慨然道:“这可是本宗闻名于世的一大道术,虚风既能得授此术,或许,是已得到真传了吧。”
“昔日好友,如今竟已成了本宗真传,这种滋味……”
李拙摇头一笑:“果然既令人为之欣喜,又令人为之怅然啊。”
“好了。”
不知不觉间,众人已经走下山道,进入道院之中。
李拙便一驻足,朝着应、李两人说道:“两位师弟,我们便于此处分道吧。”
两人自是应下,与李家兄妹道了个别,便分了头,寻往甲字院去。
毕竟夜色已深。
道院之中一片静寂,偶有虫鸣鸟啭,也不坏清幽。
两人默然走了一阵,眼看已至湖畔,李玄英才兀然道:“李拙师兄与那位冯师兄,乃是至交好友,为何会因其得到真传而怅然呢?”
应阐道:“此为人之常情,却也无可厚非。”
李玄英面露困惑。
应阐沉吟片刻,才又解释道:“昔日并肩同行,谈笑无忌,视彼此为同道中人。”
“却于不知不觉之间,有了天堑般的差距,纵是至交好友,谁又能免怅然呢?”
李玄英只觉似懂非懂,良久又道:“若是师兄遇到这种情形,又会如何?”
应阐默然片刻,才淡淡道:“道在脚下,唯行而已。”
此时,李玄英溘然发觉,应阐竟然至始至终,都是目视前方,脚步未停。
他忽松了口气,笑道:“师兄说的是极。”
两人走在湖畔,倒影行于霞栖之中,随着涟漪轻轻摇曳。
未久,已至甲字二十六院门前。
虽然两人出行,不过一日而已,但一推门进入院中,仍是顿时生出了些许疲乏。
因此两人未再闲叙,略略洗漱一番,很快各自回返屋舍。
应阐回到卧室,照例仍把窗户支起,借入些许月光,便检查起了今日的收获。
他本意是想研究研究,阴阳合光佩的妙用,但想了想,却先取出了李拙予他的黄皮葫芦。
黄陂葫芦两腔皆是拳头大小,以简单的木塞为嘴。
应阐拔下木塞,朝里瞧了一眼,顿时微微一怔。
没想到,李拙这葫芦内的紫云丹,竟是装的满满登登。
他虽没有细算,但也知道这一葫紫云丹,已经远远超过了三枚青神丹的价值。
早知如此,他接过葫芦时,就该看上一眼……
“罢了。”
应阐摇了摇头,又将葫芦塞上。
紫云丹三日可服一枚,这满满一葫,就是不间断的服用,恐怕也足够他几十日所需的。
短时间内,丹药是不必愁了。
应阐暗暗将李拙的情谊记在心里,这才取出了阴阳合光佩。
淡淡的月光下,这件上品法器显得十分朴素,似乎只是寻常青玉质地。
倒是其上雕刻的阴阳图案,颇有几分意韵。
应阐认真瞧了片刻,忽地竟有所悟:“阴阳相薄,感而为雷,激而为霆,乱而为雾……这图案的本质,应是神纹才对。”
以他的理解,这神纹所蕴含的异力,倒更像是攻伐之用。
可阴阳合光佩作为一件修行之宝,铭刻这种神纹又有何用呢?
想到此处,应阐却忽摇头一笑。
他总于灵道种之中,观摩灵宝神纹,竟是养成了种习惯。
而且,也不知道是他悟性确实可嘉,还是因为常常观摩灵宝,提高了他的眼力,竟真叫他看出了些许名堂。
只是用处不大,因为阴阳合光佩的炼化、运用之法,早已在他心中,却不必再自行揣度……
应阐把合光佩握在掌中,缓缓渡入法力,炼化起来。
上品法器,果然不俗,虽有炼化之法,只需依样施为,便能炼化其中禁制,但需耗费的法力和时间,实在不少。
他用了整整一夜,才初步将这一件法器纳入掌控,不由长长舒了口气。
这是应阐拥有的第一件,禁制具足的法器。
此类法器,只要炼化了禁制,即使落在他人手中,一时半会也不会被他人掌控,若是器主的法力够强,甚至一念之间,就可召回法器,几乎没有丢失之虞。
当然,若是器主身死,法器禁制中的法力,也被人以各种法门磨灭,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掌握了法器的禁制之后,运用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
应阐摩挲着阴阳合光佩,感受着由指掌间传来,迅速席卷浑身的一阵酥麻之感,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云舫主言,此佩可以汲取阴阳二气,为器主淬炼、凝化法力……
这对玄光修士而言,乃是一大功课,但在炼气境界的修行,又能否有奇效呢?
应阐法器在手,只需一试,自然就有了答案。
“善。”
他轻握了握阴阳合光佩,畅怀一笑。
有此法器之助,又有大量的紫云丹添彩,想来他定又要再次迎来突飞猛进了。
第55章 足一载晨昏
忽忽间,冰澌溶泄。
雪汛使霞栖湖悄然漫上湖畔,沿湖的细柳随之抽新吐绿。
春季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似乎只一晃眼,又已到了夏日时节。
这日,应阐在玄明坛听讲过后,准备回往院中。
倒没想到,竟在路上偶遇了李静秋。
“道兄!”李静秋面上喜意洋洋,呼唤应阐之时,语气都极轻快:“好巧!”
“李道友。”
应阐慢下脚步,与她同行,笑问道:“今日心情甚佳?”
“正是。”
李静秋喜滋滋道:“今日我在都考院,得了上考,还有佳考!”
“哦?”应阐讶然道:“那却要恭喜道友了。”
李静秋闻言,反而羞赧起来:“小妹这一年来,勤修不辍,才将将有些成就……却不能与道兄相比。”
应阐微微一笑,说道:“道友既然得到上考,院师也嘉许了你,何必妄自菲薄。”
都考院的考校,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即使不是天赋异禀的修道之才,只要能够勤于道业、潜心修行,也是可能得到上考的。
但是天道酬勤,说来虽是简易,又有几人真能做到?
李静秋不仅得到上考,还得到了院师嘉许,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吧。
不过李静秋听了,仍然连连摆手。
应阐见状,不再多说,两人并肩走了一段,李静秋却又悄悄问起应阐进境。
应阐侧首瞧了她一眼,她便受惊一般,说道:“我并无意与道兄比较!只是想借道兄的成就激励自己……”
“是么?”应阐莞尔一笑:“好吧,便叫道友知晓,前日我才炼开了二十八窍。”
“哦,二十八窍……”李静秋一惊一乍:“二十八窍!”
应阐只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