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跑碎兵王梦,班长我是读书人 第210节

  这不仅是最高的集体荣誉勋章,更是成为战区乃至全军重点锤炼的标杆单位的信号!

  挑战就是锤炼,任务就是熔炉——这绝对是板上钉钉的“增幅”!

  他们未来将要面对的高强度训练和激烈任务,只会比昨夜更频繁、更艰险。

  午后的帐篷,本该是休憩的港湾,此刻却被一股无形的电流充斥着。

  宣布“集体二等功”带来的狂喜,像灌进血管的滚烫熔岩,烧得众人哪还能闭眼?

  纵然强行躺下,身下的薄垫仿佛生了刺。

  黄霖咧开的嘴角就没合拢过,手指无意识地在床单上敲击着激越的鼓点;杨涛翻来覆去,脑海里反复回响着电话那头家人的惊喜;方辰宇和苏宇泽这对新兵蛋子,激动中夹杂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呼吸都带着颤音。

  就连最沉稳的米飞,闭着眼也能感受到他胸腔里那份沉甸甸的欣慰在微微起伏。

  集体荣誉的号角已然吹响,谁还能睡得着?

  帐篷里弥漫的,不是酣睡的气息,而是无声酝酿的、即将喷薄的力量。

  这份在血管里奔腾的激动,毫无悬念地延续到了下午的训练场。

  原本,按计划只是进行武器的保养擦拭。

  各班的战士们领回武器,找块阴凉地,动作娴熟地开始拆解、上油、清理。

  一时间,油枪的“滋啦”声、擦拭布摩挲金属的“沙沙”声成了主旋律。

  一班的位置格外安静,却又透着一股不同寻常的专注。

  陆晨沉默地示范着,手下动作一丝不苟。

  在他身旁,班副米飞、熊力、黄霖、杨涛、方辰宇、苏宇泽…个个眼神晶亮,擦得份外认真,仿佛手中冰冷的钢枪是昨夜并肩浴血的伙伴,更是通往更高荣誉的战刃。

  枪管锃亮、机件被油浸润、配件摆放整齐…所有动作都比平常更快,更精准。

  当“保养完毕”的口令在其他班响起时,令人意外的情形发生了。

  一班每人停手整理装具准备收队。只见陆晨将擦拭好的武器利落地归位,站起身,目光扫过自己的兵,眼神交汇间无需言语。

  他转向还在组织收队的连值日官,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有力:

  “报告!一班请求加练!科目——林间适应性作战!”

  这突兀却坚决的要求让整个训练场静了一瞬。

  旁边刚刚完成擦拭、正活动手脚准备休息的二班、三班战士们动作顿住,脸上纷纷露出不解和惊讶的表情。

  二班班长挠了挠头,与三班战士交换着眼神:

  “搞什么名堂?刚打完硬仗回来,还主动加练?”

  三班的几个新兵更是低声嘀咕:

  “一班这打了鸡血了?大下午的树林子里钻?”

  但一班这股主动请缨、追求极限训练的劲头,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

  二班班长看了陆晨一眼,再看看那些眼神坚定、如同上紧了发条般的一班战士,一咬牙:

  “二班,跟我来!加练!别让一班的把咱甩下!”

  三班班长张天扬看着这一幕,眉头微挑,也迅速反应过来:

  “三班,全体都有!进入西南侧林区!加练!不能落在后面,这口气必须争!”

  瞬间,整个下午训练场的性质变了。

  擦枪保养的平静被炽热的训练激情取代。

  所有战士呼喊着,奔向指定的林地区域,展开了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深沉的绿荫下,人影急速穿梭于交错的枝干与藤蔓间,奔跑、跃进、交替掩护、快速射击指向(训练枪无实弹)、克服复杂障碍…汗珠瞬间滚落,迷彩服再次被汗水浸透。

  昨晚的血战暴露了他们丛林作战的诸多不足:

  遭遇战的应变速度、复杂地形下的火力转移、与密友沟通的细微偏差、极近距离下的瞬间反应…

  这些不足,正是此刻高强度加练的核心目标。

  每一个战术动作都在重复强化,每一处瓶颈都在努力突破,力求在模拟实战中将这些短板补齐焊牢,直至融入本能。

  夕阳西下,树影被拉长,金红色的余晖洒在树林里。当结束训练的哨声响起,二班和三班的大部分战士几乎是踉跄着走出林子,一屁股瘫坐在地上,脸上写满了疲惫,有人大口喘息着平复心跳,有人甩着酸胀的手臂,汗水浸透的作训服紧贴在身上。

  一天的激动加上这突如其来的高强度训练,掏空了他们的体力。

  三班班长张天扬虽然也显出疲态,但他目光炯炯,径直走向正监督一班做最后整理、身上同样汗水淋漓却依旧站得笔直的陆晨。

  张天扬凑到陆晨身边,带着浓重的呼吸,用胳膊肘轻轻撞了下陆晨,眼神里充满了探询和掩饰不住的好奇,刻意压低了声音问:

  “老陆。”

  他的语气带着试探性的意味,仿佛想从这位老搭档脸上找到答案:

  “看你带着一班这一下午,跟加了火药似的猛练……大伙儿这劲儿头,啧啧…我咋瞧着,今天上午你去旅部开那会儿……像是开出名堂来了?”

  陆晨侧头看了张天扬一眼,黧黑的脸上汗珠顺着刚毅的棱角滑下,深陷的眼窝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深邃。

  他没有直接回答,嘴角却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上动了一下,那细微的表情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小石子,瞬间被更大的、讳莫如深的波澜吞没。

  他没有点头承认张天扬的猜测,也没有摇头否认,只是转过头,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同样疲惫却眼神依然炙热、仿佛身体里藏着无限力量的本班战友。

  “哈哈哈老陆,果然是这样的。”

  “咱俩这么多年的交情了,你这妥妥的就是占了便宜啊!”

  张天扬忍不住乐呵呵地笑道。

  他太了解陆晨了,一般陆晨这个样子,再加上昨天晚上的作战,按照陆晨击毙的敌人数量。

  不出意外的话,集体二等功肯定是有的,再加上他们反常的表现,直接就确定了。

第348章 当年的故事

  “行了老张,你别乱猜了行不行?”

  陆晨被张天扬那灼热的目光盯得有些发毛,索性在他的肩头用力锤了两下。

  张天扬看着眼前这位老搭档脸上那“几不可察地微微向上动了一下”的嘴角,又飞快地收回目光望向一班的战士,心里跟明镜似的。

  果然!

  跟老子想的一模一样!

  自己跟陆晨在雨泥里滚了这些年,他那点细微表情哪瞒得过自己?

  这小子平时脸冷得跟块石头似的,刚才那嘴角一翘,分明就是天大的好事砸头上、憋着得意又得装严肃的样子!

  再结合一班长今天下午反常的、带着火药味的狠练劲儿……

  稳了!一班那集体二等功,绝对板上钉钉了!

  老陆这小子,肯定是怕泄密才这幅鸟样。

  所以当陆晨那句“行了老张,你也别乱猜了行不行?”一说出口,带着点被看破的窘迫和强行转移话题的生硬,张天扬一点儿都不意外。

  他几乎能顺着陆晨的话音在脑子里接上:

  得,被戳穿了,不好意思了,打算拿别的消息堵我的嘴呗?

  果然!

  陆晨后面的话直接验证了他心里的判断:

  “今年我们连队不多说了,年底评奖评优的时候,肯定会多出好几个三等功的名额”。

  张天扬闻言先是一愣。这倒不是意外“名额变多”本身,而是在这一瞬间,陆晨的意图在他脑中如同地图上被高亮标出的路径般清晰无比:

  一连“名额多出好几个三等功”这种具体好处都抛出来安抚自己了,不就是变相默认了“一班获得了集体二等功”这个大前提吗?

  因为只有班集体立了大功,才可能带来名额放宽的红利!

  “我们连队今年干的事情可不少,三等功也很多啊。”

  “你再拿一个三等功,马上晋升三期的话,名额也是稳当的”

  随即,张天扬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陆晨眼神里的笃定,以及那句“你再拿一个三等功,马上晋升三期的话,名额也是稳当的”。这简直是双重铁证!

  第一层含义:

  陆晨自己那四期士官的留队稳了!

  他都有心思操心我这个隔壁班班长的三等功和晋升了,他自己那事要是不稳如泰山,按他的性子,哪有空管我的闲事?

  第二层含义:

  陆晨显然对这次年终晋升的整体环境和名额分配胸有成竹,这份底气就来自于刚刚敲定的大功带来的影响力!

  他张天扬本就是连里的老骨干,战战兢兢、技术过硬,再添一个有份量的三等功,在三连这个特种作战旅的尖刀连队里晋升三期?那还不是探囊取物?

  想到这里,张天扬彻底踏实了。

  一抹先是了然后迅速扩大为笃定、释然、甚至带着点“果然如此”的调侃意味的笑容在他黝黑的脸上漾开,最终变成了一个毫无负担的咧嘴笑。

  他整个人都松弛下来,肩胛骨都感觉松快了不少。

  那轻松的语气不是装出来的,是心里那块大石头落地后油然而生的自信和气定神闲。

  所以他拍着陆晨肩膀说出的话,带着老兄弟间特有的直率和不屑“扯犊子”的劲儿:

  “老陆啊!你也别扯这犊子!”

  意思就是:

  行了别装模作样了,我都懂!

  后面那句更直白:

  “晋升三期坎是高,可老子张天扬在尖刀一连带兵带得滴水不漏,身家清白得像刚擦过的枪膛,再加上一连这把尖刀本身的锋利背景,这要是还能晋升失败?那才是天大的笑话!”

  他说话时下巴微微扬起,嘴角咧开就没合拢过,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属于一名特种作战旅优秀骨干的强烈自信和傲气。

  他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这事儿根本就不用你操心,板上钉钉!”的轻松气场。

  训练场的余晖将两人影子拉得细长,张天扬突然伸手在陆晨汗湿的肩膀上“咚”地捶了一记,作训服下的肌肉发出沉闷回响。

  他深陷的眼窝里漾着促狭的光,嗓门带着林间奔袭后的粗粝沙哑:

  “老陆你这家伙!”

  手指顺势戳了戳对方心口:

  “主要我不是在担心你吗?旅部那扇门一关就是俩钟头,出来还绷着张扑克脸——怎么你反倒操心起我的事了?”

  陆晨肩胛被捶得微晃,喉间滚出半声闷哼。

  夕阳在他黧黑的脸上切割出明暗棱角,喉结上下滑动着灌下半瓶水,水珠顺着下颌滴进衣领。

  待凉意压下燥热,才斜睨着老战友开口,声线平稳却浸着疲惫:

  “你三期晋升卡在节骨眼上。”

  “嘿!”张天扬鼻腔里喷出短促的笑,突然攥住他手腕往前拽了半步。两人鞋尖几乎抵着雨后泥地上的弹壳凹痕,压低的气音裹着旧年硝烟味:“担心我?先顾好你自个儿吧!”

  他眼底的精光骤然锐利,拇指狠狠碾过陆晨领口磨损的布料:

首节 上一节 210/2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