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晨率先走了出来,步履沉稳地穿过营房走廊,作训靴敲在水泥地上的声音清晰可闻。
他推开一班虚掩的房门,视线迅速扫过房内。
方辰宇正半靠在整理得一丝不苟的床铺上,头微低着,黧黑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集训留下的风霜痕迹尚未褪去,但眉眼间是难得的松弛。
“方辰宇。”
陆晨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根精准的弦,瞬间绷紧了空气中的悠闲。
那是他标志性的、不容置疑的指令语气。
“是!班长!”
几乎是声音响起的瞬间,方辰宇条件反射般地猛地弹起!脊背挺得笔直如标枪,脚跟“咚”地撞在一起,一个近乎标准的新兵连答到响彻小小的宿舍,手里的手机差点脱手而出。
这声石破天惊的“是班长!”,音量之大、反应之迅疾,瞬间撕裂了班内原本轻松的氛围。
正围在一起聊天的苏宇泽、熊力被震得齐齐抬头,脸上写满了错愕。
连倚靠在窗边看书的班副常建也诧异地转过了脸。连角落里的米飞擦拭枪械的动作都停了一瞬,眉毛微挑。
要知道,一班出了名的氛围好,平时连长点名都不需要这么“标准”的仪式感,陆晨回来大家也都是带着笑意问好。
小方这反应,力道过猛得像是紧急集合哨吹响。
喊声的回音似乎还在屋里震荡。
方辰宇自己似乎也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那过度紧挺的胸膛迅速松动了些,黧黑的脸庞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恍然——
哦!
这里不是集训队那片时刻需要绷紧神经的训练场,不是需要百分百令行禁止、声若洪钟应答教官山河同的地方了。
这里是新一连,是家一样的“班”。
他几乎是瞬间就调整了过来,那股如临大敌的紧绷感迅速褪去,化为了略带局促的沉稳。
他对上陆晨了然的目光,那目光里似乎藏着一丝难以捕捉的深意,然后很自然地点了点头,短促但明确:
“明白,班长!”
没有再多余的言语,他迅速将手机塞进口袋,动作恢复了平日的利落,转身几步就跨出房门,沿着走廊一路小跑向一楼的连部方向,脚步声很快消失在楼梯口。
直到他的背影彻底消失,宿舍里的空气才仿佛重新开始流动。
苏宇泽揉了揉自己被那突如其来大嗓门震得有点痒的耳朵,侧过头,对着一向观察细致的常建,声音压低了点,带着点感慨和后怕:
“嚯……小方这变化……也太大了点儿吧?”
常建沉稳地点点头,目光还停留在门口方向,接口道:
“嗯。这劲儿……看来那狙击手集训队,真不是人能待的地儿。人都条件反射了。”
语气里是老兵对那种极致磨砺的理解,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
方辰宇的身影轻快地掠下楼梯,在一楼标着“连部”的门牌前稳稳刹住脚。
“嗒嗒。”
骨节分明的手指在门板上轻叩了两下。
紧接着,一个清亮有力、饱含精气神的声音穿透了木门:
“报告!”
“进来。”
方辰宇推门而入。
连部办公室略显简朴,连长周东明正端坐在办公桌后,面前的茶杯氤氲着热气。
指导员田瀚刚放下暖壶,手里端着个白瓷缸子,正准备就着饮水机续水。
两人闻声都抬起头来。
方辰宇迅速在进门位置立正站好,目光迅速扫过两位连队主官,带着一丝刚被叫来的困惑,但更多的是一种洗耳恭听的专注。
那份在狙击手集训队锤炼出的、远超列兵的沉稳气质在他挺拔的站姿中显露无疑。
周东明指着桌对面的椅子,声音带着上级的威严却又不失温度:
“坐。”
方辰宇应声坐下,腰杆依旧挺直,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
连长周东明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那张线条刚硬的脸上此刻毫无保留地盛满了赞赏!
他锐利的目光如同探照灯般落在方辰宇黧黑却透着坚毅的脸上,那里面是毫不掩饰的满意,仿佛在看一块终于被打磨得熠熠生辉的璞玉。
“方辰宇!”
周东明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每一个字都砸在安静的连部里:
“你这次表现,非常好!”
他特意加重了那个“非常”语气斩钉截铁。
“不仅撑过了四个多月的魔鬼训练,圆满完成所有科目,”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
“而且,你还是整个集训队一百多号人里,唯一获得‘优秀学员’称号的那个!是整个集训队的尖子,名副其实的NO.1!”
“连队对你这次的表现。”
周东明斩钉截铁地说:
“非常!非常满意!”
他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那份对眼前列兵未来无比乐观的期许浓得化不开——无论是临危受命展现出的强大抗压能力。
还是训练中表现出的韧性和学习天赋,加上那份低调踏实、令人放心的品格,看看他一回来就默默打扫整个一班营房就能知道……
第290章 来自连长跟指导员的鼓励
在周东明这位带兵多年的连长眼中,方辰宇的综合素质堪称上上之选。
毫无疑问,只要按着这条路踏实走下去,假以时日,他就是未来撑起新一连荣誉的那根最硬朗的骨头!
是绝对的中流砥柱!
连部办公室安静的氛围被连长周东明洪亮而充满赞誉的话语填满。
那句“非常!非常满意!”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砸在方辰宇耳中。
几乎在话音落下的瞬间,方辰宇黧黑瘦削的脸上立刻浮现出那种标志性的、近乎本能的谦虚神色。
他下意识地微微低下头,仿佛承受不住这样直白的夸赞,深陷的眼窝中眸光快速闪动了一下,随即嘴角习惯性地扯出一个带着局促的憨厚笑容。
他声音不大,带着集训留下的沙哑,但字句清晰,透着一股发自心底的诚恳:
“连长,其实这次是我运气比较好了。”
周东明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列兵的表现——那黝黑面容上没有丝毫骄矜,唯有洗练过后的沉稳与近乎刻在骨子里的谦逊——心中那份看重与满意更添了几分。
这种踏实低调却又蕴含着巨大韧劲儿的特质,正是他作为连长最希望看到的。
方辰宇不骄不躁的样子,完美印证了他心中对方辰宇“值得重点培养”、“未来中流砥柱”的评价。
就在连长眼中那份期许更浓时,一旁端着白瓷缸子喝了口茶的指导员田瀚,适时地接过了话头。
他放下茶缸,脸上堆起温和亲切的笑,声音也变得如同寻常邻居长辈唠嗑一般放松自然:
“小方。”
他语气和缓,带着浓厚的家乡亲昵感:
“你是山东人吧?我们是老乡,我是青岛人,我就知道我们山东人最行。”
他笑眯眯地看着方辰宇,又补充道,话语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心:
“我听你班长讲,你在新兵连的时候,回过一次家对吧?你家里人现在怎么样了?”
指导员顿了顿,身体微微前倾,眼神里充满了体恤:
“需要回家一趟吗?如果想要回家的话,我可以帮过你想办法。”
这番话宛如一股暖流,与先前连长威严的肯定截然不同。
方辰宇清晰地感受到了一种变化——新兵连时,那个关于“亲属病逝”的请假困难重重,甚至需要班长陆晨动用人脉才能艰难获批。
而此刻在老兵连队,面对这位态度亲和的老乡指导员,对方主动提起、主动提出可以帮忙解决困难,这份关怀显得格外人性化,透着一种老兵连队更成熟、更关注士兵个体的温度。
心中念头闪动,方辰宇的脸上维持着那份朴实的沉稳,立刻清晰而认真地回答道:
“导员,我家里挺好的,没事情的。”
他的声音虽然依旧带着点沙哑,但语气笃定,向指导员传达了确凿的家庭平安现状。
指导员田瀚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眼神温和地落在方辰宇身上,再次强调道:
“好,那你要是有什么难处,跟班长讲,或者跟我讲,连队这边尽可能帮你完成。”
方辰宇听到指导员田瀚带着浓浓乡音、满是关怀的话语,心底那股暖流仿佛更汹涌了一些。
这位青岛老乡温和的承诺,像一道坚实温暖的屏障,无声地驱散了些许他面对连首长时残存的局促。
他挺直了本就笔直的腰背,黧黑的脸上那份惯有的憨厚神情变得更加肃然和郑重。目光依次落在连长周东明和指导员田瀚的脸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发自心底的、沉淀了四个月集训磨砺的诚挚:
“谢谢连长!谢谢指导员!”
他吸了口气,喉结微微滚动了一下,像是在汲取某种力量,紧接着,那双沉淀了风沙却此刻无比明亮的眼睛里,透出一种超越他列兵身份的坚定:
“连长,指导员你们放心,我会尽可能多地去发挥我的特长,多去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会为连队做更多的贡献的!”
这段话,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没有丝毫夸张的承诺,只有一种最朴实的决心,像一颗打磨过的子弹,沉稳地嵌入了这间安静的连部办公室。
这是他对连长那句“非常非常满意”最直接的回应,也是对指导员那份老乡关怀无声的保证。
他要将他从山河同那里学来的所有本领,以及那份被陆晨班长看到的“韧性”,都毫无保留地用在刀刃上。
话音落下,他再次微微欠身:
“谢谢连长!谢谢指导员!”
语气中的感激实实在在。
“去吧。”
连长周东明挥了挥手,脸上带着期许的笑意。指导员田瀚也微笑颔首。
方辰宇利落地行了一个军礼,转身,动作一丝不苟地拉开门,然后反身轻巧地关上,将连部的肃穆挡在门后。
走廊的光线柔和许多。
就在门轴轻响合上的刹那,方辰宇贴在门板上的脊背瞬间松弛了一点。
他几乎是无声地、长长地、深深地吁了一口气。
那股从进入连部开始就无形缠绕在他周身、逼迫他用远超列兵标准的姿态维持的紧绷感,此刻才像卸下重担般悄然散去。
“呼……”胸腔里悬着的那口气终于吐了出来。